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小升初衔接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时期他们的个性心理品质正处于一个从童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型过渡阶段。小学时的他们特别相信权威,听父母和老师的话,到了初中独立自主性逐渐加强,有了摆脱老师和父母的倾向。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承受能力、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看问题还不够全面,这阶段他们特别易浮躁。面对他们,教师应予理解,并要多些耐心,帮助他们适时调整好心态,使他们在集体中感受温暖,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品格。
案例背景
送走了初三的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我迎来了一届新生。当再次看到一张张纯真的脸庞时,我的心里暖融融的,对班级略作规整之后,迎来了第一个任务——军训。头顶烈日骄阳,学生们虽然年龄小,但也不怕吃苦,很听教官的话。我站在队伍后面,看着他们认真努力地学做各种动作,心想,三年之后又是一个大丰收。不料,军训还未过半,一个学生却逐渐展露了他的与众不同。他先是军训的前两天未到校,打电话给家长得知他是跟表姐出去旅游了,还没有回来;参加军训后的他很不满意在队伍里的位置,于是不断的和周围同学发生矛盾,他的解决办法不是和同学交流,而是一个字——打;教官说他的齐步走动作比大家都慢,把他叫出队列单独指导,而他却在教官转身的那一刻朝教官晃了晃拳头……这一切我尽收眼底。虽说我有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十余年的经验,不说“身经百战”,但处理问题学生也不在少数了,在初一刚开始就这样表现的学生还真是少之又少,他的所作所为使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当我翻阅本班的学籍卡片找到这名学生的小学毕业评语时,我惊呆了,那评语很简单,只有一行:如果你不会尊重他人,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他的学籍卡片的位置排在全班最后一张,这时我想起主任开会时的话:经过教务处老师的查阅,全年级的学生情况我们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会把一些成绩较差或是品行较差的学生平均分配给各班,大家要多些耐心。无疑这个特殊人物小于就是那个最后被平均分配到班里来的学生。
案例描述
发书 本着每位学生都应该得到关爱的原则,我不反对给小于一些机会让他为集体做些事情,为集体贡献出一份力量。于是,在开学典礼后的发书中,他便拥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当我提到谁去综合楼领书时,看着班里那么多高高举起的小手,再看向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虽犹疑了片刻,但在所点的五个名字之中还是包括了小于的名字。那时,小于的手也是举得老高……
在从政教处领材料回来,走到楼道里,我听到班里传来阵阵哄堂大笑。还没走到班门口,就见有几本书横七竖八的散落在楼梯口的转弯处,夹杂着班里涌出的笑声。进到班里,讲台桌前一片狼藉,十多种不同的书和册子全部混杂在了一起,我的心中顿时一阵怒火,询问是怎么回事?学生们说是小于搬着书在楼道里跑,进班时把前面的两名同学都给撞到了,书就全散了,所以满地都是。我强压住心中的不悦,先找几名学生把书重新归类,然后开始发书。那天放学时天已经黑了,放学的时间比别的班晚了半个多小时。
逃跑 新学期的教学工作逐步走入课堂。由于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小学,课间我便经常到班里看一看,眼看一周就要过去了,班里倒也有序。就在有一次我刚刚从班里回来,生物课上了还不到两分钟时,班长就急忙跑来找我,气喘吁吁地说:“老师,小于他走了!”我放下手里的笔,随她往班里走。到班门口,我看着生物老师眼里噙着泪水,但毕竟班里还有那么多等待上课的孩子,我安慰生物老师先上课,告诉他小于的事情交给我,便携了班长去找小于了。
班长告诉我,生物老师进班后走向讲台,之后喊“起立”,全班同学都起立了,只有小于坐在座位上一直在课桌兜里翻东西,老师发现了他,就问他为什么不起立,他说他腿疼,动不了。老师就说有特殊情况可以提前跟老师说一声,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小于马上又说腿疼不能动,找不了老师,而且也不知道老师在哪个办公室。老师又说了些可以让课代表去找老师之类的话,但是话还没有说完小于就不耐烦了,站了起来大声说了句“我还不上了!”就跑出了教室。
