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走进上犹县社溪镇沙塅村,扑面而来的是一片勃勃生机:漫山的桂花苗吐露新芽,向人们昭示着盎然的春意;一幢幢整洁靓丽的小康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田间山上,通村通组砼路蜿蜒穿梭,忙着给桂花苗运送有机肥的农用车辆穿梭不息;村部旁边的农民休闲广场上,三五成群的老人和儿童正在玩耍着各式健身器材,不时发出阵阵快乐的笑声……近年来,该村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一大四小”造林绿化的契机,大力发展桂花苗木产业,短短几年时间,就脱去了“贫困村”的帽子,实现了由贫穷向富裕的嬗变。探析沙塅村桂花苗木产业发展的历程,给人予思索和启迪。
一、发展之果
沙塅村有17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总面积10135亩,耕地856亩,现有人口1529人,人均耕地0.6亩,曾经是个有名的偏僻贫困山村。自2008年以来,该村把握机遇,大力发展桂花苗木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也推动了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
1、从“恶水穷山”到“秀水清山”。沙塅村原来是上犹县三大片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之一,大部分山场的山顶光秃,水土流失严重。当地有谚云:沙塅千百家,家家要淘沙;一家不淘沙,就不像人家。过去,每到五、六月份就水灾频发,把即将收割的水稻冲毁,不少村民只有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到了七、八月份,又缺水干旱,导致晚稻无法按时播种。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村民们向荒山进军,开发山场,以桂花为重点,着力推进桂花苗木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该村的特色苗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万亩,其中桂花有100多万株,涵盖金桂、丹桂、八月桂、四季桂等几十个品种,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良好生态环境,从过去的“恶水穷山”变成了如今的“秀水清山”。
2、从“泥房土屋”到“洋楼别墅”。2007年以前,沙塅村人均收入仅2000多元,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全村300多户农民的房舍,多是泥巴、粘土建成的土屋。村里的男青年普遍存在难找对象问题。2008年以来,政府大力引导村民上山种苗,大面积种植桂花苗木,经过几年发展,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到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4380元,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全县农民平均收入,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目前,村里建起了集商贸、医务、幼儿教育、综合办公于一体的村部大楼;村里的主干道和次干道均浇筑了水泥路;20多户农民家里购买了电脑;80多户农民在县城购买了房子;80%的农户盖起了小洋楼,自来水管、太阳能热水器、电视网络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和城里的“洋楼别墅”不相上下。
3、从“种田泥腿”到“产业工人”。过去,沙塅村的村民和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向地要粮。年轻的人大都外出沿海打工务工贴补家用,中年人和妇女外出打工很难找到工作,只有呆在家里种田种地、照顾老人孩子。2008年以来,该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桂花苗木产业,引进大户开发山场搞基地,推动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直接促成了100多位留守农民实现就近打工,年劳务总收入达60多万元,种田的“泥腿子”摇身一变成了桂花苗木基地的产业工人。
4、从“孔雀南飞”到“引凤还巢”。以前,东南沿海地区企业多,就业机会多,村里60%左右的青壮年劳力都选择外出打工务工贴补家用。自从村里建起桂花苗木产业基地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一些原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受到鼓舞,纷纷拿出在外打工赚来的钱回乡创业,并带动了一大批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就业。如该村的何广金,2008年在深圳一家公司当中层主管,月薪达5000多元,得知村里搞桂花苗木产业开发后,他辞去了外面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他获得30万元贴息贷款,加上自己的打工积蓄,承包220余亩山场发展桂花苗木产业,年产值达90余万元,还带动了60多人就业。据统计,仅2010年一年,该村就引导6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办桂花苗木种植基地。
5、从“争水盗木”到“自发修路”。过去,沙塅村因当地河流狭小,农田灌溉水资源严重不足,村民常常因抗旱争水而引起打架斗殴的纠纷;部分村民迫于生计,经常上山盗砍村集体的树木,偷运木材现象时有发生,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破坏了社会和谐。自发展桂花苗木产业以来,该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水资源涵养明显改观,旱涝由天的局面不再复存;加之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就使斗殴、偷盗的现象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谈种植、议发展的和谐文明的村风,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也随之增加,如2010年,该村村民自发投劳、投资修筑村组公路达4.5公里,使村里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二、发展之策
