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能『绮』能『腴』,与陶诗多含理趣大有关系。那么,陶诗的理趣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呢?
理趣的来源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期是玄学盛行的时代。所谓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本,而兼摄儒家学说的一种新道家之学。玄学之风既盛,使魏晋士大夫习于理论思辨和玄理清谈。陶渊明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他的思想并不完全受玄学笼罩,但生于斯世,玄理思辨与清谈风气对他的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
陶诗中常写及与朋友们谈说义理的场景,比如,“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答庞参军》),“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信宿酬清话”(《与殷晋安别》)。学者多认为这些正是陶渊明清谈的证明。而他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这种潇洒自得的风度,在当时也并非特例。西晋的玄学名士阮瞻,同样“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遇理而辩”(《晋书· 阮瞻传》)。这种得意忘言、不拘泥于章句的读书态度,正是典型的玄学家风。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窥视到时代风气的影响。
时代风气之外,陶渊明自身的个性也是颇为高妙而有思理的。陈寅恪先生曾推许《形影神三首》为中古思想史转关的极重要的文本表征。顾随先生也洞察“诗人有两种:一为情见,二为知解。中国诗人走的不是知解的路,而是情见的路”,“陶公之诗与众不同,便因其有知解”。陶渊明用儒家诚笃切实的德性工夫去追求道家自然自在的人生境界,诚以求真,步实蹈虚,所以能上承孔孟,下启宋儒,独成一家。
这种思想趣味与诗歌创作相融合,便形成陶诗活泼深远的理趣。陶诗有《形影神三首》这样的哲理诗,也有不少直接说理的诗句,大都表达了深沉融通的哲思与豁达的人生态度。陶诗的理趣,部分源出于这些活泼的哲思。所谓部分,是因为直接说理往往有堕入枯燥无味的“理障”的危险。流行在东晋的玄言诗,以及宋明时期的理学家诗,就往往因为只是押韵的哲理,而备受后人批评。陶渊明能远远超越同时代,独得理趣而不堕理障,关键还在于他的诗歌独特的艺术手法。一是他选言用字大有讲究,能单词只字独存深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再者就是陶诗往往能将深切的道理融入景象之中,情、景、意三者融合无间,使人味之亹亹不倦。下面就分别从选词用字和命意取象两方面稍作分析,看看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作理语而妙得理趣的。
选词用字中的理趣
在关键字词上慎加选择,赋予这些字词以超越字面的丰富含义,这本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统。《诗经》《离骚》解读,赋予“美人”“香草”以象征隐喻之义,《春秋》笔法则重一字褒贬,皆可谓影响深远。此外,先秦诸子各自提炼概念,如孔孟的“仁”“义”,老庄的“无为”“自然”,墨子的“兼爱”“非攻”,等等,都是立名标宗,以成一家之学。陶渊明的诗歌写作也深得“立名”之义。比如《连雨独饮》中“任真无所先”的“任真”,《归园田居·其一》中“复得返自然”的“自然”,便是源自《庄子》而贯穿陶诗的重要概念,早已为读者熟知。这里以陶诗《时运》中的“游”字为例,做详细分析。因为这个字实是诗歌之眼,其中大有深意,又向来被古今注家忽略,值得我们加以抉发表彰。
《时运》小序云:“时运,游暮春也。”诗歌所写,便是暮春之游。如果细加探究,会发现,诗中的“游”,既是郊游之游,也是悠游于道艺之游,还是精神上的逍遥自在。可以说,一个“游”字,足能融会儒道以成玄思,为诗歌注入遥深的意蕴,故不可轻轻放过。
