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漫画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小物语型,讲述个人与个人周边发生的事情,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角色型,以特定人物为主人公,内核是主人公通过旅行、冒险获得成长;另一种是大物语型,采用超越个人的宏观视点,对特定时空内的所有人事现象进行叙述,这种类型的典型是历史叙述。20世纪40年代,手冢治虫把文学、戏剧和电影式的表现手法引入儿童漫画当中,引起了故事漫画的极大革新。在当时,手冢所谓得“故事漫画”,内涵类似于教养小说,和约瑟夫·坎贝尔在《千面英雄》中提出的“单一神话”——也就是角色型漫画非常接近。在昭和初期的电影评论中,“故事”一词又具有“历史样式”的含义,而手冢作品中的文学性和人性表现,也与此相合,手冢的作品常常描绘个人的人生经历与动荡的历史现实交织的情形,在无情的历史洪流中,无名的个人一边受到残酷现实的摆布,一边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手冢的“故事漫画”中就蕴含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向小物语型的方向发展,另一种则是向大物语型的方向发展。现代主流商业漫画大多走向了小物语型的方向,并且积累了大量成熟的表现手法,对大物语型的问题意识则逐渐式微。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手冢治虫的弟子石森章太郎推出了章回式结构的长篇作品《HOTEL》。石森继承了手冢在40年代关于宏大叙事的问题意识,并在40年后的《HOTEL》中进行了尝试。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HOTEL》的相关信息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围绕场所的整合、连接作用,考察该作如何呈现酒店这个小规模的大物语的叙述。
关键词:大物语;场所;整合
一、《HOTEL》——从小物语到大物语的转型
手冢治虫的弟子石森章太郎被称作“漫画的帝王”,长达四十年的创作生涯留下了数量庞大的作品群。他最知名的成就莫过于开创了特摄系列,并推动了特摄的电视化,他的《假面骑士》系列至今都深受读者和观众喜爱,在绝大部分受众眼中,无疑石森是一位优秀的角色型故事漫画作者。然而,石森在创作角色型作品的同时,超越个人之上的超越性视点始终存在,英雄与反英雄的倾向始终并行不悖。到了80年代,石森发表了如下言论:
战争就是纯粹的战争,经济发展就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朝着某一个方向闷头猛冲的这种做法,以及像超人那样用快刀斩乱麻地与邪恶势力展开华丽的战斗、捍卫正义的简单结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很危险。我认为眼下不如把目光投向世间的碌碌众生,让各式各样的思考方式百花齐放,然后去捕捉这样一个景象,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好办法[1]。
石森对创作英雄人物感到厌倦,试图抛掉主人公转而尝试更加宏大的叙事。从他后来的尝试可以发现,他想把故事漫画创作的核心从人转移到脱人格化的对象上去。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之间,石森推出了长篇作品《HOTEL》,堪称创作生涯晚期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将大物语重新引回故事漫画视野内的具有实验意义的作品。1985年7月至1998年10月期间小学馆发行了《HOTEL》全套单行本共37卷,由石森章太郎本人创作;此外,还有石森章太郎production出品的《Urban Resort PLATON》2卷(2001年7月、11月)[2],《HOTEL WARS篇》(2007年4月)[3],《银座PLATON篇》(2004年11月)[4],《MILLENNIUM SERVICE篇[5]》(2009年5月),全系列共计42卷,均由小学馆发行。