沙塅村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大桂花苗木产业,使村民的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究其原因,是因为该村找准了一条促进产业发展的路子。该村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把握规划引领、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干部带头、科技支撑等五个节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1、规划引领,选准大户。沙塅村因过去群众贫困而导致山林过度砍伐,山上植被稀少,生态破坏比较严重。但同时沙塅村村民素有在房前屋后种植八月桂、杉树、罗汉松的传统,村里有400多人掌握了嫁接和扦插技术。根据沙塅村生态破坏的现状和群众掌握苗木种植技术的实际,县里在经过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花卉苗木产业的广阔前景,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在2008年提出了发展以种植桂花为主的桂花苗木产业规划。在产业规划引领下,根据沙塅资源禀赋,要求凡是进入沙圾进行苗木产业开发的客商须经镇村两级严格把关,实行“招商选资”。经过双向选择,考虑辐射和带动效应,最终拥有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的廖文坚、庄诗平、何涛等三家客商作为第一批种植大户落户沙塅,开发桂花苗木规模化基地6200亩。
2、机制创新,突破瓶颈。土地流转以及平衡大户散户之间的关系是推进农业产业建设的两大瓶颈。针对土地流转难题,沙圾村创新桂花苗木基地土地流转方式,尊重群众意愿,推行“五统一分”(即统一流转、统一开发、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技术和分户管理)开发模式,以村委会为承包主体,将土地使用权流转集中到村委会,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将土地流转给大户和本村的返乡农民工,集中连片种植,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为减少矛盾纠纷,加快基地开发进程,镇村两级在土地流转承包过程中坚持“先给老表,再给老板”的 原则,引导大户让利于民,全村共有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2400多亩。同时引导大户与散户在2010年底组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沙塅桂花苗木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分散经营,统一销售,共享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不仅有效提高了桂花苗木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而且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理念。
3、资源整合,扶优龙头。在沙塅村开发建设桂花苗木基地,根据测算,包括租山、整地、修路、打穴、种苗、肥料、水电等每亩投入至少在10000元以上,光靠单一的产业发展资金是杯水车薪,因此整成功,关键在该村有一个有战斗力的村领导班子。沙塅村两委班子本着带领群众致富为民谋利的原则,高度重视产业发展问题,将桂花苗木产业发展作为该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一是带头搞山地流转。基地建设之初,很多村民“守土重迁”,宁愿土地荒芜也不愿拿出来流转,村两委班子带头把自家的山场拿出来流转,以实际行动消除群众的戒备心理。二是带头发展产业。村书记何善学同志带头承包了20多亩山场搞桂花苗木种植,并提供资金和技术带动了30多户农民在自家的耕地上种植桂花。在村干部的引领下,广大村民种植桂花苗木的信心大涨,全村90%以上的山场被集中流转用来种植桂花苗木,村民争相种植桂花,房前屋后也基本种上了桂花等珍贵苗木。
5、科技支撑,生态为重。一是基地建设生态化开发。全面推广“山顶戴帽、山脚穿靴、大穴种植”,尽量保留原有阔叶树种,修通环山路网,推行猪沼林一体化,增强基地的生态功能。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行标准化种植。如廖文坚的桂花苗木基地采用了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生物农药,并全部启用了滴灌设施,既节水又降低了成本。三是全面推行“苗林一体化”模式,加快植树造林绿化进程,提前形成生态防护效益,促进林业生态体系的形成。四是按照“山水园林路配套,产业生态旅游相融”的要求,把沙塅桂花苗木基地打造成为四季芬芳的旅游观光园。
三、发展之悟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项新的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也是实现农民致富的主导和关键。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金光大道”,从沙塅村桂花苗木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嬗变既给人予欣慰和震憾,也给人予启迪与思索。通过对沙塅村发展桂花苗木产业的探析,笔者从中得到几点启示。
