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口语交际已经成为现代交际社会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口语交际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对此作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口语交际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老师们却束手无策,或是老师轻描淡写,或是学生寥寥数语,导致孩子不会说,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不敢说,他们思维较慢,注意力容易转移。笔者认为运用邮箱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以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發兴趣,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它绝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一定的话题,展开交流,或陈述事实,或抒发感情,或议论评析,从而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有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激发鼓励的教学语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交际的情境,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精心设计过程,使学生入情入境,尽可能回归常态,还原生活。比如,在教学“购买文具”时,我就创设符合实际的交际环境,运用语言描述、媒体烘托、道具辅助等方法,在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中把教室虚拟成一间文具店。老师当文具店经理,学生每小组选出一位当售货员,别上胸卡,其余同学都当顾客。在此基础上,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忆生活,合作编排购买商品的小短剧,担任颁奖嘉宾,领奖,采访当选者和没有当选者等。这样,学生进入角色,内心的需要被唤起,产生交流欲望,从而无拘无束地参与,在交际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获得身心愉悦和审美的感受,切实锻炼和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造有安全感的课堂,克服心理障碍
课堂交流与发言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基本形式,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良好载体。从中既可了解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更能据此分析学生存在的口语障碍,从而实施积极的训练策略。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就是“金口难开”,有的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也有的因为缺乏交流的兴趣而“甘于寂寞”。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交际障碍。如何让学生克服交际心理障碍呢?
1.树立平等意识
口语交际的特殊在于其直面性、情感性、交互性,因此即使是平时说话流畅的学生,也难免由于环境、气氛因素而影响表达的效果。其实,学生之所以怕交流,不在于说什么,而是在于与谁说。学生之间交流时,能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而与老师交流时就面红耳赤,浑身不自在。不少成人也有这样的经验,这归根结底是由于交流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意识,在言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以放松的表情、自信的心态与人交流,逐步养成平等的交往习惯;再者,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认真听讲,不挖苦嘲笑他人等。
2.培养独特个性
学生有思想、有自我意识,学生的语言必须反映主观意识。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学应当维护和发扬这种天性。
三、联系学生实际,为表达提供语言材料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可见,要上好口语交际课,除重视情境的创设外,还要为表达提供语言材料。在教学中,我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联系学生生活和原有知识储备,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和讨论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教学《我来说一说》,课前要求学生针对话题内容对周围的人进行一次调查采访,搜集不同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记录下来。课上,让学生自由组合,针对话题以辩论方式提出不同观点,例如,“广告上说的,我们应该相信”,“广告上说的,我们不应该相信”……辩论既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又对其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又如教学《世界名城》,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世界名城的相关资料,自己或与同学合作设计一份手抄报,并粘贴于教室的墙上,让学生自由浏览。课上,由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世界名城。由于有了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游客”向“导游”提出许多问题,“导游”能流畅地进行解答。
四、多元评价,给学生一份自信
评价在口语交际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口语交际课能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孩子开展评价与自我评价,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评价能促进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1.评价方式多样性
有的孩子站起来说话结结巴巴,表达不清楚。这时教师切不可急躁、武断地指责,或生硬地说一句“坐下!”而应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通顺。如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可发自内心地称赞:“你说得真好!说得真清楚!”对表达错误的同学,可问问别的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大家讨论后再问:“你能再说一遍吗?”给孩子改正的机会,说话的机会。有的孩子说话含糊不清,教师可说:“你的声音真好听,能大声说清楚就更好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尤其如此,所以口语训练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评价主体多元性
口语交际中,教师的评价无疑起到了示范性的主导作用,不仅是学生最渴望听到的,也是教会学生如何评价的主要途径。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使口语交际失去了一块很好的阵地。因此,教师要适时放下评价权,让学生不仅参与到评价中来,而且成为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通过自我评价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建立自信;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评价,让学生相互接纳,相互欣赏,发挥合作、互补的作用。在课外口语实践中,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口语实践过程,让家长的评价促进孩子口语交际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口语交际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口语的目标是: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地进行人际沟通与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老师们却束手无策,或是老师轻描淡写,或是学生寥寥数语,导致孩子不会说,说话经常出现吞吞吐吐、含糊不清、词不达意、颠三倒四的现象;不敢说,他们思维较慢,注意力容易转移。笔者认为运用邮箱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从以下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發兴趣,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
