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5月14日,日内瓦苏富比举行的“珍贵名表”拍卖将呈献传奇表款——百达翡丽Calibre 89黄金怀表。据了解,这一表款于1989年面世,为了庆祝品牌成立150周年,百达翡丽自1980年起便开始研发,历时近十载才缔造出拥有史上最复杂功能的Calibre 89。此枚怀表估价达650万至1000万瑞士法郎(640万至990万美元),是拍卖史上最重要的名表之一,迄今仍是百达翡丽考究工艺的象征。 Cali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4日,日内瓦苏富比举行的“珍贵名表”拍卖将呈献传奇表款——百达翡丽Calibre 89黄金怀表。据了解,这一表款于1989年面世,为了庆祝品牌成立150周年,百达翡丽自1980年起便开始研发,历时近十载才缔造出拥有史上最复杂功能的Calibre 89。此枚怀表估价达650万至1000万瑞士法郎(640万至990万美元),是拍卖史上最重要的名表之一,迄今仍是百达翡丽考究工艺的象征。
Calibre 89拥有33项复杂功能,比苏富比于2014年以破纪录价2400万美元成交的Graves' 24多出九项。怀表重1100克,直径为88.2毫米(连表壳),由高达1728个部件组成,包括24枚指针、2个表盘、8个小盘、61个夹板、129颗宝石、184个齿轮、332颗螺丝、415颗销钉以及429个机械零件。除了包括一个陀飞轮擒纵机构与一枚天文日辉指针在内的复杂年历外,本品更内设独一无二的复活节日歷,显示每年的复活节日期。显然,直到今天,其依然是结合创新精神及非凡意义的钟表杰作。
其他文献
说来惭愧,虽是做这样一篇文章,自己动手写家书的次数却是少得可怜,这或许与“80后”生活的年代有关。所谓见字如面,我对此最早的记忆要数年幼时爷爷的来信,老爷子有个习惯,每次都要把对儿子的嘱咐——“好好工作、注意安全!”当成结尾。那一笔一画的刚劲,规矩中又似乎带有一种要穿透纸张的力量,莫名地让人觉得这八个字就是他在耳提面命。 而当时比家书更“厉害”的,还有一种叫作电报的东西。只要单位通知:谁谁,你家
远行、离别对于古人来说是很苦涩、艰难、沉重的。但也正是因为这苦涩、艰难与沉重,使得远行、离别成了古人生活中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既如此,就必须有一种比较庄严、神圣的仪式来彰显其非同寻常与重大,这仪式就是饯行。 由于出门后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这一别很可能就是永诀,所以古人分外重视离别的仪式,这种重视又使得这仪式具有了深層的意味。古人最隆重的送别仪式就是为游子设宴饯行,这宴席可能设在家中,也可能
近段时间以来,北京雍和宫、杭州西湖雷峰塔古塔遗迹等地的乱扔“许愿钱”现象引发舆论关注。尽管管理方设有相关提示,卻仍有不少人熟视无睹。据悉,向文物投币是国内多个景区的“老大难”问题,不光影响秩序,对文物的伤害也很大。相关人士表示,既要保护好文物,又要考虑到游客游览的直观感受,因此提高文明游览的自觉性很重要。
古人在出发前,送行者会把远行人一直送到路口,并要折枝相送。虽然是随手之物,但礼轻情意重,寓意深刻。 在春季送别,最流行的是“折柳”。“折柳”是古代社会生活中最有格调的风俗之一,這种风俗是怎么产生的?有人从“柳”谐音“留”上分析,认为“折柳”是挽留的意思。其实“折柳送别”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有关系。柳树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树的主力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古人送别亲友,从路边生
虚谷是近代海派畫坛早期非常重要的一位艺术家,他先为清军参将,后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忽“意有感触,遂披缁为僧”。虽然但是出家后的虚谷既不入寺、也不礼佛,而是游寓海上艺林以鬻画为生。 虚谷的艺术中透出的世俗情怀以及在艺术形象、笔墨色彩方面做出的革新,呈现出对于传统文人画风的极大偏离,而与近现代的审美趣味架起了一座桥梁,这是我们仍能够和虚谷的艺术进行精神往还的原因,也是虚谷艺术的魅力所在。 |
画外音: 相较于离别的云淡风轻,我们思念的淡薄更令人忧心。可以确认,我们已经离不开科技,就如我在写这段文字时,同样得面对屏幕。 屏幕让思念荡然无存,你面对屏幕中的另一个人,看似触手可及,实则已将感情变成了一组代码和程序。一代代人对高科技的依赖使得生而具备的感情培养皿里思念的养分越来越少,感情树干中思念的一部分已然枯萎。 没有什么可以替代思念,它的淡化引来的可能是人性的悄然改变——友情不再那么
望江楼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市区东南锦江岸边,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笺,并在此留下了许多诗句。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久闻薛涛之名的元稹来到蜀地后与薛涛相约见面,二人的爱情之火由此燃起。迟来的爱情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然而很快元稹调离川地,任职洛阳,细算起来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过3个月而已。 劳燕分飞,两情远隔,此时能够寄托相思之情的唯有诗歌了。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对
提及与离别相关的酒与歌,人们必会想到唐代诗人王维,想到他那首千古绝唱《送元二使安西》。 唐开元年间的某年春季,在渭城(今陕西咸阳)的一家客店内,王维正为一位姓元、弟兄排行在二的朋友饯行。这位元二先生是奉了朝廷之命前往安西(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在今吐鲁番一带设置了安西都护府)的。新柳萌芽,一片青绿,小雨浥尘,空气清新,多么适心惬意的环境呀!但屋内的王维与元二却在高谈低诉中充荡着绵绵的离别伤情
一个多月前,一件五彩鱼藻纹罐成了“网红”。 这件来自中国的瓷器在英国一家拍卖行拍出了81万英镑的高价,约合人民币691万元。它不但打破了该拍卖行的拍卖成交纪录,还引起了行家里手的广泛关注。瓷器拍高价屡见不鲜,这件为啥惹眼?原来其最初被作为赝品来上拍,估价1800英镑。不过,在不少人看来,它却不是赝品,而是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明代嘉靖时期的器物,在各方争夺下这件估价仅为1万多元人民币的小玩意竟然拍
秘色瓷的文献记载 晚唐诗人陆龟蒙(?~公元881年)的《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约略晚的徐夤有《贡余秘色茶盏》“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到了有宋一代,几乎众口一词地认为秘色瓷是钱氏立国以后在越州烧造、用以进献给宫廷使用的瓷器。赵令畴(1051年至1134年)《侯鲭录》中记载“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之,故云秘色”,钱氏即指五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