启示一:要致富农民就要减少农民。沙塅村的变迁史证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引导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洗脚上岸”,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引导其进城进镇,到工业园的企业务工或到城镇从事餐饮、建筑、服务等第三产业,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这样既使其自身和家人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等现代文明,也能进一步做旺城市人气,促进城镇化步伐。对暂不具备进城、进镇条件的“洗脚上岸”农民,可引导和鼓励其到当地的农业产业基地务工,成为农业产业工人,这样,既能大幅增加收入,又能更好的照顾老人和小孩,真正做到离土不离乡,实现在家门口务工的目的。
启示二:要发展产业就要选准产业。沙塅村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由贫穷向富裕的转变,归根结底是因为该村在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我省“一大四小”工程深入推进、对绿化苗木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选准了桂花苗木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这无疑是选准了有广阔市场的产业。而同时,该村的土质、气候和种植桂花苗木的传统,又是保证这一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所以,要选准产业,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三点:一是所选产业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所选产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三是所选产业要使群众能够接受,即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启示三:要做大产业就必须加强政府扶持。沙圾村桂花苗木产业之所以能够实现由小到大的发展,无论是产业规划、山地流转、苗木培植还是基地道路、山塘等基础设施工程的修建,都离不开县、乡、村三级的大力引导、帮扶和协调。因此,在强调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注意到政府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重在引导、帮扶和协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揠苗助长。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制定并落实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信息、资金和技术上予以照顾和扶持,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为顺利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建立现代农业保驾护航。
启示四:要发动群众就必须强化示范引导。发展产业既离不开政府支持,又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广大农民群众既有脱贫的愿望,又存在怕担风险的畏难情绪,也缺乏发展事业的技术、资金。这些矛盾成为了产业发展的“瓶颈”。而沙圾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进诸如廖文坚、庄诗平、何涛等有实力企业家发展产业基地,将有效地破解这一瓶颈,开创“大家上山种苗,大户经营管理”的局面。而且,这种“大家上山种苗,大户经营管理”的生产方式,既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也为打造品牌、打开外地市场、提高产品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上官涛
一、发展之果
沙塅村有17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总面积10135亩,耕地856亩,现有人口1529人,人均耕地0.6亩,曾经是个有名的偏僻贫困山村。自2008年以来,该村把握机遇,大力发展桂花苗木产业,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也推动了村容村貌的巨大变化。
1、从“恶水穷山”到“秀水清山”。沙塅村原来是上犹县三大片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之一,大部分山场的山顶光秃,水土流失严重。当地有谚云:沙塅千百家,家家要淘沙;一家不淘沙,就不像人家。过去,每到五、六月份就水灾频发,把即将收割的水稻冲毁,不少村民只有背井离乡外出逃荒到了七、八月份,又缺水干旱,导致晚稻无法按时播种。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村民们向荒山进军,开发山场,以桂花为重点,着力推进桂花苗木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该村的特色苗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万亩,其中桂花有100多万株,涵盖金桂、丹桂、八月桂、四季桂等几十个品种,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良好生态环境,从过去的“恶水穷山”变成了如今的“秀水清山”。
2、从“泥房土屋”到“洋楼别墅”。2007年以前,沙塅村人均收入仅2000多元,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全村300多户农民的房舍,多是泥巴、粘土建成的土屋。村里的男青年普遍存在难找对象问题。2008年以来,政府大力引导村民上山种苗,大面积种植桂花苗木,经过几年发展,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到2010年,人均收入达到4380元,收入水平远远高于全县农民平均收入,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目前,村里建起了集商贸、医务、幼儿教育、综合办公于一体的村部大楼;村里的主干道和次干道均浇筑了水泥路;20多户农民家里购买了电脑;80多户农民在县城购买了房子;80%的农户盖起了小洋楼,自来水管、太阳能热水器、电视网络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和城里的“洋楼别墅”不相上下。
