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情感是其影响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受教育者接收、选择信息以及接受活动过程中发挥的过滤和激发作用两个方面,要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效应,就必须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正确区分情感的整体性和个体性,做到以知育情、以情促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时象 接受教育 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对象即受教育者,它是教育者实施教育内容的接受主体。教育对象在接受活动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环节上,以其自身的内容因素进行参与。其中,情感过程对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有重要影响。
一、情感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从广义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这是情感的客观属性。从狭义上讲,情感是人心理状况的外部表现,是心理活动的晴雨表。这是情感的主观属性。
情感虽然不是认知因素,但它对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的发挥,对接受教育活动的进行和完成有着巨大的促动(促进和促退)和调节作用。当教育对象的动力要素(精神需要)提出和明确了接受目的和内容,能力要素准备好既成的认知态度后,接下来就要看教育对象能否在接受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同的情感表现,会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不同的效果。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情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列宁也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常常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性质,即情感的两极性。这种两极性主要表现有肯定和否定两极。肯定是积极性情感,是满意愉快、热爱等内心体验,对接受教育起促进作用,使教育对象接受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推动人们为探索真理寻求真理而奋斗不息;否定是消极性情感,是否满意、苦恼、愤怒、绝望等内心体验,对接受教育起促退作用,弱化教育对象对教育的认识和接受,使得一些人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欲而行动。情感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两极既对立又联系的关系之中。两极的联系反映互相交义、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在一定的时间里,占主导位置的情感起决定作用。我们必须注意把握教育对象的情感变化规律,善于利用时机,激发和保护人们的积极性情感,抑制和转化消极性情感,对教育对象的情感加以引导,这样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影响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情感无处不在,它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对是否接受及承受的程度发生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起到调控的作用。情感并非接受活动的某一个独立环节,它存在于接受活动的诸环节之中,是对每一环节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导向机制、调节机制。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接受活动的信息接收,信息选择所发生的过滤作用和对接受活动所发挥的激发作用两个方面。
(一)情感的过滤作用
当接受对象确定之后,接受者会不由自主的对接受客体产生一定情感倾向,这种情感的产生,有时来源于以往的经验,有时是由于我们对接受客体瞬间形成的第一印象,有时是由于情感的传递等等。这种在接受活动初始就形成的情感,将对接受客体大的信息择取,信息的理解产生重要的作用。接受主体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这种情感地驱使,从而使接受主体地注意力指向能满足接受主体情感需要的信息,回避或忽略与接受主体情感相悖的信息,或者对这些相悖的信息作出与主体情感需要相一致的理解。同时,情感还对接受时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强度发生影响。对喜爱的接受对象,接受主体会保持更持久的注意,且注意的强度也更强烈,因此,也就越容易对接受客体加以接受;而对厌恶的接受对象,接受主体往往注意的时间较短,甚至不加以注意,注意的强度也较弱,不太容易接受。总之,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所具有的情感强度越高,接受过程中情感的支配作用就越大,而对信息的过滤作用也就越明显。
(二)情感的激发作用
接受者的情感可能会加强或者减弱他在接受过程中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判断力等等。当接受者的情绪状态不好时,他的大脑感受力随之降低,神经反应活动迟钝,感知、理解、想象、判断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接受;接受者情绪状态较好时,大脑的感受力增强。
接受者的情感不仅影响接受的主导取向,而且影响能否接受。接受主体的情感状态不由自主的将内在的情感转移至接受对象,使接受活动充满着感情色彩,使接受活动具有一定的与接受主体情感保持一致的倾向性。当接受主体处于一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他往往对接受客体的感知和理解会带有这种否定性情感的痕迹,反之亦然。在现实的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面对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往往作出截然不同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出现是否接受以及接受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情绪型的接受而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许更高。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
教育者能否引导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感兴趣,始终处于饱满、振奋、积极、渴求的情绪和状态,提高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要看教育者发挥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具体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育者要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
