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莫扎特与达·彭特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中,竟然意外地在网络上观赏了两部百分百“香港制造”的“现代歌剧”——风格、手法、效果、内容、主题截然不同,但却都是具有独特创意的香港“歌剧”制作。
  首先观看的是9月4日晚首播的《利玛窦的记忆宫殿》(简称《利玛窦》),翌日晚则观赏了《当莫扎特遇上达·彭特》(简称《莫扎特》)。
  这两个制作有好几点相同之处,《利玛窦》是进念·二十面体在疫情剧场停摆的情况下于网上开展“ZLive活”系列节目,将十年前(2010年)的七幕多媒体歌剧《利玛窦的记忆宫殿》重新剪辑并配上英文字幕而推出的網络版。《莫扎特》原是2017年6月21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首演的制作,去年曾将“普通话版”带到上海,作为“香港节2019——艺汇上海”参演节目,于11月30日及12月1日在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演出过两场。这次的修改版原计划是作为今年“赛马会艺坛新势力”的节目,但因疫情未能在剧场演出,便改作网上版放映。也就是说,两个制作都和疫情有关。


  此外,两者虽然都是“香港制造”,但三位主角人物——利玛窦(Matteo Ricci)、莫扎特(Mozart)和达·彭特(Da Ponte)都是古代西方人,两个制作都带有鲜明的“中西文化交流”的元素和主题,都带有“跨文化”“跨媒体”的创意手法与风格,是多元混搭的成果。
  《利玛窦》:跨文化跨媒体混搭
  《利玛窦》原是2010年新视野艺术节的节目,由胡恩威担任监制、导演及设计,强调“新视野”;制作形式亦标榜是“多媒体歌剧”。所谓“多媒体”是加入了偶剧、投影、面具默剧、舞蹈。就音乐而言,作为主角的利玛窦担演的是享誉国际的著名男高低音歌唱家田浩江,采用歌剧的美声唱法,但其他角色亦有采用经过电脑处理的歌声。香港旅美作家廖端丽的歌剧脚本,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 1936~)教授于1984年所写的同名著作《利玛窦的记忆之宫》(The Memory Palace of Matteo Ricci)撰写,歌词主要是英文,但亦夹带少量普通话,这更是典型的中英文化跨越。
  在内容上,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1582年初次踏足中国土地,来华传教的历史,就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中至为重要的一页。为此,七幕歌剧中亦自然涉及大量意大利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七幕加上序幕及终幕(尾声)的结构,独特之处是采用了四个中文字(武、要、利、好),和四幅宗教画插图作主题来发展,成为不同记忆的“符号”,这同样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元素。
  作为歌剧核心主体的音乐,出自具有古典音乐根基、“专长”电子音乐的许敖山之手。这是他的首部歌剧作品,他为全剧所写全长约90分钟的音乐,更是中西文化混搭的成果。
  利玛窦的唱段,大部分是意大利歌剧的美声咏叹调,由四人组成;演出时置于舞台下右侧的“小乐队”(香港创乐团)的乐器,便同样是中西乐器混合的组合,包括西洋乐器中的中提琴、键盘,中国乐器中的笙、洞箫,还有多种中西打击乐器。除中提琴手外,其余三人都要兼奏众多乐器,演出时还要结合预先录制的电子音乐和音响效果(作曲家许敖山负责)。也就是说,就音乐而言,也是文化科技与舞台多元化跨越,是更为复杂的混搭。其实,这亦是“进念”,直至如今仍不断在进行“探索”,将科技融入舞台表演艺术中未变的初心,亦见于《利玛窦》这个制作中。
