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謂國民教育,普遍而言就是愛國教育,國民教育不僅關乎教育範疇,更關乎培養國民對國家的歸屬感、承擔精神和國民身份認同。緃觀當今世界,實施國民教育早已成為國際慣例。
為充分瞭解澳門居民國民身份認同的程度,以及民衆對國民教育的態度取向,及時掌握相關人群的情感訴求,體現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以及作爲本澳社會一員的責任,本月民調中心開展了以國民教育爲主題的專項民調。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資料收集和分析的基本單位是個人,個人調查對象包括本地永久居民、非永久居民,年齡層次涵蓋15歲—55歲的本澳居民。調查內容主要圍繞民眾對國民教育的取態展開。
本次民調於2012年8月11日至9月10日進行,採用了入戶發放問卷和網絡調查兩種方式。其中,入戶調查共發放1000份問卷,收回710份,回收率爲71%;其中有效問卷562份,有效問卷佔總問卷數爲56.2%。網上問卷共收到1900份,其中剔除740份有缺省值或者答非所問的問卷,共有1160份問卷被視爲有效問卷。因此,今次民調共收回有效問卷數爲1722份。在個人調查主問卷被訪者中,男性佔49.31%,女性佔50.69%。
有效問卷中的被訪者中本澳永久居民1553人,非永久居民169人。按照身份劃分,在校生有581人,教師、家長及其他人員1141人。
二、問卷分析
本次反饋回的民衆意見如下:
(1)有1284位受訪者表示贊同國民教育,佔有效問卷數的74.6%;有387位受訪者對國民教育持保留態度,佔有效問卷數的22.5%;祇有51位受訪者明確表示反對國民教育,佔有效問卷數的2.9%;
(2)有1054位受訪者認爲開展有效的國民教育可以加深其對國家的認識及瞭解,佔有效問卷數的61.2%;有105位受訪者認爲國民教育有“洗腦”的嫌疑,佔有效問卷數的6%。
(3)有1591位受訪者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對國家的歸屬感有所增强,佔有效問卷數的92.4%。原因包括隨著與內地不斷的接觸而逐漸增加的好感以及國家在航天、奧運、經濟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帶來的榮譽感;
(4)有986位受訪者認爲在學習階段開設國民教育科有必要,佔有效問卷數的57.3%;有1294位受訪者認爲,國民教育可以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推廣,比如赴內地旅遊參觀、電視節目/電視宣傳片、展覽等,佔有效問卷數的75.1%。
(5)在國民教育課題方面,有735位受訪者表示對國家的發展現况最感興趣,佔比42.7%;有521位受訪者表示對中華歷史文化最感興趣,佔比30.3%。
三、結 論
以上就是我們本次民意調查的基本情况,在調查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民衆對國民教育十分關心,在認同國民教育必要性的同時,也希望對國民教育的推廣可以採用多種形式,以“潤物細無聲”般的方法達成全社會的共識。
眾所周知,國民教育制度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國際慣例。世界上推廣國民教育最成功的是美國,在美國的中小學校裏,國旗、國歌、總統畫像這些美國國家的象徵物,到處可見可聞,許多中小學校每天都有升國旗、奏國歌儀式。一項調查顯示,在歐美18個發達國家中,美國人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最强,也最願意爲保衛他們的國家而戰,美國人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與系統完善、潛移默化的國民教育密切相關。法國的國民教育偏重法蘭西民族優秀傳統,突出法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光輝業績,褒揚一切有別於他國的獨特之處,培養了作爲法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新加坡也十分重視國民教育,新加坡每年都要開展一次“國家意識周”活動,來凝聚國民的國家意識。在韓國,各類學校裏愛國主義教育都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從小到大就被告知韓國有哪些值得驕傲的地方,培養學生對國家的熱愛和認同感。
通過今次的民調,我們也發現,大部分澳門民衆對國民教育持認同和支持態度,有受訪者認爲,國民教育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國際慣例,關乎培養國民對國家的歸屬感、承擔精神和國民身份認同,香港特區政府向中小學增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引爆當地民眾激烈爭議,將其冠以“愚民”、“洗腦”等負面形容詞,顯然違背常識。還有受訪者表示,國民教育不僅關乎教育範疇,而且關乎澳門的可持續發展,在粵澳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澳人如果不認識國家,澳門怎麽能加快融入內地經濟體系?澳人如果對國家民族沒有認同感,又怎麽能抓住國家發展的大機遇,實現兩地共同發展?
基於此,我們認爲,澳門推行面向社會進行的國民教育,是一種必然,對於增强民衆的社會認知,提升民族認同,增進雙方相互瞭解,提升學生個人能力等都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們在民調中也發現,單單在學習階段開設國民教育科目,對於國民教育而言還遠遠不够,不僅在形式上顯得單薄,即使在效果上,也有待提高。國民教育應與公民教育緊密結合,國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國民”,而不是培養“順民”,應以培養健康的下一代,有責任心的下一代爲主,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他們對國家、民族、歷史的瞭解和認同,讓他們知道5000年中華歷史的艱辛和厚重,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判斷的能力、勇於面對挫折和困難的能力。唯有此,國民教育才能真正成爲得到民眾真心擁護的“一國兩制”政策下的教育利器,讓特區澳門不僅實現形式上的回歸,更能實現心理上的回歸!
