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进行了课改,《职业生涯规划》是必修课,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使其能跨越学校与社会的“鸿沟”谈几点体会:结合专业,早立目标;情境体验,增强认知;走向社会,了解需求,从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改革教法 跨越鸿沟
由于中职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局限,对自我和社会往往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走上社会之前内心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他们在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同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不感到迷茫,而这些都会制约他们的生涯发展。
传统教育关注的重点是人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连接较为忽视。而生涯规划教育恰恰跨越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鸿沟”,在注重了一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培养的同时,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依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心理特质、身体条件而进行特殊知识与特殊能力的传授。因此,生涯规划教育本身充分体现了在以就业为导向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强调人自我成长,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与互动,这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十分吻合。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进行了改革,教育部明确规定从2009年新生起第一学期必须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在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让学生学会审时度势,实现顺利就业,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开设生涯规划这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结合专业,早立目标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活的意义在于是否正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标。”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每个中职生学会“经营”未来,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
然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刚从初中过渡到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他们在好奇的同时持有的更多的是观望的态度。而如何从一开始就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并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关键。
(一)优秀毕业生“闪光历程”的吸引
开学初我会收集好与授课班级专业相关的优秀毕业生的相应资料,并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在课程第一节课播放给学生观看。此时,学生的心里除了羡慕同时也在思考我能否像他们一样的优秀。我再适时地引入课题,告诉学生优秀毕业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入校后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继而介绍《 职业生涯规划》其实就是一门教学生学会“经营”未来,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的实用课程。
(二)充分利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去畅想未来
由于我授课班级是设计部,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尤其擅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我要求学生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心中对未来的向往。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而当年为冲刺中考而不得不写的文章早已让他们惶恐。一听说,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理想,在欣喜之余,他们更是纷纷积极思考,构思自己美好未来。
二、情境体验,增强认知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活动和情景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定情境之下的活动。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能够主动且有意识地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在体验之后进行总结和交流,自觉提高生涯规划能力。
(一)价值观“拍卖”,透析你我价值观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时,我打破了以往说教的方式,而是采用了价值观“拍卖”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将要拍卖的各种价值观进行讨论,分别对它们的价值进行估价,进而参与竞标。拍卖结束后,我会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价值观,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在估价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表达自己对各种价值观的看法,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小品表演,展现职业素质
在讲到职业素质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分别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去表达几种不同职业素质。在表演结束后及时引导学生对小品中不同职业素质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概括出不同职业的素质要求。
三、走向社会,了解需求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引导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是中职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并根据社会的需求去培养所需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一)发现“学校人”和“职业人”的区别
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去完成以下任务:到商场转转,观察商场里的人群,注意售货员与顾客、售货员与售货员、售货员与部门领导之间的关系。比较这种关系,与校园里同学与同学、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的区别。
根据观察到的情况,每个小组编排一个情景剧(对职场事件进行处理模拟)。
各小组讨论“学校人”和“职业人”的区别,并得出结论。
此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人”和“职业人”在社会上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其权利、义务、规范都存在极大差异,作为中职生首先要在意识上认识到它们的区别,同时更是要提前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
(二)认识职业,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经过调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甚至对自己所读专业将来能从事什么职业都不甚了解,更不用提对职业的素质要求了。在引导学生列出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后,我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职业群中的一种特定职业,进行以“职业认识”为主题的采访。并将采访结果用PPT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是能提高学生对不同从业者素质要求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按照现实生活中从业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去要求自己,储备相应的能力。
结语
总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就业观念、就业方式的转变,如何给中职生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还可以提高中職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资料】
[1]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几点体会. 中国校外教育,2010(09).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改革教法 跨越鸿沟
由于中职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的局限,对自我和社会往往缺乏全面的认识,在走上社会之前内心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他们在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同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不感到迷茫,而这些都会制约他们的生涯发展。
传统教育关注的重点是人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连接较为忽视。而生涯规划教育恰恰跨越学校教育与社会之间的“鸿沟”,在注重了一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培养的同时,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性,依据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心理特质、身体条件而进行特殊知识与特殊能力的传授。因此,生涯规划教育本身充分体现了在以就业为导向过程中的“以人为本”,强调人自我成长,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与互动,这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十分吻合。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进行了改革,教育部明确规定从2009年新生起第一学期必须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在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让学生学会审时度势,实现顺利就业,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开设生涯规划这一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结合专业,早立目标
亚里士多德曾说:“人生活的意义在于是否正在寻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标。”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让每个中职生学会“经营”未来,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
然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刚从初中过渡到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他们在好奇的同时持有的更多的是观望的态度。而如何从一开始就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并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关键。
(一)优秀毕业生“闪光历程”的吸引
开学初我会收集好与授课班级专业相关的优秀毕业生的相应资料,并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在课程第一节课播放给学生观看。此时,学生的心里除了羡慕同时也在思考我能否像他们一样的优秀。我再适时地引入课题,告诉学生优秀毕业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入校后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规划。继而介绍《 职业生涯规划》其实就是一门教学生学会“经营”未来,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的实用课程。
(二)充分利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去畅想未来
由于我授课班级是设计部,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尤其擅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我要求学生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心中对未来的向往。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文字表达能力较差,而当年为冲刺中考而不得不写的文章早已让他们惶恐。一听说,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理想,在欣喜之余,他们更是纷纷积极思考,构思自己美好未来。
二、情境体验,增强认知
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采用体验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通过活动和情景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定情境之下的活动。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促使学生能够主动且有意识地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在体验之后进行总结和交流,自觉提高生涯规划能力。
(一)价值观“拍卖”,透析你我价值观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时,我打破了以往说教的方式,而是采用了价值观“拍卖”方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针对将要拍卖的各种价值观进行讨论,分别对它们的价值进行估价,进而参与竞标。拍卖结束后,我会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各种价值观,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在估价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在表达自己对各种价值观的看法,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小品表演,展现职业素质
在讲到职业素质内容时,我要求学生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分别用小品表演的形式去表达几种不同职业素质。在表演结束后及时引导学生对小品中不同职业素质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概括出不同职业的素质要求。
三、走向社会,了解需求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引导学生实现顺利就业,是中职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需求,并根据社会的需求去培养所需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一)发现“学校人”和“职业人”的区别
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以活动小组为单位去完成以下任务:到商场转转,观察商场里的人群,注意售货员与顾客、售货员与售货员、售货员与部门领导之间的关系。比较这种关系,与校园里同学与同学、学生与老师之间关系的区别。
根据观察到的情况,每个小组编排一个情景剧(对职场事件进行处理模拟)。
各小组讨论“学校人”和“职业人”的区别,并得出结论。
此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人”和“职业人”在社会上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其权利、义务、规范都存在极大差异,作为中职生首先要在意识上认识到它们的区别,同时更是要提前做好角色转换的准备。
(二)认识职业,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经过调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甚至对自己所读专业将来能从事什么职业都不甚了解,更不用提对职业的素质要求了。在引导学生列出专业对应的职业群后,我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职业群中的一种特定职业,进行以“职业认识”为主题的采访。并将采访结果用PPT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一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更是能提高学生对不同从业者素质要求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按照现实生活中从业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去要求自己,储备相应的能力。
结语
总之,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就业观念、就业方式的转变,如何给中职生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显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还可以提高中職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资料】
[1]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几点体会. 中国校外教育,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