口语交际是以交际为核心,交际双方通过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它绝不是听与说的简单相加,而是基于一定的话题,展开交流,或陈述事实,或抒发感情,或议论评析,从而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有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激发鼓励的教学语言。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交际的情境,注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精心设计过程,使学生入情入境,尽可能回归常态,还原生活。比如,在教学“购买文具”时,我就创设符合实际的交际环境,运用语言描述、媒体烘托、道具辅助等方法,在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中把教室虚拟成一间文具店。老师当文具店经理,学生每小组选出一位当售货员,别上胸卡,其余同学都当顾客。在此基础上,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回忆生活,合作编排购买商品的小短剧,担任颁奖嘉宾,领奖,采访当选者和没有当选者等。这样,学生进入角色,内心的需要被唤起,产生交流欲望,从而无拘无束地参与,在交际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获得身心愉悦和审美的感受,切实锻炼和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二、创造有安全感的课堂,克服心理障碍
课堂交流与发言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基本形式,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良好载体。从中既可了解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更能据此分析学生存在的口语障碍,从而实施积极的训练策略。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就是“金口难开”,有的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也有的因为缺乏交流的兴趣而“甘于寂寞”。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阻碍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交际障碍。如何让学生克服交际心理障碍呢?
1.树立平等意识
口语交际的特殊在于其直面性、情感性、交互性,因此即使是平时说话流畅的学生,也难免由于环境、气氛因素而影响表达的效果。其实,学生之所以怕交流,不在于说什么,而是在于与谁说。学生之间交流时,能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而与老师交流时就面红耳赤,浑身不自在。不少成人也有这样的经验,这归根结底是由于交流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要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意识,在言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以放松的表情、自信的心态与人交流,逐步养成平等的交往习惯;再者,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认真听讲,不挖苦嘲笑他人等。
2.培养独特个性
学生有思想、有自我意识,学生的语言必须反映主观意识。想说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是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学应当维护和发扬这种天性。
三、联系学生实际,为表达提供语言材料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可见,要上好口语交际课,除重视情境的创设外,还要为表达提供语言材料。在教学中,我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联系学生生活和原有知识储备,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和讨论的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教学《我来说一说》,课前要求学生针对话题内容对周围的人进行一次调查采访,搜集不同的观点,并把这些观点记录下来。课上,让学生自由组合,针对话题以辩论方式提出不同观点,例如,“广告上说的,我们应该相信”,“广告上说的,我们不应该相信”……辩论既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又对其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又如教学《世界名城》,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世界名城的相关资料,自己或与同学合作设计一份手抄报,并粘贴于教室的墙上,让学生自由浏览。课上,由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世界名城。由于有了较丰富的知识储备,“游客”向“导游”提出许多问题,“导游”能流畅地进行解答。
四、多元评价,给学生一份自信
评价在口语交际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口语交际课能否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孩子开展评价与自我评价,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使评价能促进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1.评价方式多样性
有的孩子站起来说话结结巴巴,表达不清楚。这时教师切不可急躁、武断地指责,或生硬地说一句“坐下!”而应用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通顺。如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可发自内心地称赞:“你说得真好!说得真清楚!”对表达错误的同学,可问问别的同学:“有不同的意见吗?”大家讨论后再问:“你能再说一遍吗?”给孩子改正的机会,说话的机会。有的孩子说话含糊不清,教师可说:“你的声音真好听,能大声说清楚就更好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尤其如此,所以口语训练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评价主体多元性
口语交际中,教师的评价无疑起到了示范性的主导作用,不仅是学生最渴望听到的,也是教会学生如何评价的主要途径。但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也使口语交际失去了一块很好的阵地。因此,教师要适时放下评价权,让学生不仅参与到评价中来,而且成为评价的主体。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通过自我评价学会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建立自信;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评价,让学生相互接纳,相互欣赏,发挥合作、互补的作用。在课外口语实践中,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口语实践过程,让家长的评价促进孩子口语交际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