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寓言之酒杯,浇法治之块垒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a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初中段第一篇文言文,《郑人买履》其实广为人知。故事中的郑人在买鞋的时候遇到了麻烦,量好的尺寸没有带,他偏偏又不相信自己的脚,结果鞋子终于没有买成。故事讽刺了那些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现实的人。
  一、本意
  韩非子创作这则寓言的本意是什么?其实它只是穿着寓言外衣的“法”,只是对“法”的形象化表达,是借寓言之酒杯,浇胸中法治之块垒。不仅本文中的郑人,韩非子笔下纷纷扬扬,不一而足的人物,雖各有所指,但其实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在活动,在忙碌,即社会政治问题。他们都表现着一种相似的社会心理,即自私自利;连他们的愚蠢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即因循守旧。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他们都是为了证明作者的法治思想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而存在的。
  证明自己的第一步是对其他各个学派,尤其儒家,做出批判,指出他们的理论的矛盾和教条性,这就是之所以要创作买履而不得的郑人、毁新裤而做旧裤的郑人妻、郢书燕说等等的原因了。韩非子就是要用这些故事,来反对儒家循古守旧、“仁义”“人治”,表达他对战国儒士们动辄称引先王的极致不满,批判他们的称先王、道仁义如同儿戏的“尘饭涂羹”,绝不可食。
  关于这个本意的最有力的证明莫过于《外储说》的诸篇“经”文了。
  “储说”,“储,聚也”,是指积累的故事传说,是韩非子为了阐述自己的理论思想而准备的大量的历史或传说故事,以待佐证时加以使用。《内储说》和《外储说》的“内”和“外”,是针对“内谋指谋在己而不在人”“言明君观听臣下之言行以断其赏罚,赏罚在彼,故曰外也”的内容差异而言的,也是当时常用的分篇方法。
  整个内外《储说》有严密、统一的体例,各篇分“经”和“说”两部分,“经”在前,是论点,是对法治这一中心的展开,是概括了的寓言的事理。再以“其说在某事、某事”的叙述方式,举例为证;“说”即寓言在后,是论据,是细目,是对“经”中所涉及的内容按指明的顺序一一详叙。
  《经》这样阐述这篇寓言的本意:
  挟夫相为则责望,自为则事行。……然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者,未可必知也。说在宋人之解书,与梁人之读记也。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
  从经文的观点看来,韩非子认为“不适国事而谋先王”与“归取度”一样,是不能解决国事的。这里用“尺码”比喻儒家称引的“先王之道”,指出称颂先王之道根本不能治国,却会误事。用“足”比喻法家极力宣扬的“法治主张”,直言它更直接面对新问题,正是为政者必须采取的最直接的、最实际的、最有实效的不二法门。
  在这则寓言里,韩非子嘲笑了循古守旧的儒生们就好象那个只相信尺码、连自己的脚都不相信的郑人一样,明明用“脚”就能做直接的试验,却偏偏要舍近求远地跑去取什么“尺码”,为什么不用直接的、有效的“脚”试试鞋子呢?死抱着“先王之度”的旧礼制,完全不看国家变化,不顺应国事,最后必然失败,即使先王之道也曾是从真实的事件中体验到的政治道理。
  其他,诸如“买椟还珠”,用“椟”喻文采,“珠”喻价值,指出不应追求美好的辞藻而忘记真正有用的法治;“自相矛盾”中“矛与盾”比喻儒家的“贤与势”,指出法治比人治更优,当取法治,“守株待兔”中的“守株之类”比喻“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者。韩非子为了说“法”的需要而搜录创作的这些故事,虽各有所特指,但都难脱离韩非子的法家学说的宣扬。它们犹如那个冲杀在激烈的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救世者”手中所持之长枪短剑,以形象犀利之锋刀,为推行法治创建统一的专制帝国而开道。
  二、文洁
