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xm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的课堂不应该是封闭的,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师生都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这样的教学过程因为教师的教案被打破,带来了师生认知上的不平衡,这时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节外生枝”加以引导,巧妙利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寻求教学的新的平衡,使整个教学过程从有序(预设)到无序(生成),再到有序(采取相应的对策)。
  
  1 精心预设,准备生成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因此,处理教材的重点就是如何去教好教材。事实上,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教师备课的重点就要考虑。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如何“教教材”。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能力,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也就是要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加工,并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此外,动态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从而优化预没,收获生成。如笔者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选取身边的材料来进行观察。我们预设学生做观察的方法是多样的,前后、左右、上下、甚至斜角都要充分体验。如果仅用身边的学习工具开展活动,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想像。于是,我们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火柴盒、牙膏盒、漏斗、粉笔盒、杯子、立方体、牛奶盒等材料,还为学生提供了大型的立方体和长方体及圆柱和圆锥体等材料,让学生上台从各方位观察并画下来。课堂实践证明,丰富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的生成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令人耳目一新。
  
  2 多种预设,促进生成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的预设目标:运用图形转化的思想,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下面是预设三角形面积转化的教学方案(见表)。
  教师只有在教学设计时尽可能多地预设各种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3 及时调整预设,提供生成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教师由于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生成,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来之后,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而是匆匆地予以否定,当然,这有教师临时应变上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成的体现。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地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才能合理地去处理,并给学生提供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以“圆柱的认识”为例,笔者课前预设第一课时教学圆柱的认识,但上课伊始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当时的情境实录如下:
   师: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立体图形,你准备研究什么?
   生1:我准备先研究圆柱体。
   生2:我准备将剩下的圆柱、圆锥和球一起研究,因为它们都有弯曲的面,肯定有类似的地方。
   生3:这样可能来不及。不过这样的研究可能便于比较,所以我建议先研究圆柱与圆锥!
   师:(出乎意料,将“球”抛给学生)你们的意见如何?
   生:研究圆柱和圆锥!
   师:(稍作思考)行!你们准备研究些什么?
   生1:像长方体一样,研究“棱”、“顶点”、“面”的特征
   生2:还可以研究一下“高”。
   生3:还可以与长方体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师:你们可以独立研究,也可以小组合作,还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自主选定的学习目标与教师的课前预设发生偏差时,笔者果断地放弃了预设,以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虽然圆柱和圆锥的侧面都是曲面,但它们的展开图却不一样。当有学生提出“圆柱和圆锥都有无数条‘高’,但圆柱的高都相等而圆锥的高却不相等时,立刻有学生提出应该将“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确定为圆锥的高,并通过查阅课本得到证实……,这些对比中的发现是学生全身心投入探究活动的结果,它使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受到数学的神奇和美妙。反思这一意外的收获,正是因为教师及时放弃了“只研究圆柱特征”的预设方案,而生成了“将圆柱、圆锥放在一起研究特征”的实施方案,从而顺利地学习了圆柱、圆锥的知识。将教师要求下的被动提前纳入新知学习过程的主动探究,顺应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需求。或者说,正因为学生找到了从“整体”入手这个“支点”,学生探究的兴趣才更加浓厚,探究的过程才更加深入,探究的发现才更加精彩。
  
  4 及时调整预案,创造精彩
  
   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实是一种正常现象,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错例。只有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杜绝旧病复发。学生通过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的过程,生成的知识、技能就更牢固。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所以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如笔者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学生掌握面积的解法后,让学生求解这样一道题:一个梯形上底是4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学生一般列式为(4+5)×2÷2=9×2÷2=9(平方米)。可有一生却列式为4+5=9(平方米)。虽然他的列式是错误的,我正想纠正他,可转念一想,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错误资源。于是,我及时调整预设方案,让这个学生把解答过程抄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列式时的想法。他说:“我发现梯形的高是2米,计算面积时又要除以2,乘以2和除以2可以互相抵消,实际上就是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学生听他这样一说都愣住了,觉得他说得有理,我抓住机会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充分发表各自意见,最后形成共识:如果这样列式,求出的是梯形上下底的和,不符合题意,但列式后计算时可按这位学生的方法较简便。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解梯形面积的透彻理解,更培养了学生从小养成时时处处不忘求异创新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对教学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和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预设才能富有成效。同时,也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智慧地处理好预没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加精彩。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其他文献
1 案例背景     幼儿的运动量是指幼儿在体育课或体育游戏中所支配的生理负荷量,是衡量幼儿体育课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运动量过小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过大则会影响甚至损害到幼儿的身体发育。在体育活动中科学的运动量安排要由小到大逐步上升,当运动量达到最大运动负荷时,又要逐渐减少运动量,使之降回到平静状态,整个运动过程呈现出一个抛物线状的生理负担曲线,只有这样幼儿的机体才不易受到损伤。所以在组织幼儿开
期刊
【摘要】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最佳场所,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演示实验、家庭小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模拟微观实验四个方面阐述自己对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看法。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有效性     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学生在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期刊
上个学期,一位同事承担市级的作文教学观摩课。作文课怎么上?农村小学的学生在作文公开课上表现会怎样?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同事选择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习作6》,习作的要求是:“你喜欢哪些卡通人物?请展开想像的翅膀,从中挑选出一两位,重新编个故事、你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给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让他也走进你的故事里。把这个故事写下来与人家交流。”这一习作内容的优点是很多卡通人物及他们的故事为
期刊
【摘 要】 游戏教学法就是利用游戏这种富有魅力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游戏教学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低年级 游戏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游
期刊
1 在课前预习中寻找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预习是指在讲授新课前让学生预先阅读教材,了解有关新知识,并独立地进行思考,探索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活动。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来观察事物、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学生只有深入预习,才能发现数学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期刊
“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及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启发和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收集信息资料和深思酝酿,提出设想,发表见解,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验证,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经历过程,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期刊
小学阶段的计量工具主要有尺、量角器和天平。对于小学生来说,接触和应用最少、使用难度最大的无疑是量角器。它的难表现在:①工具的简约性,成半圆形的边缘密布着内外两圈刻度,不像尺子只有单向刻度。此外,还有中心点和零度刻度线等,每个部分都至关重要。②方法的复杂性,度量角有三步曲,即“点重合、边重合、读数”。在对量角器和角进行两步重合时,学生最是手忙脚乱、无所适从。③读数的选择性,量角器有内外两圈刻度,究竟
期刊
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及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使之从小就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但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象春风化雨般地让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发展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很明显,新课程倡导的是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
期刊
【摘 要】 每位教师都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幼儿教师总体专业水平普遍较低,教学质量不高,相当多的幼儿教师存在专业发展困惑等问题。同时,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过大,这必然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效率和从业坚定性,从而容易导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浅析幼儿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及从业坚定性对职业幸福感有何影响,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