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及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对青少年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使之从小就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但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象春风化雨般地让道德观念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和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确定适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教学必须首先确定目标,活动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合理,直接影响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一是目标的全面性。即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均要提出合理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瞄准各项目标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通过直接感受的情感体验,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统一协调发展。其次是目标的递度性。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提出相应的活动要求,做到分层要求,因材施教,使学生异步达标,人人获得成功。反之,如果思品活动教学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学生会无所适从,学习兴趣索然。事实证明,只有根据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和活动能力,提出难度适中的目标,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学生才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活动,自觉接受教育。
如小学低年级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友爱、诚实、尊重”等方面的品质,高年级的学生逐渐增加责任意识、关爱别人、公平意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传统及革命传统教育等。而德育目标的实施应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教师有的放矢,学生有事可做,这就需要在确定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给学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榜样,而这些榜样最好在学生中产生一批,与学生贴近,学生比较熟悉的选用一批。然后选用部分课本中的社会中的英模人物,作为学生中的偶像。这样与学生距离较近,学生觉得赶有奔头,做有标准,德育目标实施起来才能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2 从日常行为习惯抓起,养成良好习惯
“德育”并不是把外在的规范告诉给受教育者之后,就会变为他的美德。(朱小曼)。现行德育强调学生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道德行为的实践。因而学生的道德观念可能很强,但道德行为却可能极差。如有位老师开班会问学生:“如果教室门口躺着一把笤帚,你看到后会怎样做。”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拾起来放好!”第二天早晨,教师故意在教室门口横放了一把笤帚,结果班内所有同学都跳过笤帚走进教室,还是老师自己把笤帚拾起来放好。这不能不说是传统道德的悲哀。谁都知道该怎样做,但谁也不去做,观念上的东西和实际行动之间似乎没有丝毫的联系。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而我们过去的德育似乎只做到了晓之以理,而后三者却给全部忽略了。德育无小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对而不为。关注学生一举一动,关注学生一言一行,发现学有的良好行为,及时予以表扬,发现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并予以指导,让学生时时、天天、日日、年年坚持下去,让道德观念内化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3 参与社会实践,形成道德习惯
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其价值,必须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把自己在课堂中新学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活动中发展品德能力,形成良好习惯,自觉防止和克服“能说不能做”的现象。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真正地活动起来,真正有新感动,这样的实践活动才有意义。如教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把学生引向火热的改革大潮中去,让他们观察、访问和参与不同的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过程,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创造,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情感。这是在课堂中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
4 进行激励评价,促进道德内化
评价是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具有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在思品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运用“多元化激励评价”策略,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和活动表现进行以激励为主的综合评价,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励他们追求新目标的愿望。①我们将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态度和即时性行为动向作为评价内容,体现评价的过程性。②注重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重视学生自身的进步,体现评价的发展性。③给学生写评语要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富有特色,体现评价的个性化。④师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总之,要通过我们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新的成功。
4.1 日评、周评、月评相结合。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品价不能只是阶段性的,应当每日都有一评价,每周都有一小节,每月都有一总结,评价可采用各种形式,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语,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批评,短可至一句话,长可至一篇文,甚至必要时,可召开主题班会。这样学生时时都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是光凭一时冲动,不只是在某个活动之中,而是在整个日常行为中都时时刻刻用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将道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行动。
4.2 学期、学年毕业评语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日评、周评、月评的基础上,每学期、学年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下个定语,肯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感到这样做的必要性,使良好的道德习惯由外在的强制性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可评出德育标兵,德育标兵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学生只要在某个方面有突出的、长期的一贯的表现就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