3、从“种田泥腿”到“产业工人”。过去,沙塅村的村民和他们的祖祖辈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向地要粮。年轻的人大都外出沿海打工务工贴补家用,中年人和妇女外出打工很难找到工作,只有呆在家里种田种地、照顾老人孩子。2008年以来,该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桂花苗木产业,引进大户开发山场搞基地,推动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直接促成了100多位留守农民实现就近打工,年劳务总收入达60多万元,种田的“泥腿子”摇身一变成了桂花苗木基地的产业工人。
4、从“孔雀南飞”到“引凤还巢”。以前,东南沿海地区企业多,就业机会多,村里60%左右的青壮年劳力都选择外出打工务工贴补家用。自从村里建起桂花苗木产业基地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一些原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受到鼓舞,纷纷拿出在外打工赚来的钱回乡创业,并带动了一大批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就业。如该村的何广金,2008年在深圳一家公司当中层主管,月薪达5000多元,得知村里搞桂花苗木产业开发后,他辞去了外面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他获得30万元贴息贷款,加上自己的打工积蓄,承包220余亩山场发展桂花苗木产业,年产值达90余万元,还带动了60多人就业。据统计,仅2010年一年,该村就引导6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办桂花苗木种植基地。
5、从“争水盗木”到“自发修路”。过去,沙塅村因当地河流狭小,农田灌溉水资源严重不足,村民常常因抗旱争水而引起打架斗殴的纠纷;部分村民迫于生计,经常上山盗砍村集体的树木,偷运木材现象时有发生,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破坏了社会和谐。自发展桂花苗木产业以来,该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水资源涵养明显改观,旱涝由天的局面不再复存;加之村民收入不断增加,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就使斗殴、偷盗的现象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谈种植、议发展的和谐文明的村风,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也随之增加,如2010年,该村村民自发投劳、投资修筑村组公路达4.5公里,使村里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二、发展之策
沙塅村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大桂花苗木产业,使村民的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究其原因,是因为该村找准了一条促进产业发展的路子。该村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把握规划引领、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干部带头、科技支撑等五个节点,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1、规划引领,选准大户。沙塅村因过去群众贫困而导致山林过度砍伐,山上植被稀少,生态破坏比较严重。但同时沙塅村村民素有在房前屋后种植八月桂、杉树、罗汉松的传统,村里有400多人掌握了嫁接和扦插技术。根据沙塅村生态破坏的现状和群众掌握苗木种植技术的实际,县里在经过多次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花卉苗木产业的广阔前景,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在2008年提出了发展以种植桂花为主的桂花苗木产业规划。在产业规划引领下,根据沙塅资源禀赋,要求凡是进入沙圾进行苗木产业开发的客商须经镇村两级严格把关,实行“招商选资”。经过双向选择,考虑辐射和带动效应,最终拥有技术、资金和市场优势的廖文坚、庄诗平、何涛等三家客商作为第一批种植大户落户沙塅,开发桂花苗木规模化基地6200亩。
2、机制创新,突破瓶颈。土地流转以及平衡大户散户之间的关系是推进农业产业建设的两大瓶颈。针对土地流转难题,沙圾村创新桂花苗木基地土地流转方式,尊重群众意愿,推行“五统一分”(即统一流转、统一开发、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技术和分户管理)开发模式,以村委会为承包主体,将土地使用权流转集中到村委会,再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将土地流转给大户和本村的返乡农民工,集中连片种植,提高规模化种植水平。、为减少矛盾纠纷,加快基地开发进程,镇村两级在土地流转承包过程中坚持“先给老表,再给老板”的 原则,引导大户让利于民,全村共有返乡农民工创业示范基地2400多亩。同时引导大户与散户在2010年底组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沙塅桂花苗木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分散经营,统一销售,共享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不仅有效提高了桂花苗木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而且彼此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理念。