  作为歌剧来说,歌剧演唱的演员只有扮演主角的田浩江一人,但还有一位特邀的演员及舞者,来自日本的川口隆夫,以不同的形态扮演了奴隶、印度侍从、穆斯林官员……还有第四幕在中提琴、笙、古键琴三重奏中起舞的舞者、第六幕以普通话唱《牡丹亭》的乞丐,几乎是位千面演员。同时,还有台北无独奇想偶剧团、无独有偶工作室剧团三位人偶专家——郑嘉音、刘毓真和陈映静——的偶戏设计及表演,再加上在祭坛后面墙壁上投映的数码影像超越时空的人物(如利玛窦母亲的头像),甚至来自慕尼黑的德国青年指挥家玛努埃尔·那利(Manuel Nawri)在第五幕“第三个记忆形象:获利与丰收”中亦要放下指挥棒拿起“扩音大喇叭”扮起传旨官宣读圣旨。由此亦可见出,能成就歌剧《利玛窦》文化混搭的成果,创制团队本身便是一个跨越了中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的组合。


  就这次网络版本来看,当年拍摄时可能只是作为存档资料,在灯光、镜头运用等方面,仍有未尽善之处。特别是整个制作从开始自观众席中开演,第六幕亦将戏带到观众席中去,加上演出的场馆是九龙华仁书院的圣依纳爵堂,并非专门用作表演的场馆,场地灯光难以尽善是难免的事,幸而收音效果尚可过关。不过更重要的是,选取小教堂演出,在于利玛窦传教的宗教性历史气氛得以大大增加,舞台上只采用了十多个简朴的十字架和天主教堂中必备的灯台蜡烛,很简约的设计,已有很不错的气氛。
  这个制作选取了利玛窦人生中的多个记忆,“宫殿”般地呈现出来,每个记忆都带有明确鲜明的意涵,观众亦不难了解。从序幕到终幕,是从童年回忆到最后归回天家,前后呼应,其间七幕,则展示了利玛窦作为“冒险”来华的传教士生涯中的喜怒哀乐、荣辱得失,每幕所用手法又各具特色,为此便构成一座视听丰富,可观可听性都很高的“影音宫殿”。
  廖端丽的《利玛窦》歌剧脚本,将全剧分为加上序、跋的七幕,根源自史景迁原著将利玛窦一生分成七章来叙述。更重要的是“七”这个数字,不仅在西方的建筑、哲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在天主教(基督教)中,“七”更是上帝创造天地的日数,亦是代表“完美”的数字。为此,故事结局,亦如传统歌剧多以死亡终结一样,利玛窦要将福音传遍中华的使命虽然未竟全功,留下遗憾,但七幕的结构,则暗喻了利玛窦的一生是完美的人生,那亦是天主对利玛窦的定论。   不过,利玛窦完美的一生,在歌剧中只是以七个“记忆”来组成,序幕和终幕发挥的效果是戏剧性的呼应结构。七个“记忆”中所用的四个中文字(武、要、利、好)和四幅宗教画插图,就仿如记忆内容的“标题”一样。歌剧剧情的发展亦采用线性手法,一幕一幕地推进,那就让我们从序幕开始来看看……
  序幕《记忆宫殿的建立》以利玛窦把中国孩子的功课《三字经》背诵如流,令大家啧啧称奇开始,向大家介绍脑海中的“记忆宫殿”,这座“宫殿”储藏生命中重要的事物。利玛窦邀请孩子们进入参观,讲述自己的一生。
  长约七分钟的简短序幕后,接上以“武”字為题的第一幕《第一个记忆形象:武士》,“宫殿”大厅的东南角两个正在战斗的武士,让利玛窦想起人类持续的战争及冲突。1578年,年轻的利玛窦由葡萄牙启航到中国,途中传来耶稣会资助者的死讯,还有船上奴隶垂死的声音,都让利玛窦怀疑自己是否已做好耶稣会传教士“终生侍奉”的准备。
  第二幕《第一幅插图:使徒在波涛中挣扎》,船停泊在印度果阿,利玛窦首次接触异地文化,把自己沿着旅程编制的世界地图细心藏好;从果阿到马六甲,从马六甲到澳门,再前往肇庆……他在中国乘坐的船翻倒,一位年轻的信徒淹死。利玛窦凭圣彼得以信念行于水上的神迹,才能重拾对上帝的信念。
