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等院校开设通识课程后,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素质教育和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戏曲课程的教学并不是十分理想,存在着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和课程设置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探究湖南花鼓戏鉴赏课程教学提出一些合理建议,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戏曲鉴赏;湖南花鼓戏;教学方法
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求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主要形式是以组织观看戏曲作品、开展戏曲教育活动以及加强戏曲社团建设为主。中国戏曲是吸收了众多艺术艺术形式、即有共性又有特性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而湖南花鼓戏,作为湖南地区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深受湖南人民的喜爱,所以,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对湖南花鼓戏有所了解,这正是我们需要深究的,如何可以通过有限的课堂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湖南花鼓戏的魅力呢?
一、湖南高校大学生学习地方戏曲的意义和优势
地方戏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能体现出当地的原始风情、人文情怀、语言特点、文化及地域特点等,无论是音乐形式、表演方式、服装穿扮及演唱方式等,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高校开设戏曲课程,可以使得学生更近距离感受地方戏曲的魅力,由于戏曲是综合性较强的艺术,从而可以使得学生拓宽视野、领域,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从课堂引入戏曲,可以利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民族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在湖南当地教授湖南花鼓戏,本地就有较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当地有较丰富的图书资料、影像资料等可以进行查阅学习;当地的戏曲人才无论是从地域文化方面还是从语言方面,都相对较正宗,从当地寻求教学资源
即可以把教学最优化还可以有效的节约教学成本。本地学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艺术特色;外地学生即可以接触到一方语言,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音乐特色。学生们得到综合提升同时,戏曲艺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弘扬。
二、湖南花鼓戏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中发现,有大部份学生对戏曲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没有接触过,也不愿意去接触,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当代的大学生更喜欢节奏明朗、旋律感强、通俗易懂的音乐,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崇洋媚外,再加上学生们并没有途径去近距离接触、感受戏曲、学习戏曲,又怎么能让他们对戲曲产生兴趣呢。
(二)戏曲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专业戏曲的教授方式是“口传心授”,而这对于非专业生来说是寸步难行,而戏曲鉴赏课程的方式也是多采用讲授法,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机会亲身体验。尤其在讲授戏曲历史时,稍显枯燥,学生有点提不起兴趣。
(三)戏曲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教学方法的单一也使得某些教学内容无法实施,更无法让学生从全面的角度去体会学习戏曲了。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首先要考虑进行调整。
(四)课程设置存在不足。戏曲鉴赏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但是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得到较大的重视,课程时长并不充分,有时甚至只是某课程中的一个小分支。
三、高校公共艺术课中湖南花鼓戏的教学方法
(一)欣赏戏曲,激发学生兴趣。
从调查报告数据看,较多的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戏曲,也没有学习戏曲知识的途径,使得他们不喜欢戏曲,只有对一门艺术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才有可能会对其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就是要吸引眼球,能让现在的大学生快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就要适当的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现代电影、现代音乐,甚至是具有戏曲元素的现代艺术形式来作为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戏曲,不突兀、循序渐进的让他们从自己喜欢的形式慢慢转换过来。最后到传统戏曲的赏析。其次,青少年对新鲜事物都是充满着好奇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湖南花鼓戏中最耳熟能详的曲子对学生进行提问,让本地学生进行表演,或者截取较有趣的片段、语言以及方言特色进行模仿、演唱、表演。增强课堂互动性,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湖南花鼓戏。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戏曲名家的介绍以及某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梨园趣事。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转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快对戏曲产生兴趣。
(二)学生参与,提升课堂气氛
