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曲革命到建设的转变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ta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后,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解决发展问题。为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要经历解决革命问题到解决建设问题的转变。毛泽东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解决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俄国革命问题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转变,提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和方式。但他未能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由解决革命问题到解决建设问题的转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这一转变,建立了以邓小平理论为基础,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转变提供了立足于向现代社会转变,根据实现现代化的需要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范式、历史观和方法论,开创了和谐合作发展模式,找到了与马克思当初设想不同、通过发展实现社会主义胜利的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主题;革命;建设;转变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8)05-0018-05
  
  当代中国发生的变革举世瞩目。这场变革不仅从根本上改变着中国,而且也在改变着世界。这一变革之所以发生,在于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由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到全面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建设的转变。这一转变把社会主义价值归于解决发展问题,找到了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初设想有所不同,以和谐合作发展谋求社会主义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新途径、新方式。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也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贡献。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他号召要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宣传、教育与研究。本文试从理论主题转变的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与价值作初步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主题要经历由解决革命问题到解决建设问题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围绕着解决社会主义实践的主要矛盾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斗争,其主要任务是以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无产阶级专政解决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问题。阶级斗争在这一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 “我们都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特别是重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认为它是现代社会变革的巨大杠杆;所以我们决不能和那些想把这个阶级斗争从运动中勾销的人们一道走。”在解释什么是阶级斗争时,列宁指出:阶级斗争“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无权的、被压迫的和劳动的群众反对特权的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工或无产者反对有产者和资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创造活动是围绕解决革命问题进行的。马克思把自己的理论贡献归结为三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在革命实践中,阶级斗争、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生长点和关键词,成为真马克思主义还是假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成为搞马克思主义还是搞修正主义的根本标准。以革命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自己的历史贡献。这个理论指引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夺取政权的斗争,造成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形势。没有这个理论便没有无产阶级专政在东方落后国家的建立,便没有全球范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竞争格局的出现,便没有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这个理论在解决革命问题中所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根据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揭示,对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肯定以及在对资本主义发展内在矛盾分析中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对致力于解决发展问题,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共产党人来说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由解决政权问题的革命向解决生产力发展问题的建设转变。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在各种矛盾的相互作用中。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向东方落后国家转移。包括俄国、中国在内的一些东方落后国家在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中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作为发展道路的实质,是要解决这些国家在西方由资本主义解决的现代化问题,即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把社会主义实践划分为为实现现代化创造制度前提的革命和全面推进现代化的建设两个不同阶段。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尤为突出。江泽民指出: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中国现代化是在应对西方侵略中发生的,始终存在与西方的矛盾。中国现代化的第一阶段,是以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为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基本条件;中国现代化的第二阶段。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展开更广泛的社会革命,推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面转变,实现中国现代化。这两个阶段在性质、内容、形式和任务方面完全不同。解决建设问题。要通过理论主题的转变重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国化来解决马克思主义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矛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表现风格要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更重要的是要反映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现代化的矛盾及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的深刻认识。中国处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之中,实现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主题。对于中国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分析之上,以消灭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为任务的社会主义是超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首先要解决以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以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矛盾成为中国共产党实践活动中基本的矛盾关系,在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第一阶段是围绕解决中国革命问题展开的,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第二阶段是围绕解决建设问题展开的,其中国化理论成果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由毛泽东开创的。