  随后的几幕,就是利玛窦来华后的“精彩人生”。第三幕《第二个记忆形象:回回》,以“西”“女”两字组成的“要”字为题,“宫殿”大厅东北角伫立的便是来自中国少数民族的回族女子,这位“西女”提醒利玛窦,他的身份永远是外乡客。利玛窦与一位中国学者讨论融入中国社会的困难,学者亦重申无论利玛窦怎样装扮,在中国占多数的汉族人眼中,他永远是一个外来者。但利玛窦仍决心要引领中国皇帝到神的儿子的国度。
  第四幕《第二幅插图:去厄玛乌的途中》,利玛窦以无限耐性和谦卑学会汉语读写,正欣喜地给中国学者客人讲述耶稣故事,然而大家只会不断地询问有关他风行中国的著作,打断他的讲述,四周的喧嚣声让他想起燃烧中的巴别塔。利玛窦一直坚持以圆融和尊重的方式来达到福传使命。
  以“利”字为题的第五幕《第三个记忆形象:获利与丰收》,站在“宫殿”大厅西北角的手持镰刀收割者,提醒利玛窦无论他对灵性的追求如何贯彻始终,也要面对物质现实,“利”确是很重要呀。经过一轮世俗的商业交易活动,利玛窦终于接到期待已久,来自中国皇帝的圣旨接见,便悉心准备一座钢琴献给皇帝。在三位穆斯林官员引领下,兴高采烈地来到皇宫,但数小时后,仍跪在空空的御座前,皇帝从来没有出现。
  利玛窦始终见不到皇帝的失望,带进第六幕《第三幅插图:索多玛的人们》,利玛窦步履蹒跚地离开皇宫,走进漫天沙尘的北京街头。他尝试为一位乞丐讲述“索多玛的人们”的故事,乞丐却以自己的生存哲学拒绝聆听。利玛窦茫然不知自己置身于罗马还是北京。
  利玛窦走到生命的最后篇章,第七幕《第四个记忆形象:第四幅插图》,用上最后一个汉字“好”。“宫殿”大厅西南最后角落,伫立着一个母亲和她儿子,让利玛窦铭记他至爱的圣母玛利亚和耶稣,这正是最后一幅插画的人物。利玛窦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祈求圣母宽恕他未能完成使命,圣母告诉他将会永远被世人传颂,因他奉献了整个生命,和平地传播福音。利玛窦安静地躺下,静候自己的丧礼开始。
  此时进入终幕《记忆宫殿之内》,利玛窦穿着华丽的中国服饰,踏在“记忆宫殿”的门槛上,背后站着两个带着孩子的女人。两个小孩簇拥着利玛窦玩耍。利玛窦把门关起来,两个小孩再次背诵起《三字经》,是对开始的序幕至为明显的呼应。


  尽管这是当年录像制作,但十年后重温仍有新鲜感,原因是录像版有不少近镜的特写画面,看到了当年在现场忽略的各个角色的感情表达细腻之处,即使是戴了面具的默剧、没有生命的人偶表演,这些特写镜头呈现的画面感和感染力,和现场相较不遑多让。比如,以“第四个记忆形象”(“好”字)和第四幅插图为题的第七幕,利玛窦走到生命尽头,向圣母祈祷,原谅他未能完成使命。在烛台灯火的映照下,利玛窦手扶十字架,管风琴奏起《安魂曲》的音乐,这一段长约6分钟的音乐,便仿佛是上天对利玛窦为传教工作献出一生的总结,让人听来十分感动,成为全剧的高潮,由此进入简短的终幕“记忆宫殿之内”,既是对序幕“记忆宫殿的建立”的前后呼应,更让结局变得不那么沉重。
  这座“宫殿”十年前初建时,正是利玛窦逝世400周年,十年后若非遇上疫情,当可搬演到澳门,再沿利玛窦当年北上之路的多个城市进行巡演,亦正好为这位中西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行者逝世410周年作为志念。
  《莫扎特》:是歌剧亦非歌剧
  由男高音柯大卫作为舵手的声乐组织“美声汇”制作的《当莫扎特遇上达·彭特》,演出时间同样长近90分钟,制作上基本是“音乐会形式”的“歌剧”,但较只是将一部歌剧以音乐会形式演出复杂多了。虽同是跨越中西文化,甚至亦有舞台元素,但相对《利玛窦》则简单得多。记得当年首演时,因事外游未能观赏,为此特别找了有关人等作了访谈,并在报刊上做了介绍,指出:“这个不是歌剧的歌剧演出,并非恶搞莫扎特,反而是让人从不同层面切入去看他的歌剧……很难得的一个‘原创’音乐会。”
