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对教育事业的注重程度越来越高,其中绘画得到更多学生们的青睐。因此,文章将着重阐述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绘画色彩构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相对应的完善策略,希望能够切实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为关心这一话题的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引发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色彩构成;绘画
色彩构成作为绘画中的基础性部分,对学生的艺术类学习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关于绘画中色彩构成的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也将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目前在绘画中色彩构成教学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可落地执行的优化策略。这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不可忽略的价值,也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激发更多的探索以及更为广泛的交流。
一、关于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这一词语产生于德国,后来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并且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同,其中也有部分设计研究者提出了其他的名词,但从内容角度来说基本相似。从目前发展来看,色彩构成已经成为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包装设计、舞台设计、室内设计等,都涉及到颜色的选择和搭配,通过科学合理的颜色选择和搭配。包括对冷暖色调的选择、对色彩明度的选择以及对色彩结构的选择等,可以达到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展示效果。因此,色彩构成这一知识体系的诞生,对艺术领域来说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也正是由于色彩构成知识体系的发展,帮助广大学生们摆脱了凭借感觉和个人喜好选择色彩的粗糙方式。通过色彩相关知识的学习,让色彩的搭配更加科学合理,为艺术的创作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色彩构成教学在我国发展还较为初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仍然具有较大的完善和发展空间。
二、高职院校绘画中色彩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传统、陈旧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发展情况来看,相比普通大学来说,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在绘画专业中,甚至部分学生没有绘画基础,缺乏基本的审美意识和理论知识。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老套的教学方法,通过围绕黑板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学只能够讲授理论知识,而并没有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且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其自身总结规律、发现技巧的能力较差,在日常学习中仅仅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缺乏对于绘画、对于色彩的理解能力和自由运用的能力,并不符合色彩构成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枯燥、单一
在绘画色彩构成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老旧的教学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在临摹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一方面,学生在能力方面缺乏培养和提高,缺乏对于色彩构成的思考,也更少有自己的见解,导致学生在后期的运用过程中缺乏自我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因素;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教学效果角度来说也存在不足,课堂氛围不够积极活跃,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不佳。因此,在未来的色彩构成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对教育方法的更新,还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使之真正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缺乏知识联系和贯通
从目前的高职绘画教学来看,在讲授关于色彩结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进行的是“单点”内容的灌输,学生学习的也是一个一个的散点,而缺乏对于散点内容的扩散和联想。尤其是在色彩教学中,关于色彩的认知缺乏扩大和联想,学生们就不能够真正掌握关于色彩的知识以及运用的技巧,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难以形成知识体系。一方面,缺乏体系的散点知识本身容易遗忘,前后均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扩展,另一方面,针对散点知识缺乏举一反三的应用,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內涵和运用方式,导致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过于僵化。
(四)知识的应用教学不足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色彩构成教学过程中仍然过于偏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缺乏相应的应用课程教学,导致学生们可能在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后,仍然找不到应用的技巧,并且课外活动的相对匮乏也导致学生们难以学以致用,无法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绘画中色彩构成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变革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尤其对于绘画中色彩构成的教学,其本身的发展和创新速度较快,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吸收新型的知识和方法,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艺术理念以及对于色彩的理解和掌握。这有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更有活力的内容,摆脱过去围绕黑板进行的填鸭式教学,真正从思想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提升,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和能力提升。一方面,教师首先要明确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绝对不仅仅是将关于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灌输完毕即可,色彩构成的教育内涵强调的是对于色彩本身的理解情况以及对于色彩的灵活运用,并且在符合审美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尝试,其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开放性质的学科;另一方面,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入各种新型的运用方式,而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讲解完毕,通过运用目前流行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和开放,形成一个能够容纳知识的开放性思维体系,有利于学生们进行更为广泛的学习和探索。对于教师而言,需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及时、新颖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真正提高色彩构成教学的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模式