让学生高度参与到课堂的表演中来,不仅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使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动有趣的,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角色,从花鼓戏的音乐中可以体会到花鼓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体会方言的特点与表达,通过角色的扮演也可以体会到角色的情绪、思想以及人文情怀和作者当时的处境。只有学生亲身体会到了,才能更快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戏曲的鉴赏能力,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授课教师可以先带头做示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尽可能标准化,课堂内容由简到难。首先,可以从演唱带有湖南花鼓戏风格的一些曲调,或者是名段唱腔做引入,这些曲调往往都是朗朗上口,旋律性较强,易被学生所接受,也较容易进行模仿表演。其次,授课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学习当地的语言,选用当地具有较大特色的方言来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真正做到即学即用。最后,教师可以携带相关的表演道具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并且可以让学生穿上戏服,做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从而使得学生不仅能了解到湖南花鼓戏的特点,还能通过亲身体验从而对戏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内容丰富,提升课堂感染力
通过几年戏曲鉴赏课程的教学,发现现代大学生对中国戏曲得到一定了解后,同学们对戏曲艺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喜欢,这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应提前设计与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并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再对课堂内容不停的进行修改和微调,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使得学生更大程度欣赏到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精髓。 1.从欣赏的角度看
较多外地的学生没有听过湖南花鼓戏,甚至都不知道这门艺术,少许湖南本地学生没接触过花鼓戏的,学生最开始对花鼓戏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微乎其微,教师在选择欣赏的剧目和音乐上,就可以从最简单的,好听的音乐开始,或者是大家熟悉的故事情节作为引入,这样就让学生在湖南花鼓戏学习上有一个较好的桥梁作为连接,比如:湖南花鼓戏中家喻户晓的名唱段《刘海砍樵》、《补锅》,这两个唱段可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还是可以哼唱几句的,从学生们能接受的形式开始逐渐进行转变,学生的接受程度就慢慢提升了。
2.从演唱体验的角度看
首先,由于鉴赏课针对的学生层面不同,除艺术类学生外,其他很多同学对音乐的了解并不多,没有识谱能力,而戏曲的曲谱晦涩难懂,导致有一部分同学无法通过识谱来对乐曲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规划中,在图片、音频、视频欣赏、模仿的基础上,可以把基本的识谱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有基本的识谱能力,也能在提升综合素质上起到辅助作用。其次,体验湖南花鼓戏的表演和演唱对于非音乐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无论是从节奏上、曲调上还是旋律上都要选择最简单的曲目开始进行演唱体验,这样即可以把识谱方法使用起来又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仅仅只是理论知识。最后,授课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会演奏某一种乐器,我们可以通过学生会演奏的乐器来演奏曲调的主旋律,这样不仅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同是还加深了学生对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印象,只有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学生演唱花鼓戏的韵味,也可以通过学习湖南花鼓戏初步了解到一些乐器的音色。
(四)形式多样化,增强课堂趣味性。
为了使学生在不了解戏曲的情况下,不仅不排斥学习地方戏,还要调动学生的热情,此时就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戏曲的课堂中,重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授,我们更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从被动便主动,教师高度重视学生在一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另外,授课教师还可以适当设置些相关的游戏或者戏曲程式化动作的教学,设置一些小游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的参与率;教授程式化的动作,比如简单的走台步,兰花指、眼神等动作,然后与生活动作进行对比,让课堂更能贴近生活,学生就更容易吸收知识、消化知识。
(五)建立戏曲社团,丰富课后生活
为了更好的传播湖南花鼓戏和弘扬戏曲文化,我们可以在学校创建湖南花鼓戏社团,吸纳对湖南花鼓戏有兴趣的同学,他们在这里可以进行实践活动,并且社團也要经常组织教学活动,经常请戏曲专家来进行指导和讲座,使同学们在实践中成长。另外,学生也可以在社团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全国有较多的高校已经成立了戏曲社团,有的甚至已经初步成型,达到上百人的规模。戏曲社团也经常需要与其他社团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不能固步自封,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或者管理者可以实施证书或小礼品的奖励,为热爱戏曲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总而言之,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在高校开设地方戏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教学方法也是需要进行调整的,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对戏曲的学习,不仅要全面提升对戏曲艺术的鉴赏能力,还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虽说鉴赏是基础,但是我们要在鉴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真正好的品格,通过湖南花鼓戏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感受戏曲人物带来的正能量,感受真善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创造力的培养。这样戏曲教学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希博.对戏曲教育的几点建议.[J]戏剧艺术,1995,(05):14-15.
2.胡亮、宋新廷.普通高校戏曲艺术课程现状思考.[J]戏曲艺术,2007,(02):114-118.
3.徐烨.论戏曲音乐课程的“体验教学”.[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04):125-130.
4.朱婷婷.传统文化复兴视域下的高校戏曲通识课程教学改革.[J]四川戏剧,2019,(12):174-176.
