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高职院校加强教育信仰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教育信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信仰是教育之魂。必须从教育价值、理想境界、精神动力等方面加强高职院校教育信仰建设。只有真正把教育当成了信仰,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劳动者。
关键词: 教育信仰;高职院校;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0-0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010-02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人们重在职业技能培养的认知下,要真正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把高职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教师就必须把教育当作信仰。本文拟从高职院校加强教育信仰建设的重要性及建设途径,谈谈个人的粗略看法。
1 高职院校加强教育信建设的重要性
1.1 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发展作用的极度信服、无限尊崇和执着忠诚,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导。教育信仰主要体现的是教育思想、精神状态、潜在动力和理想境界。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早在80年前就指出:“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而只是一种教学技术而已。”一代文学大师朱自清也认为“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应努力成为以教育为信仰的人”。[1]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对高职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科学,完整、准确地把握高职培养目标的内涵,是完成高职教育任务,实现高职教育目的,确保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必须把高职教育作为职教人的一种信仰,执着地为着这个目标而奋斗。只有这样,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才能直正得以实现。
1.2 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要让高职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育信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高职生价值愿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牢学生的精神支柱;才能找准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增强高职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当前,高职院校真正有教育信仰的人固然有之,但有的人并不那么堅定,并不那么真诚,表现为教育理念落后,总是抱着传统的教育观不放,严重地阻碍了职业教育发展。有些学校表现为功利主义倾向突出,不是坚持育人为本,而是一味地追求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动手做事成了唯一的目标;有些教师职业理想模糊,工作动力不足,不知向何处发展。因此,必须 “加强教育信仰建设,努力破解教育难题,因为国家无信仰则亡,民族无信仰则衰,教育无信仰则乱”。
1.3 教育信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信仰是伟大教育精神的源泉和具体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对于高职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它使高职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与这一职业相关联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强大的信仰力量,支持教师在物质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不断走向职教育的高处和深处。同时,对职业信仰才有职业的乐趣,对人生信仰才有人生的幸福。正是有着对教育的信仰,我校一批批优秀教师才会以高级职称的身份在职教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们让自己与教书育人融为一体,使自己与学生的成长融为一体。正是因为他们有了教育信仰,才有了他们对职教的坚守,才有了我校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走向社会,走向各个岗位,走向幸福的人生。
2 加强高职院校教育信仰建设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教师选择教育这一职业并具有教育信仰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亦即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作为高职院校,如何结合院校的实际,加强教育信仰建设呢?
2.1 从科学认识高职教育价值角度入手加强教育信仰建设。教育信仰具有价值性。与其他事物价值相比,教育价值是人类的最高价值,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促进科研、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等方面。教育的价值功能与教育信仰的功能是融为一体的,高职教育的价值功能与教育信仰同样是融为一体的。高职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术教育,而是以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为第一要务,即首先重在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然后才是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若没有这样的正确认识,若没有教育信仰作为灵魂,高职教育就会陷入盲目、浮躁、平庸状态,难以发挥出高职教育的价值作用;高职教师若没有教育信仰导航,就会迷失方向,精神匮乏,不能有效地发挥陶冶学生情感、提升学生人格、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对教育的本质有如此科学而深刻的认识,就能更加自觉和坚定地履行高职教育使命。
2.2 從培养精神动力的角度入手加强高职教育信仰建设。教育信仰具有动力性,主要反映在由需要、理想、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而引起的活动和行为的动因方面,即人们常说的内在精神动力。这种动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目的性和指导性,它可以弥补物质动力的不足。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捍卫信仰的主义,抛头颅,洒热血,无所畏惧。和平建设时期,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了实现向往的社会主义理想,不为名利所诱惑,不被艰难困苦所压倒,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但是,当下的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如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等,使得不少的教职员工对教育缺乏信仰,更多的是把教育当成教会学会一技之长的手段,或者是教师自已谋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信仰。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克服困难、攻关克难、改革创新。要加强高职教育信仰建设,就必须以职业教育为信仰,把职业教育作为事业,全力创造职业教育辉煌;把职业教育作为科学,精心探索职业教育规律;把职业教育作为艺术,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活力。这些宝贵的精神力量,都是来自对职业教育事业的使命感,来自“学校兴衰,责任在我”的担当意识。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推动着高职教育不断跨上新的台阶。[3]