“游”之第一义是诗歌字面所写的春游。除了自己郊游,诗歌第三章也写:“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静,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这是在遥遥呼应《论语·先进》曾晳所述暮春之游,将先贤之精神与自己之意趣打并一处,产生古今交织的效果。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提示我们,“游”还有第二层意蕴,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之“游”。依照孔子所述,学者当立志求道,在求道的过程中,又当时时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来陶冶情操,辅助德行,达到处乐忘忧、进德修业的效果。比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这就是孔子的“游于艺”。汉代班彪《北征赋》也说:“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这是后人对孔子的祖述。诗人想到“童冠齐业,闲咏以归”,便是在追慕孔门弟子的“游于艺”;诗歌第四章云“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帝、唐尧时代不可企及,唯有耽于琴酒以解其忧,则是陶渊明的“游于艺”。
当然,诗歌中的“游”还有第三层深意,乃遥遥与庄子逍遥之游相应和。所谓逍遥游,是精神的绝对自由,是与造化为一的自在。著名学者王叔岷先生曾经引《庄子·天下》的“上与造物者游”来解释“逍遥游”,谓“此‘游’字,实可以应无穷之义而归于大通之旨也”(《庄子通论》)。以此返观《时运》,“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这反映诗人精神游于天地之间,与万物为一。“延目中流”一章,则是思虑游于千载之上,与古人同乐。古与今、物与我皆已浑然一体,诗歌的“游暮春”,体现的何尝不是自由无碍的精神境界?
一个“游”字而有三义,贯通全诗,而意味无穷,这便是观字而得趣之一例。
命意取象中的理趣
在平常写景状物中贯注理趣,也是陶诗显著的特色。他为人交口赞誉的诗句,大多有此特征。如著名的《饮酒·其五》,前面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里直接在讲心远地偏的道理,即《莊子》“虚己以静”之意。因为是直接说理,便不免需要通过语言分析与解释,告诉读者,自己所居的“人境”不同于世俗的“人境”。
但是正如《庄子》中常常讲到的,真正得道者是无法通过言语来表达何谓“道”的,一旦诉诸语言,便意味着心中尚存分别意,还未到达庄子所云“吾丧我”和“磅礴万物以为一”的悟道境界。所以诗歌开头作解释,反而离道稍远。等到“采菊”而“见南山”以后,才是理障尽去,目击道存,神游天地而与万物一同徜徉自在,这才是真正的庄子之道。 全诗前四句说理而有理障,后面不再说理,便撤尽理障,而独留趣味。没有前面的说理,后面的理趣便无法彰显;没有后面的忘理,则终究不能直造神境。二者结合,呈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通透解悟。陶诗能有如此高风,是因为詩人“任真”之思、“自然”之想久已融化在生命之中,故而能汩汩流淌于楮墨之间。
《饮酒·其五》所展现的物我浑融、万化同流的状态,是陶诗最吸引读者之处。陶诗这一境界被王国维总结为“有我无我”和“隔与不隔”之说,这在陶渊明其他诗作中也有体现。
比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二句,最为古人赞叹不已。苏轼说:“非古人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予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题渊明诗》)稍后张表臣极赞其“善体物也”(《珊瑚钩诗话》)。清人薛雪称此二句“实此身心与天游耳”(《一瓢诗话》),洪亮吉甚至认为“实足以窥化工之蕴。古今诗人虽善状情景者,不能到也”(《北江诗话》)。
此二句究竟妙在哪里呢?“远风”的“远”形容风从远方来,而“交”字则蕴含四面八方来此交汇之意,于是宽广无垠的天地皆在我意中。田中的苗是良莠不齐的,但放眼望去,皆是“良苗”,说明诗人心中是一片光风霁月的纯良,所以眼中之苗皆良,而无有恶者。最后的“怀新”写的是春风滋养,“怀”字是由“苗”发出的动作,于是眼中之苗感受到春风生生之德,而生出勃勃生机,意境全在这个字中体现出来。苗皆良吗?皆良的本来是诗人。苗能怀吗?能怀的还是诗人。所以二句十字,字字写风写苗,实际是写诗人自己的胸襟气韵,同时还表现出天地无穷、万物化生之境,这不是物我浑然一体的造化,是什么呢?
