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经济学在中国兴起是近年来的事情。其中,关于大学的排名成为中央政府教育部门、地方政府、大学、教师、企业和学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涉及到各校的政绩和利益,无形资产高的大学被低估了自然满腹牢骚,无形资产低的大学被高估了难免沾沾自喜。这也是国际的惯例,特别是中国提出要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后,这个问题更是无法回避。德国的大学经济学或许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大学的排名
众所周知,洪堡在世界上开创了研究型大学的先例,洪堡排名法关心的重点是大学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德国洪堡基金会每年资助约18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到德国做访问学者。所以,能吸引多少拿洪堡奖学金的外国顶尖人才就成为洪堡基金会衡量一所大学科研地位与声望的重要评价指标。
为确定德国大学2003科研地位排行榜,洪堡基金会统计分析了从1998年到2002年之间4713名洪堡奖学金获得者在德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分布。排定坐次的具体标准是每100名位教授所吸引的洪堡奖学金获得者人数。康斯坦茨大学这所规模不大的大学平均每100教授吸引来34.25位洪堡奖学金获得者,名列第一。如果按照绝对数量,则是那些传统的名牌大学占主导地位,例如慕尼黑技术大学(也被许多中国人称之为“慕尼黑工大”)、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和波恩大学。
近来德国洪堡基金会采用更新的评估体系,将德国高等院校对国际顶尖人才的吸引力进行了排序。出人意料的是,一些规模不大的大学与那些传统名牌大学并驾齐驱,名列前茅。洪堡基金会公布的2003年德国大学科研地位排行榜中,康斯坦茨大学荣列榜首,第二和第三名分别是海德堡大学和斯图特加特大学。传统名牌大学慕尼黑技术大学名列第四。
有人则认为应该综合看获得第三方资助(Drittmittel)的多少。所谓第三方资助是指大学所属的研究机构从某个企业或是基金会申请到的科研经费,这是衡量一个大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
在中国,目前武书连的大学排名法甚嚣尘上,其中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规模效应,以规模替代质量。结果导致中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占尽优势,其实,规模和质量并不完全是一回事。德国的洪堡排名法较好地兼顾了这个问题,值得中国在研究大学排名时进行借鉴和参考。
就业机会最重要
德国《经济周刊》三年一次的排名别具一格,它是由400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评选的。这个排名对选择大学非常实用,学生还没有进入大学就可以知道将来企业录用的机会了。
1999年上半年位于科隆的德国经济研究所(IW)对117家德国大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作过一个调查,内容是企业在收到求职者的书面申请材料时看重他哪方面的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德国企业最注重的是求职者是否拥有实践经验,在哪里上的大学反而是相当次要的因素。
德国企业录取大学毕业生的要点排序:(1)求职者是否完成了实习,有丰富的实践经验;(2)一个目标明确的简历,即求职者以前为了这个职业作过哪些相应的准备;(3)大学学习的专业重点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4)大学毕业分数;(5)求职申请和公司的关联;(6)外语知识;(7)大学学习时间的长短;(8)数据处理和互联网知识;(9)在国外求学的经历;(10)申请信的形式;(11)是否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12)是否在大学生创办的公司中工作;(13)是否曾在校内工作,比如担任助教等;(14)硕士毕业论文的主题;(15)在哪里上的大学;(16)在外国获得硕士学位;(17)博士学位等。
德国企业选择用人时,把申请人的实践经验放在相当高的地位,再就是外语水平和电脑知识,然后是考试成绩和国外经验。校外活动的份量比几年前加重了许多。
到底该不该收学费
过去德国的大学不收费,这一优厚的学习条件不但吸引了众多外国学生,对德国学生来说大学也成了享受社会福利的避风港。一些大学生充分享用这一免费的午餐,在大学里一泡就是10年。近年来,国家没有增加对大学的投资,德国公立大学则无不叫穷连天,大喊破产在即。于是,各种名目的费用相继产生。现在柏林更是呼吁要收取学费;而巴符州等先设计收一些小的费用,比如“管理费”。德国联邦法律规定大学第一学位是免费教育,各州在这一原则下仍然有一定的自主权。于是,各州开始自己行动起来,首先着手设立的领域是所谓的“老学生费",巴符州、萨尔州、莱法州、北威州、石荷州纷纷实施此费。