该作以架空的东京柏拉图大酒店为舞台,讲述在酒店里发生的每日故事,登场人物除了不断变换的客人之外,还有诸多固定不变的酒店工作人员。全篇贯穿着柏拉图的核心理念——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各种各样的事件、人生、文化差异都整合在这个理念之下,人心之间的隔阂和各种意义上的裂痕都在酒店舞台中得以弥合。这部作品对日本电影也产生了影响,类似作品知名的如三谷幸喜执导,2006年上映的《有顶天饭店》[6]。故事发生的时间线和作品连载期间的时间线十分接近,从<企业战士>中提到的美元全面贬值事件来看,作品中的当时离现实中泡沫经济崩溃已经不远了。在表现手法上,该作延续了石森一贯的简洁高效的镜头语言,使用不间断的对话连接不同的场景,在叙事上使用多线叙事、并模拟电影的交叉剪辑等手法,还使用了大量象征、隐喻的文学手法。总而言之,该作用成熟多样的手法建构了关于柏拉图大酒店这个具有高度时空整合性的大物语的叙述。
尽管针对《HOTEL》的先行研究并不多见,桥本英治在<漫画与电影(线与面、接合)——对石森章太郎《HOTEL》的助跑>一文中對《HOTEL》的叙事风格和画面表现手法从故事漫画史和电影手法的运用、平面构图的创新等角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析。比如,桥本指出石森有意使用对话框破框的表现,是在移植小津安二郎用对话串起场景和镜头[7];此外桥本把漫画故事分为人物驱动型和事件驱动型[8],认为《HOTEL》是事件驱动型的典型例子,称其为“平坦的物语”。
尽管如此,漫画史研究者对《HOTEL》的关注仍然不够,且孤立的考察难以看到该作在问题意识上所属的谱系,也就不好对其在漫画史上的意义给予合适的评价。说到《HOTEL》就不得不提及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几乎与之同期,以单行本的形式发表的55卷学习漫画《漫画日本的历史》(以下简称《日本史》),该作可以说是《HOTEL》的全面升级版。与《日本史》相比,半架空性质的《HOTEL》格局较小,两者均以某种规模的大物语作为刻画主题,使用了大量相同的画面表现手法。具体来说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HOTEL》采用了章回式的叙事结构,是“事件驱动型”的作品,绝大部分事件彼此之间关系平等,很少出现一个单元的故事凌驾于另一个单元的故事之上的情形,串起这些单元的也不是具体某个人物,而是场所,换言之场所取代了具体的“主人公”起到对所有时空和事件进行整合的作用,并呈现出某种特定的价值观。这与《日本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二,是在画面表现上,《HOTEL》中出现了大量强调场景的画面表现、追求形式主义的对称性的构图和运镜方式、象征和隐喻手法,从而使画面表现和叙事表达相一致,实现桥本所说的“平坦的物语”,也就是由无数小物语整合而成的庞大叙事。并且,《HOTEL》中的这些实验性的手法被广泛地运用在《日本史》当中,整体上有所强化。本文不对《日本史》作深入展开,就结论来说,《日本史》是漫画领域对学术意义上的通史做出的第一次革命性的尝试,石森引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物语,延续了手冢的问题意识,并完成了在手冢手上未完成的工作。比《日本史》先行4年的《HOTEL》,可以说既是《日本史》的双生子,又是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也是在主流商业漫画领域内对大物语进行的一个尝试。 本文的第二部分将以场所的整合性为着眼点来探讨作品中如何描写作为叙述的柏拉图酒店这一大物语。需要说明的是,石森章太郎于1998年过世,之后的作品著者均为石森production。第二部分中的文本分析以石森章太郎本人执笔的37卷单行本为中心;【图例】使用了台湾先端出版社出版的译本。
二、文本分析:试论场所的整合作用