  韩非子寓言有着明确的目的,即为宣传其政治思想的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而服务的。他坚决反对儒、墨“仁义”“人治”的思想,主张严法令,明赏罚,言必行,行必果,唯法是依,不讲私情。和这种政治思想相适应,在文学思想上主张重质尚用,反对文饰词藻,华而不实。他在《亡徵》中甚至把华丽的词藻、不切实际的浮夸文风看作是亡国大祸,是推行法治的一大障碍。
  所以我们以此反观这则《郑人买履》时,就会发现它是如此简短,文字如此简洁明快,词锋直指要害,加之其逻辑之严密,说理之透彻,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在这则寓言中,作者并没有设置任何郑人家中或者集市的场景,没有叫卖声,也没有颜色,没有关于郑人的任何肖像描写,没有在故事情节上浪费丝毫笔墨,没有旁逸斜出,一点没有庄子寓言那样的汪洋恣肆、洋洋洒洒,他只是把人物有关主题的言行简单记录,也没有任何揭示寓言的话,他所追求的是实用,是要能使读者领悟到这篇作品的寓意何在。并且要追求其寓意深刻,因为要说服各国君主能接受法家的主张,一定要能引人沉思,要收振聋发聩之效。要能让当时一些有政治抱负的君主,能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寓言在庄子那里,是神采飞扬的,但到了战国晚期的韩非子这里,却走向了社会的实际生活,从理性的智慧变成了世俗的平实的智慧。虽然所追求的东西性质是一样的,但机趣趋向却完全不同,这正是中国古代寓言从诗意的浪漫主义风格一转而为现实主义风格的关键所在,也是韩非子寓言的特色所在。
  基于此,创作这则寓言的关键在于作者要准确地掌握郑人的心理状态,并善用简洁的对话、精炼的动作把它赤裸裸地表现出来,以期无需多做解说,人们便能一目了然。
  比如,作者只用了“吾忘持度”“宁信度,无自信也”这两句就把此人的迂腐守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只用了“先自度其足”“忘操之”“反归取之”几个行动就把他给彻底嘲讽了一把。
  三、意冷
  意冷指的是作者的冷峻的态度,峻峭的风格。即要置之死地而后快,即要作一把匕首直刺对方心脏,具有不可抗拒的威慑力量,一下子把对方逼入生死攸关的死角,追求遣词用句的力遒锋锐。
  即使音义有别,这篇简短的寓言却仍然反复三次使用“度”这个字,而且都在直指主人公言行的语句中,作者之所以要反复下“度”字,所刺向的就是对手。   儒家称引先王,力倡恢复固有的礼制,更讲求“人治”。孔子在反对晋铸刑鼎时曾大声疾呼“晋其亡乎,失其度矣!”“贵贱不愆,所谓度也”“今弃是度也,……何以为国”,孔子大声疾呼守护周公法度,遵循周公之典。而韩非子现在以其人之道反治其身,先嘲弄“先自度其足”的迂腐,再讽刺“吾忘持度”并“反归取之”的呆板,最后以一句“宁信度,无自信也”锋芒毕露,表达儒生们所谓“信度”在韩非子看来是什么?它无非就是守旧,是倒退,是顽固,是迂腐可笑,是可鄙可憎罢了。
  要不然,当时能够表示“度”的词语有那么多,比如常用的“尺”,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其次还有“丈”“量”“律”“衡”等等,何以韩非子偏偏选用此字?并不避重复之嫌,反复使用?
  而且王先慎先生在《韩非子集解》中对“宁信度,无自信也”作这样训诂:“御览引‘度’下有‘数’字”,那这个句子就变成“宁信度数,无自信也”,根据《古汉语大词典》,“度数”的意思是“法度,规则”,这与孔子所言的法度、规则就完全一致了。
  冷峻的态度,还体现在一种“冷笔”。
  冷笔,就是作者为人物设计一些出人意料的言行并进行粗线的勾勒,取得惊人的艺术效果,它不仅要生动表现人物性格丑恶的一面,而且更要体现作者对所写人物的冷峻态度,必欲挞伐之而后快。
  在这则寓言中,郑人“先自度其足”“反归取之”的行动,以及“吾忘持度”尤其“宁信度无自信也”的话,都非正常人所能做、所能言,大出读者意外,这是整体上的冷笔。
  具体的说,比如“已得履,乃曰:……”的“乃”字,它跟前面“而置之其坐”的“而”其实是一回事,即表示两个动作的连贯。但是,前一个“而”是轻便的、无条件的两个动作的连贯;但后面这个“乃”却是郑重的、有条件的,也就是说“乃”比“而”的承接之外多了一层转折,情感意味更强。译成现代汉语,更为传神的不是“就”,也不是“才”,而是“竟”或“然后竟”,想突出的是,这个人是在“已得履”的成功在望的、大为有利的、只差最后一步的情况下,不是顺应眼前铮铮实情,竟然的做出如此违背常理的意想不到,进而把这个错误做法的不合理之处夸大,尽显得荒谬。
  “试之以足”,“以足”其实是“试”的状语,“以……”一般在及物动词的前面,本句却在及物动词后面。这种语言现象与其说是语法的,倒不如说是修辞的,因为放在动词前“何不以足试之”是一般叙述,而“何不试之以足”却是强调了动作所产生的工具,极言“足”就在这儿,随时随地的直接简便地“试”,却竟然不被选择的错误。
