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走进小学数学课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csyang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们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常常会采用创设问题情景这一教学策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其求知欲。一个好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从而也会使数学课堂活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培养;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许多教师运用了“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策略。这种学习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要从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具体目标是: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1]。
  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发生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最实际、最直接的内驱力。
  如教学“循环小数”时,教师可通过一个诙谐的故事引入:“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他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老师指名叫一学生接着讲下去,学生讲了一段说讲不完,因为这个故事总是重复的。这时师适时引出:在数学王国里,有一种小数也像这个故事一样总是重复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循环小数”。以此导入新课,形成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一下子进入最佳的状态。
  二、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创设新颖别致、富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有意识的把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2]。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来验证。”师生互动,检验后,学生们都很惊讶:“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师说:“其实,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像老师一样做到,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接着,自然引入新知的学习。这样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造成知识冲突,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状态下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创设现实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数学教学的生命在于实践生活,创设现实问题情境,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置身于生活问题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校的一位教师这样创设情景:一个“购物商店”,由几位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这样,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且也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开展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开展活动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良好形式。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创设问题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中为学生所接受,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开展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眼观察、口表达、耳倾听、脑思考的过程中去获取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了觀察分析的过程,加深了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这样开展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体会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使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教师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由四名学生分别戴着数字0、1、2、3和小数点的头饰表演“淘气的小数点”。随着“小数点”站位的变化,出现了不同的小数,让学生观察小数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五、创设适度的问题阶梯,促使学生的有效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设计开放性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投身于一个思维上层层深入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层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创设了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1)两条直线相交,一条直线旋转,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生从中引出直角,又由两直线能相交成直角,引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度数。(2)三角形的内角和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有关系吗?小组合作,通过折对角线得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3)引发猜想: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是多少?(4)动手操作,自主验证。通过汇报可以看出,学生们积极合作、相互启发,利用量、画、折、拼、分等多种方法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这样,问题情境就不会被当作一种可有可无的装饰,而是推进有效教学的必要“奠基石”与“加油站”。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和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主动探索,参与问题的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陈清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孔企平.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图形变式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几何直观辨认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图形变式教学是在保持几何图形本质的基础上,做一些适当的改变以突出几何图形的本质。本文主要就初中數学教学中几何图形变式教学的影响因素及程度进行阐述,目的是为了使图形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学数学;几何图形;变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也在改
作为我国学科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语文教学,对于个人、国家与社会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阅读作为与语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始至终贯穿于语文教学,语文教材也都是以文章为主
1766年11月,10岁的莫扎特回到故乡萨尔茨堡。他感到国外哪儿也没有这儿美好。当他遇到昔日的小伙伴,并没有觉得自己与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仍然和从前一样,和他们一起捉迷藏
冬日的下午,窗外正寒风凛冽,淫雨霏霏,一切都显得很阴郁。关上窗帘,打开音响,轻轻啜着一杯香暖润滑的奶茶,耳边飘过刘若英的新歌《听说》,温馨的感觉弥漫了全身,这大概就是传
大型近水平露天煤矿采用分区开采内排压帮,而采区过渡转向方式是开采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保证黑岱沟露天煤矿首采区以直角转向顺利过渡至二采区,研究提出了扇形和留沟缓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的基础性学科,在素质教育体系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需要做出深入的调整与改革.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课堂提问扮演的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卫星通信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和发展。众所周知的Iridium、Globalstar等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出台,标志着小卫星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
今年春季,我校菌种厂种了许多平菇,播种40余天,菌丝虽然健壮,但未见出菇。我们将王桢《农书》中的“惊蕈”原理搬到平菇的生产上来,4月7日开始“惊蕈”,8日中午已见大批出菇
前言果树高接栽培能提高栽培品种的抗寒力,主要是借助于抗寒中间砧抵御严寒低温的不良气候,改变了树体结构,中间砧对接穗的生长结果产生影响,从而提高栽培品种的越冬抗寒力
从全国各省采集了121个栽培的木耳(Auricularia)的样品或菌种产耳后,按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分类。其中有94个样品是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Hook.)Underw),27个样品是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