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山朝圣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ua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年读荀子《劝学》,只知道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推崇为“后圣”,却不曾知道荀子是今天的山西安泽人。
  乙未年初秋,“三个文化”推进会间隙,与文联、作协的两位挚友提及朝圣荀子故里的意向,谁知两位钟情地域文化研究的兄弟一呼而应。岂料,次日一早准备出行时,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然而,意外的细雨并未改变我们的况山朝圣之行。
  汽车在蒙蒙细雨中沿长临二级公路缓缓西行,穿方山隧道,出王峪寺头,经安泽杜村,不足两个小时,安泽县城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停车凝望,沁河北岸赤色的山岩上,有一处飞檐斗拱直耸云天的塔楼,上书“望岳楼”。其东侧百余米,有一座古朴、典雅,酷似战国风格的山门,山顶的烟雾缭绕处,还有一尊高大的人物雕像。我们贸然断定这里就是我等冒雨寻访的况山。
  我们跨过沁河桥,顺路浏览过望岳楼,将车停在了况山脚下的荀子文化园外。此刻,蒙蒙细雨小了,小得像雨像雾又像烟,为荀子文化园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山门前,车辆停放有序,游客不算太多,我们各自提一把雨伞,开始沿陡峭石阶攀登神往的况山。游览况山有两条路。其一,进山门西侧有一条贯通全景的平缓山路;其二,进山门迎面是一条石阶陡峭、林木蔽天、不见景点、直达山顶的捷径小路。可能是绿荫通道里山花烂漫、野果飘香的诱惑,我们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攀石阶。陡峭的石阶让人气喘吁吁,不得不走走歇歇。面对上山的台阶,让人体悟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内涵。
  攀过九百八十级台阶,穿越清爽的绿荫通道,终于站在了况山之巅。况山,地处太岳山南麓的安泽县城东北,它东扼上党关,西指平阳城,南临沁河水,北依太岳山,海拔一千余米,千沟万壑,森林密布,春华秋实,冬青夏爽,登临其间如入人间仙境。我们抵达山顶时,高大的荀子塑像前已经聚集了不少朝圣的游客,都为十九米高的荀子塑像赞叹不已。高峻的况山之上,荀子身着长衫,手持竹简,美髯飘逸,顶天立地。
  蒙蒙细雨停歇了,凉爽的秋风也调皮地吹来,还不时地牵扯游人的衣襟;荀子塑像上空,几只展翅的鹰在盘旋中等待搏击长空;身旁的丛林里跳出一群七彩鸟,追逐着飞向了云天;南腔北调的游客,久久地聚集在荀子的脚下顶礼膜拜。我们三人在况山之巅四处眺望,只见远山云雾追逐,眼前奇花摇曳,林中百鸟啾啾,天空露出了几道奇异的祥光。俯瞰山下的安泽城光彩夺目,犹如遗落在翡翠丛里的一颗明珠;绕城的沁河水蜿蜒有致,像飘逸在俏妇人肩头的一条丝巾;流淌的沁河水像一首诗,美丽的安泽城似一幅画。
  顺荀子塑像广场西侧南下,我们来到了蔚为壮观的荀子文化园后圣殿,这里是主祭荀子的圣殿。殿内依次排列着老子、孔子、荀子、墨子、惠子等华夏民族五位圣贤的塑像,每尊端庄魁伟,灵动传神,栩栩如生。整个殿宇富丽堂皇,匠心独运,妙不可言。殿宇的背后是一道创意新颖、规模宏大、凹凸有序、图文并茂的荀子文化墙。墙高不下十米,长度约有百米,通体以晋南赤岩锻砌而成。建造者摘荀子劝学、修身、富国、荣辱、礼论、天论等三十二篇经典名句,分篇列章镌刻其上,一道简约的文化墙,处处闪烁着荀子思想文化的光芒。三人在文化墙的左上角找到了荀子的《劝学》篇,在给人以鼓励与鞭策、警醒与反思的经典名句前,旁若无人地齐声诵读起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漫步于荀子的《王制》《天论》前,浏览“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以虔诚的目光,探寻着荀子礼法兼治、勤政爱民的人文思想,思绪也似乎插上了翅膀,在况山的烟雨微风里自由飞翔。
