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是情感的艺术,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情是声的依据,声是情的表达与展现,只有声音与情感表现的有机融合、浑然一体才能使声乐艺术能够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声乐作品《玫瑰三愿》具有歌词的文学性、旋律的婉转性以及情感的真挚性,在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应该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深入地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情感、音色与力度,从而能够声情并茂地表达出作品的内涵与意境。
关键词:风格特点;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意境;演唱
《玫瑰三愿》是黄自众多艺术歌曲中最为典型的一首,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艺术性,那么,声乐演唱者在表演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呢?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1了解作者
1.1黄自先生出生年月以及求学经历
黄自(1904~1938),中国作曲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他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执教期间,他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
1.2作者代表作品以及个人特点
黄自音乐创作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分当数抒情性艺术歌曲,他将西洋的写作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有机结合,清新雅丽,余音袅袅。代表作品:《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等。黄自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与西方大小调体系完美地结合,具体表现:在歌词上,他选用中国近代时期诗人所写的抒情诗歌,充满着浪漫主义的人文气息;在音乐上,他则运用西方大小调作为基础,与诗歌的音调、节奏、句法结构等方面巧妙结合,表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音乐风格与艺术特征。
2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2.1作品的年代背景及意义
《玫瑰三愿》词作者龙七1932年在上海音专教课时,课问看到校园里面的玫瑰花凋谢,一片萧条,不由得生出怜悯与慨叹而写下此歌。歌曲从侧面表达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作者用抒情细腻的笔法,赞美感叹的音调慨叹玫瑰在战火中的不幸,深情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其对于美好事物容易消逝的眷恋、怜悯之情和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爱怜与赞美,更深层次地表现出自己对于祖国命运的忧思之情和对山河破碎的愤慨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3《玫瑰三愿》的艺术特色
3.1中西创作法的融合
《玫瑰三愿》篇幅很小,但从旋律、曲式结构、和声运用或词曲结合几个方面来讲,都显得非常典雅、精致。在创作中,黄自先生把中国的五声音阶与西洋的作曲创作技法巧妙融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作品前奏上,用延留音、倚音等大七和弦以及四五度叠置的结合,使歌曲倾向于五聲音阶的和声。这不仅具有中国古典歌曲的民族风格,又具有西洋音乐作品的浪漫主义情怀,很好的起到了烘托主题和渲染主题的作用,是伴奏与作品完美结合的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同时这也正是此首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
3.2歌曲的伴奏
伴奏是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玫瑰三愿》的伴奏中采用小提琴助奏和钢琴伴奏为主体的伴奏形式,感情被表达得更细腻、婉转、轻巧、流畅。前奏部分采用模仿的手法形成二声部的对位,用小提琴模仿复调的手法来与歌声相呼,让小提琴特有的音质表现出作品中依依不舍的情感与哀婉之情,通过创造诗一样的意境来表达作品的艺术特色。
4歌曲情感浅析
4.1歌曲所表现的情感
《玫瑰三愿》创作于黑暗的三十年代,歌词上虽然体现的是玫瑰形象,但音乐中却具有现代女子的反叛意识。因此,在连续推出“三愿”中,用大跳音型作为旋律的主导动机,是为了表现中国妇女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以及敢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虽然表现为热情奔放,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封建势力仍然严重压制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5歌曲的演唱
5.1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首先是字正,字音念得准也有助于声音位置的统一、音色的圆润,产生听觉上的美感。声音自然动听,行腔圆润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5.2节奏与速度
在节奏上,此曲是采用以三拍子为基础的复合拍子,在6/8与9/8拍的变化下,结合音乐弱起节奏的变化,呈现出了如同少女一般多愁善感、心思慎密的玫瑰花。
5.3气息的运用
演唱这首声乐曲子还需要注意气息的要求,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只有气息流畅自然,才能更好的表现歌曲。在处理作品前后两部分时,气息的松与紧,强与弱是有所对比的,通过对比才能使音色、力度、速度、感情的表达更加准确到位,更好的诠释作品。
5.4通读作品的表情符号,合理想象,进行演唱
《玫瑰三愿》整首歌曲的情绪应该把握为含蓄、深情、情感内敛的,通过作品谱面上的表情符号、强弱对比等相关符号位基础,加上个性的处理,能让音乐更加有韵味、有内涵。
