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经过田间试验后,发现很多问题,继而新增调查项目,如叶面积指数、稻体氮素累积动态、干物质变化以及形成100kg稻谷需氮量等,2007年详细调查了以上的数据,2008年重新验证了试验结果。
氮素是影响寒地稻作最活跃的营养元素之一,对寒地稻作的生命活动以及产量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氮素营养状况与水稻产量形成及稻体氮素累积和干物质变化关系紧密。除对上述几方面的影响,本文针对不同运筹方式氮肥利用率,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形成100kg水稻产量需氮量作了详细的研究。经过2006年~2008年的连续试验,根据寒地稻作的特点,可对确定合理施用氮肥和定量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土壤理化性状
2.试验材料
三年供试肥料均为:尿素(含N46%),重过磷酸钙(含P2O546%),氯化钾(含K2O60%)。供试品种为主茎11叶的空育131。
3.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1)生物量测定:在N-n(有效分蘖叶龄期)、N-2(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小区取植物样,样品采集后在105℃下杀青后,80℃下烘干称重待分析,并换算成单位面积植株的干重。
(2)产量结构测定:在成熟期,测定m2有效穗数,每小区取有代表性的植株穴,进行考种,计算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等,小区产量单打单收称重。
二、结果与分析
1.氮肥运筹对寒地稻作叶龄进程、茎蘖动态和生育时期的影响
从2007~2008年对叶龄进程的跟踪和茎蘖消长动态的变化发现叶龄进程:对定点定株的连续10穴调查发现处理6的叶龄发生减叶,平均减叶比例约占66.5%。2007年处理1出现增叶,比例占10%。明显看出,不施用氮肥会减少水稻主茎叶片,致使水稻在无氮肥的条件下适应环境,必须通过减少叶片来适应,以达到在成熟期内繁殖后代的目的。施用氮肥可延缓水稻生育进程,尤其是基蘖肥氮肥比例过大,使生育期后延。
茎蘖动态:通过定点定穴田间调察,基蘖肥氮肥比例过大,会增加无效分蘖总数,导致成穗率降低,单位面积保证不了足够的有效穗数。通过两年的调查,以处理1的有效穗数最多,平均茎数为634个/m2,处理6的最低,仅为487个/m2。充分论证了,充足的基蘖肥氮肥用量可以增加m2茎蘖量,但是导致了水稻无效分蘖增多,成穗率降低,最终浪费了氮肥,未发挥出氮肥的最佳效果。
生育时期:对不同氮肥处理的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调查得出,增施穗肥氮肥比例,可延缓水稻的生育期,无氮肥的可使水稻生育期提前。2006年~2008年调查,处理1的平均齐穗期和成熟期比处理6延迟了5d和7d。
2.氮肥运筹对寒地稻作各生育期茎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的差异
2007年初步探讨对水稻的干物质积累测定,因初步摸索,得出的结果与2008年有偏差,但基本呈一定规律变化。从移栽期至N-n、N-n期至拔节期的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着前期(基蘖肥)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期期至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穗肥氮肥追施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从2008年的生物量的测定看出,在抽穗期前以处理3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最多,基蘖肥氮肥可以提高水稻自身干物质的积累,随着穗肥氮肥的施入,以处理1的干物质量增加最多,可见水稻在拔节期到抽穗期干物质累积量开始增大,到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增加量最高,这段时间内干物质累积最多,也是干物质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
三、结论
1.通过三年试验数据的综合比较,本试验以基蘖穗氮肥比例为4:2:4效果最佳。
2.在2006年~2008年3年之间,天气状况在正常气候范围内,增加穗肥氮肥保证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生育时期虽后延,但均以成熟。
3.适当增加穗肥氮肥可以提高寒地稻作群体叶面积指数,对提高单产和超级稻生产有指导意义。
4.寒稻作干物质积累主要发生于抽穗期至成熟期,穗肥氮肥可以提高干物质的积累,同时干物质重量与水稻产量呈正比。主要吸氮高峰在N-n叶到拔节期和抽穗期至成熟期。拔节期前7~10d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防止基部一二节间过度生产,以防倒伏发生。
