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編号】1004-7484(2014)05-2991-01
缩宫素可以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增加收缩频率,其收缩程度取决于用药剂量及子宫所处的生理状态[1],小剂量使用缩宫素能使子宫肌张力增加,收缩力加强,收缩频率增加,但仍保持节律性、对称性、极性,有助于引产或加强子宫收缩,促使胎儿顺利娩出;产后由于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大剂量的缩宫素可使子宫产生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而止血,但若缩宫素剂量过大,能引起子宫肌张力持续增加,收缩不协调,乃至舒张不全导致强制性子宫收缩。所以合理的运用可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产妇的痛苦。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破裂,软产道严重撕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甚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掌握好催产素引产的方法与护理非常重要。
1缩宫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1.1使用缩宫素的适应症:无明显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者,发生 协调性宫缩乏力,导致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宫口扩张延缓或停滞,先 露下降延缓。
1.2使用缩宫素的禁忌症: ①、头盆不称。②、胎儿窘迫。③、先兆子宫 破裂。④、缩宫素过敏者。⑤、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⑥、严重心 肺功能不全。⑦、严重宫内感染。⑧、无缩宫素催产监测条件者。⑨、 疤痕子宫(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慎用).⑩、2、3 胎的经产妇 和高龄初产妇慎用。
1.3缩宫素的浓度配比:先稀释缩宫素:10%GS19mL+10u 缩宫素 (1mL)=20mL 液体,即20mL 液体量有10u 缩宫素,其缩宫素浓度 为1mL=0.5u,如配0.25%的缩宫素:10%GS500mL+上述配制的液体 2.5mL 即成。
1.4、缩宫素的用法 : 一般是低浓度,低滴度开始,根据宫缩情况来调整浓度和滴度, 具体方法:缩宫素2.5u+10%GS500mL,使每滴GS 液含0.33mu 缩宫 素(7#输液器:约20 滴相当于1mL)。从4—5 滴/分钟开始,根据 宫缩调节,一般15—30分钟增加一次滴速,每次增加不超过5 滴/分 钟。最多不超过30—45滴/分钟。其浓度不超过2%(≤2%)。宫缩 的强度不好调浓度,频率不好调滴度,使宫缩时腔内压力在50— 60mmHg,宫缩间隔2—3 分钟持续40—60 秒,维持有效宫缩.
2 护理观察
2.1观察宫缩情况 将手平置于孕妇腹部子宫体的部位,观察子宫收缩的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根据宫缩调节滴速。如果药物输注快,给药过多或对缩宫素特别敏感发生强直性或痉挛性子宫收缩,应立即停药,仍不能缓解的,若属于梗阻性原因,应立即剖宫产术。
2.2观察胎心变化 观察产程中,15-20min听胎心音一次,在宫缩间歇时听取,每次听1min,注意速率.强弱,胎心大于160次/分或小于120/分或不规律,提示胎儿宫内窘迫,立即查找原因处理,并根据调整滴速。
2.3观察产程进展 观察宫口开大及胎先露下降的情况。正常产程是随着产程进展宫口不断开大和先露逐渐下降,如出现宫口不断开大,而胎先露不下降或两者无进展等异常情况应找出原因,并减慢滴速或停药。
2.4观察羊水情况 观察羊水质、量、颜色,是否混有胎粪,有无脐带脱垂等并发症。
2.5观察子宫出血情况 催产素应用于产后宫缩乏力出血时,可用催产素10u肌内注射或静注;必要时重复使用或静脉维持,同时使用止血措施。
2.6严密观察催产素过敏及催产素敏感 催产素的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催产素过敏则是个体对药物的异常反应,出现者少,表现为皮疹、胸闷、气促、寒战、甚至休克,需用抗过敏药物及时对症治疗。
2.7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近年来,精神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其已成为影响产妇分娩发动的第4大原因之一[2],所以在分娩过程做好心理护理相当重要。观察80例使用缩宫素引产和催产的孕妇大部分有轻重不同程度的担心,加之对分娩知识缺乏,因此,易产生焦虑情绪[3],我们应安慰产妇并耐心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将产程进展的情况随时告诉产妇,讲述分娩知识,在第一产程时指导产妇于宫缩时作深呼吸或用手轻揉下腹部,常能减轻不适感。第二产程时指导产妇深吸气后屏气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宫缩间歇时放松休息,使全身肌肉放松,保证产程顺利进行。同时做好生活护理,产妇因产程较长,精神较紧张及疲倦,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主动与产妇交谈,细心观察,解除产妇的各种顾虑,使之安心待产;鼓励产妇多进食,协助喂饭、喂水,以增加能量,保证引产或催产成功;嘱产妇经常排空小便,帮助擦拭汗液、穿、脱裤子,因为充盈的膀胱不仅影响胎头下降,还会影响宫缩;对排尿困难者给予导尿。指导产妇在两次宫缩间歇期休息,保证充沛体力完成分娩。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6~347