中国共产党是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和苏联十月革命影响下进行革命的,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内涵和苏联 经验教条化随之发生。毛泽东在同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他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中国的国情,明确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他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状况和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解决革命的动力、任务、道路、形式和路线方针政策问题,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解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俄国革命问题向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转变。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它又是在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中产生的,包含马克思主义里没有的内容,表现形式具有中国特色。毛泽东这一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于解决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矛盾具有普遍意义,但是毛泽东未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题由解决革命问题到解决建设问题的转变。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涉及许多重大问题极其困难
  
  邓小平指出:“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中国建立后,由于以革命为主题的思维惯性作用和受社会矛盾自身暴露过程的限制,毛泽东还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的矛盾,不能正确认识实现中国现代化和实现共产主义的关系。毛泽东是人民领袖,他特别关注党执政后能否防止政权变质,人民能否过上平等、共富的幸福生活这两大问题。毛泽东用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官僚主义、特权现象和贫富差距,走进了认识误区。从现代化的角度看。党在执政中出现的官僚主义、特权现象是带有等级制特征的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造成的。而这一体制的产生源于中国尚处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之中,是特殊环境中实现中国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生存的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权力变质问题,就必须发展商品经济,运用市场机制,否定自然经济,实现经济的社会化、政治的民主化。改变行政权力对社会资源的垄断。解决权力的产生、限制、监督和运作的民主和法制规范问题。但毛泽东却将官僚主义、等级特权视为干部的思想作风问题,视为阶级斗争在党内的表现,认为党内出现了一个官僚主义者阶级。人民要过上平等、共富的生活,也必须发展商品经济,运用市场机制,让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改变中国的贫穷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拜金主义等现象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去限制和克服。但毛泽东却将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举措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在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变中,无论是防止权力变质。还是保证人民过上幸福生活都与实现中国现代化相联系。毛泽东的努力违背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只能使问题日益严重,而在毛泽东的视野里这又成了阶级斗争越来越严重的根据。毛泽东在1956年党的八大以后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对形势的错估日趋严重,主要原因就在这里。以阶级斗争为纲,搞继续革命,甚至发动“文化大革命”成为毛泽东面向革命的思维的必然逻辑。但毛泽东却认为这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这是毛泽东晚年的悲剧。这就充分说明,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要摆脱“左”的禁锢,必须根据现代化建设要求转变面向革命的思维。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有思想准备,认为建设中也会犯错误。但他希望在建设中所犯的错误,不要像革命中所犯的错误那么多,时间那么长。但后来党在建设中所犯的错误超出了毛泽东的预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由解决革命问题向解决建设问题的转变,比马克思主义理论由解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革命问题和俄国革命问题向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转变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其主题向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转变的时候所涉及的主要是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任务和道路问题,尚不涉及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同富裕这些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核心价值。进入建设阶段。以解决革命问题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面对的是否定自然经济,实现生产社会化,肃清封建主义这些在西方由资本主义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规定的社会主义使命、社会主义制度设计和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当社会主义实践由革命转向建设时。在解决革命问题中所接受和形成的认识社会主义的范式、历史观、方法论以及关于社会主义的知识已经成为党的集体思维和进行思想交流的共同语言。人们已经习惯于以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为标准看待社会主义,习惯于以阶级分析的方法看待社会矛盾,把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差别、同社会主义价值追求有矛盾、利于发展生产力和实现现代化的做法当作搞资本主义。这样,就不可能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当社会在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与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解相矛盾的现象时,就可能因为追求社会主义而动摇对现代化的追求。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对一些事关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如商品经济、苏联模式、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等认识前后不一,甚至自相矛盾,正是理论和现实、认识和实践矛盾的反映。事实表明,以革命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矛盾不是个别结论的矛盾,而是社会主义历史任务、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和认识社会主义方法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需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的转变。对于这样一个转变,不经过“文化大革命”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是很难在全党达成共识的。
  