本文系2020年度益阳市社科课题 《益阳戏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 :2020YS072
关键词:戏曲鉴赏;湖南花鼓戏;教学方法
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中提到:要求2018年,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戏曲教育丰富多样,争取实现全国所有大中小学每个学生每年免费欣赏1场优秀戏曲演出。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主要形式是以组织观看戏曲作品、开展戏曲教育活动以及加强戏曲社团建设为主。中国戏曲是吸收了众多艺术艺术形式、即有共性又有特性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而湖南花鼓戏,作为湖南地区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深受湖南人民的喜爱,所以,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对湖南花鼓戏有所了解,这正是我们需要深究的,如何可以通过有限的课堂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湖南花鼓戏的魅力呢?
一、湖南高校大学生学习地方戏曲的意义和优势
地方戏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个性,能体现出当地的原始风情、人文情怀、语言特点、文化及地域特点等,无论是音乐形式、表演方式、服装穿扮及演唱方式等,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高校开设戏曲课程,可以使得学生更近距离感受地方戏曲的魅力,由于戏曲是综合性较强的艺术,从而可以使得学生拓宽视野、领域,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从课堂引入戏曲,可以利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到民族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在湖南当地教授湖南花鼓戏,本地就有较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当地有较丰富的图书资料、影像资料等可以进行查阅学习;当地的戏曲人才无论是从地域文化方面还是从语言方面,都相对较正宗,从当地寻求教学资源
即可以把教学最优化还可以有效的节约教学成本。本地学生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家乡文化、艺术特色;外地学生即可以接触到一方语言,也可以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音乐特色。学生们得到综合提升同时,戏曲艺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弘扬。
二、湖南花鼓戏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中发现,有大部份学生对戏曲艺术不感兴趣,甚至没有接触过,也不愿意去接触,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当代的大学生更喜欢节奏明朗、旋律感强、通俗易懂的音乐,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崇洋媚外,再加上学生们并没有途径去近距离接触、感受戏曲、学习戏曲,又怎么能让他们对戲曲产生兴趣呢。
(二)戏曲教学的方法比较单一。专业戏曲的教授方式是“口传心授”,而这对于非专业生来说是寸步难行,而戏曲鉴赏课程的方式也是多采用讲授法,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机会亲身体验。尤其在讲授戏曲历史时,稍显枯燥,学生有点提不起兴趣。
(三)戏曲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教学方法的单一也使得某些教学内容无法实施,更无法让学生从全面的角度去体会学习戏曲了。要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首先要考虑进行调整。
(四)课程设置存在不足。戏曲鉴赏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但是在高校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得到较大的重视,课程时长并不充分,有时甚至只是某课程中的一个小分支。
三、高校公共艺术课中湖南花鼓戏的教学方法
(一)欣赏戏曲,激发学生兴趣。
从调查报告数据看,较多的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戏曲,也没有学习戏曲知识的途径,使得他们不喜欢戏曲,只有对一门艺术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才有可能会对其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就是要吸引眼球,能让现在的大学生快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就要适当的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现代电影、现代音乐,甚至是具有戏曲元素的现代艺术形式来作为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戏曲,不突兀、循序渐进的让他们从自己喜欢的形式慢慢转换过来。最后到传统戏曲的赏析。其次,青少年对新鲜事物都是充满着好奇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湖南花鼓戏中最耳熟能详的曲子对学生进行提问,让本地学生进行表演,或者截取较有趣的片段、语言以及方言特色进行模仿、演唱、表演。增强课堂互动性,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湖南花鼓戏。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讲解戏曲的基本知识、戏曲名家的介绍以及某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梨园趣事。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转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快对戏曲产生兴趣。
(二)学生参与,提升课堂气氛