陶诗并非不说理,然而更深刻的道理,尤其那种“齐一大化”的真境界往往不是通过说理,而是在绘物写景之中自然展现出来的。读者首先被陶诗感染的,正是这种与物为一的浑然忘我的风度。
陶诗不但写景中有理趣,叙写情事同样理深而趣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中有句:“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诗人说,自己很久以后再次经过钱溪,发现风景依旧。既然山川无恙,那么流年堆积在哪里呢?自然只能是在自己身上。风景没有今昔之别,看风景的人漂泊旅途看似也无差别,但今次的心境却不同于往昔,毕竟岁月累积,人生的感悟与智慧也随之增加。所以诗歌后面自然写到“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这便是岁月中渐渐沉淀的决心。到了这一年十一月,诗人果然从彭泽令任上挂冠而去,永归田里,“岁月好已积”,真是耐人寻味。
一样的岁月流逝,《答庞参军》却是相反的表达—“物新人唯旧”。春天来临,万物更始,越来越陈旧的只有住在园田中的诗人。为什么表达与前面迥异?因为庞参军是做官的朋友,此刻正春风得意,便是“物新”,自己却疏阔于世,与这一番新意格格不入,不免越来越成为老古董。“物新人唯旧”表面只是客观叙事,字里却是深深的兀傲,表明与世相疏远之意。这也是一种理趣,倾吐的是胸中的骨鲠。
与“物新”句近似意思的,是《和刘柴桑》中的“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世事与岁月,都渐渐离我远去。这样的表达,弥觉淡远深邃。仿佛《庄子·山木》所云:“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岁月与世事,便是这远行客,不知将向何方。送行人独立岸上,心中廓落。又或者,自己便是这远行客,离世界越来越远,不知将漂向何方。人生的况味,不过如此。
刘奕,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理趣的来源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期是玄学盛行的时代。所谓玄学,是以老庄思想为本,而兼摄儒家学说的一种新道家之学。玄学之风既盛,使魏晋士大夫习于理论思辨和玄理清谈。陶渊明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他的思想并不完全受玄学笼罩,但生于斯世,玄理思辨与清谈风气对他的影响却是毋庸置疑的。
陶诗中常写及与朋友们谈说义理的场景,比如,“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答庞参军》),“疑义相与析”(《移居·其一》),“信宿酬清话”(《与殷晋安别》)。学者多认为这些正是陶渊明清谈的证明。而他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这种潇洒自得的风度,在当时也并非特例。西晋的玄学名士阮瞻,同样“读书不甚研求,而默识其要,遇理而辩”(《晋书· 阮瞻传》)。这种得意忘言、不拘泥于章句的读书态度,正是典型的玄学家风。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窥视到时代风气的影响。
时代风气之外,陶渊明自身的个性也是颇为高妙而有思理的。陈寅恪先生曾推许《形影神三首》为中古思想史转关的极重要的文本表征。顾随先生也洞察“诗人有两种:一为情见,二为知解。中国诗人走的不是知解的路,而是情见的路”,“陶公之诗与众不同,便因其有知解”。陶渊明用儒家诚笃切实的德性工夫去追求道家自然自在的人生境界,诚以求真,步实蹈虚,所以能上承孔孟,下启宋儒,独成一家。
