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不断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造能力,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一纳入四融合”的双创教育体系理念深入到各个专业,每个专业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形成了各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本文通过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创互融”的课程体系为例,重点介绍“专创互融”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和产教融合的平台搭建等实际运作方式。
關键词:专创互融课程体系一纳入四融合创新创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创业群体,高校自然承载着启迪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推进双创载体建设、打造特色创业平台任务。近年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创工作上积极探索,构建了“一纳入四融合”全程化理论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深入到各专业,每个专业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形成了各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中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创互融”的课程体系通过实际运作,成效显著。
“一纳入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师资、平台、文化融合,培养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技术技能人才。“专创互融”的课程体系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中之重就是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仅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还应该构建起独立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公共必修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思维、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就业指导、创业实践指导等公共必修课,并开发了相应的校本特色教材。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构建独立完整的创新创业专业课程体系
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构建“工学交替”课程体系,采用“多学期、分段制”教学组织模式开展教学。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学院专业课程模块、学院公共课程模块、学院平台课程模块和企业课程模块。通过三大课程模块完成“学院——教会、学院平台——练会、企业——用会”的分工协同,进行“工学交替”;具体组织实施为:核心课程包括部分公共课都模块化教学,公共课集中在大二开设;大一期间,学生主要在校内完成基础模块课程学习;大二上学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企业课堂”实训,由企业师傅带领学生开展企业课程培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专业能力;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学生完成后续的课程进入BIM工程技术创新中心、VR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学院平台,平台按照测量、方案生成、分空间设计、图纸汇总、VR套图生成、预算生成到总体设计方案形成的流程进行开发和建设,既适应学生学习过程与创业过程的对接,又满足市场对设计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提升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技巧,把专业知识与技能成功的运用于创业的道路上。
三、校企共同研发完成行业人才标准和企业技术标准,打造杰出人才培养体系。
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专业管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一体化育人的保障机制健全;对接装饰行业集成化与模块化发展的教学资源丰富,主动服务区域和行业能力强,专业具备较强的国际交流水平。
四、打造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平台,实现教学过程与创新创业过程合一、学习成果与创业成果合一、职业文化教育与创客文化教育统一。
搭建“产教融合”的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平台体系。通过BIM工程技术创新中心、VR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装饰行业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建设,建成集实践教学、社会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学校与企业的互动教学,实现“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通过中心和基地的建设保证学生和学徒的校内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现学生学习成果和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同时锻炼师傅、教师、学生三支队伍。
参考文献:
[1]李菲.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一纳四融合“新模式.《中国教育报》2017年(08)
[2]谭冉.夯实双创教育基础搭建双创实践平台.经济.2016年第23期
[3]戴裕崴等.高职院校“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
[4]葛宝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2)
作者简介:王慧(1983-),女,湖北省襄阳人,讲师,硕士,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工作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關键词:专创互融课程体系一纳入四融合创新创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最具活力的创业群体,高校自然承载着启迪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推进双创载体建设、打造特色创业平台任务。近年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创工作上积极探索,构建了“一纳入四融合”全程化理论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深入到各专业,每个专业结合各自专业特点形成了各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其中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创互融”的课程体系通过实际运作,成效显著。
“一纳入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指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师资、平台、文化融合,培养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技术技能人才。“专创互融”的课程体系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重中之重就是创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仅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还应该构建起独立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一、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公共必修课,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思维、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就业指导、创业实践指导等公共必修课,并开发了相应的校本特色教材。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学习,构建独立完整的创新创业专业课程体系
配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构建“工学交替”课程体系,采用“多学期、分段制”教学组织模式开展教学。课程体系主要由四大模块构成:学院专业课程模块、学院公共课程模块、学院平台课程模块和企业课程模块。通过三大课程模块完成“学院——教会、学院平台——练会、企业——用会”的分工协同,进行“工学交替”;具体组织实施为:核心课程包括部分公共课都模块化教学,公共课集中在大二开设;大一期间,学生主要在校内完成基础模块课程学习;大二上学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企业课堂”实训,由企业师傅带领学生开展企业课程培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专业能力;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学生完成后续的课程进入BIM工程技术创新中心、VR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学院平台,平台按照测量、方案生成、分空间设计、图纸汇总、VR套图生成、预算生成到总体设计方案形成的流程进行开发和建设,既适应学生学习过程与创业过程的对接,又满足市场对设计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提升创业能力、掌握创业技巧,把专业知识与技能成功的运用于创业的道路上。
三、校企共同研发完成行业人才标准和企业技术标准,打造杰出人才培养体系。
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专业管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一体化育人的保障机制健全;对接装饰行业集成化与模块化发展的教学资源丰富,主动服务区域和行业能力强,专业具备较强的国际交流水平。
四、打造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平台,实现教学过程与创新创业过程合一、学习成果与创业成果合一、职业文化教育与创客文化教育统一。
搭建“产教融合”的实习实训、创新创业平台体系。通过BIM工程技术创新中心、VR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装饰行业职业资格鉴定中心建设,建成集实践教学、社会服务、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学校与企业的互动教学,实现“生产中育人,在育人中生产”。通过中心和基地的建设保证学生和学徒的校内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现学生学习成果和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同时锻炼师傅、教师、学生三支队伍。
参考文献:
[1]李菲.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一纳四融合“新模式.《中国教育报》2017年(08)
[2]谭冉.夯实双创教育基础搭建双创实践平台.经济.2016年第23期
[3]戴裕崴等.高职院校“融入递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3)
[4]葛宝臻.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2)
作者简介:王慧(1983-),女,湖北省襄阳人,讲师,硕士,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工作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