《HOTEL》采用章回式叙事结构[9],也就是单元剧的形式,每一回都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各个故事单元都有主要人物,这些个别的故事呈现出一个共通的特征,它们都是片段、非持续性的、而且是非英雄的。在每个小故事的叙事结构上:大多采用电影式的明暗两条线交叠的做法,明线均是与柏拉图在某种程度上相关的,暗线大多都是关于个人的,如<发烧饭店>中的老员工小杉和<挑战>中带小男孩爬楼梯的老人。
在这些故事中,物理意义上的酒店——也就是空间和时间意义上的场所为众多人物和故事提供了舞台,而酒店所具备的功能、服务理念和人文精神则成为连接不同人物所背负的人生、价值观、文化背景之间的纽带,一方面弥合着各种意义上的传承的断层,另一方面也把多样的文化和观念融为一体,并且使之和谐相处。换句话说,酒店不仅仅是整合的促成者,还是监管者和维护者。
来看酒店作为物理空间和时间意义上的场所表现出整合性的例子。在常见的角色型漫画中,第一话往往需要简明地交代故事风格、主人公的性格和贯穿全篇的主题,《HOTEL》其实也是如此,只不过这里的“主人公”不是人,而是非人格化的场所。在开篇的第1话中即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环节,暗示了“主人公”的个性和针对其的叙述逻辑。一是把酒店视作一个生命体,这种独特的构想对整部作品而言无疑是一个前瞻性的概述;二是使用多线叙述的方法把多个小故事用一条主线串起来,所谓的主线大多是关于某个思想、物品、体验、人物、情况(事件)的进展,柏拉图酒店通常是思想和體验的依托,并为情节展开提供舞台。
【图例】第1话 <重要之物>[10]
第1话<重要之物>[11]中同时出现了三个故事,石森在剧作上精于制造情节联系关节点,“重要性”“重要之物”在这里作为联系三个片段式小故事的整合依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在使三个“重要之物”聚集在一起的是酒店这个场所。这种叙事手法在石森的早期作品《然后,谁都不在了……》当中已经出现过,如果说在《然后》中尚且不能明确把握作者动机的话,《HOTEL》有着大酒店这样的物质实体在上,因此更容易解读作者的用意,换句话说,每个小故事都脱离了特权化的立场,而呈现出结构单元的均质化特征。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100 ONE HUNDRED STORY>[12] 中,这一话的内容大致如下:柏拉图酒店的十层同时入住了许多客人,这些有问题的客人们把十层闹得鸡犬不宁。
【第一幕:支线登场人物或事件】(1)男孩宫川进在酒店内游荡;(2)1007号房:某外国女子强硬要求门童森来她房间共度一夜春宵;(3)1018号房:满面愁容的女子峰子,进屋后就闭门不出,等待男友电话;(4)1012号房:两个提着大件行李的男人入住;(5)1011号房:色情女演员的房间。一名导演,四名摄影人员,一男一女两名演员在拍色情电影;(6)1017号房:男子丢失了3千万日元的暗箱资金,一口咬定酒店人员行窃,经理东堂和课长松着手调查;(7)1003号房:乡下来的田坂老夫妇在餐厅吃饭,看上去精神十分不振;(8)1019酒店:常客,有钱的画廊老板夫人在看书,用餐;(9)1015号房:某公司的部长,在房间里等待情妇。情妇前来幽会;(10)1002号房: 文思枯竭的小说家,责编正在催稿;(11)1013号房:酒店经理东堂大学时代校友,渡边次男;(12)1020号房:准备开始蜜月旅行的新婚夫妇入住。
【第二幕:发展】(1)赤川发现宫川进还是一个人,父母迟迟未来;(2)外国女子边洗澡边等待森的到来。她对日本男人抱有某种美好的幻想;(3)同(4);(4)拍摄告一段落后,色情女演员邀请摄影人员正树来自己房里幽会,向正树表白,正树说这次拍摄结束以后他就不干了,没过多久一群人又上工了,被东堂发现;(5)酒店员工试图找出小偷,东堂和松田调取过去两三年内柏拉图内发生的盗窃事件的记录时有了怀疑目标,他们趁画廊老板娘外出的时间进入1019房间;(6)田坂夫妇在咖啡厅消磨时间。他们的儿子前来找他们;(7)夫人离开房间;(8)部长提出分手,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两人以1千万成交。情妇邀请部长最后一次共赴云雨;(9)同前;(10)在走廊上拍摄的剧组被东堂发现,东堂认出了导演渡边。渡边向东堂诉说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尽管只能拍色情片,但他也想在所限的范围内拍出尽量好的东西,为此他选择了心中理想的取景地柏拉图;(11)洞房花烛夜后,丈夫感到疲惫,妻子依然兴致不减,丈夫疲于应付。