  三人辞别后圣殿,拾阶而下,步入书院广场时丝丝烟雨又一次笼罩了况山。广场上,三十二根擎天玉柱围着一根金色龙柱形成了一个硕大的圆,齐刷刷地直刺云天。每根汉白玉柱上都镌刻着荀子的名言,且汉白玉柱的顶端都有一只口衔红菱的鸟。我们对书院广场的设计寓意有些迷惑不解,身边又无导游解说,只好随意揣测起来。文联主席说:三十二根玉柱,代表荀子华章三十二卷;玉柱形成一个圆,可能是寓意荀子圆满的一生。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说:玉柱顶端口衔红菱的鸟,也许是安泽人想通过飞鸟的传递速度,将荀子文化传遍华夏四面八方。我的猜想是:三十二根擎天玉柱围成了一个圆,兴许是寓意荀子文化必将给故里安泽撑起一片明朗的天。三人各抒己见的猜测之后,是一阵爽朗的笑声,笑声久久地回荡在况山与沁河的朦胧烟雨中。
  午餐在沁河边上的农家餐馆,我们深为荀子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叹,也为安泽倾力开发地域文化而感慨。感叹、感慨过后,谈论的话题依旧是大儒荀子。三个人随心所欲,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烟云,又对荀子的晚年境遇议论揣测了一番,臆断荀子晚年身居兰陵著书立说时,没有忘记况山的蓝草、山石与树木,也没有忘记沁河的溪流、螃蟹与黄鳝。况山与沁河的影子,在荀子的传世华章里随处可见,诸如:“山”、“水”、“溪”、“石”、“木”、“蟹”、“鳝”……甚至,还遥想晚年的荀子,会因了弟子韩非、李斯倍感欣慰,劝学名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兴许原本就是荀老先生对韩非、李斯的鞭策与鼓励……
  告别安泽城踏上归途的时候,朦胧的烟雨彻底停息了,灰暗的天空也逐渐明朗起来。汽车穿山越谷一路东行,我们再次回望安泽时,雨后西斜的秋阳正从太岳的况山折射出万道霞光,映红了太岳,也映照了东方。
  责任编辑:子非
其他文献
1200年前,唐人张继写下了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字懿孙,排行二十,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进士,曾佐戎幕,又为盐铁判官。相传第一次赴京落榜,或官场失意,曾夜泊姑苏城外的枫桥,时值深秋,寒光漫天,霜华满地,月落西山,只有江岸的几株枫树与一叶孤舟的渔火相伴,又听乌鸦悲鸣,更添旅愁,难以入眠。听
期刊
乌江渡,位于瓮安县江界河风景区,从唐代开渡以来,有1000多年历史。渡口宽约250米,两岸山势险峻,水深急流,自古被称作天险,诗曰:“横走天下路,难过乌江渡。”随着江界河大桥的建成,昔日喧嚣的渡口,变得清冷落寞。电站建成后,乌江渡便永远消失了。  乌江渡,是乌江航线重庆涪陵进入贵州的终点码头,也是红军长征强渡的战斗遗址,因此而闻名于世。1935年1月,中央红军冒严寒、战恶浪、破天险、抢渡乌江,在这
期刊
Z哥是我的高中室友,是一名爱打呼噜,同时又忠实于我国古典诗词的文艺哥。由于我对Z哥的文艺呼噜感触颇多,在此就不得不写写Z哥与他的呼噜。如有失真之处,那属我笔拙,我对Z哥的爱戴是不可置疑的。  热爱古典诗词的文艺男青年在三观正常的人的脑海中,该是一位风衣飘飘的眼镜秀士,似不食人间烟火,能一脸淡定又满怀深情地把句句诗词信手拈来。但Z哥的出现彻底将我的三观颠覆。Z哥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凤目隆准、奇额