  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以解决建设问题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文化大革命”的结局表明,毛泽东的“继续革命”之路是走不通的。党从个人迷信、个人崇拜的历史阴影中走出来,为重新认识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契机。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后,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邓小平高扬解放思想的旗帜,首先解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他指出: “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它提出了一个认识社会主义的新视角。邓小平根据解决发展问题的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于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变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认识社会主义,实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1)实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范式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解决到中国现代化面临的矛盾及其解决的转变。以革命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揭示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根据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要求提出社会主义制度设想。邓小平理论则从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程度(不发达)上明确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根本任 务是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价值首先在于解决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现代化矛盾,根据实现现代化的要求解决社会主义具体制度问题。(2)实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历史观由阶级斗争史观到生产力史观的转变。以革命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人类社会自阶级产生后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阶级斗争中揭示革命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为搞革命解决政权问题提供理论支持。邓小平理论则强调生产力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首要标准,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持。 (3)实现了认识社会的方法由阶级矛盾分析法到发展矛盾分析法的转变。以革命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社会的方法主要是阶级矛盾分析法。这个方法揭示阶级斗争的根源,解决革命的动力、革命的同盟军和革命的对象问题,以组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推翻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统治的革命活动。邓小平理论认识社会的方法主要是发展矛盾分析法。这个方法分析中国在解决发展问题,实现现代化中面临的矛盾,揭示这些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矛盾对立面的协调、转化。形成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合力。在解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邓小平搞清了党执政以后长期未能完全搞清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题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有自己的贡献。邓小平理论通过认识社会主义范式、历史观和方法的转变,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理论基础,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致力执政党建设,在进一步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了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抓住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以统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解决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谐合作发展模式,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新境界。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建设的努力,我们终于形成以解决建设问题为主题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党的十七大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毛泽东思想不仅是革命的理论,也包含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把现代化建设提上日程,在如何实现现代化上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他领导全党为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取得了重要成就。这一探索奠定了毛泽东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开拓者的地位。但毛泽东思想毕竟是在革命实践中形成的,主要在于解决革命问题。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部分未能形成科学体系,未能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的转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产生的,主要是解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实现现代化去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些理论都是在遵循毛泽东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中产生的,吸取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成果和教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转变中,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以革命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世界解决问题,并将其转化为解决发展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共产主义奋斗目标,并将其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持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并将其转化为公有制在多种经济形式中占主体地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并将其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主法治国家:坚持以阶级分析方法分析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并使之服务于发展问题的解决: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同时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四、以建设为主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找到了解决发展问题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的根本途径
  
  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党人最终的奋斗目标。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社会到来的物质的、社会经济的条件,是人从物的统治下解放出来,组织成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人类解放包括人的政治解放、经济社会解放和人自身解放。马克思曾经指出: “资产阶级历史时期负有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一方面要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普遍交往,以及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对自然力的科学统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人类解放的基础和历史前提。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矛盾的分析,揭示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但是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并未按马克思恩格斯当初设想的那样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胜利。这一事实。一方面表明,当时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尚未达到可以推翻资本主义的程度;另一方面表明,人类的解放不仅是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有待于整个世界的发展。资产阶级虽然在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却不能完成这一使命。在西方剥夺东方落后国家发展的条件下,东方一些国家在同西方帝国主义斗争中选择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些国家在为共产主义奋斗中,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通过实现现代化,完成本应由资产阶级完成的为新世界创造物质基础的使命。