【第三幕:解决】(1)阿进在客房内睡着了,母亲也来了。原来他只是想引起母亲注意;(2)员工仓田装成森的女友帮他回绝了要求,该外国女性幻想破灭;(3)神保医生赶来救回了峰子。男友也赶来陪在一旁。双方和解;(4)同(5);(5)东堂认出导演是自己的同学,为了实现他的梦想,破例允许他在酒店拍摄;(6)东堂和松田揪出了犯人画廊老板娘,并出示了证据——她偷配的房间钥匙。老板娘称偷窃出于她的兴趣;(7)田坂家儿媳跟公婆处不好把他们赶了出来。儿子恳求他们回去;(8)夫人被指出是犯人,爽快交出赃款;(9)情妇拿着支票扬长而去;(10)同前;(11)东堂破例让他在酒店内拍摄,渡边最终拍出了想要的画面;(12)丈夫认为对房事过于习惯的妻子肯定有过很多男人,把妻子气得摔门而去,直嚷离婚。
【电影化假想】(1)《离家出走》《小抵抗》《冒险》;(2)《服务的极限》;(3)《等待的女人》半村良风;(4)同(5);(6)《密室里的黑金》松本清张风;(7)《晚秋》小津安二郎风;(8)同(6);(9)《不伦游戏》;(10)《Story Teller》;(11)同(5);(12)《分蜂》《破灭的蜜月》《破裂的处女膜》。 从多线并行的剧情结构可以看出,这些事件都被整合在酒店的10层这个空间内,酒店成了一个忠实呈现每一件事面貌的多面体。事后员工仓田裕美开玩笑地号召大家一起按照电影风格给各事件起名字,柏拉图宛如一座电影院,上演着无数不同风格的影片,而在这些熙熙攘攘的故事之间来回穿梭对于酒店员工来说则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常。
除了叙事方式非常活泼凝练之外,这一话的画面表现也很有代表性,镜头语言尤为精妙。作者以前台人员赤川和门童森的行动路线为线索,把出场人物穿起来。在电影中,长镜头的拍摄经常会使用这种手法,由于人物过多,场景切换频繁,为了保证内容的连贯,有必要在画面上配置视线引导者,这种现象在浦泽直树这样严格遵照电影手法来叙事的作者的作品中并不少见。并且,由于《HOTEL》是在固定舞台上呈现的群像剧,通过人物的行动来串联和切换场景的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前面提到的模仿小津安二郎的手法,用台词来串联格子和场景的手法,也是基于同样的思路。
酒店经理东堂把这些事情总称为“百物语”[13],而“百物语”其实就是柏拉图酒店本身,“百物语”可以置换为“大物语”,“百”意味著脱个性的均质化个体,也意味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冷静目光,而整合性,则是酒店这则大物语表现出的最显著的特征。
三、小结
本文对石森章太郎试图把大物语重新引回故事漫画领域的作品《HOTEL》进行了介绍和考察,分别从叙事手法和画面表现技法两个方面分析了“主人公”柏拉图大酒店所具有的全方位的时空整合性质,并指出这种建立在物理意义上的场所上的整合性的凸显本身就是该酒店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庞大叙述的逻辑依据。弄清《HOTEL》如何描写大物语,有助于重新评价石森章太郎对于故事漫画史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森章太郎《绊 不肖的儿子给不肖的儿子们的信》,鸟影社,2003年12月,252页。
[2]著者是石森production,脚本由大石けんいち、作画协力由シュガー佐藤负责。先在《ビックコミック》2002年第3号、2001年6月17日增刊号~2002年8月17日的增刊号上连载。
[3]著者人员同上。曾在《ビックコミック》2005年6月17日增刊号~2006年12月17日增刊号上连载。