  说这个制作既是歌剧亦不是歌剧,原因是整个演出都是采用莫扎特与剧作家达·彭特(Da Ponte, 1749~1838)这对歌剧史上的“黄金拍档”所创作的三出代表性歌剧中的歌曲来推动发展,包括《女人心》(Così fan tutte,也译作《试情记》)、《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及《唐乔瓦尼》(Don Giovanni),而且都如歌剧般带有戏剧故事性——故事的主角是剧作家达·彭特,邀请了老搭档作曲家莫扎特到家中来试奏他新添置的钢琴。莫扎特带着热爱唱歌的理发师朋友费加罗一同到访。在达·彭特家中,他们认识了年轻管家黛丝皮娜(Despina)及其好姐妹苏珊娜(Susanna),这几位俊男美女,在达·彭特家中大厅便展开一段“快闪”般的爱情故事。   不是歌剧的原因,是美声汇音乐总监柯大卫亲自操刀,将莫扎特与达·彭特这对老友三部歌剧中的金曲改头换面,加添上流行、摇滚、爵士和无伴奏合唱等众多“新意”,将音乐效果颠覆传统,剧情发展更是天马行空,务求让人惊喜连连。理发师费加罗和苏珊娜原都是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人物,黛丝皮娜则是《女人心》中的管家。改头换面后的人物“大兜乱”,情节“大反转”,莫扎特穿越时空,达·彭特操控大局。
  从“卫道者”的角度来看,将莫扎特的歌剧音乐如此处理,是“恶搞莫扎特”,但时代不同了,这种形式往往是向“莫扎特和达·彭特”这两位歌剧圣手的“致敬方式”。其实,话说回来,莫扎特本人便是一位满脑“鬼主意”的“捣蛋鬼”,他如果复活看到这个制作,亦必然开怀大笑。
  这次安排在西九龙自由空间大盒进行录影的制作,基本上是从这三出莫扎特及达·彭特两人合作的歌剧中,选出序曲及21首歌曲作为演出的曲目,但却以三男两女为主角,再加上8位配角(合唱歌手),通过粤语对白将各首歌曲串连起来,讲述了一个达·彭特、费加罗、黛丝皮娜与苏珊娜的爱情故事。也就是说,并没有“摆脱”歌剧最主流的爱情主题。
  故事的现代场景便在达·彭特家中的客厅,在灯光变化下,这个场景有時又会变成茶座、夜总会;剧中各人都是现代服装,串连各首歌曲的更是地道传神的广东话(上海演出时的普通话版本自然没有了这些“抵死”的语言神韵了),用词更有“许志安”“WhatsApp”等香港色彩用语;至于“肺炎”“TIK TOK”等词,就更是此次新版本的“与时俱进”了。


  这次重演,基本上与2017年6月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首演时无大改变,但小修小改亦有不少。就选曲来说,新加入第17首(连同序曲来算)选自《费加罗的婚礼》的“我实在搞不懂我是谁”(Non so piu cosa son),由两位男歌唱家与合唱团演出,爵士风格较浓,还加上其中一位合唱男团员以“无伴奏合唱”演唱。原来的第21首《你我干杯》的次序与首演时有所不同,最后则仍以《女人心》中的“给我一吻”(Dammi un baccio)作为压轴结束。
  其实,整个制作的关键在于串连歌曲的粤语对白和伴奏的混搭音乐,以钢琴加上低音吉他(吕奡元)、电吉他(朱殷政)和爵士鼓(杨冠文)的伴奏,正是发挥了编曲的创作手法。各首歌曲的演唱、情感的表达和戏剧性的表演,并没有因伴奏的改编而产生很大的改变,基本上仍是按照“正常”方式来表达,并无“过火”处理。合唱歌手饰演的配角在戏剧上的表现,都能做到恰如其分,自然而不做作,导演方祺端应下过功夫。五位主要演员,扮演莫扎特的李梓乐主要“任务”是演奏钢琴,灵魂人物当然是演唱达·彭特的柯大卫,他既是音乐总监,又是编曲、编剧,对歌唱表演多少会带来压力。在歌唱与表演上最为抢眼的却是柯大卫的学生——青年女高音莫子慧,她在歌唱声线及情感表达上都散发着光芒。