从2004年夏季学期开始,北威州的大学将设立“学习账户",超过常规学习时间还不毕业的大学生将被要求付费。北威州议会规定从2004年夏季学期开始,学习时间超过常规学习时间1.5倍的大学生将被要求交纳每学期为650欧元的学费。这一被称为“杜赛尔多夫模式"的学习账户以每学期周课时为单位计算。常规大学学习的平均时间长度被规定为160周课时,每位学生在入大学后,其账户上就会有200个周学时的“储蓄”。学生选修课程也就等于是在花费“储蓄"。当这200个周学时消费完或者是总学期数超过14个学期后,大学学习就不再是“免费的午餐”了。学生可以为自己的学习账户赢得“奖金”。例如,教育孩子、积极参与高校各种自治组织委员会的工作和取得特殊成绩等都可以赢得“奖金”。如果有谁能早于常规时间提前毕业,还可以将节余的“储蓄”用在第二学位或者是继续教育与培训上。2004年开始实行学习账户时,作为第一步,每个学生的账户每学期将统一被划掉一定数量的学时数。
到2007年,学习账户将个人化,账户里的“储蓄”额将视实际选课课时的多少因人而异。这一制度兼顾了个人的特殊社会境遇与生活状况。并且,这一模式有助于缩短学习时间,促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因为哪个大学毕业所需要的时间少,它的好名声就会传播开来,就会很容易招来学生。
靠新增专业满足社会需求
德国大学的专业设置近年来迅速增加,增长最快的是这两年才正式加入德国国籍的英美式的学士(Bachelor)和硕士(Master)专业。
德国原来的固有学制是独有的,如果是高等专科学院(Fachhochschule)毕业,获得的学位是高专硕士- Diplom (FH)。如果是综合大学(Universitaet)毕业,文科的学位是文科硕士(Magister),理工科的学位是硕士(Diplom)。为了与国际接轨,德国“引进”了英美式学位,即Bachelor和Master。这样,学生读的如是综合性大学,也就不一定要全部读完才算数。在半程之后可以获得一个学位,即英美式的学士。如果愿意继续读下去,可以获得英美式的硕士学位。许多德国大学利用这个新学制引进的机会,“顺便”发展他们新的专业。2001年冬季学期中,德国有471个学士学制的专业和293个英美硕士学制的专业。而2002年夏季学期中将成为545个学士学制专业和370个英美硕士学制专业。
2002年9月,德国一所著名的经济研究所发表一份调查报告表明,企业管理学在德国依旧是最受欢迎的专业。和10年前一样,攻读这个专业的大学生数量最多。而这10年来人们对生物学和化学专业的兴趣大大降低了。在德国大学里每13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是学企业管理的。在2000~2001年冬季学期,该专业的学生遥遥领先于其他专业。与10年前相比,生物学和化学专业退出了前10名,原来它们还各以近4万名学生排名第9和第10。同样退步明显的还有电子工程和机械制造专业,10年来这两个专业的学生总数下降了5.8万人。
中国由于高等学校就学机会供不应求,生源并不存在问题,但是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出现,在三流大学的三流专业尤其明显,如果大学不在专业调整中寻找出路,将在专业陈旧的死胡同中凋敝。
争夺年轻居民
在德国各个城市,对市政府来说,居民的增加是有好处的。那些大学城,尤其是比较贫穷地区的大学城,为了争取更多的学生,可谓费尽了心机。理由是很清楚的:那些“贫穷地区”的城镇,尤其是东部新州,每增加一个居民,便可从那些富州、富城镇给的所谓“各州财政平衡款”中获得每年约800欧元的补贴。当然,前提是这个居民主要居住地必须在这个城镇。
然而,许多德国学生却仍然把主要居住地放在父母那儿,而在大学城只有一个“第二住地”。外国学生也相对集中于那些距离学校所在地不远的大城市,在大学城有时连个“第二住地”都没有。于是,那些大学城就少收了很多的补助。出于这个原因,不少大学城或其他学校所在城市开始收取一笔所谓“第二住地税”。征收这个税的主要目的是迫使学生把主要住地搬到学校所在地来。这笔税收为数并不少。东部柏林旁边的波茨坦则采取相反的刺激手段。那里的大学给每个住在波茨坦的学生每个学期50欧元的所谓“欢迎费”。目的当然是吸引学生住到波茨坦来。但在这个城市注册的15000名大学生中,目前只有350人领取了这笔钱。当然,波茨坦处于一个十分不利的地位:柏林紧挨着它。学生们当然更愿意住在德国第一大城市里。
德国东部和其他经济落后区为了从那些富裕的州获得补助,凡有高等院校的,都各出奇招“勾引”学生。当然,前提是这些学生的第一居住地必须是这个城市。莱比锡给每个到这个城市来读书的新居民每人250欧元的搬家补助。拜洛伊特市(这可是在西德)给每个新来的学生价值75欧元的礼券,包括免费去游泳池、博物馆和在一年一度的民众节上免费享用啤酒。
也有的地方也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汉堡就是这样做的,每一个新的学生居民,必须向市政府交500欧元。但大城市毕竟有吸引力。根据2000年冬季学期的统计数字,柏林从外地“进口”学生42398人,名列首位。
中国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西部源源不断地向东部"出口"大学生,这主要是东部的著名大学明显比西部多,而且毕业后在东部寻找高薪的就业机会比西部要多得多。中国现在的新兴城市都在申办大学,大都市都在建设大学城,尽管中德的体制不一样,中国的城市不能够因大学生数目多少获得相应的财政转移补贴,但是大学对于城市无疑既是有形资产,更是无形资产。高水平大学不仅是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且大学城的发展对于城市房地产业的兴盛也是一剂重要的强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