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困惑: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对刚学过的生字、词组、句子,没过几天就忘了,不是把偏旁漏掉了,就是把字的笔画写错了。这说明学生的记忆产生了暂时性遗忘。特别是到了期末,对全册教材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时,字多、词多、知识点多,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头昏脑涨,再看看那些后进的学生,更是顾了头却掉了尾。要想改变上述现象,就要注意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反思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促进学生反思学习的基本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反思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去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相反,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主要原因是他对学习的过程和所学习的内容没有产生兴趣,他总感到自己是在被迫去做别人要求他去做的事情。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求知欲望非常强烈。然而,要使学生对反思学习有浓厚兴趣,有赖于教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加以激发和培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的认知特点,在平时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其进行认真反思学习。方法主要有:
1.表扬激趣。反思学习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如在语文课新授之前,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即回顾、反思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对回答比较全面、正确的学生,教师应当堂表扬,鼓励其他学生要向他学习,继而带动全班“温故而知新”。反思学习还体现在讲授某知识点时,可对已学习的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反思;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可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对表现较为出色的学生要进行表扬,为全班树立榜样。
2.每周一赛激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句、段的背诵和听写是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每周一赛的形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巩固,如听写词语、背诵成语、诵读古诗、讲故事、说笑话等,把课堂教学与趣味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复习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的喜爱之情,唤起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反思个性
在哲学上,个性就是事物的差异性,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所谓个性的发展,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面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同时,从学习的差异性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要把固有的方法强迫学生去接受和采用。在学习中,对于文化成绩优秀的学生要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促进其更快发展;而对于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漠不关心,不能孤立他,更不能冷语相伤,挖苦讽刺,以免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个性受到压抑,从而浇灭其智慧和创造的火花。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个性,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如在“每周一赛”时,可尊重学生意愿,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组织、参加比赛,增强自己的必胜信心。当然,教师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争取从多角度去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的语文涵养。
三、复习任务要明确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如今天晚上记忆15个生字,明天下午熟记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复习目的,会使大脑细胞处于活跃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外界信息反应敏捷,记忆清楚。实验表明,围绕目的和要求,集中注意力阅读两遍材料,比随随便便读10次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在复习某些材料时,应抱有“下决心记住,执意不忘”的目的与想法。当然,也不能急于求成、贪多求快,否则欲速则不达。
四、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
自觉反思习惯的养成,就是要使反思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适当记录课堂笔记,课后对一些成语、格言进行摘录、背诵、听写,即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邀请同伴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共同反思,向同伴讲清自己仍感困惑的问题,或邀请教师或父母帮助,共同改进自己的反思能力和学习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当然,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在长期的教学和生活中不断引导,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不断强化,使之逐步上升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社会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责编陈剑平)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促进学生反思学习的基本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反思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学习,去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能力。相反,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抵触情绪,主要原因是他对学习的过程和所学习的内容没有产生兴趣,他总感到自己是在被迫去做别人要求他去做的事情。小学生对大自然中的万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求知欲望非常强烈。然而,要使学生对反思学习有浓厚兴趣,有赖于教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加以激发和培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特点,根据小学生直观、形象的认知特点,在平时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其进行认真反思学习。方法主要有:
1.表扬激趣。反思学习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如在语文课新授之前,让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即回顾、反思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对回答比较全面、正确的学生,教师应当堂表扬,鼓励其他学生要向他学习,继而带动全班“温故而知新”。反思学习还体现在讲授某知识点时,可对已学习的有联系的知识进行反思;在一节课快要结束时,可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对表现较为出色的学生要进行表扬,为全班树立榜样。
2.每周一赛激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字、词、句、段的背诵和听写是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每周一赛的形式,对这些内容进行反思巩固,如听写词语、背诵成语、诵读古诗、讲故事、说笑话等,把课堂教学与趣味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复习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反思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的喜爱之情,唤起他们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反思个性
在哲学上,个性就是事物的差异性,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质。所谓个性的发展,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面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同时,从学习的差异性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要把固有的方法强迫学生去接受和采用。在学习中,对于文化成绩优秀的学生要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促进其更快发展;而对于文化成绩较差的学生,不能漠不关心,不能孤立他,更不能冷语相伤,挖苦讽刺,以免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个性受到压抑,从而浇灭其智慧和创造的火花。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个性,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如在“每周一赛”时,可尊重学生意愿,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组织、参加比赛,增强自己的必胜信心。当然,教师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争取从多角度去发展自己,丰富自己的语文涵养。
三、复习任务要明确
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如今天晚上记忆15个生字,明天下午熟记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复习目的,会使大脑细胞处于活跃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对外界信息反应敏捷,记忆清楚。实验表明,围绕目的和要求,集中注意力阅读两遍材料,比随随便便读10次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在复习某些材料时,应抱有“下决心记住,执意不忘”的目的与想法。当然,也不能急于求成、贪多求快,否则欲速则不达。
四、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反思的习惯
自觉反思习惯的养成,就是要使反思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适当记录课堂笔记,课后对一些成语、格言进行摘录、背诵、听写,即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邀请同伴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共同反思,向同伴讲清自己仍感困惑的问题,或邀请教师或父母帮助,共同改进自己的反思能力和学习效果,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当然,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在长期的教学和生活中不断引导,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不断强化,使之逐步上升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社会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