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世纪,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图书馆人要牢牢把握住这一发展机遇,呼吁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而加快图书馆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进程。
关键词: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经济将逐步过度到知识经济,“知识”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知识的传播、积累和学习都将与图书馆的工作密切相关。从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来讲,图书馆的作用将不断扩展,这就要求加快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
本文从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一个侧面,结合本馆现代化的建设情况,浅谈对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与管理的一点认识。
一、现代图书馆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我国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现状。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是1954年开始的。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状来看,发展比较缓慢且极不平衡。大部分图书馆在馆舍、经费、人员问题上历史欠帐较多,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就公共图书馆而言,部分图书馆正处于近代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大部分图书馆只具备了现代图书馆的部分特征,少数图书馆进入了现代图书馆的行列。这与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经济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极不协调。
(二)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生产投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也将大大增加,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必将引起信息存储与交流方式的根本变化。这将使图书馆在工作概念、服务和操作方面都面临深刻的变革。不仅以信息处理的高度计算机化和电子数据传输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而且以信息技术服务的转变影响和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具备快速占有信息资源的能力和具备快速提供本馆和他馆资源的能力,而且还要拥有社会所需要的多种信息产品(如: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音像资料,网上资料等)。因此,图书馆不仅要成为读者学习和获取信息来源的服务中心,更应该成为“社会信息服务系统中”的一份重要力量。这种服务一定要是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建立在高度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在图书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上,这就是现代社会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增强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加大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加快图书馆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步伐,实现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
二、加快现图书馆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管理
网络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没有网络化建设,就没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图书馆就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最大的效益。青山区图书馆居西部欠发达地区中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图书馆事业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09年进行了图书馆扩建改选工程,建成了4300平米的图书馆大楼,这两年又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从2007年起到目前,青山区图书馆基本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
我馆计算机在2003年前只有2台,从事一些简单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编目工作。到目前已经拥有四十多台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和全套的共享工程设备,建成电子阅览室、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等,已经全面进入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时期。
(一)建成馆内局域网和连接Internet网。从2004年起,我馆就全面开始规划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先后建成馆内局域网,实现了行政工作、业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覆盖图书馆的所有工作范围。我馆的网络建设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2004年建成局域网、连接Internet,建成具有20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第二阶段是在2005年实现了行政工作的计算机管理;第三阶段是在2007年4月份,实现了业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第四阶段是在2009年建成图书馆大楼后,扩充了电子阅览室的设备,又建成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全面实现了图书馆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管理。
(二)加快馆藏图书的回溯建库进度,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馆从2006年开始进行回溯建库工作,抽调1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4台计算机集中进行回溯建库。我们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按照“中图法四版”、“新文献编目规则”的要求,对原有馆藏图书全部进行了重新的加工、整理,按照“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输机和建库,从基础和源头上保证了馆藏图书加工标准的统一和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利用3年的时间,建成了“馆藏书目数据库”,实现了馆藏书目的计算机检索。
(三)完成各类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多媒体技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计算机的原有面貌和应用方法、改变了图书的生产和传递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也促进了图书馆非书资料的发展和利用,对21世纪图书馆的概念、形式产生重大影响。我馆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在2007年就建成“电子突数据库”、“电子期刊数据库”、“影像资料数据库”。同时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设备和资源,建立多媒体阅览室、培训室。从而完成我馆现代化的建设工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宽服务内容。
图书馆工作是清贫的,但图书馆所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一个不受时间、空间制约而共享全球信息资源的美好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让我们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引导和培养全社会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我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亚男.图书馆工作概论[M].
关键词: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1
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经济将逐步过度到知识经济,“知识”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知识的传播、积累和学习都将与图书馆的工作密切相关。从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的建设来讲,图书馆的作用将不断扩展,这就要求加快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
本文从县级公共图书馆的一个侧面,结合本馆现代化的建设情况,浅谈对公共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与管理的一点认识。
一、现代图书馆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我国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现状。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是1954年开始的。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现状来看,发展比较缓慢且极不平衡。大部分图书馆在馆舍、经费、人员问题上历史欠帐较多,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就公共图书馆而言,部分图书馆正处于近代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大部分图书馆只具备了现代图书馆的部分特征,少数图书馆进入了现代图书馆的行列。这与世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我国的经济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建设极不协调。
(二)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生产投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也将大大增加,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必将引起信息存储与交流方式的根本变化。这将使图书馆在工作概念、服务和操作方面都面临深刻的变革。不仅以信息处理的高度计算机化和电子数据传输来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而且以信息技术服务的转变影响和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方式。信息时代的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具备快速占有信息资源的能力和具备快速提供本馆和他馆资源的能力,而且还要拥有社会所需要的多种信息产品(如:数据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音像资料,网上资料等)。因此,图书馆不仅要成为读者学习和获取信息来源的服务中心,更应该成为“社会信息服务系统中”的一份重要力量。这种服务一定要是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储存、传递建立在高度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在图书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上,这就是现代社会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增强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加大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加快图书馆现代化、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步伐,实现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依托的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
二、加快现图书馆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管理
网络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没有网络化建设,就没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图书馆就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最大的效益。青山区图书馆居西部欠发达地区中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图书馆事业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09年进行了图书馆扩建改选工程,建成了4300平米的图书馆大楼,这两年又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从2007年起到目前,青山区图书馆基本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
我馆计算机在2003年前只有2台,从事一些简单的行政管理工作和编目工作。到目前已经拥有四十多台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和全套的共享工程设备,建成电子阅览室、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等,已经全面进入了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时期。
(一)建成馆内局域网和连接Internet网。从2004年起,我馆就全面开始规划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先后建成馆内局域网,实现了行政工作、业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覆盖图书馆的所有工作范围。我馆的网络建设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2004年建成局域网、连接Internet,建成具有20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第二阶段是在2005年实现了行政工作的计算机管理;第三阶段是在2007年4月份,实现了业务工作的计算机管理。第四阶段是在2009年建成图书馆大楼后,扩充了电子阅览室的设备,又建成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全面实现了图书馆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化管理。
(二)加快馆藏图书的回溯建库进度,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我馆从2006年开始进行回溯建库工作,抽调1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4台计算机集中进行回溯建库。我们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按照“中图法四版”、“新文献编目规则”的要求,对原有馆藏图书全部进行了重新的加工、整理,按照“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输机和建库,从基础和源头上保证了馆藏图书加工标准的统一和数据库建设的质量。利用3年的时间,建成了“馆藏书目数据库”,实现了馆藏书目的计算机检索。
(三)完成各类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实现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的转型。多媒体技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计算机的原有面貌和应用方法、改变了图书的生产和传递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也促进了图书馆非书资料的发展和利用,对21世纪图书馆的概念、形式产生重大影响。我馆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在2007年就建成“电子突数据库”、“电子期刊数据库”、“影像资料数据库”。同时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设备和资源,建立多媒体阅览室、培训室。从而完成我馆现代化的建设工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拓宽服务内容。
图书馆工作是清贫的,但图书馆所承担的责任是重大的,一个不受时间、空间制约而共享全球信息资源的美好信息时代已经到来,让我们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引导和培养全社会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我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亚男.图书馆工作概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