[4]著者人员同上。曾在《ビックコミック》2002年10月17日增刊号~2004年6月17日增刊号上连载。
[5]著者人员同上。层在《ビックコミック》2007年3月17日增刊号~8月17日增刊号、12月17 日增刊号、2008年6月17 日增刊号、10月17日增刊号~2009年4月17日增刊号上连载。
[6]原名《THE有頂天ホテル》,三谷幸喜执导的喜剧电影,讲述东京高级酒店AVANTI内,除夕晚会前后发生的由不同人物引起的9段小故事。2006年1月公映,东宝映画公司出品。
[7]《漫画如何变成了电影》,大塚英志等著,NTT出版,2012年,98~99页。
[8]同上,90页。
[9]绝大部分章节都单元内完结的片段式故事,只有涉及到柏拉图和梅利茨集团之间的酒店战争和赤川一平奔赴纽约柏拉图柏拉图改善经营理念内容的章节彼此之间有连贯性。
[10]选自《HOTEL》的中文译本《大饭店》,台湾先端出版社。
[11]<重要之物>,第1卷第1话,1991年4月(初出1985年7月),讲谈社。
[12]第12卷,第100话,1998年10月,讲谈社。
[13]同上,49页。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HOTEL》的相关信息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围绕场所的整合、连接作用,考察该作如何呈现酒店这个小规模的大物语的叙述。
关键词:大物语;场所;整合
一、《HOTEL》——从小物语到大物语的转型
手冢治虫的弟子石森章太郎被称作“漫画的帝王”,长达四十年的创作生涯留下了数量庞大的作品群。他最知名的成就莫过于开创了特摄系列,并推动了特摄的电视化,他的《假面骑士》系列至今都深受读者和观众喜爱,在绝大部分受众眼中,无疑石森是一位优秀的角色型故事漫画作者。然而,石森在创作角色型作品的同时,超越个人之上的超越性视点始终存在,英雄与反英雄的倾向始终并行不悖。到了80年代,石森发表了如下言论:
战争就是纯粹的战争,经济发展就是纯粹的经济发展,朝着某一个方向闷头猛冲的这种做法,以及像超人那样用快刀斩乱麻地与邪恶势力展开华丽的战斗、捍卫正义的简单结构,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很危险。我认为眼下不如把目光投向世间的碌碌众生,让各式各样的思考方式百花齐放,然后去捕捉这样一个景象,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好办法[1]。
石森对创作英雄人物感到厌倦,试图抛掉主人公转而尝试更加宏大的叙事。从他后来的尝试可以发现,他想把故事漫画创作的核心从人转移到脱人格化的对象上去。80年代中期~90年代末之间,石森推出了长篇作品《HOTEL》,堪称创作生涯晚期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将大物语重新引回故事漫画视野内的具有实验意义的作品。1985年7月至1998年10月期间小学馆发行了《HOTEL》全套单行本共37卷,由石森章太郎本人创作;此外,还有石森章太郎production出品的《Urban Resort PLATON》2卷(2001年7月、11月)[2],《HOTEL WARS篇》(2007年4月)[3],《银座PLATON篇》(2004年11月)[4],《MILLENNIUM SERVICE篇[5]》(2009年5月),全系列共计42卷,均由小学馆发行。该作以架空的东京柏拉图大酒店为舞台,讲述在酒店里发生的每日故事,登场人物除了不断变换的客人之外,还有诸多固定不变的酒店工作人员。全篇贯穿着柏拉图的核心理念——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各种各样的事件、人生、文化差异都整合在这个理念之下,人心之间的隔阂和各种意义上的裂痕都在酒店舞台中得以弥合。这部作品对日本电影也产生了影响,类似作品知名的如三谷幸喜执导,2006年上映的《有顶天饭店》[6]。故事发生的时间线和作品连载期间的时间线十分接近,从<企业战士>中提到的美元全面贬值事件来看,作品中的当时离现实中泡沫经济崩溃已经不远了。在表现手法上,该作延续了石森一贯的简洁高效的镜头语言,使用不间断的对话连接不同的场景,在叙事上使用多线叙事、并模拟电影的交叉剪辑等手法,还使用了大量象征、隐喻的文学手法。总而言之,该作用成熟多样的手法建构了关于柏拉图大酒店这个具有高度时空整合性的大物语的叙述。
