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遍地黄杨红欲燃的季节里,漫游甘肃小陇山的山水,只见清澈的嘉陵江水被黄杨红叶的倒影染成一片赤色,宛如流动的彩带在长峡间蜿蜒飘舞。山叶红黄相间,犹如云集的彩蝶翩翩飞翔,又如一道道长虹饮溪山涧,山水一体,分辨不出江水本色。
在这秋景如画的季节里,我们一行迎着朝阳前去寻找皇家寺院——西姑庵。车出两当县城取道南行,进入老虎峡。绝美的山光水色让人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奇,流连于这山水连袂的风景画卷长廊。
车进土铁峡,人文、自然景观罗列,林海中雾走云游,独柱峰、望夫石、铁门崖、一线天、海狗望龟……时隐时现让人目不应暇。有人说是鬼斧神工,有人说是巧夺天工,有人说是山水画廊陈列馆……
车行至蒿川大桥时,前方的瀑布涛声响彻云宵,淹没了欢声笑语,飞流直下的水帘撞击着岩石,合奏出大自然的乐章。一串串珠玑飞溅凌空,有气吞山河之象。浪花里裹杂的片片红叶犹如闪亮的宝石,令人眼花缭乱,几多美景隐藏在这深闺之中,人未可知。
车进观音峡不一会儿便到达云幈盆地,环顾四野,只见云幈河呈“S”状向北流去,在秋阳下闪闪烁烁、如细金碎银般的流光星星点点,茂林修竹掩映着农家瓦舍。耳边不时传来古老的号子声,高亢而又缥缈。此情此景仿佛置身于桃花源。盆地周边奇峰秀峦林立云端,有闻名遐迩的姊妹峰、蟠桃岭(双乳峰)、龙洞、凤洞、冰洞、石公鸡,还有十里长滩、元山滩、黄疙瘩滩等高山草甸及原始森林风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考证中的土城、石头城,黑水县、梁泉县遗址等人文景观。
为了赶路,我们走马观花地途经西沟峡,这里距离目的地仅有30里,犬牙交错的长峡间有的地方仅有几米宽。车过拦马垟大桥隘口时,似乎在地缝间穿行,可谓是集奇、峻、险、幽于一体。很快便到了大阳山,这里是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南高北低垂直气候特征一目了然,植物分布层次鲜明。应邀到山居人家小憩,门前火红的柿子树枝头挂满了灯笼似的果实,恰好和周边彤云般的山景遥相辉映。
大阳山脚下是一个三岔河口,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转西向小西沟峡深处的皇家寺院——西姑庵走去。峡谷呈东西走向,有10里路程。山风飒飒,红叶飘舞,似婚礼花絮铺满了峡谷,盖住了河水,踏上去软绵绵的,好像在火红的地毯上行走。不知不觉中,我们便到了西姑庵。
据说,这座皇家寺院原有历代舍利塔60余座,世事沧桑,而今仅存三座。其中一座为宋代塔造型,精美雄伟,双层四方形塔基座,上为莲花形塔柱,塔帽为六角飞檐尖顶状,11个侧面的石基上凿有12尊佛像,其形状各有不同,立体感鲜明突出。另外两座舍利塔是明代嘉靖四年(1509)建造的,高大壮观,塔体均为石料雕凿而成,图案和造型相比宋塔就逊色多了。
窥一斑略其全貌,遥想这远在西域的皇家寺院当年的香火是何等的旺盛。
密不透风的森林里仅有一条羊肠曲径,还有好几处栈道,木桥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红叶,脚下是万丈深渊,鸟瞰其景令人胆战心惊。我们亦步亦趋,双手扒在石崖上小心翼翼地到达佛爷洞。石窟里,历代佛像随处可见,现存百余尊。
参观了佛爷洞之后,我们站在形似龙头的骑龙寺门前远眺西姑庵全景。史料记述这座皇家寺院分为上、中、下三座寺院,有“南崆峒山”之称。现今,中寺和下寺已经基本上成了遗址,随处可见的明清两代砖瓦、石碑可作证。上寺位于大阳山西南端两峰对峙的山垭口之间,大量的明砖宋瓦埋藏在枯叶之下。垭口下方的石窟内仍有部分石雕佛像和木梯及栈道完好无缺,由于位居峭壁之上,可望而不可攀。
