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学的有效性再次成为广大师生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学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实质上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低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不断探索、创新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措施,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
一、有效教学的科学内涵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这种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反之就是无效或者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有效的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有这样的特征:能激发学生对政治课强烈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要做到课堂有效教学,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设计教学方案——有效教学的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心组织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师只有精心组织备课,明确“五个有”,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和高效化。
1.“脑中有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要认真研读《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所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要求,据此来确定准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2.“心中有材”: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要上好课就必须要钻研教材。要梳理、加工教材,吃透教材中的“八个着眼点”: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
3.“目中有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唯有如此,最终才能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案。
4.“手中有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但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贴近教材,坚持适度原则,合理使用。
5.“胸中有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依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学情和特定教学目标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二)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教学的条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中学政治教材本身就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政治教师上课时再照本宣科,学生便会乏味生厌。而情境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要善于创设、优化教学情境;将枯燥的学习内容趣味化。在教学导人环节,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时,教师可用故事、实物、漫画、诗文、新闻等设计一个巧妙而实用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讲《经济生活》“国家财政”这一框时,播放《天路》这首歌作为导入,教学设计中加入了音乐、青藏铁路沿线的风光等元素,学生如临其境。然后,再设计几个具体问题:(1)仅仅依靠个人出资能兴建青藏铁路吗?(2)修建青藏铁路应该由谁来办呢?(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欲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地寻找结论。
(三)联系社会生活——有效教学的生命
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生活化是政治课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政治课堂教学要尽量从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事例入手,从中引出政治学科问题。让学生用政治的眼光关注社会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政治知识就是在享受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学科的趣味性和作用,让学生学过之后有渴望、有思索,有利于促进新问题的解决。
《文化生活》更多的是让学生去理解知识,去感悟文化,去感受生活。如讲“文化对人的影响”时,可以让学生举例。学生会想到我们校园环境的设计,想到我们班级的布置等。
(四)发挥两个作用——有效教学的关键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努力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坚持“教”为“学”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创新的机会让给学生。
2.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引导,要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引导学生与学生讨论等,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五)营造和谐课堂——有效教学的要求
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1.尊重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情感信息,对学生多关心,多爱护,多帮助,通过细微之处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富有人情味的和谐课堂。
2.赞赏学生。学生是需要表扬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表扬多于批评、肯定多于否定,要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和行为,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兴趣、专长、进步等,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表扬中得到满足,消除对自己的怀疑,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念。
3.管理学生。“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虽然需要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但也要管理好课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这就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博学与睿智、幽默与威信,灵活地驾驭课堂,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六)优化课堂评价——有效教学的手段
课堂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反之,则会带来负面效应,甚至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要推行以激励为主要目的的“四化”课堂评价:
1.评价标准差异化。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绩,并在自己的“跑道”上继续前进。
2.评价方式多样化。可以用丰富多变的语言,如“不错”等;可以用体态语言,如竖大拇指等,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3.评价角度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4.评价主体最优化。教师评价学生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学生评价学生(自评或互评)、学生评价老师也许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七)注重教学反思——有效教学的保障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后的思考与教学后记的撰写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保障。教师需要具备一种自我反思的意识,重新审视、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产生新观念、新教法、新措施,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
在教学反思实践中,要杜绝“假反思”、“浅反思”、“空反思”等错误倾向。要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必须要做到“五个度”:反思要有广度,要有深度,要有高度,要有创新度,要有灵活度。
中学政治课堂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每一位中学政治教师都应该树立和践行有效教学的理念,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创新和提高。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45分钟里收获更多!
(责编 李 晔)
一、有效教学的科学内涵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习任务,获得了预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这种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反之就是无效或者低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因此,有效的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有这样的特征:能激发学生对政治课强烈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并且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学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二、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要做到课堂有效教学,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设计教学方案——有效教学的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心组织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教师只有精心组织备课,明确“五个有”,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艺术化和高效化。
1.“脑中有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要认真研读《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所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要求,据此来确定准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2.“心中有材”: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要上好课就必须要钻研教材。要梳理、加工教材,吃透教材中的“八个着眼点”: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
3.“目中有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差异性,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唯有如此,最终才能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案。
4.“手中有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但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必须贴近教材,坚持适度原则,合理使用。
5.“胸中有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依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学情和特定教学目标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二)创设教学情境——有效教学的条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中学政治教材本身就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果政治教师上课时再照本宣科,学生便会乏味生厌。而情境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要善于创设、优化教学情境;将枯燥的学习内容趣味化。在教学导人环节,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时,教师可用故事、实物、漫画、诗文、新闻等设计一个巧妙而实用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讲《经济生活》“国家财政”这一框时,播放《天路》这首歌作为导入,教学设计中加入了音乐、青藏铁路沿线的风光等元素,学生如临其境。然后,再设计几个具体问题:(1)仅仅依靠个人出资能兴建青藏铁路吗?(2)修建青藏铁路应该由谁来办呢?(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的欲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主动地寻找结论。
(三)联系社会生活——有效教学的生命
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生活化是政治课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政治课堂教学要尽量从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事例入手,从中引出政治学科问题。让学生用政治的眼光关注社会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政治知识就是在享受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政治学科的趣味性和作用,让学生学过之后有渴望、有思索,有利于促进新问题的解决。
《文化生活》更多的是让学生去理解知识,去感悟文化,去感受生活。如讲“文化对人的影响”时,可以让学生举例。学生会想到我们校园环境的设计,想到我们班级的布置等。
(四)发挥两个作用——有效教学的关键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努力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坚持“教”为“学”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表达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判断的权力交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创新的机会让给学生。
2.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引导,要引导学生与教材对话,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引导学生与学生讨论等,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
(五)营造和谐课堂——有效教学的要求
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1.尊重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情感信息,对学生多关心,多爱护,多帮助,通过细微之处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富有人情味的和谐课堂。
2.赞赏学生。学生是需要表扬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表扬多于批评、肯定多于否定,要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和行为,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兴趣、专长、进步等,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表扬中得到满足,消除对自己的怀疑,坚定自己学习的信念。
3.管理学生。“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虽然需要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但也要管理好课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这就需要教师以自己的博学与睿智、幽默与威信,灵活地驾驭课堂,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六)优化课堂评价——有效教学的手段
课堂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利用评价所提供的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反之,则会带来负面效应,甚至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要推行以激励为主要目的的“四化”课堂评价:
1.评价标准差异化。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看到自己的成绩,并在自己的“跑道”上继续前进。
2.评价方式多样化。可以用丰富多变的语言,如“不错”等;可以用体态语言,如竖大拇指等,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3.评价角度多元化。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4.评价主体最优化。教师评价学生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而学生评价学生(自评或互评)、学生评价老师也许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七)注重教学反思——有效教学的保障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后的思考与教学后记的撰写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保障。教师需要具备一种自我反思的意识,重新审视、反思、质疑自己的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低效或无效的问题进行研究,产生新观念、新教法、新措施,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
在教学反思实践中,要杜绝“假反思”、“浅反思”、“空反思”等错误倾向。要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必须要做到“五个度”:反思要有广度,要有深度,要有高度,要有创新度,要有灵活度。
中学政治课堂有效教学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每一位中学政治教师都应该树立和践行有效教学的理念,用勇敢的探索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去反复实践、总结、创新和提高。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45分钟里收获更多!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