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味”三味之一的“读味”是语文课堂首先应该呈现出来的特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待于朗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朗读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关键词】朗读; 指导;方法
大凡语文教师都有此感:课堂上忙于讲解、分析,学生读文往往只是一两遍,教师指导朗读少,学生读的机会少,导致学生朗读水平低,进而语文水平不高。古语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用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合情合理,即使不能读上百遍,多遍也是必需的。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朗读与文本解读想脱离。朗读本应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环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内涵,但大多数教师对于朗读只是走过场,随便自读、齐读、分组读就算作完成了朗读,就自认为达到了朗读的目的。但是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有时候甚至把课前预习的读替代了课堂朗读,上课时就直接开始讲课,连学生读的时间都省去了,这样如何能达到朗读的效果呢?下面具体说一说:
1.1 没有明确目的,只是一味地读。
为了让课堂有“读味”,有的教师会换着读的花样: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全班齐读、分男女生读或小组读、个人自由默读、速读或诵读。乍一看让人觉得这课堂似乎很热闹,以读代讲。但是,布置朗读之前老师并没有对学生提出什么具体要求,读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也不知道,纯粹只是为朗读而朗读。如某班在教学《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时,先让学生自读再听朗读录音,接着全班齐读,然后分小组比赛读,每一次朗读的效果都差不多。一节课下来,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学生只是茫然的摇摇头。没有情感的投入,提不起朗读的兴趣,只为完成读的任务。因为教师在学生读之前没有要求读到什么程度,要解答有关诗中的什么问题,学生毫无目的,没有带上思考,结果只能茫然。
1.2 没有有效指导,只有反复地读。
有时候老师会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读某段话或某首诗”,至于带着什么样的情感,老师没有作指导。学生只能用自己所谓的情感去“唱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揣摩体会去读,没有巧妙的点拨,没有详细的指导,没有优秀的示范,学生怎么去模仿,怎么去创新呢?结果只能反复地读,不用心去体会,不用情去朗读,又怎么读出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呢?有的教师会做一些指导,但也只是朗读技巧的指导。如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播放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仔细听,听清哪里该停顿,哪里该重读,哪里该延长,然后让学生仿着去读。但是,朗读是一种体验、一种理解,它产生于对作品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语言形式的感悟。光做技巧上的指导,没有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无法真正解读文本内涵的。
1.3 没有足够时间,只能匆忙地读。
有的老师常按古老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读文——介绍作家作品——逐段讲解。朗读是第一个环节,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为了节约时间,朗读常以给人速读的方式进行,一篇需要十分钟朗读的课文只给学生五六分钟,然后就开始教学,让学生通过那么短短几分钟的阅读来解读课文,跟上教师教学的步伐,怎么可能做到连起码的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都不一定做到,更何况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把握。
朗读,既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是朗读的目的。
二、改进方法
2.1 在朗读中,读出疑问,读出自我。
导入课文后,布置学生读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即质疑,对不理解的某一个词、某一句话或某一思想,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来,记下来,便于下步的交流、讨论。
此外,在课文中读出自己熟悉的情景或画面,读出令自己感动的人物形象或历史,与文章情感相通。例如在教学《挖荠菜》一文时,作者苦难的童年,与农村学生父辈的童年有相通之处,学生大都听父母讲过。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似乎又想到了父母童年时期的贫苦之日,于是与文章产生了情感共鸣,进而体会到自己现在的生活已幸福很多,懂得了应该珍惜如今快乐的学习时光。
2.2 分层次读,有目的读,读通、读懂。
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所以基础也不同,朗读水平也不高,不可能在一次读文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应有层次地读: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能读出问题;②针对普遍问题,有目的地读文,读懂课文,理解问题;③针对重点句、段,再读,多读,品味词句,体会情感;④分析之后,重读课文,熟悉课文,尤其是一些文质兼美的诗词、散文,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课后整理摘录,积累材料。
2.3 范读引导,“唱读”改变。
如今的初中学生,齐读时依然“唱腔”浓重。因此,朗读水平较高的老师可身先示范或请班上朗读较好的同学范读,语言不佳者就准备朗读录音或制作课件配音朗读,力图将准确的语音、并茂的声请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有“版”可依,改变“唱读”,享受朗读的乐趣。
新课标强调“以读为本”。课堂上,教师的嘴巴多休息一下,让学生的嘴动起来,思想读出来,使文意在朗读中自然呈现出来。把握好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朗读,还原语文“读味”!