这种思想趣味与诗歌创作相融合,便形成陶诗活泼深远的理趣。陶诗有《形影神三首》这样的哲理诗,也有不少直接说理的诗句,大都表达了深沉融通的哲思与豁达的人生态度。陶诗的理趣,部分源出于这些活泼的哲思。所谓部分,是因为直接说理往往有堕入枯燥无味的“理障”的危险。流行在东晋的玄言诗,以及宋明时期的理学家诗,就往往因为只是押韵的哲理,而备受后人批评。陶渊明能远远超越同时代,独得理趣而不堕理障,关键还在于他的诗歌独特的艺术手法。一是他选言用字大有讲究,能单词只字独存深意,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再者就是陶诗往往能将深切的道理融入景象之中,情、景、意三者融合无间,使人味之亹亹不倦。下面就分别从选词用字和命意取象两方面稍作分析,看看陶渊明是如何做到不作理语而妙得理趣的。
选词用字中的理趣
在关键字词上慎加选择,赋予这些字词以超越字面的丰富含义,这本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统。《诗经》《离骚》解读,赋予“美人”“香草”以象征隐喻之义,《春秋》笔法则重一字褒贬,皆可谓影响深远。此外,先秦诸子各自提炼概念,如孔孟的“仁”“义”,老庄的“无为”“自然”,墨子的“兼爱”“非攻”,等等,都是立名标宗,以成一家之学。陶渊明的诗歌写作也深得“立名”之义。比如《连雨独饮》中“任真无所先”的“任真”,《归园田居·其一》中“复得返自然”的“自然”,便是源自《庄子》而贯穿陶诗的重要概念,早已为读者熟知。这里以陶诗《时运》中的“游”字为例,做详细分析。因为这个字实是诗歌之眼,其中大有深意,又向来被古今注家忽略,值得我们加以抉发表彰。
《时运》小序云:“时运,游暮春也。”诗歌所写,便是暮春之游。如果细加探究,会发现,诗中的“游”,既是郊游之游,也是悠游于道艺之游,还是精神上的逍遥自在。可以说,一个“游”字,足能融会儒道以成玄思,为诗歌注入遥深的意蕴,故不可轻轻放过。
“游”之第一义是诗歌字面所写的春游。除了自己郊游,诗歌第三章也写:“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静,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这是在遥遥呼应《论语·先进》曾晳所述暮春之游,将先贤之精神与自己之意趣打并一处,产生古今交织的效果。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提示我们,“游”还有第二层意蕴,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之“游”。依照孔子所述,学者当立志求道,在求道的过程中,又当时时通过音乐等艺术形式来陶冶情操,辅助德行,达到处乐忘忧、进德修业的效果。比如“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这就是孔子的“游于艺”。汉代班彪《北征赋》也说:“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这是后人对孔子的祖述。诗人想到“童冠齐业,闲咏以归”,便是在追慕孔门弟子的“游于艺”;诗歌第四章云“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黄帝、唐尧时代不可企及,唯有耽于琴酒以解其忧,则是陶渊明的“游于艺”。
当然,诗歌中的“游”还有第三层深意,乃遥遥与庄子逍遥之游相应和。所谓逍遥游,是精神的绝对自由,是与造化为一的自在。著名学者王叔岷先生曾经引《庄子·天下》的“上与造物者游”来解释“逍遥游”,谓“此‘游’字,实可以应无穷之义而归于大通之旨也”(《庄子通论》)。以此返观《时运》,“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这反映诗人精神游于天地之间,与万物为一。“延目中流”一章,则是思虑游于千载之上,与古人同乐。古与今、物与我皆已浑然一体,诗歌的“游暮春”,体现的何尝不是自由无碍的精神境界?