听到这,我顾不得想太多,便让班长查看一下楼道,我去看看操场上有没有。大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几个班级我依次看了看,并没有小于的身影。当我绕过主席台,从篮球场回去的时候,却忽然发现一个穿初一校服的身影,一闪即逝躲进了领操台下面的小屋里。我缓缓地走近,轻轻推开器材室的门,看见一个孩子抱着头蹲在鞍马旁边,不是别人,正是小于。此刻的他,显得那么小,虽做了错事,但又那样可怜,“你这孩子……”我快步过去把他扶起来,心里一阵酸涩,硬把那些责备的话咽了下去。
案例分析
展示问题 第一次的发书事件弄得班里一塌糊涂,还没想好怎样和小于谈,又出了第二次的逃跑事件,我真是愁上加愁。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情急之下,我通过同事,找到了小于小学班主任的电话号码。从那位老师的口中,我得知小于在小学是个学习和纪律都有很大问题的学生:随便离开座位、课堂上顶撞过老师、值日经常忘记做、作业不认真做等等。虽然得知的信息告诉我这个孩子是“劣迹斑斑”,但又一想,小于这个孩子还是有积极性的,如果他对班里的事情漠不关心,就不会举起手争着为班里发书;如果他真觉得自己在生物课上做得那么的理直气壮,就不会抱头缩在那里一言不发。我相信,这个孩子内心和外表表现出来的肯定有不一致的地方。强大的好奇心牵引我去接近和了解这个孩子,我决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个孩子。
解决问题 我与小于的交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我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成熟很多。小于很聪明,只是基础比较薄弱,又很要面子。只要每次英语背诵,我都会准备十朵小红花,可小于一朵也没有得过。但有一次我留作业时顺手拿起他的书,竟然看到要求背诵的对话旁边,小于用红色的笔画了两朵,那两朵花涂满了颜色,红红的,艳艳的。我课下找到他,让他读给我听,他读得很顺畅,我又用试探的语气问他会不会背,他竟然背了下来,就是有两处发音不太准确。于是我微笑着对他说:“你背得这么好,为什么不课上不举手背呢?”他摇了摇头,只是淡淡的说:“小學老师上课从来不叫我。”“上课不叫你,那……什么时候叫你啊?”我问道。“有人打架的时候,班里损坏东西的时候和……。”“和什么?”我追问到。“和不让参加春游的时候”“老师,……”小于突然声音有些哽咽和激动,“在原来的班里,他们说我是一粒……”。“你是一粒沙子,孩子,但老师的眼里容得下沙子。”我当然知道他要说什么,我迅速地接下了他未说完的话,我怎能让他把自己说得那样不堪,人都是有尊严的,何况是一个孩子。如果我都不给这个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那么其他的任课老师会将这个孩子置于什么位置。 在后来的课上,我经常会叫小于回答问题,当然,这问题是经过我仔细考虑过的。小于的基础较差,我就挑一些关于基础知识的题问他,待他掌握的差不多了,稍稍再加大一点难度,以他能答得上来为标准。在我的课上小于逐渐由我点叫名字回答问题到主动举手回答,作业也是一天比一天工整。有些任課老师也会对我说:“小喜,你们班的小于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我点点头没有多说,只会神秘地朝他们笑笑。
就在某天放学,我收拾东西从办公室出来正准备回家,我习惯了放学前从班前走过,看看班里还有没有人。我发现班里小于还没有走,他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正做着作业,见我来了他起身端着本过来问我笔记本上的两个句型。他从来没有主动提问过,我讲得细致,小于也听得认真。题讲完了小于说要和我一起下楼,下楼时他问我:“老师,其实今天我还想问您一件事,这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哦?什么事啊?”我问。“老师,前两次我做了错事,您为什么都没有批评我?”我朝他笑了笑,给他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个叫马特的小男孩,他有一天在学校考试不及格也和同学打了架,回到家后他的爸爸问他:“马特,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他低着头说:“爸爸,我犯错了,我今天考试不及格又打架了。”他原以为爸爸会责怪他一顿,但没想爸爸却说:“好吧,那请你告诉我你今天有哪些开心的事吧。”马特就说他回家时碰上一位老人在收画摊他就帮助那位老人收拾,老人说非常感谢他,他还说他发现他种在院子里的花开了。这样,爸爸每晚都问他一天中有哪些开心的事,马特忽然觉得,他每天开心的事变得越来越多,后来,长大后的马特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军官。我对小于说如果总是看到他人的缺点,就会让做错事的人沉浸在过去的错事里,永远看不到阳光。相反,如果周围的人都能辩证的看他,考虑到他的感受,给他机会改正,给他指引前进的方向,他自然会越来越好。“小于,你明白吗?”我问他。“老师,我想向您承认错误,其实有些事我知道对错,我是故意的。您看我以后的表现吧!”最后我们达成了君子协议,第一,我虽是他的老师,但我们也是朋友,所以有心事可以向我倾诉;第二,是与同学之间,遇到事情只能言语解决,不能用武力;第三,是要尊重老师,向生物老师道歉,不能犯类似错误了;第四,考试分数必须是及格以上。这一切小于负责做,而我负责监督。
