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不少教师的教学理念在逐渐更新,探究性学习越来越多地成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数学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但是,笔者从一些学科教研活动中也了解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预设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表面上定得高而全,但在实际课堂生成上没有体现出来,而是流于形式,甚至发生教学目标转移的现象。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一、体现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少教师只是简单地以课堂时间分配来确定“主体”,不敢多讲,唯恐落得一个按传统教法上课的“罪名”,盲目追求让学生“自主探究”及突显个性,尽可能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去引导、规范和总结,导致学生众说纷纭、思维混乱,甚至课堂失序,课后收效甚微,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应努力揭示概念、定理的本质属性,应把知识的学术形态努力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教学预设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其实,学生为主体不完全是体现在课堂时间分配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其思维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率上。
二、确定文本中的学生探究内容
探究性学习是指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悟、经历与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当然,科学发现都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而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引导与协调会大大缩短学生的探究时间,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另外,探究是需要建立在一定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之上的,随着学生知识逐渐增加与认知水平逐渐提高,教师的讲授应逐步减少,学生的自主探究则应逐步增多,所以,不是什么学习内容都要探究。教材中有些基础知识,如函数的定义,初学时是不完善的,以后才逐步完善,有些数学新概念的引入与学生以前的知识联系不很密切,像这样的概念(定义)类的知识就应鼓励、引导学生独立去获取(自学),以培养其数学阅读能力;对于性质、定理、推论等知识,则应鼓励学生多去探究。对于教材中一些基础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揭示、情感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总结等,教师讲授还是必要的。
三、备课要着重考虑学生的发展
很多教师认为备课仅仅是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而按课改的理念应该从多维度发展人的观点去看待备课。有专家对备课提出要做到“五有”或“五备”:脑中有“纲”(备大纲或课程标准),胸中有“本”(备教材),目中有“人”(备学生,掌握学情),心中有“数”(备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手中有“法”(备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熟悉教材与大纲,才能预计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灵活地去解决问题;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发展情况和心理特点,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有效、有序地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做到统筹兼顾、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备课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易于接受为原则,即要着重考虑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一句话,要考虑我们这样备课究竟能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
四、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客观现实,它制约着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影响其学习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应恰如其分地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一般来说,问题材料要“源”于教材,必要时可“高”于教材,要注意在各种知识交汇处设计问题。例如,高斯速算1+2+3+……+100的小故事、“印度国王象棋问题”的小故事能让学习数学的人终身难忘。又如,这样创设问题情境:一条绳子刚好能绕地球赤道(半径约为6730km)一圈,把绳子加长1米,绳子与赤道形成两个同心圆,人能否把手从这两个圆环的间隙穿过去?这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甚至是平时不喜欢学数学的学生)的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有所感悟,从而又进一步激发他们求知、探索、创造的欲望。
五、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实践的作用
不少教师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嫌麻烦和费时,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实验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可以展示数学现象、揭示数学本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在“正弦定理”的教学中,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用三角板、量角器、电子计算器去检验公式a/sinA=b/sinB=c/sinC是否成立。这样教学,学生的兴趣容易被调动起来,思维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理论联系实践还易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内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是鲜活、有趣、实用的,从而会进一步激发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六、要科学、合理、辩证地评价学生
当前提倡“用赏识性、鼓励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但是要注意不要“矫枉过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分歧,思想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不要千篇一律地都给予肯定,可以肯定之中有否定,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肯定他们成功之处的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例如,数学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而学生往往是各自探究到其外延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规范与总结,让学生的思想都统一到概念的本质,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过程。
七、教师应重视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科学知识不断更新,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追求也有别于以前,这势必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如情感激活、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各种思维的碰撞而产生的问题,其中许多是教师事前无法预料的,有些是教师难以解决的,因此,教师要做到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的探究活动,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