5.根据2007年~2008年氮肥利用率测定,等量施用氮肥,得出年际之间利用率有差异,但以增加穗肥氮肥的处理氮肥利用率高。100kg水稻中含氮量随着全年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穗肥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氮素是影响寒地稻作最活跃的营养元素之一,对寒地稻作的生命活动以及产量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氮素营养状况与水稻产量形成及稻体氮素累积和干物质变化关系紧密。除对上述几方面的影响,本文针对不同运筹方式氮肥利用率,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形成100kg水稻产量需氮量作了详细的研究。经过2006年~2008年的连续试验,根据寒地稻作的特点,可对确定合理施用氮肥和定量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土壤理化性状
2.试验材料
三年供试肥料均为:尿素(含N46%),重过磷酸钙(含P2O546%),氯化钾(含K2O60%)。供试品种为主茎11叶的空育131。
3.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1)生物量测定:在N-n(有效分蘖叶龄期)、N-2(拔节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各小区取植物样,样品采集后在105℃下杀青后,80℃下烘干称重待分析,并换算成单位面积植株的干重。
(2)产量结构测定:在成熟期,测定m2有效穗数,每小区取有代表性的植株穴,进行考种,计算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等,小区产量单打单收称重。
二、结果与分析
1.氮肥运筹对寒地稻作叶龄进程、茎蘖动态和生育时期的影响
从2007~2008年对叶龄进程的跟踪和茎蘖消长动态的变化发现叶龄进程:对定点定株的连续10穴调查发现处理6的叶龄发生减叶,平均减叶比例约占66.5%。2007年处理1出现增叶,比例占10%。明显看出,不施用氮肥会减少水稻主茎叶片,致使水稻在无氮肥的条件下适应环境,必须通过减少叶片来适应,以达到在成熟期内繁殖后代的目的。施用氮肥可延缓水稻生育进程,尤其是基蘖肥氮肥比例过大,使生育期后延。
茎蘖动态:通过定点定穴田间调察,基蘖肥氮肥比例过大,会增加无效分蘖总数,导致成穗率降低,单位面积保证不了足够的有效穗数。通过两年的调查,以处理1的有效穗数最多,平均茎数为634个/m2,处理6的最低,仅为487个/m2。充分论证了,充足的基蘖肥氮肥用量可以增加m2茎蘖量,但是导致了水稻无效分蘖增多,成穗率降低,最终浪费了氮肥,未发挥出氮肥的最佳效果。
生育时期:对不同氮肥处理的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调查得出,增施穗肥氮肥比例,可延缓水稻的生育期,无氮肥的可使水稻生育期提前。2006年~2008年调查,处理1的平均齐穗期和成熟期比处理6延迟了5d和7d。
2.氮肥运筹对寒地稻作各生育期茎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影响的差异
2007年初步探讨对水稻的干物质积累测定,因初步摸索,得出的结果与2008年有偏差,但基本呈一定规律变化。从移栽期至N-n、N-n期至拔节期的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着前期(基蘖肥)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拔节期期至抽穗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随穗肥氮肥追施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从2008年的生物量的测定看出,在抽穗期前以处理3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量最多,基蘖肥氮肥可以提高水稻自身干物质的积累,随着穗肥氮肥的施入,以处理1的干物质量增加最多,可见水稻在拔节期到抽穗期干物质累积量开始增大,到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增加量最高,这段时间内干物质累积最多,也是干物质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抽穗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水稻产量呈正相关。
三、结论
1.通过三年试验数据的综合比较,本试验以基蘖穗氮肥比例为4:2:4效果最佳。
2.在2006年~2008年3年之间,天气状况在正常气候范围内,增加穗肥氮肥保证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生育时期虽后延,但均以成熟。
3.适当增加穗肥氮肥可以提高寒地稻作群体叶面积指数,对提高单产和超级稻生产有指导意义。
4.寒稻作干物质积累主要发生于抽穗期至成熟期,穗肥氮肥可以提高干物质的积累,同时干物质重量与水稻产量呈正比。主要吸氮高峰在N-n叶到拔节期和抽穗期至成熟期。拔节期前7~10d严格控制氮肥施用,防止基部一二节间过度生产,以防倒伏发生。
5.根据2007年~2008年氮肥利用率测定,等量施用氮肥,得出年际之间利用率有差异,但以增加穗肥氮肥的处理氮肥利用率高。100kg水稻中含氮量随着全年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穗肥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