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观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合作交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改革时期的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有科学教育观、会自我教育、善于合作的探索者。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搞好高中语文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崭新的学习观念
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科老师最头疼的难题。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反而越消极、越被动呢?说到底,要归罪于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老师独霸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面。
而要根除课堂教学中的这个顽症痼疾,仅仅靠具体的教学设计,如提问什么、如何提问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动大手术。为此,我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以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唤醒被应试教育桎梏得近乎麻木的心灵,激发学生战胜自我的勇气。我在《课堂发言先遣队宣言》的演讲中,充分论述了课堂发言的好处,深刻剖析了不敢发言的病根。同学们听罢,心悦诚服,热血沸腾,无一例外地报名参加了“先遣队”,课堂上很快出现了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热潮。但是,为了克服旧习惯的强大惰性力,使热潮不致降温,还必须建立课堂发言的竞争机制:每周六由队长调查队员在各科课堂的举手次数(自己随堂记录),排出名次榜,下周一由老师当众公布成绩并做讲评,期末将课堂发言成绩记入档案。自从开展“每周一评”的活动以来,语文和其它各科的课堂发言均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局面。第1周评比,人均举手不足10次;最后一周评比,已高达80次之多。
“课堂发言先遣队”的建立和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突破了“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的应试观念的束缚,从“举手发言”这一看起来小、做起来难的环节出发,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念。
二、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一些宽容和激励,让学生在学习中读书、讨论、做笔记,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另外,教师大量制作课件,运用电教设备等,恰当地运用音乐来渲染课堂气氛,都可以创设出开放的学习氛围。教师可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相和谐的乐曲,在教学开始营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烘托气氛;还可采取配乐朗读等形式,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利用图画、音乐创设情境,既能体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荷塘月色》的学习中,创设氛围,让大家探讨文章写了哪些景物时,有的学生是分段概括,有的是列举小标题,有的是图文结合。接着我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月色图进行欣赏揣摩,学生兴趣十分高涨。
再如昆曲《长亭送别》的学习中,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并欣赏昆曲表演《长亭送别》,去图书馆查找有关戏曲知识,学会写剧本,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激发了创作的兴趣,又培养了创作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
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喜欢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沿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我认为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比如在语文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中,有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毛泽东《沁园春·雪》。我将这个单元设计成讨论课,以学生讨论为主,让学生横向比较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有比较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作品内涵、作者情感的体会和理解;而通过比较,作家们的个性与人格魅力亦能得到更清晰的展现,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如:分组讨论,讲述自己对几位作家作品的感受,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发言。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这些作品都写作于1925-1928年间,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生凋敝,政治黑暗,社会恐怖,乱世在作家心中投下了相同的阴影,使他们的作品流露出类似的情绪。但是,由于作家的理想和人生不同,就决定了作品意境的高远不同。同样的时代大背景,投射在知识分子的心中,引发的是痛苦和迷茫,如朱自清、徐志摩、戴望舒;投射在清醒而深刻的思想家心中,激起的是愤怒和坚强,如鲁迅;而投射在革命者心中,却荡起了改造社会、主宰江山的勇气和豪情,如毛泽东。
这样的讨论式学习(当然并不是每个单元都如此设计安排),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应该是有效学习。
四、师生角色的转换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大家往往走入了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做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交流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如果没有了岸的约束,就会左冲右突、肆意泛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既要让这河水滚滚向前,又不让它冲出了堤岸。这样,“对话式”教学就有了保障。
我所任教的中学是全县唯一的重点中学,招收的生源片区大,不少学生来自不同乡镇各所中学,有少数学生交际不广、阅历不深,在公共场合说话时大多表现出口讷神态,仪态欠佳,个别敢说的不是音量低、语音含糊就是辞不达意、缺乏条理,难免会出现课堂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而课堂气氛冷淡的情况。而这时教师要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进来。但由于“交流式”教学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有时会出现课堂喧闹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当学生各执己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下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当然要避免“抢戏”,在对话时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