多媒体模式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绘画中色彩结构的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首先,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提前将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有利于加快课堂的教学节奏,让重点内容更加突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中的精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其次,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摆脱过去传统教学的枯燥感,通过多媒体真正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师生互动更加顺畅和频繁。此外,通过长期的熏陶,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对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学生未来的长期学习和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举例来说,教师在进行色彩搭配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特定的场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色彩搭配构想,利用多媒体现场制作搭配,并且让其他同学来进行点评和讨论,激发大家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最后,多媒体本身具有较强的展示能力,能够将原本抽象的知识进行具象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讲解,尤其对于色彩构成来说,具体的画面呈现能够让学生们对于色彩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有利于学生色彩运用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多媒体模式对于色彩构成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巧用多媒体可以让教学更加简单,提高教学效率。
(三)注重举一反三和知识联系
在高职院校色彩构成的教学中,需要切实注重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通过举一反三,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联想性。且色彩构成的运用大多在艺术领域,其本身就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联想性,学生们在学习色彩构成和运用的过程中就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创新性,也有利于未来艺术水平的提升。因此,举一反三的练习,对于学生们的思维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是进行每一个散点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其掌握的不再是一个知识散点,而是一类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果,提高对于知识整体的掌握和认知。举例来说,在学习色彩与心理的过程中,假设场景为宴会厅,绿色的宴会厅环境可能会影响宾客的食欲,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们说出其他颜色布置的效果,比如说白色的环境可能会促使宾客的交谈更加正式,双方举止彬彬有礼,而红色的环境有助于宾客们更加放松,享受美食等。通过此种举一反三的方式来促使学生们进行知识的联想,提高学生们对于一个知识体系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四)提升对知识的运用性
教师在进行色彩构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将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过去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应用,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感受,用自身的体验来验证理论,并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找到自身的个性化因素,才能够真正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后期的运用和创新。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包括知识竞赛以及各种各样的设计大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来促使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通过比赛的紧张形式来进行自我突破和提升,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外寻找更多的提升空间。总而言之,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也是在现代高职院校绘画中色彩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需要教师切实注重并进行改变和完善。
四、结语
为了能够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绘画中色彩构成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切实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积极吸收新理念、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形式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对学生知识联想能力的培养,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升实践应用的能力。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引发更多从业者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议技师学院《色彩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祖国,2017,(14).
[2]王阳.色彩构成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中),2017,(6).
[3]何昕文.對中职色彩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J].科学时代与发展,2017,(9).
作者单位: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色彩构成;绘画
色彩构成作为绘画中的基础性部分,对学生的艺术类学习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关于绘画中色彩构成的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也将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分析目前在绘画中色彩构成教学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可落地执行的优化策略。这对该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不可忽略的价值,也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激发更多的探索以及更为广泛的交流。
一、关于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这一词语产生于德国,后来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并且得到业内的广泛认同,其中也有部分设计研究者提出了其他的名词,但从内容角度来说基本相似。从目前发展来看,色彩构成已经成为设计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包括包装设计、舞台设计、室内设计等,都涉及到颜色的选择和搭配,通过科学合理的颜色选择和搭配。包括对冷暖色调的选择、对色彩明度的选择以及对色彩结构的选择等,可以达到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展示效果。因此,色彩构成这一知识体系的诞生,对艺术领域来说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也正是由于色彩构成知识体系的发展,帮助广大学生们摆脱了凭借感觉和个人喜好选择色彩的粗糙方式。通过色彩相关知识的学习,让色彩的搭配更加科学合理,为艺术的创作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色彩构成教学在我国发展还较为初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仍然具有较大的完善和发展空间。
二、高职院校绘画中色彩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传统、陈旧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发展情况来看,相比普通大学来说,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在绘画专业中,甚至部分学生没有绘画基础,缺乏基本的审美意识和理论知识。而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老套的教学方法,通过围绕黑板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填鸭式的教学只能够讲授理论知识,而并没有切实提升学生的能力。且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其自身总结规律、发现技巧的能力较差,在日常学习中仅仅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缺乏对于绘画、对于色彩的理解能力和自由运用的能力,并不符合色彩构成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模式枯燥、单一
在绘画色彩构成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老旧的教学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在临摹方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一方面,学生在能力方面缺乏培养和提高,缺乏对于色彩构成的思考,也更少有自己的见解,导致学生在后期的运用过程中缺乏自我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因素;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教学效果角度来说也存在不足,课堂氛围不够积极活跃,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不佳。因此,在未来的色彩构成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对教育方法的更新,还需要注重教学方式的与时俱进,使之真正符合现代学生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缺乏知识联系和贯通