2.3 从培养崇高的理想角度入手加强高职教育信仰建设。陶行知说过:“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教育信仰具有理想性,这是对教育面向未来的展望,也是教师精神修养要达到的一种境界。教育信仰所反映的理想境界与其他信仰有着明显的不同,是以育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在高职教育中,由于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不同和存在着素质差异,每个教育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不尽相同的。大致有三个不同层次:以教书为生的较低的生活境界,这种教师,多半把教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不求有功,但求温饱,其他则不作为关注的重点;以追求真、善、美为主的较高的道德境界,这种教师,注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求真、举善、尚美的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以培养人为使命的崇高的事业境界,这种教师,把教育视为国家事业,与时俱进,追求卓越。
高职教育有着许多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因素,特别是生源结构。高职生大多源于高考的低分者,他们有的是是因为高考的失误,但有的却是因为厌学、学习基础薄弱、良好学习习惯的缺失等原因所致。面对这样的生源,如果高职教师没有崇高的境界,没有远大的理想追求,是无法端正认识,无法真正去关爱这些学生,更无法从灵魂深处感染学生,也就无法把高职生培养成人成才,当然也就无法完成高职教育的使命了。
总之,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形式,承担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教育信仰是教育之魂。只有真正树立了教育信仰,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吴恒山;教育需要信仰 [J];《教师》 2015年35期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
[3]李建成;教育信仰的塑造[J];《江苏教育》 2016(22)
作者简介:郑玉美,女,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教育信仰;高职院校;重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0-0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1-0010-02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人们重在职业技能培养的认知下,要真正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把高职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教师就必须把教育当作信仰。本文拟从高职院校加强教育信仰建设的重要性及建设途径,谈谈个人的粗略看法。
1 高职院校加强教育信建设的重要性
1.1 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发展作用的极度信服、无限尊崇和执着忠诚,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导。教育信仰主要体现的是教育思想、精神状态、潜在动力和理想境界。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早在80年前就指出:“教育需要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教育,而只是一种教学技术而已。”一代文学大师朱自清也认为“教育者须对教育有信仰心,应努力成为以教育为信仰的人”。[1]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对高职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科学,完整、准确地把握高职培养目标的内涵,是完成高职教育任务,实现高职教育目的,确保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必须把高职教育作为职教人的一种信仰,执着地为着这个目标而奋斗。只有这样,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才能直正得以实现。
1.2 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要让高职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教育信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高职生价值愿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牢学生的精神支柱;才能找准与学生思想的共鸣点,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增强高职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
当前,高职院校真正有教育信仰的人固然有之,但有的人并不那么堅定,并不那么真诚,表现为教育理念落后,总是抱着传统的教育观不放,严重地阻碍了职业教育发展。有些学校表现为功利主义倾向突出,不是坚持育人为本,而是一味地追求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动手做事成了唯一的目标;有些教师职业理想模糊,工作动力不足,不知向何处发展。因此,必须 “加强教育信仰建设,努力破解教育难题,因为国家无信仰则亡,民族无信仰则衰,教育无信仰则乱”。
1.3 教育信仰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育信仰是伟大教育精神的源泉和具体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对于高职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它使高职教师坚定地认同教师职业及与这一职业相关联的生活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强大的信仰力量,支持教师在物质世界中拒绝各种诱惑,引导教师把自己生命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人生理想和教育理想的追求之中,不断走向职教育的高处和深处。同时,对职业信仰才有职业的乐趣,对人生信仰才有人生的幸福。正是有着对教育的信仰,我校一批批优秀教师才会以高级职称的身份在职教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们让自己与教书育人融为一体,使自己与学生的成长融为一体。正是因为他们有了教育信仰,才有了他们对职教的坚守,才有了我校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走向社会,走向各个岗位,走向幸福的人生。
2 加强高职院校教育信仰建设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教师选择教育这一职业并具有教育信仰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亦即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作为高职院校,如何结合院校的实际,加强教育信仰建设呢?