6结束语
通过对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学习与演唱,深深的体会到词曲营造的精妙意境。在演唱歌曲的同时,声音是根本,但情感是使作品富有生命的源泉。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歌曲二度创作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创造出的音乐形象才能更加准确、丰富、生动。那么,声情并茂这个歌唱艺术之花才会盛开不衰,永远芳香怡人。
关键词:风格特点;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意境;演唱
《玫瑰三愿》是黄自众多艺术歌曲中最为典型的一首,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艺术性,那么,声乐演唱者在表演这首歌曲的过程中如何才能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呢?文章对此进行分析。
1了解作者
1.1黄自先生出生年月以及求学经历
黄自(1904~1938),中国作曲家,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人,是中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在美国欧伯林学院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习作曲。他1929年回国,先后在上海沪江大学音乐系、国立音专理论作曲组任教,并兼任音专教务主任。执教期间,他热心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黄自是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倡导音乐创作走民族乐派的道路,探索音乐的民族风格。
1.2作者代表作品以及个人特点
黄自音乐创作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部分当数抒情性艺术歌曲,他将西洋的写作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有机结合,清新雅丽,余音袅袅。代表作品:《春思曲》《思乡》《玫瑰三愿》等。黄自将具有中国特色的诗歌与西方大小调体系完美地结合,具体表现:在歌词上,他选用中国近代时期诗人所写的抒情诗歌,充满着浪漫主义的人文气息;在音乐上,他则运用西方大小调作为基础,与诗歌的音调、节奏、句法结构等方面巧妙结合,表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歌曲音乐风格与艺术特征。
2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2.1作品的年代背景及意义
《玫瑰三愿》词作者龙七1932年在上海音专教课时,课问看到校园里面的玫瑰花凋谢,一片萧条,不由得生出怜悯与慨叹而写下此歌。歌曲从侧面表达了当时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作者用抒情细腻的笔法,赞美感叹的音调慨叹玫瑰在战火中的不幸,深情而又含蓄地表达了其对于美好事物容易消逝的眷恋、怜悯之情和对青春美好时光的爱怜与赞美,更深层次地表现出自己对于祖国命运的忧思之情和对山河破碎的愤慨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3《玫瑰三愿》的艺术特色
3.1中西创作法的融合
《玫瑰三愿》篇幅很小,但从旋律、曲式结构、和声运用或词曲结合几个方面来讲,都显得非常典雅、精致。在创作中,黄自先生把中国的五声音阶与西洋的作曲创作技法巧妙融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作品前奏上,用延留音、倚音等大七和弦以及四五度叠置的结合,使歌曲倾向于五聲音阶的和声。这不仅具有中国古典歌曲的民族风格,又具有西洋音乐作品的浪漫主义情怀,很好的起到了烘托主题和渲染主题的作用,是伴奏与作品完美结合的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同时这也正是此首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
3.2歌曲的伴奏
伴奏是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玫瑰三愿》的伴奏中采用小提琴助奏和钢琴伴奏为主体的伴奏形式,感情被表达得更细腻、婉转、轻巧、流畅。前奏部分采用模仿的手法形成二声部的对位,用小提琴模仿复调的手法来与歌声相呼,让小提琴特有的音质表现出作品中依依不舍的情感与哀婉之情,通过创造诗一样的意境来表达作品的艺术特色。
4歌曲情感浅析
4.1歌曲所表现的情感
《玫瑰三愿》创作于黑暗的三十年代,歌词上虽然体现的是玫瑰形象,但音乐中却具有现代女子的反叛意识。因此,在连续推出“三愿”中,用大跳音型作为旋律的主导动机,是为了表现中国妇女对理想世界的憧憬,以及敢于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虽然表现为热情奔放,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封建势力仍然严重压制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5歌曲的演唱
5.1字正腔圆
字正腔圆首先是字正,字音念得准也有助于声音位置的统一、音色的圆润,产生听觉上的美感。声音自然动听,行腔圆润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5.2节奏与速度
在节奏上,此曲是采用以三拍子为基础的复合拍子,在6/8与9/8拍的变化下,结合音乐弱起节奏的变化,呈现出了如同少女一般多愁善感、心思慎密的玫瑰花。
5.3气息的运用
演唱这首声乐曲子还需要注意气息的要求,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只有气息流畅自然,才能更好的表现歌曲。在处理作品前后两部分时,气息的松与紧,强与弱是有所对比的,通过对比才能使音色、力度、速度、感情的表达更加准确到位,更好的诠释作品。
5.4通读作品的表情符号,合理想象,进行演唱
《玫瑰三愿》整首歌曲的情绪应该把握为含蓄、深情、情感内敛的,通过作品谱面上的表情符号、强弱对比等相关符号位基础,加上个性的处理,能让音乐更加有韵味、有内涵。
6结束语
通过对黄自先生艺术歌曲的学习与演唱,深深的体会到词曲营造的精妙意境。在演唱歌曲的同时,声音是根本,但情感是使作品富有生命的源泉。我们只有充分发挥歌曲二度创作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创造出的音乐形象才能更加准确、丰富、生动。那么,声情并茂这个歌唱艺术之花才会盛开不衰,永远芳香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