所谓情感关注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倾注真情、真爱和真心。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既来自讲道理,更来自教育者的以作则和率先垂范。这就要求教育者对教育活动和受教育者倾注真情实感,热爱自己的事业和教育对象。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情感的桥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心与心的呼应,情与情的交流,是最难能可贵的情感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爱的播种,就不会有情感的结晶,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苍白无力。一方面,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倾注自己的情感,关心、尊重、信任和理解受教育者,平时多跟受教育者交往,关心其学习、生活和思想,既做良师,又做益友,搭起情感的桥梁。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善于唤起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彼此进行沟通,即及时发现和肯定受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精神振作,情绪饱满,使受教育者感应出奋发向上的精神,振奋人心,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因此,教育者要尊重并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实现教育主客体情感的融通,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认同并接受教育内容。
(二)教育者要正确区分情感的整体性和个体性
情感有群体情感和个体情感。群体的情感具有整体性,个体的情感具有个体性。正确区别情感的整体性和个体性,有助于我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情感的整体性反映一些人的内心活动,一般说来群众情感决定我们工作的整体效果。因为一些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另一些人,产生情感流动,形成一种态势。情感的个体性反映某个人的内心活动,一般说来不直接影响我们工作的整体效果,我们可以针对个别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个别加以引导。如某单位在受教育者中开展“三文明”教育活动,制定相应的条例,如果这项活动和本条例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我们必须认真加以对待,仔细研究和调整,否则硬性开展下去,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如果绝大多数人支持这项活动,赞同这个条例,只是个别人有意见、不满意,我们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开展这项活动,对个别人要个别做工作。当然,对个别的意见的正确部分,我们也要注意吸取。因为,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个体性情感也有感染和影响他人的可能。
(三)教育者要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情感同认识存在互相制约的规律。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识。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调节等功能。动力功能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使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强化功能指情感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巩固或改变的效能,积极情感体验对认识起巩固作用即正强化;反之,起改变作用即负强化。根据这一规律,我们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譬如,在网络信息时代,针对他们对“网络多元文化”接触得多、选择性大的特点,我们建立了学院的工作网站,开设了党建网页、与受教育者沟通的BBS专栏以及专业学习交流的网络论坛,正面疏导,帮助受教育者提高辩别能力,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激发其学习热情、爱国主义热情,坚决避免不良情感产生。其次,在工作中,我们也注意以情促知。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苦学、困学、厌学现象,积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育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为好学、乐学,针对学生不良品行,教育者要发挥情感的正负强化功能,即对学生的批评讲究“动之以情”的艺术,辅以良好的集体舆论,使学生对自己不良品行产生不悦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校正;一旦学生有所转变,教育者就应当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再辅以集体舆论,使其产生积极情感,发挥正强化功能,以巩固新的、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时象 接受教育 情感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对象即受教育者,它是教育者实施教育内容的接受主体。教育对象在接受活动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环节上,以其自身的内容因素进行参与。其中,情感过程对教育对象接受教育有重要影响。
一、情感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从广义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的关系。这是情感的客观属性。从狭义上讲,情感是人心理状况的外部表现,是心理活动的晴雨表。这是情感的主观属性。
情感虽然不是认知因素,但它对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的发挥,对接受教育活动的进行和完成有着巨大的促动(促进和促退)和调节作用。当教育对象的动力要素(精神需要)提出和明确了接受目的和内容,能力要素准备好既成的认知态度后,接下来就要看教育对象能否在接受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不同的情感表现,会使思想政治工作收到不同的效果。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情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列宁也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人的情感是十分复杂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常常表现为两种对立的性质,即情感的两极性。这种两极性主要表现有肯定和否定两极。肯定是积极性情感,是满意愉快、热爱等内心体验,对接受教育起促进作用,使教育对象接受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推动人们为探索真理寻求真理而奋斗不息;否定是消极性情感,是否满意、苦恼、愤怒、绝望等内心体验,对接受教育起促退作用,弱化教育对象对教育的认识和接受,使得一些人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欲而行动。情感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两极既对立又联系的关系之中。两极的联系反映互相交义、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在一定的时间里,占主导位置的情感起决定作用。我们必须注意把握教育对象的情感变化规律,善于利用时机,激发和保护人们的积极性情感,抑制和转化消极性情感,对教育对象的情感加以引导,这样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影响
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情感无处不在,它以一种弥散的方式对是否接受及承受的程度发生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起到调控的作用。情感并非接受活动的某一个独立环节,它存在于接受活动的诸环节之中,是对每一环节都发生影响的一种导向机制、调节机制。情感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接受活动的信息接收,信息选择所发生的过滤作用和对接受活动所发挥的激发作用两个方面。
(一)情感的过滤作用