这是一个历史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在解决这个矛盾中。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创新精神,首先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然后依靠政治革命已经获得的制度前提,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实现生产社会化,使中国走出传统的农业社会,把人从对人的依赖(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坚持社会主义。限制、克服、化解人对物的依赖,即物(资本)对人的统治,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带来的灾难,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在建立与资本主义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中化解发展中的障碍,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以造成实现共产主义的世界历史前提。这就开辟了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初设想不同的人类解放的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引领着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复兴。全球不平等现象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发展面对的重大课题,在科学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中,人类文明发展方式必须实现由冲突对抗到和谐合作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共产党在以社会主义谋求发展的实践中,提出了内构和谐社会、外建和谐世界的目标、途径和方式,开创了一个和谐合作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紧扣人类生存的紧迫课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解决这些问题的优越性。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致力于各国在发展中共同利益的实现,符合人类文明继续发展的要求。能够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理解和赞同。这一模式在世界各国寻求走出生存发展困境的背景下,凭借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曾经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日益增长的作用。促进着人类文明发展方式的转变。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取得革命胜利之后,经过理论主题、历史任务、具体方式的一系列调整,担负起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条件的使命,邓小平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经历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已经找到正确途径。
  
  (责任编辑 刘龙伏)
其他文献
摘要:地方商标战略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知名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商标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必须在国家法律的的框架内进行。目前,地方立法对著名商标具体保护的规定一般都出现了超越国家相关法律的保护水平的现象,并存在着“认定的性质不清”和“立法的目的不明”这两个主要问题。应充分调动地方立法资源,积极促进商标战略,将对著名商标的地方立法从“特殊保护”转变到“强化促进”上来。  关键
期刊
摘要: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去讲解抽象、深奥的道理,即是所谓趣喻。在中国传统社会,大儒、鸿儒用“趣喻”去宣传礼法,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道理,并为君王所借鉴,从而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君道·人学”理论,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文化现象。趣喻融深刻的哲理与生动的比喻于一身,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实现统一的典范。趣喻具有形成“共识效应”的认识论价值。  关键词:趣喻;君道;人学;共识效应  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
期刊
唐家柱教授撰写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正式出版。纵览全书,给我一个总的印象是:全书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思路清晰,材料翔实,分析透彻,论证充分,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是近年来国内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性、理论性、应用性都较强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书在理论研究上一个最为鲜明的亮点是:目前,不少著作多从社会主义原理上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摘要:米脂县杨家沟村马氏地主集团是闻名陕北的大地主经济集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为了探索新时期土地改革理论和完善有关土地改革政策于1942年派出以中共中共书记处书记张闻天为首的农村调查团,详细考察了该村以“马光裕堂”为轴心的马氏地主经济集团。调查结果表明马家地主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围绕土地的租佃关系上,地租、“字号”经营所得或放高利贷、典买土地和出卖粮食是马氏地主集团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或最主要
期刊
摘要:法律之本在于正义,而正义又何在呢?程序正义优先,还是实体与程序并重?尽管在这一问题上,两不得罪的并重说粉饰了理论界对正义论战的分歧,但是不明确的定论又使人们陷入了另一个认识的误区,即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是可兼容的。因此,应有的正义之本亟需从学理、历史、人权的角度作一个黑白分明的分析。  关键词:程序正义;实体正义;并重论  中图分类号:D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8
期刊
摘要:杨素是隋代的一个重要人物,军事上,他曾战绩显赫;政治上,他曾叱咤风云;诗歌创作上,数量不多且多为赠薛诗,但言之有物而感情深挚;诗歌重乎气质的同时,注意吸收南诗艺术技巧上的优点,主导风格是雄深雅健。其诗歌创作成就较高,反映出了隋代南北诗风融合的趋势,给自六朝以来浮靡诗风的诗坛带来了新的气息,体现了隋代文学特别是隋代前期文学的过渡性质。  关键词:边塞诗;赠答诗;南北诗风的融合;雄深雅健;影响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人本学唯物主义,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关注人类社会的个体主体的生产生活条件。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执政党的指导思想,作为直面资本主义制度、直面市场制度的理性审视和辩证反思,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之谜,就在于马克思当年批判过的社会现实恰巧成为21世纪人的普遍的现实境遇并由此构成了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尴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本学唯物
期刊
摘要:传统理论认为,搭售既损害了竞争对手的利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但随着对搭售问题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的学者提出,有些情况下,搭售不仅利于经营者,有时也利于消费者,因此应将有害的搭售与有益的搭售区别对待。美国与欧盟对搭售行为非法性的判定标准是存在差异的。造成两者搭售非法性判断标准差异的重要原因是:首先是美国与欧盟竞争法所面临的市场经济状况不同导致其在反垄断法中的价值目标不同;其次是法学理论
期刊
摘要:人物形象的虚构与叙事问题对于创作和鉴赏都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红楼梦》和近年颇受瞩目的小说《尘埃落定》在主人公形象塑造上的异同,作者认为两部小说都建构了呆或傻的他者形象,都通过贵而败蕴藏了悲剧内涵,但是《尘埃落定》在叙事处理上过于虚化,以致难以达到《红楼梦》的丰富与深厚,从而导致了作品的高下之别。这个比较说明了人物形象的虚构与叙事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人物形象;虚构;叙事;贾宝玉;
期刊
摘要:本文从比较的角度探讨近代湖北乡村棉织业发展缓慢的原因,认为阻碍湖北乡村棉织业半工业化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机器制造业生产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外部推动力量的缺失。以湖北为典型的内陆农村手织业中传统生产方式的大量存在,说明了中国近代农村手工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复杂性及其差异化格局。  关键词:清末民初;湖北;乡村织布业;迟滞  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