尽管针对《HOTEL》的先行研究并不多见,桥本英治在<漫画与电影(线与面、接合)——对石森章太郎《HOTEL》的助跑>一文中對《HOTEL》的叙事风格和画面表现手法从故事漫画史和电影手法的运用、平面构图的创新等角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解析。比如,桥本指出石森有意使用对话框破框的表现,是在移植小津安二郎用对话串起场景和镜头[7];此外桥本把漫画故事分为人物驱动型和事件驱动型[8],认为《HOTEL》是事件驱动型的典型例子,称其为“平坦的物语”。
尽管如此,漫画史研究者对《HOTEL》的关注仍然不够,且孤立的考察难以看到该作在问题意识上所属的谱系,也就不好对其在漫画史上的意义给予合适的评价。说到《HOTEL》就不得不提及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几乎与之同期,以单行本的形式发表的55卷学习漫画《漫画日本的历史》(以下简称《日本史》),该作可以说是《HOTEL》的全面升级版。与《日本史》相比,半架空性质的《HOTEL》格局较小,两者均以某种规模的大物语作为刻画主题,使用了大量相同的画面表现手法。具体来说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HOTEL》采用了章回式的叙事结构,是“事件驱动型”的作品,绝大部分事件彼此之间关系平等,很少出现一个单元的故事凌驾于另一个单元的故事之上的情形,串起这些单元的也不是具体某个人物,而是场所,换言之场所取代了具体的“主人公”起到对所有时空和事件进行整合的作用,并呈现出某种特定的价值观。这与《日本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第二,是在画面表现上,《HOTEL》中出现了大量强调场景的画面表现、追求形式主义的对称性的构图和运镜方式、象征和隐喻手法,从而使画面表现和叙事表达相一致,实现桥本所说的“平坦的物语”,也就是由无数小物语整合而成的庞大叙事。并且,《HOTEL》中的这些实验性的手法被广泛地运用在《日本史》当中,整体上有所强化。本文不对《日本史》作深入展开,就结论来说,《日本史》是漫画领域对学术意义上的通史做出的第一次革命性的尝试,石森引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物语,延续了手冢的问题意识,并完成了在手冢手上未完成的工作。比《日本史》先行4年的《HOTEL》,可以说既是《日本史》的双生子,又是一部承上启下的作品,也是在主流商业漫画领域内对大物语进行的一个尝试。 本文的第二部分将以场所的整合性为着眼点来探讨作品中如何描写作为叙述的柏拉图酒店这一大物语。需要说明的是,石森章太郎于1998年过世,之后的作品著者均为石森production。第二部分中的文本分析以石森章太郎本人执笔的37卷单行本为中心;【图例】使用了台湾先端出版社出版的译本。
二、文本分析:试论场所的整合作用
《HOTEL》采用章回式叙事结构[9],也就是单元剧的形式,每一回都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各个故事单元都有主要人物,这些个别的故事呈现出一个共通的特征,它们都是片段、非持续性的、而且是非英雄的。在每个小故事的叙事结构上:大多采用电影式的明暗两条线交叠的做法,明线均是与柏拉图在某种程度上相关的,暗线大多都是关于个人的,如<发烧饭店>中的老员工小杉和<挑战>中带小男孩爬楼梯的老人。
在这些故事中,物理意义上的酒店——也就是空间和时间意义上的场所为众多人物和故事提供了舞台,而酒店所具备的功能、服务理念和人文精神则成为连接不同人物所背负的人生、价值观、文化背景之间的纽带,一方面弥合着各种意义上的传承的断层,另一方面也把多样的文化和观念融为一体,并且使之和谐相处。换句话说,酒店不仅仅是整合的促成者,还是监管者和维护者。