  这次只能安排在线上演出的“新版”制作,在唱完第十三首选自《费加罗的婚礼》中的“睁大你的眼睛”(Aprite un po’quegli occhi)后,却安排了“半场休息”,播映介绍“赛马会艺坛新势力”节目的广告后,画面“静止”了十多分钟,演唱费加罗的男中音林俊才露面,进入下半场,带出两位女高音钟嘉欣(黛丝皮娜)和莫子慧(苏珊娜)拿着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对坐着唱出第十四首歌曲,选自《女人心》的“看啊!姐姐!”(Ah, guarda, sorella)。网络制作,这样子的“半场”处理,相信莫扎特亦会难以接受而“离场”,但最不理想的是,整个演出的气氛便被打断了。


  总的来说,这样的制作确是将西方传统歌剧带给更多新一代的一个发展新空间。但要将效果做好,除了要保证在音乐上,特别是歌唱上的高水平外,关键还在于要将改编(包括音乐、故事剧情和风格)的“尺度”掌握得准确。这次采用“天生搞怪”的莫扎特的三出喜歌剧,改编成风趣幽默的轻松爱情故事,混入流行、摇滚、爵士等现代音乐元素,是一次很成功的尝试。按此“模式”,看来可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信熟悉歌剧的朋友可以想象,罗西尼、普契尼、威尔第、瓦格纳等作曲家及其歌剧作品,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现代舞台上的人物及“现代流行歌曲”了。
  同样,进念采用的跨媒体跨文化并融入现代舞台科技的方式来制作的歌剧《利玛窦的记忆宫殿》,带有强烈的现代气息,但仍保有鲜明的传统歌剧元素,这何尝不是推动现代歌剧、扩大歌剧接触面的新空间呢?!
其他文献
大凉山国际戏剧节,2020年度全球唯一原址落地如期举办的大型艺术节,第一次以歌剧为开幕大戏,《听见索玛》格外引人瞩目。从电话里听到李亭脆生生念出剧名那一刻,我的心脏就开始“怦怦”欢跳。已被打上“族群”标签的高原之花,又将在民族歌剧舞台绽放,怎不令人开心?这是继《彝红》之后,李亭为其第二故乡再次贡献的一部新作。  笔者打小听过唱过一首彝风歌曲“星星和月亮在一起/珍珠和玛瑙在一起”;从“20世纪华人舞
期刊
12月13日,由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主办、海笑文化协办的“2020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在上剧场正式迎来“年终汇报”——《南墙计划》《你在哪里?》《无法访问》以及疫情特别征集作品《两个人的城》共四部从剧本朗读会中脱颖而出的原创音乐剧新作,在历经四个月的集中打磨和两周的紧张排练后,以工作坊形式呈现作品中的高光片段。  为呈现出更为精致的舞台质感与更为准确的故事情节,此次工作坊以正式演出的制
期刊
大凉山的美是大自然的神笔,西昌的秀是上天的恩赐。这里虽属祖国西部偏远地区,但却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犹如天堂般的仙境。  自2019年起,大凉山被戴上了一顶秀丽的花冠,一句“戏剧发生在凉山”的口号响遍全国。当年11月,第一届西昌国际大凉山戏剧节在这里隆重开幕,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有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300多场戏剧节目登上了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舞台,一场场精彩的演出,使这个扎根边陲、初出茅庐的国际
期刊
小瓊:这个月我依然待在纽约市,今年开春疫情暴发以来我就没有离开过这里。这些日子里我一直在网上看歌剧、听音乐会,可我真希望什么时候能再看到现场演出。那是无可替代的体验。  小薇:现在全中国各地都有很多现场演出,可惜你不能来跟我们一起看啊!  小琼:我觉得我还是相当幸运了——继几个月前欣赏了高男高音安东尼·罗斯·科斯坦佐参与的纽约爱乐乐团的乐队花车现场表演,在圣诞季刚刚开始的近日又遇上一场大都会歌剧院
