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二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发挥思政课主渠道基础上,医学院校应当大力开辟思政课第二课堂路径,从构建大思政格局、培育学生传承革命精神、聚焦医学人文、提升教师素养等方面全面发力,着力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优秀的医学学子。
关键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实践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要求决定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群演”,各类课程应当与思政课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1]开辟第二课堂育人渠道,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教育过程的全部体系的有力之举。
一、点面结合,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
推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是高校对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高校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和持久战,根据教育部党组《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制度建设上,高校应充分发挥联动效应,例如结合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协同扎实推进思政理论课主题学习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广泛动员教师参与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价值引导作用,增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的思想性和实效性。
落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点,铺开教师引领、全员参与的面。组织教师带领大学生队伍分赴各地区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点面结合,落实到位的实践格局。通过基层义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访、精准帮困、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助力医疗扶贫工作。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服务社会、细致了解基层,磨炼学生品质、增强意志力,在第二课堂中学生们亲身体会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落足医学生专业特点,结合社会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大学生成长成才等焦点问题等编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选题指南。学生可根据实践指南自行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并撰写报告,形成了在实践活动面上的全覆盖。
二、重尋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如何提升学生在思政课中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获得感是第二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记载,反映着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精神,不但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历史内涵,还具有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红色资源集中、具体、直观地反映了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内涵。医学院校与一般高校一样,都可依赖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革命精神教育,例如通过遴选学生团队、学生代表赴省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思政课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激发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共实践、同思考。
挖掘红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教学,除实地参观学习外还可以同步举办“论坛博弈”,引导大学生骨干和教师代表就参观感悟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展开讨论。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现场教学,唤起学生爱国情怀,奋进精神。
三、聚焦医学人文,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医学院校还可依托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加强学校医学人文建设。以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修养为主旨,设立医学人文大讲堂,开展系列讲座,旨在感召医学生铭记使命责任,践行医学生誓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围绕“医学人文教育”主题,医学院校开展丰富的专业讲堂,聘请校内外专家就专业前沿、重点政策、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等问题进行专业讲授专题报告。聚焦医学人文同时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唤学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有效举措,例如依托医学院校伦理教研室展开思政教育,积极以医学专业科普教育基地为载体面向医学生开展朋辈宣讲活动,宣扬“无语体师”奉献精神,强化学生自我职业教育,开展专项调研,潜移默化地落实育人工作。
四、提升教师素养,开展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首先应当先受教育。开展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师德师风考核、能力评估等,围绕教学质量专项工作中的短板问题进行“认领”,并展开讨论。邀请专家教授对高校思政课存在的普遍问题及“互联网+思政”、“思政课课程教学”等相关主题作专题报告。带领教师重走革命足迹,赴纪念馆等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教育。实践研修活动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认知的补充,更是对理想信念的巩固坚定。相关的研修活动还可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Z].2018.
作者简介:乔婷(1989.6-),女,西安医学院助教,西安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干事,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播。
关键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实践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要求决定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独角戏”,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思政教育工作的“群演”,各类课程应当与思政课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1]开辟第二课堂育人渠道,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于教育过程的全部体系的有力之举。
一、点面结合,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
推动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是高校对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也是高校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和持久战,根据教育部党组《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校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制度建设上,高校应充分发挥联动效应,例如结合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多部门,协同扎实推进思政理论课主题学习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广泛动员教师参与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价值引导作用,增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的思想性和实效性。
落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点,铺开教师引领、全员参与的面。组织教师带领大学生队伍分赴各地区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点面结合,落实到位的实践格局。通过基层义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访、精准帮困、政策宣讲等多种形式,助力医疗扶贫工作。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服务社会、细致了解基层,磨炼学生品质、增强意志力,在第二课堂中学生们亲身体会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落足医学生专业特点,结合社会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大学生成长成才等焦点问题等编著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选题指南。学生可根据实践指南自行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并撰写报告,形成了在实践活动面上的全覆盖。
二、重尋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如何提升学生在思政课中的参与性、互动性和获得感是第二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记载,反映着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精神,不但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历史内涵,还具有丰富的精神和文化内涵。红色资源集中、具体、直观地反映了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内涵。医学院校与一般高校一样,都可依赖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革命精神教育,例如通过遴选学生团队、学生代表赴省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现思政课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激发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共实践、同思考。
挖掘红色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教学,除实地参观学习外还可以同步举办“论坛博弈”,引导大学生骨干和教师代表就参观感悟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展开讨论。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现场教学,唤起学生爱国情怀,奋进精神。
三、聚焦医学人文,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医学院校还可依托医学人文研究中心,加强学校医学人文建设。以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修养为主旨,设立医学人文大讲堂,开展系列讲座,旨在感召医学生铭记使命责任,践行医学生誓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围绕“医学人文教育”主题,医学院校开展丰富的专业讲堂,聘请校内外专家就专业前沿、重点政策、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等问题进行专业讲授专题报告。聚焦医学人文同时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呼唤学生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的有效举措,例如依托医学院校伦理教研室展开思政教育,积极以医学专业科普教育基地为载体面向医学生开展朋辈宣讲活动,宣扬“无语体师”奉献精神,强化学生自我职业教育,开展专项调研,潜移默化地落实育人工作。
四、提升教师素养,开展教师社会实践研修活动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要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首先应当先受教育。开展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会、师德师风考核、能力评估等,围绕教学质量专项工作中的短板问题进行“认领”,并展开讨论。邀请专家教授对高校思政课存在的普遍问题及“互联网+思政”、“思政课课程教学”等相关主题作专题报告。带领教师重走革命足迹,赴纪念馆等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教育。实践研修活动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对教师理论素养和实践认知的补充,更是对理想信念的巩固坚定。相关的研修活动还可激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和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Z].2018.
作者简介:乔婷(1989.6-),女,西安医学院助教,西安医学院党委宣传部干事,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