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期末的阅读理解复习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提升,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复习呢?
一、课内阅读的复习方法
1.落实背诵和默写。把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检查、相互检查,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或中心词句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默写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可以经常性进行一些小型的突击性、趣味性地默写比赛。这样背诵与默写能使学生基本做到人人过关。
2.把握每个单元的阅读重点。在复习时,学生对已学的课文有些模糊,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回忆一下课本的单元、课文和重点训练项目。根据单元重点把典型的课例再温习一遍,特别是要求背诵的课文,我们要做到完全学透、吃透。如字词的理解、段落的分层、段落大意的归纳、结构的掌握、中心思想的领会等,都是复习的重点。
3.善于利用教材阅读复习。要以课文复习为主,并做适当的扩展,以达到举一反三,坚决摒弃抛开课文搞复习的做法。以课文为主,一是通过复习,加强对字词句的掌握,对课文的熟记,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通过复习,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练的技能。复习课文要防止炒冷饭,要给学生以新鲜感。因此,在方法上,一是可迁移重点训练项目,二是要变换课文类型的训练。如把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方法,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和学习表达方法;把精读课文变为略读课文,复习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阅读训练要侧重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探究重点字词句的能力和从内容中进行延伸的能力。同时,通过阅读复习,提高阅读速度。
二、课外阅读的复习方法
1.阅读能力的培养落实于平时的教学积累中,小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即语文阅读教学,它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单单重视阅读教学还是远远不够的,那样的话学生所得的知识无疑是偏狭的,要想提高阅读能力,还必须扩大课外阅读量,如古诗、歇后语和成语等。
2.复习时进行简要归纳
(1)关于古诗词的诵读,要善于帮助归类。在复习时可进行归纳,如把以前学过的诗句按描写四季景色的,反映作者思念家乡的,抒发作者豪情壮志的等进行分类。又如让学生搜集数字开头的成语、有关动物的成语等等。
(2)根据单元重点选择典型材料——导中有练,练中有导。为了配合单元的阅读重点,巩固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较为典型的阅读材料。
3.鼓励自主复习,形成复习能力。《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促进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的方法,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于阅读实践活动之中,可以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引导:
(1)从自主复习中引导感知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或短文,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思考,梳理学习的过程,从中感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2)从自主交流中引导领会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对概括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体会文章思想的方法已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和班级的合作讨论、交流,增强学生获取有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信息量,并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归纳、梳理,对有效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帮助学生领会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本方法。
三、做语文阅读题的一些方法
1.我先让学生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大致内容之后,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可以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也可以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 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2.找到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的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须要使用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概括,找到问题的答案。
总之,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说,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太平庄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一、课内阅读的复习方法
1.落实背诵和默写。把课本中要求背诵和默写的段落交给学生,让他们自我检查、相互检查,选择易错字、重点词语或中心词句进行按原文填空的练习。默写一定要落实在笔头上,可以经常性进行一些小型的突击性、趣味性地默写比赛。这样背诵与默写能使学生基本做到人人过关。
2.把握每个单元的阅读重点。在复习时,学生对已学的课文有些模糊,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回忆一下课本的单元、课文和重点训练项目。根据单元重点把典型的课例再温习一遍,特别是要求背诵的课文,我们要做到完全学透、吃透。如字词的理解、段落的分层、段落大意的归纳、结构的掌握、中心思想的领会等,都是复习的重点。
3.善于利用教材阅读复习。要以课文复习为主,并做适当的扩展,以达到举一反三,坚决摒弃抛开课文搞复习的做法。以课文为主,一是通过复习,加强对字词句的掌握,对课文的熟记,让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二是通过复习,把方法转化为比较熟练的技能。复习课文要防止炒冷饭,要给学生以新鲜感。因此,在方法上,一是可迁移重点训练项目,二是要变换课文类型的训练。如把略读课文变为精读课文,从中训练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方法,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方法和学习表达方法;把精读课文变为略读课文,复习搜索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阅读训练要侧重整体把握思想内容的能力、探究重点字词句的能力和从内容中进行延伸的能力。同时,通过阅读复习,提高阅读速度。
二、课外阅读的复习方法
1.阅读能力的培养落实于平时的教学积累中,小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即语文阅读教学,它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单单重视阅读教学还是远远不够的,那样的话学生所得的知识无疑是偏狭的,要想提高阅读能力,还必须扩大课外阅读量,如古诗、歇后语和成语等。
2.复习时进行简要归纳
(1)关于古诗词的诵读,要善于帮助归类。在复习时可进行归纳,如把以前学过的诗句按描写四季景色的,反映作者思念家乡的,抒发作者豪情壮志的等进行分类。又如让学生搜集数字开头的成语、有关动物的成语等等。
(2)根据单元重点选择典型材料——导中有练,练中有导。为了配合单元的阅读重点,巩固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较为典型的阅读材料。
3.鼓励自主复习,形成复习能力。《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促进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的方法,并能够做到灵活运用于阅读实践活动之中,可以着重从三个方面来引导:
(1)从自主复习中引导感知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课文或短文,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通过认真读书思考,梳理学习的过程,从中感知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2)从自主交流中引导领会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复习,对概括主要内容和从内容体会文章思想的方法已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和班级的合作讨论、交流,增强学生获取有关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信息量,并通过引导学生评价、归纳、梳理,对有效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帮助学生领会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基本方法。
三、做语文阅读题的一些方法
1.我先让学生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大致内容之后,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可以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也可以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 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2.找到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的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须要使用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概括,找到问题的答案。
总之,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也就是说,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作者单位:辽宁省建平县太平庄乡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