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追溯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源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需要,而语言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工具性功能,是一种缘于人们交流需要的工具。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利用语言这个工具,在表达出了内心的喜怒哀乐之后,心灵也可获得暂时的平衡与宁静。从这个层面来讲,每一次语言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求得平静,求得和谐。
所谓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在这里,语言的和谐则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运用语言的适当和得体。这也体现了语言的社会功效,即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内涵。
可是,在实践中,人们每次运用语言是否都达到了和谐交流的目的呢?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现实中语言不和谐的现象比比皆是。某地阿福被武汉大学录取,其母喜甚,拔腿前往邻居家报喜,孰料邻居家一贯要强之妇人回应曰:“不错嘛,真为你高兴,去年我侄儿出国留学时,我都没你这么兴奋。唉,话又说回来,你哪儿见过大世面哟”!不难想像阿福母亲的尴尬与难过,这样的谈话肯定是不和谐的。而造成这种不和谐现象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在于缺乏“内心之谐”和“外在之谐”。前者是指传统的“东方妒嫉”而产生的心眼儿“狭窄”,也即无容人之量;后者指交流过程中的“素质短缺”,即由于自身的知识和实际交往能力的缺乏而造成的交际困难。语言交流若能做到内外兼具,则和谐不远矣!据报道香港某美容院依靠其美容师在服务中与顾客拉家常塑造和谐气氛而生意红火,它的成功有力证明了和谐的语言环境也是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前提,这用中国的俗话说也许就是“和气生财”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告诫我们语言交流的和谐在生活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可如何才能营造一个语言和谐交流的社会环境呢?我以为还应该从以上关涉的交流中内外两重纬度入思。“内心之谐”既然指称包容则要求语言交流中至少一方务必有大胸襟。佛教中有这样一例:释迦牟尼传教时,被一外道士痛骂却不语,待其骂毕却笑道:“当一个人送礼物给你时,你不接受,那么这礼物属于谁呢?”那人粗鲁地答道:“当然属于送礼物的人!”释迦牟尼说:“那么刚才的诽谤之言属于谁呢?”至此以后,那外道弟子由衷佩服释迦牟尼宽阔的胸怀,既而因此皈依了佛教。言由心生,生活中矛盾重重,遇到麻烦如果不向内去求,不经过冷静思考,结果话一出口必然不中听,则和谐环境难修矣!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下“外在之谐”也难以为继。前不久,我的一个学生很气愤地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她买蛋糕时不小心把桌上的汽水碰倒,水溅到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士裤子上,学生马上诚恳地道歉,可这位女士却张口怒斥:“眼瞎了,慌个啥,回去让你妈好好教教你怎么做事。”一句不和谐的语言会带来“六月寒”啊!“闻名遐迩”的“汉骂”不正也有此憾吗?造成这种不谐之音的因素很多,除了所处环境、风俗、习惯等外,这也反映了一个人具有的知识、受教养的程度等素质问题;当然,这也不排除“漂亮的年轻女士”应用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有“短缺”的因素。反之,我们再看这一例:某杂志报道某跨国公司总裁脸左侧有一个十分明显的胎记(从眼角延至嘴边),当记者问及外貌与成才的关系时,他幽默地以己作答,在回忆中自豪地表述了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他父亲的第一次鼓励:“孩子,你出生前,我向上帝祷告,请他赐给我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于是上帝给了你特殊的才能,还让天使给你做了个记号,你脸上的标记是天使的吻痕,她这样做是为了让我在人群中容易找到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和谐的语言交流“暖人心”啊!