总之,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放出眼光,大胆探索,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树立崭新的学习观念
高中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科老师最头疼的难题。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反而越消极、越被动呢?说到底,要归罪于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老师独霸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面。
而要根除课堂教学中的这个顽症痼疾,仅仅靠具体的教学设计,如提问什么、如何提问等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动大手术。为此,我采取了两项措施:首先,以高度的热情和极大的耐心,唤醒被应试教育桎梏得近乎麻木的心灵,激发学生战胜自我的勇气。我在《课堂发言先遣队宣言》的演讲中,充分论述了课堂发言的好处,深刻剖析了不敢发言的病根。同学们听罢,心悦诚服,热血沸腾,无一例外地报名参加了“先遣队”,课堂上很快出现了争先恐后举手发言的热潮。但是,为了克服旧习惯的强大惰性力,使热潮不致降温,还必须建立课堂发言的竞争机制:每周六由队长调查队员在各科课堂的举手次数(自己随堂记录),排出名次榜,下周一由老师当众公布成绩并做讲评,期末将课堂发言成绩记入档案。自从开展“每周一评”的活动以来,语文和其它各科的课堂发言均出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局面。第1周评比,人均举手不足10次;最后一周评比,已高达80次之多。
“课堂发言先遣队”的建立和发展,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教师和学生突破了“一切为了高考,高考就是一切”的应试观念的束缚,从“举手发言”这一看起来小、做起来难的环节出发,树立了一种崭新的学习观念。
二、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多一些宽容和激励,让学生在学习中读书、讨论、做笔记,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另外,教师大量制作课件,运用电教设备等,恰当地运用音乐来渲染课堂气氛,都可以创设出开放的学习氛围。教师可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相和谐的乐曲,在教学开始营造气氛,在教学过程中烘托气氛;还可采取配乐朗读等形式,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利用图画、音乐创设情境,既能体现学科之间的融合,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荷塘月色》的学习中,创设氛围,让大家探讨文章写了哪些景物时,有的学生是分段概括,有的是列举小标题,有的是图文结合。接着我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月色图进行欣赏揣摩,学生兴趣十分高涨。
再如昆曲《长亭送别》的学习中,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并欣赏昆曲表演《长亭送别》,去图书馆查找有关戏曲知识,学会写剧本,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激发了创作的兴趣,又培养了创作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
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喜欢设计好话题,让课堂教学沿自己设计好的思路走下去。我认为这样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预先设定固定模式,可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临场体验,鼓励师生即兴发挥,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灵活多变地授课,不受教材、课本、课时的限制。比如在语文必修一的第一单元中,有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毛泽东《沁园春·雪》。我将这个单元设计成讨论课,以学生讨论为主,让学生横向比较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家的作品。这样,既能使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有比较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作品内涵、作者情感的体会和理解;而通过比较,作家们的个性与人格魅力亦能得到更清晰的展现,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意蕴。
如:分组讨论,讲述自己对几位作家作品的感受,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发言。通过讨论,同学们认识到这些作品都写作于1925-1928年间,此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生凋敝,政治黑暗,社会恐怖,乱世在作家心中投下了相同的阴影,使他们的作品流露出类似的情绪。但是,由于作家的理想和人生不同,就决定了作品意境的高远不同。同样的时代大背景,投射在知识分子的心中,引发的是痛苦和迷茫,如朱自清、徐志摩、戴望舒;投射在清醒而深刻的思想家心中,激起的是愤怒和坚强,如鲁迅;而投射在革命者心中,却荡起了改造社会、主宰江山的勇气和豪情,如毛泽东。
这样的讨论式学习(当然并不是每个单元都如此设计安排),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空前活跃,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应该是有效学习。
四、师生角色的转换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大家往往走入了单纯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教师是课堂的主人,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做笔记,两者都成了书本的奴隶。而“交流式”教学的实质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手不管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如果没有了岸的约束,就会左冲右突、肆意泛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是“组织者”、“引导者”这一角色,既要让这河水滚滚向前,又不让它冲出了堤岸。这样,“对话式”教学就有了保障。
我所任教的中学是全县唯一的重点中学,招收的生源片区大,不少学生来自不同乡镇各所中学,有少数学生交际不广、阅历不深,在公共场合说话时大多表现出口讷神态,仪态欠佳,个别敢说的不是音量低、语音含糊就是辞不达意、缺乏条理,难免会出现课堂只有个别学生参与而课堂气氛冷淡的情况。而这时教师要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他学生参与进来。但由于“交流式”教学讨论的次数较多,难免有时会出现课堂喧闹的情况,这时教师应弄清产生喧闹的原因,组织好课堂纪律,保证对话正常有序地进行;当学生各执己见、不能互相理解而争执不下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对话双方的思维错位,使之正面碰撞。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也可积极地参与,对学生的见解给予一定的评价,以自己的学识、水平、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当然要避免“抢戏”,在对话时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
总之,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改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放出眼光,大胆探索,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能走进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