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互动”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中出现了许多充满人性的课堂教学互动,但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影响,也产生了很多无效或低效的“畸形互动”。本文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解决互动深度不够的根本问题,采取多层次的互动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为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形式单调、内容偏颇、深度不够、作用失衡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建立现代动态教学观;扩大互动空间,增加互动深度;开展有利于增进情谊的交往互动。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单一型互动。目前课堂教学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没有深层次的探究,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教学像一条潺潺溪流单线条行进。
2.点缀型互动。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更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发出和体验彼此的心声,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显然这种互动是为锦上添花而点缀的,点缀型互动是贴着“新课标”标签的形式互动,没有互动实质。
3.深度缺失型互动。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闹忙,实际上,此为“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此谓“无争论的统一,非真正的统一”。
4.情感缺失型互动。这类互动一般不会出现在公开课上,但在平常的教学中常有,表现为:当教师提问而学生答不出时,侮辱或罚站;当学生听不懂而提问时,遭到嘲讽;当学生合作讨论、有说有笑时,受到批评;当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面无表情、语气生硬等等。教学互动是人际间的互动,是师生都作为平等的人而发生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互动中不只是知识的弥漫和智慧的扩张,更是师生情感、人格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没有情感的互动,就像没有色彩的生活,是不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二、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课堂中师生互动应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由课堂的表演者转为学生表演的发动者等。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评价。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利用学生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以愉快乐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2.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3.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所谓“大问题”即粗线条式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能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思路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蹴而就的验证。
4.开展有利于增进情谊的交往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产生认知互动,而且要产生情谊互动。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情谊交流,要和学生交朋友、换思想,达到情感交融。只要这样,师生之间必能亲密无间,无话不说,无事不助,学生必能听从老师的教导,学好功课,发展品质,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5.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教师既作为一方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发生互动,同时又是课堂互动的调控者,所以,他们应该提高教学敏感性,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有利因素,调整互动,促进互动。
总之,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在教学上我们应该大声地喊:“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师生、生生互动起来吧!”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解决互动深度不够的根本问题,采取多层次的互动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为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重要的基础。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形式单调、内容偏颇、深度不够、作用失衡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建立现代动态教学观;扩大互动空间,增加互动深度;开展有利于增进情谊的交往互动。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单一型互动。目前课堂教学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教师个体与学生集体、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个体、学生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没有深层次的探究,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教学像一条潺潺溪流单线条行进。
2.点缀型互动。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更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发出和体验彼此的心声,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显然这种互动是为锦上添花而点缀的,点缀型互动是贴着“新课标”标签的形式互动,没有互动实质。
3.深度缺失型互动。在课堂教学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闹忙,实际上,此为“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看到,在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许多雷同与重复,缺乏激烈的辩论,少见强烈的反驳,此谓“无争论的统一,非真正的统一”。
4.情感缺失型互动。这类互动一般不会出现在公开课上,但在平常的教学中常有,表现为:当教师提问而学生答不出时,侮辱或罚站;当学生听不懂而提问时,遭到嘲讽;当学生合作讨论、有说有笑时,受到批评;当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面无表情、语气生硬等等。教学互动是人际间的互动,是师生都作为平等的人而发生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互动中不只是知识的弥漫和智慧的扩张,更是师生情感、人格的相互碰撞、相互作用。没有情感的互动,就像没有色彩的生活,是不可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二、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课堂中师生互动应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引导和促进者,由课堂的表演者转为学生表演的发动者等。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评价。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利用学生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以愉快乐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2.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3.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所谓“大问题”即粗线条式的问题,这种问题应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能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思路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多种假设与猜测,而不仅仅是按既定程序作一蹴而就的验证。
4.开展有利于增进情谊的交往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产生认知互动,而且要产生情谊互动。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情谊交流,要和学生交朋友、换思想,达到情感交融。只要这样,师生之间必能亲密无间,无话不说,无事不助,学生必能听从老师的教导,学好功课,发展品质,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5.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教师既作为一方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发生互动,同时又是课堂互动的调控者,所以,他们应该提高教学敏感性,利用课堂中的一切有利因素,调整互动,促进互动。
总之,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通过广泛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在教学上我们应该大声地喊:“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师生、生生互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