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127例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方案临床分组,观察组手术方案为腮腺部分切除术,对照组手术方案为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了为期2年的临床随访,记录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以及肿瘤复发等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的评分,观察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面部凹陷畸形、味觉出汗综合征以及暂时性面瘫等并发症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腮腺部分切除術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腮腺部分切除术;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临床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87-02
腮腺良性肿瘤是外科较常遇到的一类疾病,对于本病的治疗,往往提倡早期进行肿瘤切除术,防止出现恶性病变[1]。目前,临床上较常使用的手术术式是腮腺浅叶切除术。但研究表明[2],该种术式存在一定的缺点,特别在于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局部畸形以及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腮腺部分切除术是近年形成的一种新型术式。研究认为其能够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我院对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患者采用了腮腺部分切除术联合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7例患者例均为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手术患者,患者入组前均已经CT诊断为腮腺浅叶下极肿瘤,并经穿刺活检,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及患者意愿进行临床分组,其中观察组48例,手术方式为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5.1±14.5)岁;对照组79例,手术方式为腮腺浅叶切除术,其中男性43例,女性26,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4.9±14.3)岁。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①腮腺浅叶切除术:沿着耳屏、耳垂、下颌支后凹上部、下颌角作“S”型切口,分离、翻瓣。将腮腺浅叶、腮腺包膜以及肿瘤一同切除。②腮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切口同上,在常规分离、翻瓣后,切除肿瘤与周边腺体,但保留腮腺前上部的腺体及腮腺导管。根据腮腺区缺损大小,选择匹配的胸锁乳突肌瓣,将其覆盖面神经总干及(或)各分支。
1.3 观察项目 定期观察患者有无各类并发症、复发等情况发生,随访时间每3月1次,为期2年。主要观察的术后并发症有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以及唾液瘘等。2年后对患者发放SF-36生活质量表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GH)、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软件,计量资料以(χ±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因素分析,记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分析 经过2年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唾液瘘的比例分别为0%、10.4%、4.2%、0%,较对照组的100%、44.3%、17.7%、2.5%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见表1。
3 讨 论
目前,关于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案研究较多,手术方案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完全对腮腺进行切除。有研究表明,腮腺全切除术后发生凹陷畸形的比例几乎达100%。因此,如何在尽量切除肿瘤病灶的基础上,改善面部凹陷畸形,减少并发症就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基础上加入了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旨在充分改善患者切除部位的结构美观。结果显示,传统手术拥有100%的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其原因在于切除的区域过大,即使想进行临床修复,大多也无法做到。而观察组采用了腮腺部分切除术,由于切除区域较小,因此我们采用了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术后发现,未1例患者术后出现面部凹陷畸形。此外,Frey综合征以及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亦较对照组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说明最大程度保留神经后,对降低神经性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另外,我们还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SF-36评分,发现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以及精神健康(MH),说明其能起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综上,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但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亦能起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杰.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6):885-886.
[2] 钱奇春,陈海军,常安民,等.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2):146-147,151.
【关键词】 腮腺部分切除术;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临床价值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87-02
腮腺良性肿瘤是外科较常遇到的一类疾病,对于本病的治疗,往往提倡早期进行肿瘤切除术,防止出现恶性病变[1]。目前,临床上较常使用的手术术式是腮腺浅叶切除术。但研究表明[2],该种术式存在一定的缺点,特别在于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局部畸形以及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腮腺部分切除术是近年形成的一种新型术式。研究认为其能够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我院对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患者采用了腮腺部分切除术联合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7例患者例均为我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手术患者,患者入组前均已经CT诊断为腮腺浅叶下极肿瘤,并经穿刺活检,确诊为腮腺良性肿瘤。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及患者意愿进行临床分组,其中观察组48例,手术方式为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5.1±14.5)岁;对照组79例,手术方式为腮腺浅叶切除术,其中男性43例,女性26,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4.9±14.3)岁。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①腮腺浅叶切除术:沿着耳屏、耳垂、下颌支后凹上部、下颌角作“S”型切口,分离、翻瓣。将腮腺浅叶、腮腺包膜以及肿瘤一同切除。②腮腺部分切除术:手术切口同上,在常规分离、翻瓣后,切除肿瘤与周边腺体,但保留腮腺前上部的腺体及腮腺导管。根据腮腺区缺损大小,选择匹配的胸锁乳突肌瓣,将其覆盖面神经总干及(或)各分支。
1.3 观察项目 定期观察患者有无各类并发症、复发等情况发生,随访时间每3月1次,为期2年。主要观察的术后并发症有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以及唾液瘘等。2年后对患者发放SF-36生活质量表调查表,对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GH)、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以及精神健康(MH)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软件,计量资料以(χ±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因素分析,记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分析 经过2年随访,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面部凹陷畸形、Frey综合征、暂时性面瘫、唾液瘘的比例分别为0%、10.4%、4.2%、0%,较对照组的100%、44.3%、17.7%、2.5%有了明显的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见表1。
3 讨 论
目前,关于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的手术方案研究较多,手术方案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完全对腮腺进行切除。有研究表明,腮腺全切除术后发生凹陷畸形的比例几乎达100%。因此,如何在尽量切除肿瘤病灶的基础上,改善面部凹陷畸形,减少并发症就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腮腺部分切除术的基础上加入了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旨在充分改善患者切除部位的结构美观。结果显示,传统手术拥有100%的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其原因在于切除的区域过大,即使想进行临床修复,大多也无法做到。而观察组采用了腮腺部分切除术,由于切除区域较小,因此我们采用了胸锁乳突肌瓣转移修复术。术后发现,未1例患者术后出现面部凹陷畸形。此外,Frey综合征以及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亦较对照组有了较大程度的下降。说明最大程度保留神经后,对降低神经性并发症有较好的临床意义。另外,我们还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了SF-36评分,发现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以及精神健康(MH),说明其能起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综上,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腮腺浅叶下极良性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但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亦能起到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杰.腮腺部分切除术在浅叶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10,26(6):885-886.
[2] 钱奇春,陈海军,常安民,等.改良腮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2,28(2):146-14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