成功之处 小于变了,变得喜欢和同学交流了。他开始约同学放学后打篮球,自愿留下来帮助当天由于生病没有来的同学做值日,主动帮助语文老师收字帖等等。虽说这些都是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使小于得到了同学的认可,真正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班里组建一帮一学习互助组时,班干部们都争当小于的师傅。班里的笑声变得暖融融的,再也听不到那个不和谐的声音了。有一次我翻阅班上的好人好事本,有一行写着:于╳╳,中午放学后帮刘老师给器材室的篮球打气。那天,看着在期中考试都在70分以上的小于拿着成绩单兴高采烈的走进办公室,他本想和我分享的,可见我正在给课代表布置任务,只是晃了晃手中的成绩单,并朝我会心一笑,之后做了个鬼脸跑开了。在一次判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小于的本子里夹着一张折叠的稿纸,带着好奇心我打开那张纸,映入眼帘的第一行居然是“入团申请书”几个字,看着那不漂亮但是异常工整的字迹,我瞬间感动了。这些字符在我眼前好像即刻移了位置,它们迅速组合幻化成了一张脸,那是一张小于的脸。我嘴角上扬,多么可爱的一张脸啊,此刻的我又是多么的庆幸,庆幸发书时我压住了怒火,更庆幸在校园里找到小于时咽下了责备,在不知不觉中小于真的长大了。
启示 青春是如花的季节,孩子们的身体渐渐发育,意识也逐渐成熟。在这个人生不平凡的阶段,他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与同学、父母或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他们的影响等,而在这之中,青春期的逆反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作为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就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头的责任,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他们在集体中感受温暖,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解开心结。
教师是指引学生正确前行的一盏明灯,当遇到不好相处的学生和棘手的事情时都不要心浮气躁,其实他们只是一时吹进我们眼中的沙子,如果粗鲁地去揉擦,眼睛就会受到伤害,只要用心去挑拣,而后定会看见一片更澄澈的蓝天!
(作者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
案例背景
送走了初三的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我迎来了一届新生。当再次看到一张张纯真的脸庞时,我的心里暖融融的,对班级略作规整之后,迎来了第一个任务——军训。头顶烈日骄阳,学生们虽然年龄小,但也不怕吃苦,很听教官的话。我站在队伍后面,看着他们认真努力地学做各种动作,心想,三年之后又是一个大丰收。不料,军训还未过半,一个学生却逐渐展露了他的与众不同。他先是军训的前两天未到校,打电话给家长得知他是跟表姐出去旅游了,还没有回来;参加军训后的他很不满意在队伍里的位置,于是不断的和周围同学发生矛盾,他的解决办法不是和同学交流,而是一个字——打;教官说他的齐步走动作比大家都慢,把他叫出队列单独指导,而他却在教官转身的那一刻朝教官晃了晃拳头……这一切我尽收眼底。虽说我有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十余年的经验,不说“身经百战”,但处理问题学生也不在少数了,在初一刚开始就这样表现的学生还真是少之又少,他的所作所为使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当我翻阅本班的学籍卡片找到这名学生的小学毕业评语时,我惊呆了,那评语很简单,只有一行:如果你不会尊重他人,也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他的学籍卡片的位置排在全班最后一张,这时我想起主任开会时的话:经过教务处老师的查阅,全年级的学生情况我们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我们会把一些成绩较差或是品行较差的学生平均分配给各班,大家要多些耐心。无疑这个特殊人物小于就是那个最后被平均分配到班里来的学生。
案例描述