现在的课堂教学多为教师个人独立备课与授课,而集体研讨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的势单力薄,是一种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的合作形式。因此,校内同科、同年级教师之间应相互交流,发挥集体智慧和才能,校外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学校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以促进教师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
一、体现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少教师只是简单地以课堂时间分配来确定“主体”,不敢多讲,唯恐落得一个按传统教法上课的“罪名”,盲目追求让学生“自主探究”及突显个性,尽可能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对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去引导、规范和总结,导致学生众说纷纭、思维混乱,甚至课堂失序,课后收效甚微,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育应努力揭示概念、定理的本质属性,应把知识的学术形态努力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教学预设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其实,学生为主体不完全是体现在课堂时间分配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其思维的参与程度和学习效率上。
二、确定文本中的学生探究内容
探究性学习是指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悟、经历与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当然,科学发现都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而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引导与协调会大大缩短学生的探究时间,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另外,探究是需要建立在一定基础知识与认知水平之上的,随着学生知识逐渐增加与认知水平逐渐提高,教师的讲授应逐步减少,学生的自主探究则应逐步增多,所以,不是什么学习内容都要探究。教材中有些基础知识,如函数的定义,初学时是不完善的,以后才逐步完善,有些数学新概念的引入与学生以前的知识联系不很密切,像这样的概念(定义)类的知识就应鼓励、引导学生独立去获取(自学),以培养其数学阅读能力;对于性质、定理、推论等知识,则应鼓励学生多去探究。对于教材中一些基础知识技能的进一步揭示、情感的培养、思想方法的总结等,教师讲授还是必要的。
三、备课要着重考虑学生的发展
很多教师认为备课仅仅是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而按课改的理念应该从多维度发展人的观点去看待备课。有专家对备课提出要做到“五有”或“五备”:脑中有“纲”(备大纲或课程标准),胸中有“本”(备教材),目中有“人”(备学生,掌握学情),心中有“数”(备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手中有“法”(备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熟悉教材与大纲,才能预计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灵活地去解决问题;掌握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发展情况和心理特点,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有效、有序地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才能做到统筹兼顾、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备课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易于接受为原则,即要着重考虑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一句话,要考虑我们这样备课究竟能不能使学生得到发展。
四、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客观现实,它制约着学生的心理活动,能影响其学习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应恰如其分地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一般来说,问题材料要“源”于教材,必要时可“高”于教材,要注意在各种知识交汇处设计问题。例如,高斯速算1+2+3+……+100的小故事、“印度国王象棋问题”的小故事能让学习数学的人终身难忘。又如,这样创设问题情境:一条绳子刚好能绕地球赤道(半径约为6730km)一圈,把绳子加长1米,绳子与赤道形成两个同心圆,人能否把手从这两个圆环的间隙穿过去?这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甚至是平时不喜欢学数学的学生)的积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中有所感悟,从而又进一步激发他们求知、探索、创造的欲望。
五、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实践的作用
不少教师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嫌麻烦和费时,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实验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可以展示数学现象、揭示数学本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在“正弦定理”的教学中,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然后用三角板、量角器、电子计算器去检验公式a/sinA=b/sinB=c/sinC是否成立。这样教学,学生的兴趣容易被调动起来,思维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理论联系实践还易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内化,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享受实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是鲜活、有趣、实用的,从而会进一步激发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六、要科学、合理、辩证地评价学生
当前提倡“用赏识性、鼓励性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但是要注意不要“矫枉过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分歧,思想方法多种多样,教师不要千篇一律地都给予肯定,可以肯定之中有否定,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肯定他们成功之处的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例如,数学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而学生往往是各自探究到其外延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规范与总结,让学生的思想都统一到概念的本质,这样才能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过程。
七、教师应重视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涌现,科学知识不断更新,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追求也有别于以前,这势必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如情感激活、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等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各种思维的碰撞而产生的问题,其中许多是教师事前无法预料的,有些是教师难以解决的,因此,教师要做到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的探究活动,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
现在的课堂教学多为教师个人独立备课与授课,而集体研讨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的势单力薄,是一种集思广益、优势互补的合作形式。因此,校内同科、同年级教师之间应相互交流,发挥集体智慧和才能,校外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学校间的学术交流活动,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以促进教师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