【关键词】朗读; 指导;方法
大凡语文教师都有此感:课堂上忙于讲解、分析,学生读文往往只是一两遍,教师指导朗读少,学生读的机会少,导致学生朗读水平低,进而语文水平不高。古语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话用在语文教学中,同样合情合理,即使不能读上百遍,多遍也是必需的。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朗读与文本解读想脱离。朗读本应引导学生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环境,体味语言情感,理解语言内涵,但大多数教师对于朗读只是走过场,随便自读、齐读、分组读就算作完成了朗读,就自认为达到了朗读的目的。但是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有时候甚至把课前预习的读替代了课堂朗读,上课时就直接开始讲课,连学生读的时间都省去了,这样如何能达到朗读的效果呢?下面具体说一说:
1.1 没有明确目的,只是一味地读。
为了让课堂有“读味”,有的教师会换着读的花样: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全班齐读、分男女生读或小组读、个人自由默读、速读或诵读。乍一看让人觉得这课堂似乎很热闹,以读代讲。但是,布置朗读之前老师并没有对学生提出什么具体要求,读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也不知道,纯粹只是为朗读而朗读。如某班在教学《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时,先让学生自读再听朗读录音,接着全班齐读,然后分小组比赛读,每一次朗读的效果都差不多。一节课下来,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学生只是茫然的摇摇头。没有情感的投入,提不起朗读的兴趣,只为完成读的任务。因为教师在学生读之前没有要求读到什么程度,要解答有关诗中的什么问题,学生毫无目的,没有带上思考,结果只能茫然。
1.2 没有有效指导,只有反复地读。
有时候老师会要求学生“带着情感去读某段话或某首诗”,至于带着什么样的情感,老师没有作指导。学生只能用自己所谓的情感去“唱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揣摩体会去读,没有巧妙的点拨,没有详细的指导,没有优秀的示范,学生怎么去模仿,怎么去创新呢?结果只能反复地读,不用心去体会,不用情去朗读,又怎么读出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呢?有的教师会做一些指导,但也只是朗读技巧的指导。如在古诗词教学中,老师播放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仔细听,听清哪里该停顿,哪里该重读,哪里该延长,然后让学生仿着去读。但是,朗读是一种体验、一种理解,它产生于对作品思想感情的体验和语言形式的感悟。光做技巧上的指导,没有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无法真正解读文本内涵的。
1.3 没有足够时间,只能匆忙地读。
有的老师常按古老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读文——介绍作家作品——逐段讲解。朗读是第一个环节,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为了节约时间,朗读常以给人速读的方式进行,一篇需要十分钟朗读的课文只给学生五六分钟,然后就开始教学,让学生通过那么短短几分钟的阅读来解读课文,跟上教师教学的步伐,怎么可能做到连起码的对课文的整体感知都不一定做到,更何况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把握。
朗读,既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是朗读的目的。
二、改进方法
2.1 在朗读中,读出疑问,读出自我。
导入课文后,布置学生读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问题,即质疑,对不理解的某一个词、某一句话或某一思想,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出来,记下来,便于下步的交流、讨论。
此外,在课文中读出自己熟悉的情景或画面,读出令自己感动的人物形象或历史,与文章情感相通。例如在教学《挖荠菜》一文时,作者苦难的童年,与农村学生父辈的童年有相通之处,学生大都听父母讲过。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似乎又想到了父母童年时期的贫苦之日,于是与文章产生了情感共鸣,进而体会到自己现在的生活已幸福很多,懂得了应该珍惜如今快乐的学习时光。
2.2 分层次读,有目的读,读通、读懂。
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环境不同,条件不同,所以基础也不同,朗读水平也不高,不可能在一次读文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应有层次地读: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能读出问题;②针对普遍问题,有目的地读文,读懂课文,理解问题;③针对重点句、段,再读,多读,品味词句,体会情感;④分析之后,重读课文,熟悉课文,尤其是一些文质兼美的诗词、散文,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课后整理摘录,积累材料。
2.3 范读引导,“唱读”改变。
如今的初中学生,齐读时依然“唱腔”浓重。因此,朗读水平较高的老师可身先示范或请班上朗读较好的同学范读,语言不佳者就准备朗读录音或制作课件配音朗读,力图将准确的语音、并茂的声请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有“版”可依,改变“唱读”,享受朗读的乐趣。
新课标强调“以读为本”。课堂上,教师的嘴巴多休息一下,让学生的嘴动起来,思想读出来,使文意在朗读中自然呈现出来。把握好语文课堂的主旋律——朗读,还原语文“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