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我教课文,都是按照“解题—学习重点—预习提示—讲解课文—课后练习”这个模式来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由于长期沿用这一固定的模式,导致学生学得死板,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尝试采用“学生读课文—师生解题—师生讨论学习重点—预习提示—师生解决课后问题”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即“三读三解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一读一解: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快速读课文,对课文的中心有个初步的感知,对文章的艺术特色有个浅显的审美愉悦感,对课文的框架脉络重点把握,这样就为下一步老师解题作了铺垫。
师生共同解题,确定重点、难点。“你的重点是什么?”同桌敞开心扉,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巡视全班,进行询问,配合参与其中。接着我再激励:“同桌对重点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下面前后桌开展讨论,五分钟后我提问。”我提问四五个学生,他们认定的“重点”比课本编定的“重点”的外延和内涵更丰富。这反映了学生接受实际知识的水平。教师根据全班同学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师生共同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读二解:即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再让学生读课文,要求跳读,围绕解决重点而读,学生独立解决预习提示,师生共同完成学习重点,由于“一读一解”过程的连续参与,学生对文章的“血”与“筋”有了悟性。学生“二读二解”悟出了文章的“魂”,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我对照“预习提示”逐字逐句设计问题,提问学生。对文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探讨,发扬教学民主,以强带弱,多鼓励感悟慢的学生发言,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启发,力求达到师生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教学效果。
三读三解:熟读课文,解决练习,让学生从知识向能力转化。由于前面有“二读二解”,对文章的骨、肉、血、筋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再读就明确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意旨。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可以发散出去,超越教材,以获取“弦外之音”“言外之旨”。成绩好的学生还可以对所学知识有所继承和发扬,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知识的主人。
由于“三读三解法”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建立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基础上的,学生的潜性意识得到大幅度的激励与深层次的开发,又体现了学生人格平等与教学的民主。因此,“三读三解法”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责 编 再 澜)
一读一解: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快速读课文,对课文的中心有个初步的感知,对文章的艺术特色有个浅显的审美愉悦感,对课文的框架脉络重点把握,这样就为下一步老师解题作了铺垫。
师生共同解题,确定重点、难点。“你的重点是什么?”同桌敞开心扉,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巡视全班,进行询问,配合参与其中。接着我再激励:“同桌对重点的理解不一定正确,下面前后桌开展讨论,五分钟后我提问。”我提问四五个学生,他们认定的“重点”比课本编定的“重点”的外延和内涵更丰富。这反映了学生接受实际知识的水平。教师根据全班同学反馈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师生共同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读二解:即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再让学生读课文,要求跳读,围绕解决重点而读,学生独立解决预习提示,师生共同完成学习重点,由于“一读一解”过程的连续参与,学生对文章的“血”与“筋”有了悟性。学生“二读二解”悟出了文章的“魂”,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我对照“预习提示”逐字逐句设计问题,提问学生。对文中的难点,师生共同探讨,发扬教学民主,以强带弱,多鼓励感悟慢的学生发言,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启发,力求达到师生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教学效果。
三读三解:熟读课文,解决练习,让学生从知识向能力转化。由于前面有“二读二解”,对文章的骨、肉、血、筋有了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再读就明确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意旨。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可以发散出去,超越教材,以获取“弦外之音”“言外之旨”。成绩好的学生还可以对所学知识有所继承和发扬,让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知识的主人。
由于“三读三解法”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建立在师生情感交流的基础上的,学生的潜性意识得到大幅度的激励与深层次的开发,又体现了学生人格平等与教学的民主。因此,“三读三解法”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