来看酒店作为物理空间和时间意义上的场所表现出整合性的例子。在常见的角色型漫画中,第一话往往需要简明地交代故事风格、主人公的性格和贯穿全篇的主题,《HOTEL》其实也是如此,只不过这里的“主人公”不是人,而是非人格化的场所。在开篇的第1话中即出现了两个重要的环节,暗示了“主人公”的个性和针对其的叙述逻辑。一是把酒店视作一个生命体,这种独特的构想对整部作品而言无疑是一个前瞻性的概述;二是使用多线叙述的方法把多个小故事用一条主线串起来,所谓的主线大多是关于某个思想、物品、体验、人物、情况(事件)的进展,柏拉图酒店通常是思想和體验的依托,并为情节展开提供舞台。
【图例】第1话 <重要之物>[10]
第1话<重要之物>[11]中同时出现了三个故事,石森在剧作上精于制造情节联系关节点,“重要性”“重要之物”在这里作为联系三个片段式小故事的整合依据,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在使三个“重要之物”聚集在一起的是酒店这个场所。这种叙事手法在石森的早期作品《然后,谁都不在了……》当中已经出现过,如果说在《然后》中尚且不能明确把握作者动机的话,《HOTEL》有着大酒店这样的物质实体在上,因此更容易解读作者的用意,换句话说,每个小故事都脱离了特权化的立场,而呈现出结构单元的均质化特征。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100 ONE HUNDRED STORY>[12] 中,这一话的内容大致如下:柏拉图酒店的十层同时入住了许多客人,这些有问题的客人们把十层闹得鸡犬不宁。
【第一幕:支线登场人物或事件】(1)男孩宫川进在酒店内游荡;(2)1007号房:某外国女子强硬要求门童森来她房间共度一夜春宵;(3)1018号房:满面愁容的女子峰子,进屋后就闭门不出,等待男友电话;(4)1012号房:两个提着大件行李的男人入住;(5)1011号房:色情女演员的房间。一名导演,四名摄影人员,一男一女两名演员在拍色情电影;(6)1017号房:男子丢失了3千万日元的暗箱资金,一口咬定酒店人员行窃,经理东堂和课长松着手调查;(7)1003号房:乡下来的田坂老夫妇在餐厅吃饭,看上去精神十分不振;(8)1019酒店:常客,有钱的画廊老板夫人在看书,用餐;(9)1015号房:某公司的部长,在房间里等待情妇。情妇前来幽会;(10)1002号房: 文思枯竭的小说家,责编正在催稿;(11)1013号房:酒店经理东堂大学时代校友,渡边次男;(12)1020号房:准备开始蜜月旅行的新婚夫妇入住。
【第二幕:发展】(1)赤川发现宫川进还是一个人,父母迟迟未来;(2)外国女子边洗澡边等待森的到来。她对日本男人抱有某种美好的幻想;(3)同(4);(4)拍摄告一段落后,色情女演员邀请摄影人员正树来自己房里幽会,向正树表白,正树说这次拍摄结束以后他就不干了,没过多久一群人又上工了,被东堂发现;(5)酒店员工试图找出小偷,东堂和松田调取过去两三年内柏拉图内发生的盗窃事件的记录时有了怀疑目标,他们趁画廊老板娘外出的时间进入1019房间;(6)田坂夫妇在咖啡厅消磨时间。他们的儿子前来找他们;(7)夫人离开房间;(8)部长提出分手,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两人以1千万成交。情妇邀请部长最后一次共赴云雨;(9)同前;(10)在走廊上拍摄的剧组被东堂发现,东堂认出了导演渡边。渡边向东堂诉说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尽管只能拍色情片,但他也想在所限的范围内拍出尽量好的东西,为此他选择了心中理想的取景地柏拉图;(11)洞房花烛夜后,丈夫感到疲惫,妻子依然兴致不减,丈夫疲于应付。
【第三幕:解决】(1)阿进在客房内睡着了,母亲也来了。原来他只是想引起母亲注意;(2)员工仓田装成森的女友帮他回绝了要求,该外国女性幻想破灭;(3)神保医生赶来救回了峰子。男友也赶来陪在一旁。双方和解;(4)同(5);(5)东堂认出导演是自己的同学,为了实现他的梦想,破例允许他在酒店拍摄;(6)东堂和松田揪出了犯人画廊老板娘,并出示了证据——她偷配的房间钥匙。老板娘称偷窃出于她的兴趣;(7)田坂家儿媳跟公婆处不好把他们赶了出来。儿子恳求他们回去;(8)夫人被指出是犯人,爽快交出赃款;(9)情妇拿着支票扬长而去;(10)同前;(11)东堂破例让他在酒店内拍摄,渡边最终拍出了想要的画面;(12)丈夫认为对房事过于习惯的妻子肯定有过很多男人,把妻子气得摔门而去,直嚷离婚。