期刊
九曲黄河万里沙,万里黄河渡口多。  黄河上的第一个渡口在鄂陵湖和扎陵湖的交界处,那里的河水极浅,藏族同胞的牛羊能轻而易举地踏过黄河。“黄河第一渡”在青海省的玛多县城边上,那里有黄河源标志的牛头碑。黄河流过青海、宁夏、内蒙、陕北、山西等地时,保留了大量的古渡口遗迹,不同的渡口流传着不同的故事,临津渡、金城渡、横城渡、风陵渡、孙口渡、大禹渡、茅津渡,这些延续使用了几千年的古渡口,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传说。
期刊
对于藏族同胞,我是心生敬意、敬爱、敬重的,只因为他们生活在地球最高的地方,一个天界般的地方,他们的精神和生活正如他们所信奉的藏传佛教一样的圣洁和纯美,天然和自然,更因为有了他们牦牛和藏羚羊般的坚守,才让我们拥有了从世界屋脊到大海一个完美的家,拥有了完整的长江和黄河,拥有了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源。  只是隔着千山万水,除了电影、电视、歌曲、书籍、图片的了解,我和青藏高原和藏族同胞终是没有零距离地亲近过,
期刊
在家乡临淄,打碗花是再寻常不过的一种花了,它俗名“麻虎眼”,圆叶黄花,沟头崖底随处可见。  有俗语道:“麻虎眼,麻虎眼,拿回家里打破碗。”阳春三月,群花竞艳时,打碗花在野地里默默地开放,很少有人问津——都怕拿回家里打破碗,但我的小伙伴玲玲却喜欢它。  玲玲是城里来的一个小姑娘,邻居家的小客人。我们一起在河滩里拧柳笛,编草帽,过家家,娶亲亲。我们一起用花草盖我们的“房子”,给“孩子”喝水喂饭;一起骑
期刊
也许,这一切,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直到某日无意中发现,河边的柳树已发出青青的嫩芽,才恍然发觉,春天已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临了。  当桃花、梨花不曾展笑颜时,开放得最为奔放的,要数那迎春花。一丛丛,一片片,冲入眼帘,渗入心扉的,是那暖暖的颜色。虽然花不名贵,随处可见,但她就如邻家女孩般亲切。  今天,我再次觅得她——梦中玉兰花的踪影。在看到的那一瞬,竟然想去抚摸。“净若清荷尘不染,色如白云美若仙。微风轻
期刊
有好久,没有陪母亲一起睡热炕了。  如今又一个冬来了,周末,难得的晴天。温热的阳光把天空洗干净了。  在暖气如春的窗前,突然很累很茫然,就特别想回家,见见冷风里的妈妈。  小儿子在院子外的一截陡坡路上,挣脱我的手,一边跑,一边大喊:“奶奶,我来了……”我穿过篱笆进了院子见到了妈妈,说:“妈,我和娃今天不走,住一晚。”  母亲就很惊喜的样子。  傍晚,我说:“我睡床,有电热毯,我习惯了。”  母亲执
期刊
似乎是在寻梦,临淄人在淄河滩里新建的“太公湖”,唤回了无数人,尤其是临淄人对这条母亲河的回忆。  春风过处,芽胚一动,河水便开始醒来,随着咔咔的断裂声,大块大块的浮冰开始随水漂流。我们曾经学着《闪闪的红星》中潘东子的样子,在冰块上高唱“小小竹排向东流——”但冰块毕竟不是那“小小竹排”,我们往往在最得意的时候,随着断裂的冰块落入水中而狼狈不堪。尽管回家后自己的屁股免不了要跟父母那不听辩解的鞋底来一次
期刊
父亲从小没娘,母亲没有婆婆,但我对祖母却恋得很深。  在“人人都去学大寨,自己孩子没人爱”的年代,母亲对我们兄弟三人的唯一照料,就是将我们喂饱后用长绳把我们的脚和桌子腿连在一起,出门挣工分。大人出门后,家里的情形可想而知,叮叮咣咣,哭声悠扬,半天过后都入梦乡。长大后我们姐弟的嗓音都不错——的的确确是小时候“哭”练的结果。  一次,直到很晚父母才回来,当我被惊惧的喊声吓醒的时候,母亲正在忙乱中找小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