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这是很有意义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讨论也成为评课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一线教师也在逐步地运用这种教学形式,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不少问题。例如,不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每课必讨论,讨论的层次很浅,都是“是什么”的问题,每次讨论给予的时间很短,匆匆而过,不够深入,流于形式,有的是为讨论而讨论,讨论的问题是肤浅的,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虽然原因很多,但根本的问题是不明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体要讨论什么样的问题。我就这个问题加以研究,与志同道合者交流,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重点、难点、疑点问题
怎样确定课堂讨论的内容,回答必然是教学活动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焦点问题设置。因为这些本身就是最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思维的兴奋点之所在。比如教学《曹刿论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的课堂讨论内容。
1.本文记录的是齐鲁长勺之战,课文介绍了战争的全过程,那么作者对战前、战中和战后的详略安排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2.曹刿无疑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曹刿是怎样的一个人?课文是如何刻画的?
问题一的讨论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使每个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认识到此文在记叙上的特点,展现作者看待问题的高度和水平。问题二的讨论能够让学生深入探讨了人物性格特点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对于疑难问题的讨论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由浅入深,因为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太深,那么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就像是面对刺猬,无从下手,不知从何讨论起。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时,文中的“放电影”事件,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关键,如果把讨论的问题设计为:“经历了放电影事件,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这样的问题就显得太大而难,学生一时无法回答,即使回答,也仅仅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若改为设计几个问题,并为学生补充一些参考资料,这个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
二、开放性问题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所设计的问题能引发多向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对这样问题的探讨,可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缜密性。比如学习《曹刿论战》对鲁庄公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鲁庄公是怎样的人?”在文中鲁庄公显然是作为曹刿的对立面来写的,是为了证明曹刿所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文中所写鲁庄公的“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都是表现肉食者鄙,说明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是,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能够认识到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民心向背,并在作战过程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这样从谏如流的国君是一位明智的国君。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会明白看问题、评人物要一分为二,这样分析才能够全面而缜密。
开放性的问题,还须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活跃,才能够有话说,例如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的结尾所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明明在前面的记叙中对所看的戏很不感兴趣,为什么结尾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每个学生的心底都会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教师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美好回忆,学生就能由己推人,理解鲁迅这段话的含义了。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学习的经历就是学生成长的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学习,理解更深。
三、争议性问题
所谓争议性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性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例如学习《三国演义》中的节选《失街亭》,我设计了“街亭之失谁之过”的问题,立即引起一番骚动,几个回合下来,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学生的观点分为三类:街亭之失是马谡的责任,街亭之失是诸葛亮用人不当的责任,街亭之失两人都有责任,这个问题争议很大,进行讨论,活跃了课堂讨论的气氛,又使大家明辨了是非。再如学习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对文中的菲利普夫妇的分析,教师可以提问:“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形象教参上历来都认为他们是眼中只认得钱的小人,这种看法是否全面?有没有可以理解的地方?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由。”新颖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有精彩的“亮点”。教师也可以另辟蹊径,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了几次,就这方面可以设计个有争议性的问题:“菲利普夫妇变来变去的原因是什么?在当前的中国会不会发生于勒这样的遭遇?”
课堂讨论的内容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探讨,比如在学生有不同意见时,在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容易混淆的知识,等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要讨论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讨论,关键看能否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冲破思维定势、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能否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解答心中的疑难,明晰容易混淆的知识。
一、重点、难点、疑点问题
怎样确定课堂讨论的内容,回答必然是教学活动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焦点问题设置。因为这些本身就是最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思维的兴奋点之所在。比如教学《曹刿论战》,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的课堂讨论内容。
1.本文记录的是齐鲁长勺之战,课文介绍了战争的全过程,那么作者对战前、战中和战后的详略安排是怎样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
2.曹刿无疑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曹刿是怎样的一个人?课文是如何刻画的?
问题一的讨论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使每个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认识到此文在记叙上的特点,展现作者看待问题的高度和水平。问题二的讨论能够让学生深入探讨了人物性格特点和刻画人物的方法。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对于疑难问题的讨论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由浅入深,因为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太深,那么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就像是面对刺猬,无从下手,不知从何讨论起。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时,文中的“放电影”事件,是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关键,如果把讨论的问题设计为:“经历了放电影事件,鲁迅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文?”这样的问题就显得太大而难,学生一时无法回答,即使回答,也仅仅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若改为设计几个问题,并为学生补充一些参考资料,这个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
二、开放性问题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所设计的问题能引发多向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答案不唯一的问题,对这样问题的探讨,可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缜密性。比如学习《曹刿论战》对鲁庄公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鲁庄公是怎样的人?”在文中鲁庄公显然是作为曹刿的对立面来写的,是为了证明曹刿所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文中所写鲁庄公的“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都是表现肉食者鄙,说明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是,鲁庄公不是一个昏君,鲁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能够认识到决定战争胜负的是民心向背,并在作战过程中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这样从谏如流的国君是一位明智的国君。经过这样的讨论,学生会明白看问题、评人物要一分为二,这样分析才能够全面而缜密。
开放性的问题,还须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够活跃,才能够有话说,例如鲁迅先生在《社戏》一文中的结尾所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明明在前面的记叙中对所看的戏很不感兴趣,为什么结尾说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每个学生的心底都会有一段美好的回忆,教师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美好回忆,学生就能由己推人,理解鲁迅这段话的含义了。
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学习的经历就是学生成长的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学习,理解更深。
三、争议性问题
所谓争议性问题,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争议性问题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例如学习《三国演义》中的节选《失街亭》,我设计了“街亭之失谁之过”的问题,立即引起一番骚动,几个回合下来,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学生的观点分为三类:街亭之失是马谡的责任,街亭之失是诸葛亮用人不当的责任,街亭之失两人都有责任,这个问题争议很大,进行讨论,活跃了课堂讨论的气氛,又使大家明辨了是非。再如学习了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对文中的菲利普夫妇的分析,教师可以提问:“文中的菲利普夫妇形象教参上历来都认为他们是眼中只认得钱的小人,这种看法是否全面?有没有可以理解的地方?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由。”新颖的切入点,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有精彩的“亮点”。教师也可以另辟蹊径,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变化了几次,就这方面可以设计个有争议性的问题:“菲利普夫妇变来变去的原因是什么?在当前的中国会不会发生于勒这样的遭遇?”
课堂讨论的内容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探讨,比如在学生有不同意见时,在学生解题出现错误时,在学生提出问题时,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容易混淆的知识,等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要讨论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讨论,关键看能否使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冲破思维定势、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能否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解答心中的疑难,明晰容易混淆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