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历史问答题属历史试卷中的主观性试题,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也能够考查出平时历史教学中是否实现了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是中考历史的传统题型,而且,近两年有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相结合的趋势,且分值比重大,不容轻视。
一、复习对策
根据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近年来中考历史试题特征,我认为中考历史问答题的复习应该:
首先,要夯实基础,熟悉教材,吃透《考试说明》。各省中考试题,都有紧扣课标,注重基础考察,突出主干知识的特点。然而,学生考后反映时间紧张,来不及思考和检查。这说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主干知识线条不够明晰,不能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抓准试题信息并准确答题。所以,第一轮复习应紧扣教材,梳理基础知识,构建“纵向”知识网络,让学生熟识《考试说明》中所列到考点结合,在最短时间内查找到知识点的位置,以提高答题速度。
其次,精心设计专题训练,认真评讲。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基本知识网络较为清晰,第二轮进入专题训练。就问答题来说,指导学生弄清问什么、怎么问、如何答,是教师教给学生解题的基本方法和窍门。
再次,关心热点,关注生活。注重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是近年考题的基本走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联系现实生活。抓住中考命题一个原则:“与重点考点相切合的热点一定是考查的重点,但考点未必都是热点”,既重视热点的复习,又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
二、问答题应考对策
历史问答题的提问方式多种多样,如:叙述型,比较型,材料型、综合型和开放型等,下面就根据各个类型结合例题作简要分析。
(一)叙述型答题
叙述型答题是问答题中最基本的题型,要求把历史事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作系统地归纳叙述。它主要考查对历史的概念、事实、结论等基本知识的准确记忆。
例题:(2006年太原市中考第18题)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1912—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都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1)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九国公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分析:本题在解答时要紧扣题眼“俄国十月革命和《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分别影响”,进而检索出世界现代史与中国近代史考点的交叉点,然后,思索整理作答。
(二)比较型问答题
比较型问答题是运用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将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问题进行比较,以归纳出它们的异同或区别出它的本质特征。其主旨在考查学生比较辨析能力。解此类题,一定要依据所要求的比较项目与史实进行取舍,语言精炼,层次要清晰。例题:(2006年湘潭市中考的第57题)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二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利与弊。
(三)材料型问答题
这种问答题把材料引进问题,利用材料创设一种新的情境,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等。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例题:(2006年陕西省中考第19题)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著名君主,你了解他吗?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善用贤才,虚心纳谏。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安定局面,国力逐渐强盛。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1)填一填,材料一中概述了唐太宗统治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2)想一想,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统治思想?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
分析:(1)和(2)前一问都比较好作答,(2)题第二问则呈现出与政治科相关联的特点,学生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古为今用,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热点知识来作答。
(四)综合型问答题
这种类型的问答题,在内容上有学科内的综合,也在跨学科的综合,解答此类题目,要依据题目中问题的提出方式,确定答题的角度和重点,组织答案。
2006年陕西省中考第20题属此类题。
(五)开放型问答题
开放型问题是只提供若干材料或理论信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结合现实生活理解历史。注意关注时事热点和重点的交叉点,特别是那些与历史知识有深厚联系的事件,养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待现实问题的习惯。
例题:(2006年河南中考题)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1)假如你是队员之一,请你选择红军长征中的一个地点,确定一个主题,讲述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2)重走长征路,你感受到红军长征精神有哪些?