[2] 邝贺玲,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55
[3] 张舜华主编,妇产科整体护理,广东:海南出版公司,1997,36~38
缩宫素可以直接兴奋子宫平滑肌,加强子宫收缩,增加收缩频率,其收缩程度取决于用药剂量及子宫所处的生理状态[1],小剂量使用缩宫素能使子宫肌张力增加,收缩力加强,收缩频率增加,但仍保持节律性、对称性、极性,有助于引产或加强子宫收缩,促使胎儿顺利娩出;产后由于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大剂量的缩宫素可使子宫产生持续性强直性收缩,压迫子宫肌层血管而止血,但若缩宫素剂量过大,能引起子宫肌张力持续增加,收缩不协调,乃至舒张不全导致强制性子宫收缩。所以合理的运用可降低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减少产妇的痛苦。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破裂,软产道严重撕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甚至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因此掌握好催产素引产的方法与护理非常重要。
1缩宫素的正确使用方法
1.1使用缩宫素的适应症:无明显头盆不称及胎位异常者,发生 协调性宫缩乏力,导致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宫口扩张延缓或停滞,先 露下降延缓。
1.2使用缩宫素的禁忌症: ①、头盆不称。②、胎儿窘迫。③、先兆子宫 破裂。④、缩宫素过敏者。⑤、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⑥、严重心 肺功能不全。⑦、严重宫内感染。⑧、无缩宫素催产监测条件者。⑨、 疤痕子宫(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慎用).⑩、2、3 胎的经产妇 和高龄初产妇慎用。
1.3缩宫素的浓度配比:先稀释缩宫素:10%GS19mL+10u 缩宫素 (1mL)=20mL 液体,即20mL 液体量有10u 缩宫素,其缩宫素浓度 为1mL=0.5u,如配0.25%的缩宫素:10%GS500mL+上述配制的液体 2.5mL 即成。
1.4、缩宫素的用法 : 一般是低浓度,低滴度开始,根据宫缩情况来调整浓度和滴度, 具体方法:缩宫素2.5u+10%GS500mL,使每滴GS 液含0.33mu 缩宫 素(7#输液器:约20 滴相当于1mL)。从4—5 滴/分钟开始,根据 宫缩调节,一般15—30分钟增加一次滴速,每次增加不超过5 滴/分 钟。最多不超过30—45滴/分钟。其浓度不超过2%(≤2%)。宫缩 的强度不好调浓度,频率不好调滴度,使宫缩时腔内压力在50— 60mmHg,宫缩间隔2—3 分钟持续40—60 秒,维持有效宫缩.
2 护理观察
2.1观察宫缩情况 将手平置于孕妇腹部子宫体的部位,观察子宫收缩的强度,持续时间,间歇时间,根据宫缩调节滴速。如果药物输注快,给药过多或对缩宫素特别敏感发生强直性或痉挛性子宫收缩,应立即停药,仍不能缓解的,若属于梗阻性原因,应立即剖宫产术。
2.2观察胎心变化 观察产程中,15-20min听胎心音一次,在宫缩间歇时听取,每次听1min,注意速率.强弱,胎心大于160次/分或小于120/分或不规律,提示胎儿宫内窘迫,立即查找原因处理,并根据调整滴速。
2.3观察产程进展 观察宫口开大及胎先露下降的情况。正常产程是随着产程进展宫口不断开大和先露逐渐下降,如出现宫口不断开大,而胎先露不下降或两者无进展等异常情况应找出原因,并减慢滴速或停药。
2.4观察羊水情况 观察羊水质、量、颜色,是否混有胎粪,有无脐带脱垂等并发症。
2.5观察子宫出血情况 催产素应用于产后宫缩乏力出血时,可用催产素10u肌内注射或静注;必要时重复使用或静脉维持,同时使用止血措施。
2.6严密观察催产素过敏及催产素敏感 催产素的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催产素过敏则是个体对药物的异常反应,出现者少,表现为皮疹、胸闷、气促、寒战、甚至休克,需用抗过敏药物及时对症治疗。
2.7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近年来,精神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其已成为影响产妇分娩发动的第4大原因之一[2],所以在分娩过程做好心理护理相当重要。观察80例使用缩宫素引产和催产的孕妇大部分有轻重不同程度的担心,加之对分娩知识缺乏,因此,易产生焦虑情绪[3],我们应安慰产妇并耐心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将产程进展的情况随时告诉产妇,讲述分娩知识,在第一产程时指导产妇于宫缩时作深呼吸或用手轻揉下腹部,常能减轻不适感。第二产程时指导产妇深吸气后屏气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宫缩间歇时放松休息,使全身肌肉放松,保证产程顺利进行。同时做好生活护理,产妇因产程较长,精神较紧张及疲倦,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主动与产妇交谈,细心观察,解除产妇的各种顾虑,使之安心待产;鼓励产妇多进食,协助喂饭、喂水,以增加能量,保证引产或催产成功;嘱产妇经常排空小便,帮助擦拭汗液、穿、脱裤子,因为充盈的膀胱不仅影响胎头下降,还会影响宫缩;对排尿困难者给予导尿。指导产妇在两次宫缩间歇期休息,保证充沛体力完成分娩。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M].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6~347
[2] 邝贺玲,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55
[3] 张舜华主编,妇产科整体护理,广东:海南出版公司,1997,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