发书 本着每位学生都应该得到关爱的原则,我不反对给小于一些机会让他为集体做些事情,为集体贡献出一份力量。于是,在开学典礼后的发书中,他便拥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当我提到谁去综合楼领书时,看着班里那么多高高举起的小手,再看向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虽犹疑了片刻,但在所点的五个名字之中还是包括了小于的名字。那时,小于的手也是举得老高……
在从政教处领材料回来,走到楼道里,我听到班里传来阵阵哄堂大笑。还没走到班门口,就见有几本书横七竖八的散落在楼梯口的转弯处,夹杂着班里涌出的笑声。进到班里,讲台桌前一片狼藉,十多种不同的书和册子全部混杂在了一起,我的心中顿时一阵怒火,询问是怎么回事?学生们说是小于搬着书在楼道里跑,进班时把前面的两名同学都给撞到了,书就全散了,所以满地都是。我强压住心中的不悦,先找几名学生把书重新归类,然后开始发书。那天放学时天已经黑了,放学的时间比别的班晚了半个多小时。
逃跑 新学期的教学工作逐步走入课堂。由于学生们来自不同的小学,课间我便经常到班里看一看,眼看一周就要过去了,班里倒也有序。就在有一次我刚刚从班里回来,生物课上了还不到两分钟时,班长就急忙跑来找我,气喘吁吁地说:“老师,小于他走了!”我放下手里的笔,随她往班里走。到班门口,我看着生物老师眼里噙着泪水,但毕竟班里还有那么多等待上课的孩子,我安慰生物老师先上课,告诉他小于的事情交给我,便携了班长去找小于了。
班长告诉我,生物老师进班后走向讲台,之后喊“起立”,全班同学都起立了,只有小于坐在座位上一直在课桌兜里翻东西,老师发现了他,就问他为什么不起立,他说他腿疼,动不了。老师就说有特殊情况可以提前跟老师说一声,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小于马上又说腿疼不能动,找不了老师,而且也不知道老师在哪个办公室。老师又说了些可以让课代表去找老师之类的话,但是话还没有说完小于就不耐烦了,站了起来大声说了句“我还不上了!”就跑出了教室。
听到这,我顾不得想太多,便让班长查看一下楼道,我去看看操场上有没有。大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的几个班级我依次看了看,并没有小于的身影。当我绕过主席台,从篮球场回去的时候,却忽然发现一个穿初一校服的身影,一闪即逝躲进了领操台下面的小屋里。我缓缓地走近,轻轻推开器材室的门,看见一个孩子抱着头蹲在鞍马旁边,不是别人,正是小于。此刻的他,显得那么小,虽做了错事,但又那样可怜,“你这孩子……”我快步过去把他扶起来,心里一阵酸涩,硬把那些责备的话咽了下去。
案例分析
展示问题 第一次的发书事件弄得班里一塌糊涂,还没想好怎样和小于谈,又出了第二次的逃跑事件,我真是愁上加愁。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情急之下,我通过同事,找到了小于小学班主任的电话号码。从那位老师的口中,我得知小于在小学是个学习和纪律都有很大问题的学生:随便离开座位、课堂上顶撞过老师、值日经常忘记做、作业不认真做等等。虽然得知的信息告诉我这个孩子是“劣迹斑斑”,但又一想,小于这个孩子还是有积极性的,如果他对班里的事情漠不关心,就不会举起手争着为班里发书;如果他真觉得自己在生物课上做得那么的理直气壮,就不会抱头缩在那里一言不发。我相信,这个孩子内心和外表表现出来的肯定有不一致的地方。强大的好奇心牵引我去接近和了解这个孩子,我决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个孩子。
解决问题 我与小于的交流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我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会比其他孩子成熟很多。小于很聪明,只是基础比较薄弱,又很要面子。只要每次英语背诵,我都会准备十朵小红花,可小于一朵也没有得过。但有一次我留作业时顺手拿起他的书,竟然看到要求背诵的对话旁边,小于用红色的笔画了两朵,那两朵花涂满了颜色,红红的,艳艳的。我课下找到他,让他读给我听,他读得很顺畅,我又用试探的语气问他会不会背,他竟然背了下来,就是有两处发音不太准确。于是我微笑着对他说:“你背得这么好,为什么不课上不举手背呢?”他摇了摇头,只是淡淡的说:“小學老师上课从来不叫我。”“上课不叫你,那……什么时候叫你啊?”我问道。“有人打架的时候,班里损坏东西的时候和……。”“和什么?”我追问到。“和不让参加春游的时候”“老师,……”小于突然声音有些哽咽和激动,“在原来的班里,他们说我是一粒……”。“你是一粒沙子,孩子,但老师的眼里容得下沙子。”我当然知道他要说什么,我迅速地接下了他未说完的话,我怎能让他把自己说得那样不堪,人都是有尊严的,何况是一个孩子。如果我都不给这个孩子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那么其他的任课老师会将这个孩子置于什么位置。 在后来的课上,我经常会叫小于回答问题,当然,这问题是经过我仔细考虑过的。小于的基础较差,我就挑一些关于基础知识的题问他,待他掌握的差不多了,稍稍再加大一点难度,以他能答得上来为标准。在我的课上小于逐渐由我点叫名字回答问题到主动举手回答,作业也是一天比一天工整。有些任課老师也会对我说:“小喜,你们班的小于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我点点头没有多说,只会神秘地朝他们笑笑。