分析:(1)题中要求选生征中的一个地点,确定主题,并讲述在此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影响,抓住有效信息,就不难理解此题用意,旨在考察“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事件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题作答旨在体现平时教学中此章节进行的革命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何。
我们在指导学生掌握了各类型的问答题的答题方法技巧的同时,还应训练学生注意答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逐一作答,问什么,答什么,要审得清,抓得准,切忌答非所问,答非全问,答超所问,要注意答题的份量与所给分值一般成正比。
2、规范作答,清晰明了,书写认真,力求工整。做到:答案完整有序条理,尽理段落化、序号化、语言准确简洁,注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同时做到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作者单位:725000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河东学校)
一、复习对策
根据初中历史教学大纲的规定和近年来中考历史试题特征,我认为中考历史问答题的复习应该:
首先,要夯实基础,熟悉教材,吃透《考试说明》。各省中考试题,都有紧扣课标,注重基础考察,突出主干知识的特点。然而,学生考后反映时间紧张,来不及思考和检查。这说明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主干知识线条不够明晰,不能在最短时间内迅速抓准试题信息并准确答题。所以,第一轮复习应紧扣教材,梳理基础知识,构建“纵向”知识网络,让学生熟识《考试说明》中所列到考点结合,在最短时间内查找到知识点的位置,以提高答题速度。
其次,精心设计专题训练,认真评讲。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基本知识网络较为清晰,第二轮进入专题训练。就问答题来说,指导学生弄清问什么、怎么问、如何答,是教师教给学生解题的基本方法和窍门。
再次,关心热点,关注生活。注重贴近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是近年考题的基本走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要联系现实生活。抓住中考命题一个原则:“与重点考点相切合的热点一定是考查的重点,但考点未必都是热点”,既重视热点的复习,又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
二、问答题应考对策
历史问答题的提问方式多种多样,如:叙述型,比较型,材料型、综合型和开放型等,下面就根据各个类型结合例题作简要分析。
(一)叙述型答题
叙述型答题是问答题中最基本的题型,要求把历史事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作系统地归纳叙述。它主要考查对历史的概念、事实、结论等基本知识的准确记忆。
例题:(2006年太原市中考第18题)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和1912—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都对中国产生了重要影响。(1)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九国公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分析:本题在解答时要紧扣题眼“俄国十月革命和《九国公约》,对中国的分别影响”,进而检索出世界现代史与中国近代史考点的交叉点,然后,思索整理作答。
(二)比较型问答题
比较型问答题是运用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将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问题进行比较,以归纳出它们的异同或区别出它的本质特征。其主旨在考查学生比较辨析能力。解此类题,一定要依据所要求的比较项目与史实进行取舍,语言精炼,层次要清晰。例题:(2006年湘潭市中考的第57题)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二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这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利与弊。
(三)材料型问答题
这种问答题把材料引进问题,利用材料创设一种新的情境,比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处理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等。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例题:(2006年陕西省中考第19题)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的著名君主,你了解他吗?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善用贤才,虚心纳谏。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安定局面,国力逐渐强盛。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1)填一填,材料一中概述了唐太宗统治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
(2)想一想,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统治思想?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
分析:(1)和(2)前一问都比较好作答,(2)题第二问则呈现出与政治科相关联的特点,学生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古为今用,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热点知识来作答。
(四)综合型问答题
这种类型的问答题,在内容上有学科内的综合,也在跨学科的综合,解答此类题目,要依据题目中问题的提出方式,确定答题的角度和重点,组织答案。
2006年陕西省中考第20题属此类题。
(五)开放型问答题
开放型问题是只提供若干材料或理论信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要求结合现实生活理解历史。注意关注时事热点和重点的交叉点,特别是那些与历史知识有深厚联系的事件,养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待现实问题的习惯。
例题:(2006年河南中考题)2006年5月1日,CCTV新闻频道大型电视行动《我的长征》在福建宁化、长汀和江西瑞金分别举行出征仪式,为期十个月的《我的长征》正式拉开帷幕。(1)假如你是队员之一,请你选择红军长征中的一个地点,确定一个主题,讲述在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及其影响。(2)重走长征路,你感受到红军长征精神有哪些?
分析:(1)题中要求选生征中的一个地点,确定主题,并讲述在此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影响,抓住有效信息,就不难理解此题用意,旨在考察“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事件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题作答旨在体现平时教学中此章节进行的革命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如何。
我们在指导学生掌握了各类型的问答题的答题方法技巧的同时,还应训练学生注意答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逐一作答,问什么,答什么,要审得清,抓得准,切忌答非所问,答非全问,答超所问,要注意答题的份量与所给分值一般成正比。
2、规范作答,清晰明了,书写认真,力求工整。做到:答案完整有序条理,尽理段落化、序号化、语言准确简洁,注意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同时做到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作者单位:725000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河东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