一个“游”字而有三义,贯通全诗,而意味无穷,这便是观字而得趣之一例。
命意取象中的理趣
在平常写景状物中贯注理趣,也是陶诗显著的特色。他为人交口赞誉的诗句,大多有此特征。如著名的《饮酒·其五》,前面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里直接在讲心远地偏的道理,即《莊子》“虚己以静”之意。因为是直接说理,便不免需要通过语言分析与解释,告诉读者,自己所居的“人境”不同于世俗的“人境”。
但是正如《庄子》中常常讲到的,真正得道者是无法通过言语来表达何谓“道”的,一旦诉诸语言,便意味着心中尚存分别意,还未到达庄子所云“吾丧我”和“磅礴万物以为一”的悟道境界。所以诗歌开头作解释,反而离道稍远。等到“采菊”而“见南山”以后,才是理障尽去,目击道存,神游天地而与万物一同徜徉自在,这才是真正的庄子之道。 全诗前四句说理而有理障,后面不再说理,便撤尽理障,而独留趣味。没有前面的说理,后面的理趣便无法彰显;没有后面的忘理,则终究不能直造神境。二者结合,呈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通透解悟。陶诗能有如此高风,是因为詩人“任真”之思、“自然”之想久已融化在生命之中,故而能汩汩流淌于楮墨之间。
《饮酒·其五》所展现的物我浑融、万化同流的状态,是陶诗最吸引读者之处。陶诗这一境界被王国维总结为“有我无我”和“隔与不隔”之说,这在陶渊明其他诗作中也有体现。
比如《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中“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二句,最为古人赞叹不已。苏轼说:“非古人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予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题渊明诗》)稍后张表臣极赞其“善体物也”(《珊瑚钩诗话》)。清人薛雪称此二句“实此身心与天游耳”(《一瓢诗话》),洪亮吉甚至认为“实足以窥化工之蕴。古今诗人虽善状情景者,不能到也”(《北江诗话》)。
此二句究竟妙在哪里呢?“远风”的“远”形容风从远方来,而“交”字则蕴含四面八方来此交汇之意,于是宽广无垠的天地皆在我意中。田中的苗是良莠不齐的,但放眼望去,皆是“良苗”,说明诗人心中是一片光风霁月的纯良,所以眼中之苗皆良,而无有恶者。最后的“怀新”写的是春风滋养,“怀”字是由“苗”发出的动作,于是眼中之苗感受到春风生生之德,而生出勃勃生机,意境全在这个字中体现出来。苗皆良吗?皆良的本来是诗人。苗能怀吗?能怀的还是诗人。所以二句十字,字字写风写苗,实际是写诗人自己的胸襟气韵,同时还表现出天地无穷、万物化生之境,这不是物我浑然一体的造化,是什么呢?
陶诗并非不说理,然而更深刻的道理,尤其那种“齐一大化”的真境界往往不是通过说理,而是在绘物写景之中自然展现出来的。读者首先被陶诗感染的,正是这种与物为一的浑然忘我的风度。
陶诗不但写景中有理趣,叙写情事同样理深而趣远。《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中有句:“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诗人说,自己很久以后再次经过钱溪,发现风景依旧。既然山川无恙,那么流年堆积在哪里呢?自然只能是在自己身上。风景没有今昔之别,看风景的人漂泊旅途看似也无差别,但今次的心境却不同于往昔,毕竟岁月累积,人生的感悟与智慧也随之增加。所以诗歌后面自然写到“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这便是岁月中渐渐沉淀的决心。到了这一年十一月,诗人果然从彭泽令任上挂冠而去,永归田里,“岁月好已积”,真是耐人寻味。
一样的岁月流逝,《答庞参军》却是相反的表达—“物新人唯旧”。春天来临,万物更始,越来越陈旧的只有住在园田中的诗人。为什么表达与前面迥异?因为庞参军是做官的朋友,此刻正春风得意,便是“物新”,自己却疏阔于世,与这一番新意格格不入,不免越来越成为老古董。“物新人唯旧”表面只是客观叙事,字里却是深深的兀傲,表明与世相疏远之意。这也是一种理趣,倾吐的是胸中的骨鲠。
与“物新”句近似意思的,是《和刘柴桑》中的“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世事与岁月,都渐渐离我远去。这样的表达,弥觉淡远深邃。仿佛《庄子·山木》所云:“君其涉于江而浮于海,望之而不见其崖,愈往而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远矣。”岁月与世事,便是这远行客,不知将向何方。送行人独立岸上,心中廓落。又或者,自己便是这远行客,离世界越来越远,不知将漂向何方。人生的况味,不过如此。
刘奕,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