  “宁信度,无自信也”,在这个比较式复合句中,前一个分句用连词“宁”来表示肯定,后一分句用否定词“无”来表示否定,“无”在《韩非子》中出现很少,仅占否定词的2%弱,这里的“无”不带命令语气,但是比单纯的否定词“不”要语气更强。跟“与其……宁”这种句式相比,“宁……无……”式具有特别坚定的口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宁愿……也不……”,作者先让郑人表决心,提出他选取的一面,接着补说被舍弃的一面,通过这种意料不到的选择,以及意料不到的坚决态度,来表现这个人已经僵化到一种无可救药的程度。
  这句话翻译的时候大多不太管这个“也”字,其实是很可惜的。“也”可以译成“呀”、“啊”,表示夸张的感叹。如果更夸张些,竟可以是“啦”: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啦,啦等于“了” “啊”。
  “遂不得履”,其实根据上下文,完全可以略写成“及反,市罢,遂不得”,省略“履”字。但是反对文饰词藻,重质尚用的作者却没有省略,他其实是为了强调这个结果。
  作者用冷酷犀利的笔调,设计出人意料的冷笔,让人物成为错误的载体,把一切的瑕疵缺点暴露无遗。作者之所以让他说出有损于自身形象的话,干出自我毁灭的事,正是为了体现作者对他的憎恶,因而采取冷嘲峻刻的笔法予以暴露,力遒锋锐。于是乎,千年而下,读者跟随作者笔意对愚蠢的郑人嗤之以鼻,想来,这可算是一幅可怕的残酷图画,不得不说令人心寒意冷。
  四、正能量
  人间之事,总是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去看待的。更何况,循古守旧本是韩非子极力反对的,因应制宜是韩非子所力倡的,因此,在把握好“多元有界”的前提下,我们不妨对《郑人买履》做一个发散、逆向思维,也许还能向他挖掘一点正能量。
  首先,尊重个性。
  最好有益于他人,只要无害于他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个性化的选择,我们应该尊重。韩非子把郑人性格极度夸张之后的“宁信度,无自信也”一句也给人无限多的想象空间,既然郑人面对质疑,回答的是“宁信度,无自信也”而不是“吾忘足矣”之类,就表明他知道脚可以试而不愿意这样做而已,而且从“宁愿……也不……”的句式来看,两个选项都不太满意。所以,很有可能这句话只是一个心口不一的借口而已。而真正的原因可能如下:
  他的脚因触及刑罚被砍掉了,现在是假足,根本不能试穿鞋子。
  他的脚很臭,一脱鞋,就要把人熏跑,不敢试。
  他的鞋底有个破洞,他怕买鞋人笑他寒酸,不肯试。
  卖鞋的地方太脏,没有地方坐,不方便试。
  卖鞋的人有洁癖。
  卖鞋的人是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为和她套词,多跑几趟有什么关系?
  那个尺子上有不能让妻子知道的密码,必须赶紧拿来,唯恐被妻子发现。
  他其实没看中鞋子,不想买了。
  ……
  其次,信守准则。如果郑人买的不是鞋,而是一艘船,也是忘了拿说明指标,那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或评价做出“灵活”的选择吗?个人可以相信自己吗?尤其是在关涉他人的前提下。更进一步,要不要严守法律等的条文规定?可不可以不同的人不同的执行标准,灵活办事?这只是一件小事吗?
  对于如今的社会,不再是思想是否解放的问题,而是过度解放甚至解构而不知何为敬畏的问题。那么这个故事最深刻的意义在于:宁信度,无自信也。也就是信度,不信人。度,就是标准,是客观,是共性,大家都要遵守。自信是主观,随意,可能准确,可能不准确。其实,我们缺的不是法律、标准,它们已然很多,稀缺的是严格的执行。如果多数人能像郑人那样守规则、信法度,摒弃凭自己的理解解释、不死板的“灵活”,不凭经验、不凭运气、不凭感觉,不凭潜规则,那么社会的安全有序、进而民主和谐都不会那么困难。
  与生活领域中的郑人买履恰恰相反,在信仰领域,不“守度”,没有信仰和理念;不坚持“诚信法则”“正义原则”,往往就“买”不到人类理想之“鞋”。不坚持“守度买履”,到头来,人生可能毫无价值,成为可怜的悲剧人生。
  “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从钱先生这句话看,小孩子读不读寓言,关键既不在于寓言本身,也不在孩子如何,全在于成年人如何对待世界,这下人人都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郑人买履》中的郑人了。
  参考文献:
  [1]先慎.韩非子集解【M】上海:中华书局,2013.