从目前的高职绘画教学来看,在讲授关于色彩结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往往进行的是“单点”内容的灌输,学生学习的也是一个一个的散点,而缺乏对于散点内容的扩散和联想。尤其是在色彩教学中,关于色彩的认知缺乏扩大和联想,学生们就不能够真正掌握关于色彩的知识以及运用的技巧,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难以形成知识体系。一方面,缺乏体系的散点知识本身容易遗忘,前后均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扩展,另一方面,针对散点知识缺乏举一反三的应用,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內涵和运用方式,导致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过于僵化。
(四)知识的应用教学不足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色彩构成教学过程中仍然过于偏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缺乏相应的应用课程教学,导致学生们可能在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后,仍然找不到应用的技巧,并且课外活动的相对匮乏也导致学生们难以学以致用,无法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绘画中色彩构成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变革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尤其对于绘画中色彩构成的教学,其本身的发展和创新速度较快,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积极吸收新型的知识和方法,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艺术理念以及对于色彩的理解和掌握。这有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更有活力的内容,摆脱过去围绕黑板进行的填鸭式教学,真正从思想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提升,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和能力提升。一方面,教师首先要明确色彩构成的教学目的,绝对不仅仅是将关于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灌输完毕即可,色彩构成的教育内涵强调的是对于色彩本身的理解情况以及对于色彩的灵活运用,并且在符合审美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尝试,其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开放性质的学科;另一方面,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入各种新型的运用方式,而不仅仅是将课本知识讲解完毕,通过运用目前流行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和开放,形成一个能够容纳知识的开放性思维体系,有利于学生们进行更为广泛的学习和探索。对于教师而言,需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及时、新颖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真正提高色彩构成教学的效果。
(二)巧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模式
多媒体模式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绘画中色彩结构的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首先,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提前将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有利于加快课堂的教学节奏,让重点内容更加突出,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中的精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其次,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摆脱过去传统教学的枯燥感,通过多媒体真正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师生互动更加顺畅和频繁。此外,通过长期的熏陶,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对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学生未来的长期学习和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举例来说,教师在进行色彩搭配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特定的场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色彩搭配构想,利用多媒体现场制作搭配,并且让其他同学来进行点评和讨论,激发大家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最后,多媒体本身具有较强的展示能力,能够将原本抽象的知识进行具象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讲解,尤其对于色彩构成来说,具体的画面呈现能够让学生们对于色彩的理解更加深入,也有利于学生色彩运用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多媒体模式对于色彩构成教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巧用多媒体可以让教学更加简单,提高教学效率。
(三)注重举一反三和知识联系
在高职院校色彩构成的教学中,需要切实注重对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通过举一反三,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联想性。且色彩构成的运用大多在艺术领域,其本身就要求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联想性,学生们在学习色彩构成和运用的过程中就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创新性,也有利于未来艺术水平的提升。因此,举一反三的练习,对于学生们的思维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是进行每一个散点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也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其掌握的不再是一个知识散点,而是一类知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果,提高对于知识整体的掌握和认知。举例来说,在学习色彩与心理的过程中,假设场景为宴会厅,绿色的宴会厅环境可能会影响宾客的食欲,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们说出其他颜色布置的效果,比如说白色的环境可能会促使宾客的交谈更加正式,双方举止彬彬有礼,而红色的环境有助于宾客们更加放松,享受美食等。通过此种举一反三的方式来促使学生们进行知识的联想,提高学生们对于一个知识体系的认知和理解,进而全面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四)提升对知识的运用性
教师在进行色彩构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将教学的重点内容从过去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应用,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多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感受,用自身的体验来验证理论,并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审美,找到自身的个性化因素,才能够真正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后期的运用和创新。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包括知识竞赛以及各种各样的设计大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来促使学生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也通过比赛的紧张形式来进行自我突破和提升,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外寻找更多的提升空间。总而言之,应用能力的提升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也是在现代高职院校绘画中色彩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需要教师切实注重并进行改变和完善。
四、结语
为了能够切实提升高职院校绘画中色彩构成教学的效果,教师需要切实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积极吸收新理念、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多媒体形式提高教学效率,注重对学生知识联想能力的培养,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升实践应用的能力。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引发更多从业者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议技师学院《色彩构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祖国,2017,(14).
[2]王阳.色彩构成在现代绘画创作中的运用[J].美与时代(中),2017,(6).
[3]何昕文.對中职色彩构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思考[J].科学时代与发展,2017,(9).
作者单位: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