就在某天放学,我收拾东西从办公室出来正准备回家,我习惯了放学前从班前走过,看看班里还有没有人。我发现班里小于还没有走,他一个人坐在座位上正做着作业,见我来了他起身端着本过来问我笔记本上的两个句型。他从来没有主动提问过,我讲得细致,小于也听得认真。题讲完了小于说要和我一起下楼,下楼时他问我:“老师,其实今天我还想问您一件事,这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哦?什么事啊?”我问。“老师,前两次我做了错事,您为什么都没有批评我?”我朝他笑了笑,给他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个叫马特的小男孩,他有一天在学校考试不及格也和同学打了架,回到家后他的爸爸问他:“马特,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他低着头说:“爸爸,我犯错了,我今天考试不及格又打架了。”他原以为爸爸会责怪他一顿,但没想爸爸却说:“好吧,那请你告诉我你今天有哪些开心的事吧。”马特就说他回家时碰上一位老人在收画摊他就帮助那位老人收拾,老人说非常感谢他,他还说他发现他种在院子里的花开了。这样,爸爸每晚都问他一天中有哪些开心的事,马特忽然觉得,他每天开心的事变得越来越多,后来,长大后的马特成为了一名非常优秀的军官。我对小于说如果总是看到他人的缺点,就会让做错事的人沉浸在过去的错事里,永远看不到阳光。相反,如果周围的人都能辩证的看他,考虑到他的感受,给他机会改正,给他指引前进的方向,他自然会越来越好。“小于,你明白吗?”我问他。“老师,我想向您承认错误,其实有些事我知道对错,我是故意的。您看我以后的表现吧!”最后我们达成了君子协议,第一,我虽是他的老师,但我们也是朋友,所以有心事可以向我倾诉;第二,是与同学之间,遇到事情只能言语解决,不能用武力;第三,是要尊重老师,向生物老师道歉,不能犯类似错误了;第四,考试分数必须是及格以上。这一切小于负责做,而我负责监督。
成功之处 小于变了,变得喜欢和同学交流了。他开始约同学放学后打篮球,自愿留下来帮助当天由于生病没有来的同学做值日,主动帮助语文老师收字帖等等。虽说这些都是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使小于得到了同学的认可,真正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班里组建一帮一学习互助组时,班干部们都争当小于的师傅。班里的笑声变得暖融融的,再也听不到那个不和谐的声音了。有一次我翻阅班上的好人好事本,有一行写着:于╳╳,中午放学后帮刘老师给器材室的篮球打气。那天,看着在期中考试都在70分以上的小于拿着成绩单兴高采烈的走进办公室,他本想和我分享的,可见我正在给课代表布置任务,只是晃了晃手中的成绩单,并朝我会心一笑,之后做了个鬼脸跑开了。在一次判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小于的本子里夹着一张折叠的稿纸,带着好奇心我打开那张纸,映入眼帘的第一行居然是“入团申请书”几个字,看着那不漂亮但是异常工整的字迹,我瞬间感动了。这些字符在我眼前好像即刻移了位置,它们迅速组合幻化成了一张脸,那是一张小于的脸。我嘴角上扬,多么可爱的一张脸啊,此刻的我又是多么的庆幸,庆幸发书时我压住了怒火,更庆幸在校园里找到小于时咽下了责备,在不知不觉中小于真的长大了。
启示 青春是如花的季节,孩子们的身体渐渐发育,意识也逐渐成熟。在这个人生不平凡的阶段,他们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与同学、父母或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比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他们的影响等,而在这之中,青春期的逆反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作为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就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肩头的责任,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他们在集体中感受温暖,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解开心结。
教师是指引学生正确前行的一盏明灯,当遇到不好相处的学生和棘手的事情时都不要心浮气躁,其实他们只是一时吹进我们眼中的沙子,如果粗鲁地去揉擦,眼睛就会受到伤害,只要用心去挑拣,而后定会看见一片更澄澈的蓝天!
(作者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玉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