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是我们所有日常活动的总和,美术从生活中来,灵感创作源于生活,到生活中去,服务于生活。我们的美术课堂容易出现书面化,高高在上,学生触摸不到,理解不了。就此问题,作者通过听课,选取多个案例,分析总结从备课到课堂实施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举措,强调了生活化课堂的重要性。
【关键词】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
刚刚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美术评优课活动,十几节课听下来真是获益匪浅,参加活动的都是青年教师,大家所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和互帮互助精神深深感染着笔者。
这十几节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的课堂越来越贴近生活了。这一点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桥西区育英小学阎淳老师的一节“假如我变小”,首先是以教师讲述自己的梦想来开堂,有变大的梦想,也有自己小时为了捉迷藏变小的梦想。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展示的照片,是处理过的自己的照片以及学生的照片,让学生来理解变大与变小的内涵,感受变大与变小的乐趣。同学们看到自己的老师、身边的同学时,充满了兴奋和好奇。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生活化”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是一种生活美术,而非专业美术,是为了提高21世纪国民的素质而服务。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学习中贴近生活,提供了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大可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将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感悟生活,感悟美。
一、教材源于生活,贴近生活
传统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重视技法、技能的训练,学习枯燥、乏味,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美术情操也得不到培养。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关注文化与生活。教材内容的选取更注重生活化、地域化,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极具个性,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时美化生活。
笔者所在区域使用的美术教材,由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制。教材在内容选择、体系结构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力争体现美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在广泛吸取国内外优秀美术教材的精华,充分发掘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教材所选课题注重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兴趣,力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巧妙设计,更好地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例如,这学期笔者教授的第四册教材,在这册书里笔者就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例如“我的小笔筒”这一课,笔筒是我们生活、学习中最常见的物品,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将利用废旧材料来设计制作一个笔筒,从而学习美术设计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运用多种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制作的小笔筒又可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使学生感受美术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体验美术设计活动的乐趣。“小挂饰”这一课也是从生活中选材,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美术。本课通过学习制作小挂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掛饰的一些知识,而且让他们学会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挂饰,感受用美术的方法装饰环境、美化生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和环保意识。学生既了解了挂饰的知识、制作方法,又体会了用美术方式来美化生活的乐趣,深深体会了美术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正是当下课堂改革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扎根于生活,向生活靠近。这样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课本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课堂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将知识联系生活,创设生活情境,从而去理解知识,进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例如:“别致的小花瓶”这一课,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程,以小花瓶为创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本课的材料取材于生活:水瓶、豆子、纽扣、牙签。课前让学生观察家里各种各样的瓶子,有的学生家里有工艺瓷瓶,将这些瓶子拍成照片发到教师邮箱,课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学生家里的瓶子。制作完成后,将学生的瓶子在教室以及其他功能室进行展示,发挥其装饰的功能,使课堂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
生活化的情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角色,创设典型场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艺术潜能,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去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回归生活,体现价值
“美术”一词源自17世纪的欧洲,几百年来,无论是观赏性艺术还是实用性艺术,都深深融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美术课堂也要坚持这一理念,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那样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美术知识、技能的提高,更体验到了成就感,同时使课题得到升华,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在“质朴智慧的民间玩具”一课,教师给学生介绍了大量民间玩具,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了部分民间玩具的制作方式。教师鼓励同学们在课下搜集身边的民间玩具,在课间或节假日在家长看护下玩耍。例如风筝,比较容易购买和制作,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让家长带领放风筝。像布娃娃、泥塑等文具,学生自己可以在家尝试制作。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观石家庄市民俗博物馆,去博物馆寻找民间玩具。通过课下的拓展,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了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喜欢上了民间玩具。在“大树的故事”这节课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树的基本构造,大胆想象树的故事,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表现树的故事,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课下,教师鼓励同学们去观察自己身边的大树,了解它们的特点,探寻它们的故事,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进行了实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的乐趣,认识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堂生活化,与大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相统一。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从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出发,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避免过去从知识体系出发的做法,让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术,在课堂上学会生活,这是当下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徐福厚,赵华.美术(义务教育教科书)[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
