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和夫妻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1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同时进行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为染色体异常,占6.6%;其中平衡易位为2例、倒位3例、染色体随体柄延长变异1例。结论 在临床上,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与染色体异常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同时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患者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对病原的查找和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对优生优育和产前诊断有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复发性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平衡易位;到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55-02
复发性自然流产在育龄妇女人群中是一种常见性的疾病,2次和2次以上流产患者大约占生育妇女的5.0%[1]。导致患者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病原因十分復杂,主要原因有:子宫解剖异常、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异常、感染因素、免疫紊乱等。然而比较常见的发病原因为染色体异常,为此,对我院收治的91例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妻进行染色体检查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91例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都是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其中患者的年龄在19-38岁之间,平均为(29.0±2.0)岁。在这91对患者中,自然流产2次患者60例,≥3次31例。其中原发性流产患者50例,继发性流产患者41例。
1.2 方法 抽取每对夫妻的外周静脉血液2.0ml,安排遗传研究室的专业工作人员对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并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制片和阅片,在必要的时候,加做高分辨率显带和C带分析以及银染技术分析。
软件:德国Lecia公司的CW4000Karyo染色体核型分析软件,计数2次独立培养的20个细胞中期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2]。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关系 6例患者为染色体异常,占6.6%;其中平衡易位为2例、倒位3例、染色体随体柄延长变异1例,其中染色易位异常都为女性,见表1。
2.2 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在这91例对患者中,原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发生6例异常染色体核型;在继发性流产患者中,没有检出染色体异常,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主要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经过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研究,发生大约有3-8%的夫妻中有一方存在染色体异常,主要有易位和倒位以及缺失等,其中平衡易位携带患者比较多[3]。说明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患者发生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
在患者流产中,染色体平衡易位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类型。此次的研究中,患者平衡易位将原有的基因总数保留,只改变易位节段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且没有出现遗传物质的丢失。在进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易位染色体在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时,其产生四射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后期的I时,相关的染色体可进行对位分离和邻位分离以及3:1分离,其结果可以有18种配对,然而大部分都会形成单体和部分单体或者三体,进而导致患者发生流产和死胎或者胎儿畸形等,发生平衡易位的患者比较少。
在人群患者,染色体倒位的情况比较少见,其中9号染色体倒位比较多见[4]。在此次的研究中,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的9号染色体倒位明显比一般人群要高,说明9号染色体倒位可能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存在一定的关系。患者发生染色体倒位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增多或者丢失,使得患者没有异常的表型。但是患者在发生倒位之后,在其的结构上会发生重排的染色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将会发生特有的倒位圈,经过奇数交换之后,形成4种配子,主要为:正常染色体、倒位染色体、带有部分重复和部分缺失的重组染色体。后两种异常染色体分别含有一个丝粒,其主要属于畸变,能够遗传给后代,进而导致发生流产和死胎或者畸形儿。
总之,患者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和染色体异常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然而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患者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夫妻要进行染色体检查,对疾病原因的找出以及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优生、优育和产前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避免患者再次发生流产的痛苦,同时也避免出生畸形儿,进而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珠玉,游泽山,苏秀梅,张秀明,李再仪,吴再归,江丽.复发性流产与夫妻双方绒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01:85-89.
[2] 曾琼连,姚美玉,吴效科,陈艳,徐振芝,王静.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的检测与临床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04:115-116+118.
[3] 王莲莲,曹霞,施展.复发性自然流产妇女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水平的表达[J].中国妇幼保健,2011,07:1068-1070.
[4] 路鸿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12:18-20.
【关键词】 复发性自然流产;染色体异常;平衡易位;到位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55-02
复发性自然流产在育龄妇女人群中是一种常见性的疾病,2次和2次以上流产患者大约占生育妇女的5.0%[1]。导致患者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病原因十分復杂,主要原因有:子宫解剖异常、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异常、感染因素、免疫紊乱等。然而比较常见的发病原因为染色体异常,为此,对我院收治的91例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妻进行染色体检查和分析,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91例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都是我院在2012年2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其中患者的年龄在19-38岁之间,平均为(29.0±2.0)岁。在这91对患者中,自然流产2次患者60例,≥3次31例。其中原发性流产患者50例,继发性流产患者41例。
1.2 方法 抽取每对夫妻的外周静脉血液2.0ml,安排遗传研究室的专业工作人员对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并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制片和阅片,在必要的时候,加做高分辨率显带和C带分析以及银染技术分析。
软件:德国Lecia公司的CW4000Karyo染色体核型分析软件,计数2次独立培养的20个细胞中期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2]。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2.1 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关系 6例患者为染色体异常,占6.6%;其中平衡易位为2例、倒位3例、染色体随体柄延长变异1例,其中染色易位异常都为女性,见表1。
2.2 自然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在这91例对患者中,原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发生6例异常染色体核型;在继发性流产患者中,没有检出染色体异常,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主要有: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经过对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进行研究,发生大约有3-8%的夫妻中有一方存在染色体异常,主要有易位和倒位以及缺失等,其中平衡易位携带患者比较多[3]。说明在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患者发生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
在患者流产中,染色体平衡易位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类型。此次的研究中,患者平衡易位将原有的基因总数保留,只改变易位节段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且没有出现遗传物质的丢失。在进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易位染色体在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时,其产生四射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后期的I时,相关的染色体可进行对位分离和邻位分离以及3:1分离,其结果可以有18种配对,然而大部分都会形成单体和部分单体或者三体,进而导致患者发生流产和死胎或者胎儿畸形等,发生平衡易位的患者比较少。
在人群患者,染色体倒位的情况比较少见,其中9号染色体倒位比较多见[4]。在此次的研究中,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的9号染色体倒位明显比一般人群要高,说明9号染色体倒位可能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存在一定的关系。患者发生染色体倒位主要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增多或者丢失,使得患者没有异常的表型。但是患者在发生倒位之后,在其的结构上会发生重排的染色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将会发生特有的倒位圈,经过奇数交换之后,形成4种配子,主要为:正常染色体、倒位染色体、带有部分重复和部分缺失的重组染色体。后两种异常染色体分别含有一个丝粒,其主要属于畸变,能够遗传给后代,进而导致发生流产和死胎或者畸形儿。
总之,患者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和染色体异常存在十分紧密的关系,然而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患者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发生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夫妻要进行染色体检查,对疾病原因的找出以及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优生、优育和产前诊断有一定的帮助,避免患者再次发生流产的痛苦,同时也避免出生畸形儿,进而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珠玉,游泽山,苏秀梅,张秀明,李再仪,吴再归,江丽.复发性流产与夫妻双方绒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01:85-89.
[2] 曾琼连,姚美玉,吴效科,陈艳,徐振芝,王静.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的检测与临床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04:115-116+118.
[3] 王莲莲,曹霞,施展.复发性自然流产妇女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水平的表达[J].中国妇幼保健,2011,07:1068-1070.
[4] 路鸿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复发性自然流产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