4.3 家长评语、社会评语,将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习惯,由校内拓展到家庭社会。学校要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对孩子的道德行为给予评价,使学生无论在校在家都保持一致。可聘请一部分社会上有代表性的与学生接触相对较多的人士作为义务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请他们给学生行为予以评价,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都始终如一,学生才能真正地将道德观念牢记于心,并固化自己的内心信念,才能真正做到始终如一。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学校和老师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时刻提醒指导学生时时把道德观念放在首要位置,时时按照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德育教育之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但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让道德观念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在日积月累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象春风化雨般地让道德观念滋润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和教师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确定适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知道,教学必须首先确定目标,活动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合理,直接影响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一是目标的全面性。即对学生的知、情、意、行均要提出合理的目标要求,引导学生瞄准各项目标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通过直接感受的情感体验,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统一协调发展。其次是目标的递度性。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提出相应的活动要求,做到分层要求,因材施教,使学生异步达标,人人获得成功。反之,如果思品活动教学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学生会无所适从,学习兴趣索然。事实证明,只有根据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和活动能力,提出难度适中的目标,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学生才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活动,自觉接受教育。
如小学低年级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友爱、诚实、尊重”等方面的品质,高年级的学生逐渐增加责任意识、关爱别人、公平意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传统及革命传统教育等。而德育目标的实施应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教师有的放矢,学生有事可做,这就需要在确定德育目标的基础上,给学生制定出相应的学习榜样,而这些榜样最好在学生中产生一批,与学生贴近,学生比较熟悉的选用一批。然后选用部分课本中的社会中的英模人物,作为学生中的偶像。这样与学生距离较近,学生觉得赶有奔头,做有标准,德育目标实施起来才能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2 从日常行为习惯抓起,养成良好习惯
“德育”并不是把外在的规范告诉给受教育者之后,就会变为他的美德。(朱小曼)。现行德育强调学生道德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道德行为的实践。因而学生的道德观念可能很强,但道德行为却可能极差。如有位老师开班会问学生:“如果教室门口躺着一把笤帚,你看到后会怎样做。”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拾起来放好!”第二天早晨,教师故意在教室门口横放了一把笤帚,结果班内所有同学都跳过笤帚走进教室,还是老师自己把笤帚拾起来放好。这不能不说是传统道德的悲哀。谁都知道该怎样做,但谁也不去做,观念上的东西和实际行动之间似乎没有丝毫的联系。
众所周知,德育过程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而我们过去的德育似乎只做到了晓之以理,而后三者却给全部忽略了。德育无小事,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应倡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对而不为。关注学生一举一动,关注学生一言一行,发现学有的良好行为,及时予以表扬,发现不良行为及时制止并予以指导,让学生时时、天天、日日、年年坚持下去,让道德观念内化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3 参与社会实践,形成道德习惯
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其价值,必须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把自己在课堂中新学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活动中发展品德能力,形成良好习惯,自觉防止和克服“能说不能做”的现象。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真正地活动起来,真正有新感动,这样的实践活动才有意义。如教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把学生引向火热的改革大潮中去,让他们观察、访问和参与不同的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过程,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创造,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情感。这是在课堂中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
4 进行激励评价,促进道德内化
评价是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方法,具有反馈、导向和激励功能。在思品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运用“多元化激励评价”策略,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状况和活动表现进行以激励为主的综合评价,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励他们追求新目标的愿望。①我们将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态度和即时性行为动向作为评价内容,体现评价的过程性。②注重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重视学生自身的进步,体现评价的发展性。③给学生写评语要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富有特色,体现评价的个性化。④师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总之,要通过我们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追求新的成功。
4.1 日评、周评、月评相结合。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品价不能只是阶段性的,应当每日都有一评价,每周都有一小节,每月都有一总结,评价可采用各种形式,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语,可以是表扬,也可以是批评,短可至一句话,长可至一篇文,甚至必要时,可召开主题班会。这样学生时时都会严格要求自己,不是光凭一时冲动,不只是在某个活动之中,而是在整个日常行为中都时时刻刻用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将道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行动。
4.2 学期、学年毕业评语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日评、周评、月评的基础上,每学期、学年给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下个定语,肯定学生的成绩,让学生感到这样做的必要性,使良好的道德习惯由外在的强制性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可评出德育标兵,德育标兵可以是单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学生只要在某个方面有突出的、长期的一贯的表现就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
4.3 家长评语、社会评语,将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习惯,由校内拓展到家庭社会。学校要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对孩子的道德行为给予评价,使学生无论在校在家都保持一致。可聘请一部分社会上有代表性的与学生接触相对较多的人士作为义务监督员,定期不定期地请他们给学生行为予以评价,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保持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都始终如一,学生才能真正地将道德观念牢记于心,并固化自己的内心信念,才能真正做到始终如一。
总之,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学校和老师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时刻提醒指导学生时时把道德观念放在首要位置,时时按照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德育教育之目的,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