中国人素以重礼仪而享誉海内外,尤其是传统节日都免不了和亲朋好友互送祝福的话语。喜庆日子里最忌讳说的是不吉利的话,其实这个“民俗”的背后就暗含了人们都渴望有一个语言和谐交流的社会环境。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达到语言和谐交流应是一个以人为主客体的良性互动过程,是一个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结果,因此也必是一个如何营造语言交流和谐环境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向内去修,从教育入手,从小事抓起,从“娃娃抓起”,并要求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同构这一环境,这样才能既求得“内心之谐”同时又营造“外在之谐”,真正达到建构语言交流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作者通联:湖北武汉二中]
所谓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在这里,语言的和谐则是指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之间运用语言的适当和得体。这也体现了语言的社会功效,即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本质内涵。
可是,在实践中,人们每次运用语言是否都达到了和谐交流的目的呢?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现实中语言不和谐的现象比比皆是。某地阿福被武汉大学录取,其母喜甚,拔腿前往邻居家报喜,孰料邻居家一贯要强之妇人回应曰:“不错嘛,真为你高兴,去年我侄儿出国留学时,我都没你这么兴奋。唉,话又说回来,你哪儿见过大世面哟”!不难想像阿福母亲的尴尬与难过,这样的谈话肯定是不和谐的。而造成这种不和谐现象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在于缺乏“内心之谐”和“外在之谐”。前者是指传统的“东方妒嫉”而产生的心眼儿“狭窄”,也即无容人之量;后者指交流过程中的“素质短缺”,即由于自身的知识和实际交往能力的缺乏而造成的交际困难。语言交流若能做到内外兼具,则和谐不远矣!据报道香港某美容院依靠其美容师在服务中与顾客拉家常塑造和谐气氛而生意红火,它的成功有力证明了和谐的语言环境也是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前提,这用中国的俗话说也许就是“和气生财”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道理告诫我们语言交流的和谐在生活中也是相当重要的。可如何才能营造一个语言和谐交流的社会环境呢?我以为还应该从以上关涉的交流中内外两重纬度入思。“内心之谐”既然指称包容则要求语言交流中至少一方务必有大胸襟。佛教中有这样一例:释迦牟尼传教时,被一外道士痛骂却不语,待其骂毕却笑道:“当一个人送礼物给你时,你不接受,那么这礼物属于谁呢?”那人粗鲁地答道:“当然属于送礼物的人!”释迦牟尼说:“那么刚才的诽谤之言属于谁呢?”至此以后,那外道弟子由衷佩服释迦牟尼宽阔的胸怀,既而因此皈依了佛教。言由心生,生活中矛盾重重,遇到麻烦如果不向内去求,不经过冷静思考,结果话一出口必然不中听,则和谐环境难修矣!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下“外在之谐”也难以为继。前不久,我的一个学生很气愤地告诉我这样一件事,她买蛋糕时不小心把桌上的汽水碰倒,水溅到一位漂亮的年轻女士裤子上,学生马上诚恳地道歉,可这位女士却张口怒斥:“眼瞎了,慌个啥,回去让你妈好好教教你怎么做事。”一句不和谐的语言会带来“六月寒”啊!“闻名遐迩”的“汉骂”不正也有此憾吗?造成这种不谐之音的因素很多,除了所处环境、风俗、习惯等外,这也反映了一个人具有的知识、受教养的程度等素质问题;当然,这也不排除“漂亮的年轻女士”应用语言的实际交际能力有“短缺”的因素。反之,我们再看这一例:某杂志报道某跨国公司总裁脸左侧有一个十分明显的胎记(从眼角延至嘴边),当记者问及外貌与成才的关系时,他幽默地以己作答,在回忆中自豪地表述了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他父亲的第一次鼓励:“孩子,你出生前,我向上帝祷告,请他赐给我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于是上帝给了你特殊的才能,还让天使给你做了个记号,你脸上的标记是天使的吻痕,她这样做是为了让我在人群中容易找到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和谐的语言交流“暖人心”啊!
中国人素以重礼仪而享誉海内外,尤其是传统节日都免不了和亲朋好友互送祝福的话语。喜庆日子里最忌讳说的是不吉利的话,其实这个“民俗”的背后就暗含了人们都渴望有一个语言和谐交流的社会环境。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达到语言和谐交流应是一个以人为主客体的良性互动过程,是一个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结果,因此也必是一个如何营造语言交流和谐环境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向内去修,从教育入手,从小事抓起,从“娃娃抓起”,并要求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同构这一环境,这样才能既求得“内心之谐”同时又营造“外在之谐”,真正达到建构语言交流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作者通联:湖北武汉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