2.1 从科学认识高职教育价值角度入手加强教育信仰建设。教育信仰具有价值性。与其他事物价值相比,教育价值是人类的最高价值,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促进科研、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等方面。教育的价值功能与教育信仰的功能是融为一体的,高职教育的价值功能与教育信仰同样是融为一体的。高职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术教育,而是以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为第一要务,即首先重在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然后才是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若没有这样的正确认识,若没有教育信仰作为灵魂,高职教育就会陷入盲目、浮躁、平庸状态,难以发挥出高职教育的价值作用;高职教师若没有教育信仰导航,就会迷失方向,精神匮乏,不能有效地发挥陶冶学生情感、提升学生人格、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对教育的本质有如此科学而深刻的认识,就能更加自觉和坚定地履行高职教育使命。
2.2 從培养精神动力的角度入手加强高职教育信仰建设。教育信仰具有动力性,主要反映在由需要、理想、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而引起的活动和行为的动因方面,即人们常说的内在精神动力。这种动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目的性和指导性,它可以弥补物质动力的不足。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捍卫信仰的主义,抛头颅,洒热血,无所畏惧。和平建设时期,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了实现向往的社会主义理想,不为名利所诱惑,不被艰难困苦所压倒,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但是,当下的高职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如高职院校的社会地位、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等,使得不少的教职员工对教育缺乏信仰,更多的是把教育当成教会学会一技之长的手段,或者是教师自已谋生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信仰。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克服困难、攻关克难、改革创新。要加强高职教育信仰建设,就必须以职业教育为信仰,把职业教育作为事业,全力创造职业教育辉煌;把职业教育作为科学,精心探索职业教育规律;把职业教育作为艺术,不断创新职业教育活力。这些宝贵的精神力量,都是来自对职业教育事业的使命感,来自“学校兴衰,责任在我”的担当意识。正是这种信仰的力量,推动着高职教育不断跨上新的台阶。[3]
2.3 从培养崇高的理想角度入手加强高职教育信仰建设。陶行知说过:“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教育信仰具有理想性,这是对教育面向未来的展望,也是教师精神修养要达到的一种境界。教育信仰所反映的理想境界与其他信仰有着明显的不同,是以育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在高职教育中,由于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不同和存在着素质差异,每个教育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不尽相同的。大致有三个不同层次:以教书为生的较低的生活境界,这种教师,多半把教书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不求有功,但求温饱,其他则不作为关注的重点;以追求真、善、美为主的较高的道德境界,这种教师,注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求真、举善、尚美的行为影响和教育学生;以培养人为使命的崇高的事业境界,这种教师,把教育视为国家事业,与时俱进,追求卓越。
高职教育有着许多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因素,特别是生源结构。高职生大多源于高考的低分者,他们有的是是因为高考的失误,但有的却是因为厌学、学习基础薄弱、良好学习习惯的缺失等原因所致。面对这样的生源,如果高职教师没有崇高的境界,没有远大的理想追求,是无法端正认识,无法真正去关爱这些学生,更无法从灵魂深处感染学生,也就无法把高职生培养成人成才,当然也就无法完成高职教育的使命了。
总之,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形式,承担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其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置疑的,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教育信仰是教育之魂。只有真正树立了教育信仰,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吴恒山;教育需要信仰 [J];《教师》 2015年35期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
[3]李建成;教育信仰的塑造[J];《江苏教育》 2016(22)
作者简介:郑玉美,女,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