【电影化假想】(1)《离家出走》《小抵抗》《冒险》;(2)《服务的极限》;(3)《等待的女人》半村良风;(4)同(5);(6)《密室里的黑金》松本清张风;(7)《晚秋》小津安二郎风;(8)同(6);(9)《不伦游戏》;(10)《Story Teller》;(11)同(5);(12)《分蜂》《破灭的蜜月》《破裂的处女膜》。 从多线并行的剧情结构可以看出,这些事件都被整合在酒店的10层这个空间内,酒店成了一个忠实呈现每一件事面貌的多面体。事后员工仓田裕美开玩笑地号召大家一起按照电影风格给各事件起名字,柏拉图宛如一座电影院,上演着无数不同风格的影片,而在这些熙熙攘攘的故事之间来回穿梭对于酒店员工来说则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常。
除了叙事方式非常活泼凝练之外,这一话的画面表现也很有代表性,镜头语言尤为精妙。作者以前台人员赤川和门童森的行动路线为线索,把出场人物穿起来。在电影中,长镜头的拍摄经常会使用这种手法,由于人物过多,场景切换频繁,为了保证内容的连贯,有必要在画面上配置视线引导者,这种现象在浦泽直树这样严格遵照电影手法来叙事的作者的作品中并不少见。并且,由于《HOTEL》是在固定舞台上呈现的群像剧,通过人物的行动来串联和切换场景的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前面提到的模仿小津安二郎的手法,用台词来串联格子和场景的手法,也是基于同样的思路。
酒店经理东堂把这些事情总称为“百物语”[13],而“百物语”其实就是柏拉图酒店本身,“百物语”可以置换为“大物语”,“百”意味著脱个性的均质化个体,也意味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冷静目光,而整合性,则是酒店这则大物语表现出的最显著的特征。
三、小结
本文对石森章太郎试图把大物语重新引回故事漫画领域的作品《HOTEL》进行了介绍和考察,分别从叙事手法和画面表现技法两个方面分析了“主人公”柏拉图大酒店所具有的全方位的时空整合性质,并指出这种建立在物理意义上的场所上的整合性的凸显本身就是该酒店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庞大叙述的逻辑依据。弄清《HOTEL》如何描写大物语,有助于重新评价石森章太郎对于故事漫画史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森章太郎《绊 不肖的儿子给不肖的儿子们的信》,鸟影社,2003年12月,252页。
[2]著者是石森production,脚本由大石けんいち、作画协力由シュガー佐藤负责。先在《ビックコミック》2002年第3号、2001年6月17日增刊号~2002年8月17日的增刊号上连载。
[3]著者人员同上。曾在《ビックコミック》2005年6月17日增刊号~2006年12月17日增刊号上连载。
[4]著者人员同上。曾在《ビックコミック》2002年10月17日增刊号~2004年6月17日增刊号上连载。
[5]著者人员同上。层在《ビックコミック》2007年3月17日增刊号~8月17日增刊号、12月17 日增刊号、2008年6月17 日增刊号、10月17日增刊号~2009年4月17日增刊号上连载。
[6]原名《THE有頂天ホテル》,三谷幸喜执导的喜剧电影,讲述东京高级酒店AVANTI内,除夕晚会前后发生的由不同人物引起的9段小故事。2006年1月公映,东宝映画公司出品。
[7]《漫画如何变成了电影》,大塚英志等著,NTT出版,2012年,98~99页。
[8]同上,90页。
[9]绝大部分章节都单元内完结的片段式故事,只有涉及到柏拉图和梅利茨集团之间的酒店战争和赤川一平奔赴纽约柏拉图柏拉图改善经营理念内容的章节彼此之间有连贯性。
[10]选自《HOTEL》的中文译本《大饭店》,台湾先端出版社。
[11]<重要之物>,第1卷第1话,1991年4月(初出1985年7月),讲谈社。
[12]第12卷,第100话,1998年10月,讲谈社。
[13]同上,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