【关键词】美术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
刚刚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美术评优课活动,十几节课听下来真是获益匪浅,参加活动的都是青年教师,大家所表现出来的勃勃生机和互帮互助精神深深感染着笔者。
这十几节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的课堂越来越贴近生活了。这一点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桥西区育英小学阎淳老师的一节“假如我变小”,首先是以教师讲述自己的梦想来开堂,有变大的梦想,也有自己小时为了捉迷藏变小的梦想。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展示的照片,是处理过的自己的照片以及学生的照片,让学生来理解变大与变小的内涵,感受变大与变小的乐趣。同学们看到自己的老师、身边的同学时,充满了兴奋和好奇。
《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美术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生活化”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是一种生活美术,而非专业美术,是为了提高21世纪国民的素质而服务。它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学习中贴近生活,提供了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大可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将课堂生活化,让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学习美术,感悟生活,感悟美。
一、教材源于生活,贴近生活
传统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重视技法、技能的训练,学习枯燥、乏味,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美术情操也得不到培养。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关注文化与生活。教材内容的选取更注重生活化、地域化,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极具个性,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了解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同时美化生活。
笔者所在区域使用的美术教材,由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制。教材在内容选择、体系结构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力争体现美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在广泛吸取国内外优秀美术教材的精华,充分发掘地方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特色。教材所选课题注重贴近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兴趣,力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巧妙设计,更好地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例如,这学期笔者教授的第四册教材,在这册书里笔者就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气息。例如“我的小笔筒”这一课,笔筒是我们生活、学习中最常见的物品,学生在本课的学习中将利用废旧材料来设计制作一个笔筒,从而学习美术设计的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和运用多种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制作的小笔筒又可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使学生感受美术设计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体验美术设计活动的乐趣。“小挂饰”这一课也是从生活中选材,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受美术。本课通过学习制作小挂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掛饰的一些知识,而且让他们学会了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挂饰,感受用美术的方法装饰环境、美化生活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设计意识和环保意识。学生既了解了挂饰的知识、制作方法,又体会了用美术方式来美化生活的乐趣,深深体会了美术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创设有意义的生活情境正是当下课堂改革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要扎根于生活,向生活靠近。这样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课本知识更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课堂上根据教材的特点,将知识联系生活,创设生活情境,从而去理解知识,进而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例如:“别致的小花瓶”这一课,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程,以小花瓶为创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本课的材料取材于生活:水瓶、豆子、纽扣、牙签。课前让学生观察家里各种各样的瓶子,有的学生家里有工艺瓷瓶,将这些瓶子拍成照片发到教师邮箱,课上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学生家里的瓶子。制作完成后,将学生的瓶子在教室以及其他功能室进行展示,发挥其装饰的功能,使课堂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
生活化的情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角色,创设典型场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艺术潜能,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去主动求索,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回归生活,体现价值
“美术”一词源自17世纪的欧洲,几百年来,无论是观赏性艺术还是实用性艺术,都深深融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美术课堂也要坚持这一理念,将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那样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美术知识、技能的提高,更体验到了成就感,同时使课题得到升华,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在“质朴智慧的民间玩具”一课,教师给学生介绍了大量民间玩具,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了部分民间玩具的制作方式。教师鼓励同学们在课下搜集身边的民间玩具,在课间或节假日在家长看护下玩耍。例如风筝,比较容易购买和制作,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让家长带领放风筝。像布娃娃、泥塑等文具,学生自己可以在家尝试制作。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观石家庄市民俗博物馆,去博物馆寻找民间玩具。通过课下的拓展,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了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喜欢上了民间玩具。在“大树的故事”这节课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树的基本构造,大胆想象树的故事,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表现树的故事,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课下,教师鼓励同学们去观察自己身边的大树,了解它们的特点,探寻它们的故事,把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既巩固了新学的知识,又进行了实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的乐趣,认识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课堂生活化,与大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相统一。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从便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出发,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应避免过去从知识体系出发的做法,让美术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术,在课堂上学会生活,这是当下教育的核心价值,也是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徐福厚,赵华.美术(义务教育教科书)[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