当接受对象确定之后,接受者会不由自主的对接受客体产生一定情感倾向,这种情感的产生,有时来源于以往的经验,有时是由于我们对接受客体瞬间形成的第一印象,有时是由于情感的传递等等。这种在接受活动初始就形成的情感,将对接受客体大的信息择取,信息的理解产生重要的作用。接受主体会有意无意地受到这种情感地驱使,从而使接受主体地注意力指向能满足接受主体情感需要的信息,回避或忽略与接受主体情感相悖的信息,或者对这些相悖的信息作出与主体情感需要相一致的理解。同时,情感还对接受时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强度发生影响。对喜爱的接受对象,接受主体会保持更持久的注意,且注意的强度也更强烈,因此,也就越容易对接受客体加以接受;而对厌恶的接受对象,接受主体往往注意的时间较短,甚至不加以注意,注意的强度也较弱,不太容易接受。总之,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所具有的情感强度越高,接受过程中情感的支配作用就越大,而对信息的过滤作用也就越明显。
(二)情感的激发作用
接受者的情感可能会加强或者减弱他在接受过程中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判断力等等。当接受者的情绪状态不好时,他的大脑感受力随之降低,神经反应活动迟钝,感知、理解、想象、判断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接受;接受者情绪状态较好时,大脑的感受力增强。
接受者的情感不仅影响接受的主导取向,而且影响能否接受。接受主体的情感状态不由自主的将内在的情感转移至接受对象,使接受活动充满着感情色彩,使接受活动具有一定的与接受主体情感保持一致的倾向性。当接受主体处于一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他往往对接受客体的感知和理解会带有这种否定性情感的痕迹,反之亦然。在现实的接受活动中,接受主体面对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情感状态下,往往作出截然不同的感知和理解,从而出现是否接受以及接受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情绪型的接受而然,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也许更高。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
教育者能否引导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感兴趣,始终处于饱满、振奋、积极、渴求的情绪和状态,提高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主动性,要看教育者发挥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作用,具体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育者要关注教育对象的情感
所谓情感关注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倾注真情、真爱和真心。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既来自讲道理,更来自教育者的以作则和率先垂范。这就要求教育者对教育活动和受教育者倾注真情实感,热爱自己的事业和教育对象。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情感的桥梁,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心与心的呼应,情与情的交流,是最难能可贵的情感因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爱的播种,就不会有情感的结晶,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苍白无力。一方面,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倾注自己的情感,关心、尊重、信任和理解受教育者,平时多跟受教育者交往,关心其学习、生活和思想,既做良师,又做益友,搭起情感的桥梁。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善于唤起和引导受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彼此进行沟通,即及时发现和肯定受教育者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精神振作,情绪饱满,使受教育者感应出奋发向上的精神,振奋人心,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激发其内在的积极性。因此,教育者要尊重并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实现教育主客体情感的融通,从而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认同并接受教育内容。
(二)教育者要正确区分情感的整体性和个体性
情感有群体情感和个体情感。群体的情感具有整体性,个体的情感具有个体性。正确区别情感的整体性和个体性,有助于我们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情感的整体性反映一些人的内心活动,一般说来群众情感决定我们工作的整体效果。因为一些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另一些人,产生情感流动,形成一种态势。情感的个体性反映某个人的内心活动,一般说来不直接影响我们工作的整体效果,我们可以针对个别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个别加以引导。如某单位在受教育者中开展“三文明”教育活动,制定相应的条例,如果这项活动和本条例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我们必须认真加以对待,仔细研究和调整,否则硬性开展下去,也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如果绝大多数人支持这项活动,赞同这个条例,只是个别人有意见、不满意,我们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开展这项活动,对个别人要个别做工作。当然,对个别的意见的正确部分,我们也要注意吸取。因为,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个体性情感也有感染和影响他人的可能。
(三)教育者要以知育情,以情促知
情感同认识存在互相制约的规律。一方面,认识是情感产生和发展的理性基础,认识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刻;认识越浅薄,情感也越浅薄:认识不正确,就会产生错误的情感。另一方面,情感又反作用于认识。个体的情感对认识活动有动力、强化调节等功能。动力功能指情感对认识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使健康积极的情感对认识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抑制作用。强化功能指情感对主体认识活动的巩固或改变的效能,积极情感体验对认识起巩固作用即正强化;反之,起改变作用即负强化。根据这一规律,我们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受教育者的认识水平,端正和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让理智支配情感。譬如,在网络信息时代,针对他们对“网络多元文化”接触得多、选择性大的特点,我们建立了学院的工作网站,开设了党建网页、与受教育者沟通的BBS专栏以及专业学习交流的网络论坛,正面疏导,帮助受教育者提高辩别能力,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激发其学习热情、爱国主义热情,坚决避免不良情感产生。其次,在工作中,我们也注意以情促知。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苦学、困学、厌学现象,积极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增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情趣,提高教育艺术,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苦学、厌学转为好学、乐学,针对学生不良品行,教育者要发挥情感的正负强化功能,即对学生的批评讲究“动之以情”的艺术,辅以良好的集体舆论,使学生对自己不良品行产生不悦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校正;一旦学生有所转变,教育者就应当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再辅以集体舆论,使其产生积极情感,发挥正强化功能,以巩固新的、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