期刊
由高世章担任音乐总监、方俊杰担任导演的《我们的音乐剧——香港原创音乐剧音乐会》,原是2019年为香港文化中心30周年庆制作的节目,因为各种原因,特别是2020年疫情影响,延到2020年10月9日至11日才得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在这三天内的五场演出,更成为10月香港大大小小的各台舞台演出中,最能为大家带来众多美好回忆的独特制作。笔者10月10日所观赏的下午场,设有演后艺人谈,还带出了好些香港
期刊
相信不只有我觉得烦闷,大家都厌倦了坐在电脑屏幕前吧?这些日子里,歌剧爱好者没有太多选择。尽管有几家歌剧院在过去一年里把歌剧制作搬上了现实生活中的舞台,但它们现在都被迫关闭,静心等待下一轮剧院解封的日子。其实我们一眼就能看出,那些具有抗疫特征的制作,与常规的歌剧相比,有着很大区别。  因此,我们还是无法割舍大都会歌剧院和另外数家歌剧院每晚送上的在线视频。这些歌剧视频和网络直播双管齐下,天天提醒着我们
期刊
粗大的树干,丰茂的树冠,熠熠金色盈满眼帘,由河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民族歌剧《银杏树下》,就在这样一种诗意而浪漫的色彩中拉开了帷幕。本剧编剧朱海、作曲捞仔、总导演黄定山、指挥王燕,主演王庆爽、黄训国、张海庆、王尊强等。 2020年11月14日,首轮试演于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  浪漫的剧名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大别山区,一个名叫银杏村的小山村,有一棵银杏树,树下埋藏着一个瓦罐,瓦罐里有24张借条
期刊
2016年,是中国“民族歌剧”再掀新浪潮的发轫之年。  作为其铺垫,由文化部组织重排的红色经典歌剧《白毛女》,在全国十个城市进行了巡演。  该年年初,我到海口观看民族歌剧《红色娘子军》的首演。在研讨会上听说,日前文化部召开了“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座谈会”,董伟副部长在会上讲:“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民族歌剧艺术,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歌剧工作者神圣的历史使命。”这个提法,显然是把民族歌剧这个艺术门类
期刊
1949年7月6日,在上海庆祝解放大游行中,新安旅行团带来的欢庆秧歌腰鼓舞格外引人瞩目,一队充满活力和盎然生机的年轻人们,身着红色服装、肩挎红色腰鼓,红红火火敲打出革命胜利之时,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的欢欣鼓舞。早在1946年5月20日,毛泽东主席在给新安旅行团的回信中殷殷嘱托:“祝你们努力工作,继续前进,夺取民主中国的胜利。”如今,这支“红色”的队伍,踏着胜利的凯歌走进新中国!从最早的新安旅行团,
期刊
1748年夏天,亨德尔为科文特花园创作了英文清唱剧(Oratorio)《苏珊娜》(Susanna),词作者为诗人兼剧作家摩西·门德斯(Moses Mendes)。清唱剧根据圣经《但以理书》第十三章中苏珊娜的故事改编,讲述了在巴比伦的犹太人被囚禁期间,两位长老垂涎贤惠的苏珊娜,别有用心地指控她不贞洁。先知但以理(Daniel)为苏珊娜辩护,揭露了长老的谎言。苏珊娜无罪释放,长老被处死。  《苏珊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