让学生高度参与到课堂的表演中来,不仅可以调节课堂的气氛,使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动有趣的,还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角色,从花鼓戏的音乐中可以体会到花鼓戏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体会方言的特点与表达,通过角色的扮演也可以体会到角色的情绪、思想以及人文情怀和作者当时的处境。只有学生亲身体会到了,才能更快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戏曲的鉴赏能力,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授课教师可以先带头做示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尽可能标准化,课堂内容由简到难。首先,可以从演唱带有湖南花鼓戏风格的一些曲调,或者是名段唱腔做引入,这些曲调往往都是朗朗上口,旋律性较强,易被学生所接受,也较容易进行模仿表演。其次,授课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学习当地的语言,选用当地具有较大特色的方言来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真正做到即学即用。最后,教师可以携带相关的表演道具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并且可以让学生穿上戏服,做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从而使得学生不仅能了解到湖南花鼓戏的特点,还能通过亲身体验从而对戏曲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内容丰富,提升课堂感染力
通过几年戏曲鉴赏课程的教学,发现现代大学生对中国戏曲得到一定了解后,同学们对戏曲艺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喜欢,这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师应提前设计与规划课堂教学内容,并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再对课堂内容不停的进行修改和微调,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可使得学生更大程度欣赏到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精髓。 1.从欣赏的角度看
较多外地的学生没有听过湖南花鼓戏,甚至都不知道这门艺术,少许湖南本地学生没接触过花鼓戏的,学生最开始对花鼓戏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微乎其微,教师在选择欣赏的剧目和音乐上,就可以从最简单的,好听的音乐开始,或者是大家熟悉的故事情节作为引入,这样就让学生在湖南花鼓戏学习上有一个较好的桥梁作为连接,比如:湖南花鼓戏中家喻户晓的名唱段《刘海砍樵》、《补锅》,这两个唱段可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还是可以哼唱几句的,从学生们能接受的形式开始逐渐进行转变,学生的接受程度就慢慢提升了。
2.从演唱体验的角度看
首先,由于鉴赏课针对的学生层面不同,除艺术类学生外,其他很多同学对音乐的了解并不多,没有识谱能力,而戏曲的曲谱晦涩难懂,导致有一部分同学无法通过识谱来对乐曲进行学习。教师在教学规划中,在图片、音频、视频欣赏、模仿的基础上,可以把基本的识谱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有基本的识谱能力,也能在提升综合素质上起到辅助作用。其次,体验湖南花鼓戏的表演和演唱对于非音乐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无论是从节奏上、曲调上还是旋律上都要选择最简单的曲目开始进行演唱体验,这样即可以把识谱方法使用起来又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仅仅只是理论知识。最后,授课教师可以询问学生是否会演奏某一种乐器,我们可以通过学生会演奏的乐器来演奏曲调的主旋律,这样不仅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度,同是还加深了学生对湖南花鼓戏曲调的印象,只有在熟悉曲调的基础上,才能提升学生演唱花鼓戏的韵味,也可以通过学习湖南花鼓戏初步了解到一些乐器的音色。
(四)形式多样化,增强课堂趣味性。
为了使学生在不了解戏曲的情况下,不仅不排斥学习地方戏,还要调动学生的热情,此时就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戏曲的课堂中,重要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教授,我们更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从被动便主动,教师高度重视学生在一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另外,授课教师还可以适当设置些相关的游戏或者戏曲程式化动作的教学,设置一些小游戏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的参与率;教授程式化的动作,比如简单的走台步,兰花指、眼神等动作,然后与生活动作进行对比,让课堂更能贴近生活,学生就更容易吸收知识、消化知识。
(五)建立戏曲社团,丰富课后生活
为了更好的传播湖南花鼓戏和弘扬戏曲文化,我们可以在学校创建湖南花鼓戏社团,吸纳对湖南花鼓戏有兴趣的同学,他们在这里可以进行实践活动,并且社團也要经常组织教学活动,经常请戏曲专家来进行指导和讲座,使同学们在实践中成长。另外,学生也可以在社团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全国有较多的高校已经成立了戏曲社团,有的甚至已经初步成型,达到上百人的规模。戏曲社团也经常需要与其他社团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不能固步自封,对于一些优秀的学生或者管理者可以实施证书或小礼品的奖励,为热爱戏曲的同学们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总而言之,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在高校开设地方戏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教学方法也是需要进行调整的,我们要让学生通过对戏曲的学习,不仅要全面提升对戏曲艺术的鉴赏能力,还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虽说鉴赏是基础,但是我们要在鉴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真正好的品格,通过湖南花鼓戏的学习,我们不仅要感受戏曲人物带来的正能量,感受真善美,同时也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创造力的培养。这样戏曲教学才能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徐希博.对戏曲教育的几点建议.[J]戏剧艺术,1995,(05):14-15.
2.胡亮、宋新廷.普通高校戏曲艺术课程现状思考.[J]戏曲艺术,2007,(02):114-118.
3.徐烨.论戏曲音乐课程的“体验教学”.[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04):125-130.
4.朱婷婷.传统文化复兴视域下的高校戏曲通识课程教学改革.[J]四川戏剧,2019,(12):174-176.
本文系2020年度益阳市社科课题 《益阳戏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课题编号 :2020YS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