3、资源整合,扶优龙头。在沙塅村开发建设桂花苗木基地,根据测算,包括租山、整地、修路、打穴、种苗、肥料、水电等每亩投入至少在10000元以上,光靠单一的产业发展资金是杯水车薪,因此整成功,关键在该村有一个有战斗力的村领导班子。沙塅村两委班子本着带领群众致富为民谋利的原则,高度重视产业发展问题,将桂花苗木产业发展作为该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一是带头搞山地流转。基地建设之初,很多村民“守土重迁”,宁愿土地荒芜也不愿拿出来流转,村两委班子带头把自家的山场拿出来流转,以实际行动消除群众的戒备心理。二是带头发展产业。村书记何善学同志带头承包了20多亩山场搞桂花苗木种植,并提供资金和技术带动了30多户农民在自家的耕地上种植桂花。在村干部的引领下,广大村民种植桂花苗木的信心大涨,全村90%以上的山场被集中流转用来种植桂花苗木,村民争相种植桂花,房前屋后也基本种上了桂花等珍贵苗木。
5、科技支撑,生态为重。一是基地建设生态化开发。全面推广“山顶戴帽、山脚穿靴、大穴种植”,尽量保留原有阔叶树种,修通环山路网,推行猪沼林一体化,增强基地的生态功能。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行标准化种植。如廖文坚的桂花苗木基地采用了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生物农药,并全部启用了滴灌设施,既节水又降低了成本。三是全面推行“苗林一体化”模式,加快植树造林绿化进程,提前形成生态防护效益,促进林业生态体系的形成。四是按照“山水园林路配套,产业生态旅游相融”的要求,把沙塅桂花苗木基地打造成为四季芬芳的旅游观光园。
三、发展之悟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项新的系统工程,它是对传统产业发展模式的革新,也是实现农民致富的主导和关键。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金光大道”,从沙塅村桂花苗木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嬗变既给人予欣慰和震憾,也给人予启迪与思索。通过对沙塅村发展桂花苗木产业的探析,笔者从中得到几点启示。
启示一:要致富农民就要减少农民。沙塅村的变迁史证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引导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洗脚上岸”,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引导其进城进镇,到工业园的企业务工或到城镇从事餐饮、建筑、服务等第三产业,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这样既使其自身和家人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等现代文明,也能进一步做旺城市人气,促进城镇化步伐。对暂不具备进城、进镇条件的“洗脚上岸”农民,可引导和鼓励其到当地的农业产业基地务工,成为农业产业工人,这样,既能大幅增加收入,又能更好的照顾老人和小孩,真正做到离土不离乡,实现在家门口务工的目的。
启示二:要发展产业就要选准产业。沙塅村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由贫穷向富裕的转变,归根结底是因为该村在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我省“一大四小”工程深入推进、对绿化苗木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选准了桂花苗木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这无疑是选准了有广阔市场的产业。而同时,该村的土质、气候和种植桂花苗木的传统,又是保证这一事业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所以,要选准产业,最关键的是要做到三点:一是所选产业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所选产业要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三是所选产业要使群众能够接受,即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
启示三:要做大产业就必须加强政府扶持。沙圾村桂花苗木产业之所以能够实现由小到大的发展,无论是产业规划、山地流转、苗木培植还是基地道路、山塘等基础设施工程的修建,都离不开县、乡、村三级的大力引导、帮扶和协调。因此,在强调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注意到政府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持重在引导、帮扶和协调,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揠苗助长。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制定并落实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信息、资金和技术上予以照顾和扶持,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为顺利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建立现代农业保驾护航。
启示四:要发动群众就必须强化示范引导。发展产业既离不开政府支持,又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广大农民群众既有脱贫的愿望,又存在怕担风险的畏难情绪,也缺乏发展事业的技术、资金。这些矛盾成为了产业发展的“瓶颈”。而沙圾村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进诸如廖文坚、庄诗平、何涛等有实力企业家发展产业基地,将有效地破解这一瓶颈,开创“大家上山种苗,大户经营管理”的局面。而且,这种“大家上山种苗,大户经营管理”的生产方式,既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也为打造品牌、打开外地市场、提高产品质量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