晚霞映红了山峦,一阵山风吹来,红叶纷纷飞向田野,天地间一片赤色。时间已晚,我们虽意犹未尽但也只能踏上归程。
在这秋景如画的季节里,我们一行迎着朝阳前去寻找皇家寺院——西姑庵。车出两当县城取道南行,进入老虎峡。绝美的山光水色让人情不自禁地拍案叫奇,流连于这山水连袂的风景画卷长廊。
车进土铁峡,人文、自然景观罗列,林海中雾走云游,独柱峰、望夫石、铁门崖、一线天、海狗望龟……时隐时现让人目不应暇。有人说是鬼斧神工,有人说是巧夺天工,有人说是山水画廊陈列馆……
车行至蒿川大桥时,前方的瀑布涛声响彻云宵,淹没了欢声笑语,飞流直下的水帘撞击着岩石,合奏出大自然的乐章。一串串珠玑飞溅凌空,有气吞山河之象。浪花里裹杂的片片红叶犹如闪亮的宝石,令人眼花缭乱,几多美景隐藏在这深闺之中,人未可知。
车进观音峡不一会儿便到达云幈盆地,环顾四野,只见云幈河呈“S”状向北流去,在秋阳下闪闪烁烁、如细金碎银般的流光星星点点,茂林修竹掩映着农家瓦舍。耳边不时传来古老的号子声,高亢而又缥缈。此情此景仿佛置身于桃花源。盆地周边奇峰秀峦林立云端,有闻名遐迩的姊妹峰、蟠桃岭(双乳峰)、龙洞、凤洞、冰洞、石公鸡,还有十里长滩、元山滩、黄疙瘩滩等高山草甸及原始森林风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在考证中的土城、石头城,黑水县、梁泉县遗址等人文景观。
为了赶路,我们走马观花地途经西沟峡,这里距离目的地仅有30里,犬牙交错的长峡间有的地方仅有几米宽。车过拦马垟大桥隘口时,似乎在地缝间穿行,可谓是集奇、峻、险、幽于一体。很快便到了大阳山,这里是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南高北低垂直气候特征一目了然,植物分布层次鲜明。应邀到山居人家小憩,门前火红的柿子树枝头挂满了灯笼似的果实,恰好和周边彤云般的山景遥相辉映。
大阳山脚下是一个三岔河口,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转西向小西沟峡深处的皇家寺院——西姑庵走去。峡谷呈东西走向,有10里路程。山风飒飒,红叶飘舞,似婚礼花絮铺满了峡谷,盖住了河水,踏上去软绵绵的,好像在火红的地毯上行走。不知不觉中,我们便到了西姑庵。
据说,这座皇家寺院原有历代舍利塔60余座,世事沧桑,而今仅存三座。其中一座为宋代塔造型,精美雄伟,双层四方形塔基座,上为莲花形塔柱,塔帽为六角飞檐尖顶状,11个侧面的石基上凿有12尊佛像,其形状各有不同,立体感鲜明突出。另外两座舍利塔是明代嘉靖四年(1509)建造的,高大壮观,塔体均为石料雕凿而成,图案和造型相比宋塔就逊色多了。
窥一斑略其全貌,遥想这远在西域的皇家寺院当年的香火是何等的旺盛。
密不透风的森林里仅有一条羊肠曲径,还有好几处栈道,木桥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红叶,脚下是万丈深渊,鸟瞰其景令人胆战心惊。我们亦步亦趋,双手扒在石崖上小心翼翼地到达佛爷洞。石窟里,历代佛像随处可见,现存百余尊。
参观了佛爷洞之后,我们站在形似龙头的骑龙寺门前远眺西姑庵全景。史料记述这座皇家寺院分为上、中、下三座寺院,有“南崆峒山”之称。现今,中寺和下寺已经基本上成了遗址,随处可见的明清两代砖瓦、石碑可作证。上寺位于大阳山西南端两峰对峙的山垭口之间,大量的明砖宋瓦埋藏在枯叶之下。垭口下方的石窟内仍有部分石雕佛像和木梯及栈道完好无缺,由于位居峭壁之上,可望而不可攀。
晚霞映红了山峦,一阵山风吹来,红叶纷纷飞向田野,天地间一片赤色。时间已晚,我们虽意犹未尽但也只能踏上归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