為充分瞭解澳門居民國民身份認同的程度,以及民衆對國民教育的態度取向,及時掌握相關人群的情感訴求,體現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以及作爲本澳社會一員的責任,本月民調中心開展了以國民教育爲主題的專項民調。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資料收集和分析的基本單位是個人,個人調查對象包括本地永久居民、非永久居民,年齡層次涵蓋15歲—55歲的本澳居民。調查內容主要圍繞民眾對國民教育的取態展開。
本次民調於2012年8月11日至9月10日進行,採用了入戶發放問卷和網絡調查兩種方式。其中,入戶調查共發放1000份問卷,收回710份,回收率爲71%;其中有效問卷562份,有效問卷佔總問卷數爲56.2%。網上問卷共收到1900份,其中剔除740份有缺省值或者答非所問的問卷,共有1160份問卷被視爲有效問卷。因此,今次民調共收回有效問卷數爲1722份。在個人調查主問卷被訪者中,男性佔49.31%,女性佔50.69%。
有效問卷中的被訪者中本澳永久居民1553人,非永久居民169人。按照身份劃分,在校生有581人,教師、家長及其他人員1141人。
二、問卷分析
本次反饋回的民衆意見如下:
(1)有1284位受訪者表示贊同國民教育,佔有效問卷數的74.6%;有387位受訪者對國民教育持保留態度,佔有效問卷數的22.5%;祇有51位受訪者明確表示反對國民教育,佔有效問卷數的2.9%;
(2)有1054位受訪者認爲開展有效的國民教育可以加深其對國家的認識及瞭解,佔有效問卷數的61.2%;有105位受訪者認爲國民教育有“洗腦”的嫌疑,佔有效問卷數的6%。
(3)有1591位受訪者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份,對國家的歸屬感有所增强,佔有效問卷數的92.4%。原因包括隨著與內地不斷的接觸而逐漸增加的好感以及國家在航天、奧運、經濟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帶來的榮譽感;
(4)有986位受訪者認爲在學習階段開設國民教育科有必要,佔有效問卷數的57.3%;有1294位受訪者認爲,國民教育可以採取多種形式進行推廣,比如赴內地旅遊參觀、電視節目/電視宣傳片、展覽等,佔有效問卷數的75.1%。
(5)在國民教育課題方面,有735位受訪者表示對國家的發展現况最感興趣,佔比42.7%;有521位受訪者表示對中華歷史文化最感興趣,佔比30.3%。
三、結 論
以上就是我們本次民意調查的基本情况,在調查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民衆對國民教育十分關心,在認同國民教育必要性的同時,也希望對國民教育的推廣可以採用多種形式,以“潤物細無聲”般的方法達成全社會的共識。
眾所周知,國民教育制度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國際慣例。世界上推廣國民教育最成功的是美國,在美國的中小學校裏,國旗、國歌、總統畫像這些美國國家的象徵物,到處可見可聞,許多中小學校每天都有升國旗、奏國歌儀式。一項調查顯示,在歐美18個發達國家中,美國人對國家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最强,也最願意爲保衛他們的國家而戰,美國人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與系統完善、潛移默化的國民教育密切相關。法國的國民教育偏重法蘭西民族優秀傳統,突出法國各個歷史時期的光輝業績,褒揚一切有別於他國的獨特之處,培養了作爲法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新加坡也十分重視國民教育,新加坡每年都要開展一次“國家意識周”活動,來凝聚國民的國家意識。在韓國,各類學校裏愛國主義教育都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學生從小到大就被告知韓國有哪些值得驕傲的地方,培養學生對國家的熱愛和認同感。
通過今次的民調,我們也發現,大部分澳門民衆對國民教育持認同和支持態度,有受訪者認爲,國民教育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國際慣例,關乎培養國民對國家的歸屬感、承擔精神和國民身份認同,香港特區政府向中小學增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引爆當地民眾激烈爭議,將其冠以“愚民”、“洗腦”等負面形容詞,顯然違背常識。還有受訪者表示,國民教育不僅關乎教育範疇,而且關乎澳門的可持續發展,在粵澳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澳人如果不認識國家,澳門怎麽能加快融入內地經濟體系?澳人如果對國家民族沒有認同感,又怎麽能抓住國家發展的大機遇,實現兩地共同發展?
基於此,我們認爲,澳門推行面向社會進行的國民教育,是一種必然,對於增强民衆的社會認知,提升民族認同,增進雙方相互瞭解,提升學生個人能力等都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們在民調中也發現,單單在學習階段開設國民教育科目,對於國民教育而言還遠遠不够,不僅在形式上顯得單薄,即使在效果上,也有待提高。國民教育應與公民教育緊密結合,國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國民”,而不是培養“順民”,應以培養健康的下一代,有責任心的下一代爲主,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他們對國家、民族、歷史的瞭解和認同,讓他們知道5000年中華歷史的艱辛和厚重,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判斷的能力、勇於面對挫折和困難的能力。唯有此,國民教育才能真正成爲得到民眾真心擁護的“一國兩制”政策下的教育利器,讓特區澳門不僅實現形式上的回歸,更能實現心理上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