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初中阶段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学生学习生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搞好初中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对象之一,在物理课程的學习中,实验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也有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38-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近年来不断地教育改革,使物理实验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在实验中主动探寻知识,这比在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知识点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得多。现在虽大力倡导学生在探究性物理实验中学习,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收益甚微,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或是根本就不重视探究性实验,实验前不预习,实验中做不对,试验后数据不会处理,还有的老师以黑板上讲,代替实验室中做等。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太过死板,可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提升他们的兴趣。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所以,兴趣是他们探究未知知识的老师。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内容时,可以在灌满水的玻璃杯上用硬纸板盖住并且倒置,此时,水并没有流出来,纸板也不会掉下来。通过这一简单实验的演示,学生也知道了大气压的存在。再让孩子们探求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用小吸盘替代),使孩子们亲自去体验强大的大气压。利于孩子们充分理解实验的内涵及实验传达的物理信息,加深他们的印象。
二、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发散性实验问题是一类很新颖的实验问题,主要包括: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实验目的;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运用不同的理论,设计出多个实验方案。例如,“平面镜”一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供以下器材:平面镜、玻璃板、蜡烛、火柴、支架和橡皮泥。这样,学生的选择面大,就多了思考的过程,比较给出器材的作用及不同点,合理进行选择。很多学生会选择用平面镜做实验,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个问题:无法找到蜡烛的像。那么学生就會认识到器材的选择上出现了问题,从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不仅可以让蜡烛成像,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节,活动9.4中给出了器材:重物、纸条、盛水的杯子、鸡蛋、硬纸片、小车、木块、棋子和木尺。本活动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够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实验设计不是唯一的,学生根据给定的器材可以讨论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也可以在实验中加深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实验答案多样化能让学生在思维发散的、开放的空间进行探索,有利于培养其开阔的思维能力。
三、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边学边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由于边学边实验课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课,其教学形式如上课,一般不允许随便走动,互相抄袭,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逼”得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习,容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如在学习“浮力”时,怎样使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物体漂浮?让每个学生自备一块橡皮泥,把橡皮泥做成任意形状使其能漂浮在水面上,大家做实验时满是惊奇,怎么可能?但最后都变为惊喜。通过这种动手、动脑实验能极大地鼓舞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
1.教师应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应当积极应用新的方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应当按照学生个人兴趣与能力选取相应的实验内容,有的放矢,这样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并且使他们加深对所学课本知识的理解。
2.教师要有所专。
初中物理实验教师应当切实加强学习,逐渐丰富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善于将生活中的现象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要是不在这个方面加强自己,只能够将一些比较机械、死板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与新课标确定的素质教育目标相背离。因此,教师应当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
五、充分体现实验报告的价值
实验报告是建立在动手基础上的,把学生做实验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将实验的步骤逐一进行整理、在数据上进行个性化处理、追踪误差产生的根源并将进行实验所得出的经验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整理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条必经之路是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的真理之路。教师需要在学生得出的实验报告的基础上,以实验报告的反馈信息为依据,把学生实验过后得到的事实结果作为直接助力,把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引向新的突破点。这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工具进行更进一步的形象化教学。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石的综合性课程,物理实验对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奥妙有着不可轻视的突出作用。作为任课老师,既要调动孩子们对物理知识探索的积极性,也要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并且将这种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去。
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2]张思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的有效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02).
[3]杨乙.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2010(10).
[4]陈晓.对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有效方法的四个心得体会[J].教学研究,2011(02).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38-0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近年来不断地教育改革,使物理实验越来越受人们重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亲手做实验,在实验中主动探寻知识,这比在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知识点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得多。现在虽大力倡导学生在探究性物理实验中学习,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收益甚微,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或是根本就不重视探究性实验,实验前不预习,实验中做不对,试验后数据不会处理,还有的老师以黑板上讲,代替实验室中做等。
一、学习兴趣的培养
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太过死板,可适当穿插一些有趣的物理故事提升他们的兴趣。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还停留在感性认知阶段,所以,兴趣是他们探究未知知识的老师。比如,在教学“大气压”内容时,可以在灌满水的玻璃杯上用硬纸板盖住并且倒置,此时,水并没有流出来,纸板也不会掉下来。通过这一简单实验的演示,学生也知道了大气压的存在。再让孩子们探求马德堡半球实验(可以用小吸盘替代),使孩子们亲自去体验强大的大气压。利于孩子们充分理解实验的内涵及实验传达的物理信息,加深他们的印象。
二、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发散性实验问题是一类很新颖的实验问题,主要包括: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实验目的;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运用不同的理论,设计出多个实验方案。例如,“平面镜”一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提供以下器材:平面镜、玻璃板、蜡烛、火柴、支架和橡皮泥。这样,学生的选择面大,就多了思考的过程,比较给出器材的作用及不同点,合理进行选择。很多学生会选择用平面镜做实验,但是在操作过程中会遇到一个问题:无法找到蜡烛的像。那么学生就會认识到器材的选择上出现了问题,从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这样不仅可以让蜡烛成像,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例如,“牛顿第一定律”一节,活动9.4中给出了器材:重物、纸条、盛水的杯子、鸡蛋、硬纸片、小车、木块、棋子和木尺。本活动要求学生设计一个能够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实验设计不是唯一的,学生根据给定的器材可以讨论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也可以在实验中加深对惯性的理解和掌握。实验答案多样化能让学生在思维发散的、开放的空间进行探索,有利于培养其开阔的思维能力。
三、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边学边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边学边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结合紧密,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正规的实验报告,教学效果一般都很好。因此,积极创造条件,开设这类教学实验,对于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采用边学边实验的形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以物学理,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由于边学边实验课不同于学生分组实验课,其教学形式如上课,一般不允许随便走动,互相抄袭,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逼”得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学习,容易纠正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有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边学边实验起到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如在学习“浮力”时,怎样使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的物体漂浮?让每个学生自备一块橡皮泥,把橡皮泥做成任意形状使其能漂浮在水面上,大家做实验时满是惊奇,怎么可能?但最后都变为惊喜。通过这种动手、动脑实验能极大地鼓舞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
1.教师应以身作则。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应当积极应用新的方法,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应当按照学生个人兴趣与能力选取相应的实验内容,有的放矢,这样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并且使他们加深对所学课本知识的理解。
2.教师要有所专。
初中物理实验教师应当切实加强学习,逐渐丰富物理知识与生活常识,善于将生活中的现象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要是不在这个方面加强自己,只能够将一些比较机械、死板的内容传授给学生,这与新课标确定的素质教育目标相背离。因此,教师应当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
五、充分体现实验报告的价值
实验报告是建立在动手基础上的,把学生做实验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将实验的步骤逐一进行整理、在数据上进行个性化处理、追踪误差产生的根源并将进行实验所得出的经验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整理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条必经之路是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的真理之路。教师需要在学生得出的实验报告的基础上,以实验报告的反馈信息为依据,把学生实验过后得到的事实结果作为直接助力,把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引向新的突破点。这对教师的授课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工具进行更进一步的形象化教学。
总之,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石的综合性课程,物理实验对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奥妙有着不可轻视的突出作用。作为任课老师,既要调动孩子们对物理知识探索的积极性,也要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并且将这种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去。
参考文献
[1]陈静.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10).
[2]张思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策的有效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02).
[3]杨乙.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2010(10).
[4]陈晓.对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有效方法的四个心得体会[J].教学研究,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