  [2]马世年.《韩非子》的成书及其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3]陈治维.韩非子名言的智慧【M】.长沙:岳麓书社,2004.
  [4]高华平.韩非子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5]王剑引等.《古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6]刘利《左传》【M】.上海:中华书局,2007.
其他文献
引进心灵化叙事方式,不能“原装引进”,搞“大迁移式横移”,必须进行民族化改造。   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内容都有自己的形式。因此,形式与内容既相互矛盾,又不可分割地联系着。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强调指出:“黑格尔则要求这样的逻辑:其中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的形式,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列宁全集》第38卷,第89页)中华民族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顾之川,河南省商水县人,生于1958年。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系汉语史专业古代白话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199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及汉语史研究,已发表训诂学、近代汉语、语文教育学等论文40余篇。主要著作有《明代汉语词
一、案例背景   我最怕教散文。因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散文似乎最常见,它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却最多变,如何立足文本特质和学情特点教好手头的散文?如何做到既有情,却不一味流于“说”情而脱离“读”文字呢?这都是困扰着我这个新教师的事。师父陈智峰老师曾提出:“怀人散文贵在‘传真’,重在‘传神’,而旨在‘传情’。”我深以为然,并以此为索引展开了本次的《老王》教学探索。   《老王》是一篇怀人散文。首先,怀人散
一般而言,文学经典本身有着一种召唤的力量,吸引读者自然而然地进入文本,使读者在探索其奥秘的同时获得审美的体验。而读者面对一个经典,也希望能够“直入”文本,正如沃尔夫所言:“对于这么一部经典作品(《鲁滨逊漂流记》,笔者注),是可以从许多不同角度来探讨的……如果有人不断提醒,说是笛福曾经卖过袜子,他的头发是棕色的,他还曾经带枷示众,等等,这就只能使我们分心和感到厌烦。”  从阅读基础来说,高中学生已具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总是难以摆脱通译型课堂的模式,从小学到高中,一篇文言文的教学模式几乎是相同的,从字词翻译的落实到文章内容的概括,仿佛我们的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方面从没有长大过。其实,在我们围绕“文”与“言”争论不休时,常常是忽略学习的主体的。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各不相同的,高中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日渐成熟,在先前的学习经历中,已经奠定了初步的文言文学习基
柳 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实验中学教师。  ’视教学做三者为一体。其中‘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1]他倡导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源自他自己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破除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对解决当前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问题极具借鉴意义。身为一线的语文教师,从转变教育观念开始,根据学校研制的“做学教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变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是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以杜甫的名篇《登高》为例,论述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策略。通过绘画活动可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通过翻译活动可促进学生的联想能力发展;通过批判性阅读活动可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   一、以绘画活动促进空间想象力的发展   读懂古代诗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分散的意象有机组合起来在头脑中再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提升生命智慧。但是,因为时间跨度较大,很多经典文学名著所展现的生活往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语言习惯、表达方式的时代性也让学生在阅读时产生隔膜。这样,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时很容易不爱读、读不进、读不懂,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仅停留在扁平的标签式的认知上,对作品的意义的理解也较为肤浅、片面。教学教材推荐的经典名著时,对其进行二次开发,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触摸
罗志凤,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湖心亭看雪》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九上第三单元中的课文,笔者翻阅众多教学笔记和教学设计后发现,大部分教者往往都是抓住文中的“痴”这个词来展开教学,分析张岱对于雪景的痴迷和看雪背后的“痴情”,而略处理了文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词语——“独”。笔者认为,“独”字才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一句“独往湖心亭看雪”,用笔极简却意蕴无穷。文章的每字每句无不透露出张岱的“独”,
乡村哲学家刘亮程先生曾言:“当我们老的时候,有一个最大的愿望便是回乡。叶落归根。懂得自己是一片叶子时,生命已经到了晚秋。年轻时你不会相信自己是一片叶子。你像鸟儿一样远飞,云一样远游。你几乎忘掉故乡这棵大树。但死亡会让人想起最根本的东西。从古到今,回乡一直是中国人心灵史上的一大风景。”[1]而他的散文名篇《今生今世的证据》正致力于让每个流浪的灵魂都找到皈依家园的路,让回乡成为中国人心灵史上永恒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