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编本教材的编排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为线索编排单元内容。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内容。编者将这些语文要素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布到各单元的课文或课后练习之中。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在第一学段教学中紧扣课后练习来有效落实这些语文要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结合执教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下册课后练习题的实践,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整理成文,以期与同行一起探讨。
一、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指导读好课文
统编本教材不同于以往教材那样仅仅只是提出“朗读课文”这一笼统要求,它是依据具体的文本而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在一年级下册的执教过程中,我紧紧抓住统编本教材的上述变化,在朗读训练时都是根据课后的具体要求来进行针对性的朗读指导。如课文《端午粽》课后练习中的朗读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在执教课文时,我不是机械地带领学生在长句子中间画上停顿符号,让学生进行各种读的训练,而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变抽象的理论为具体形象的感知,在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中进行一些探索:课前精心制作了《如何读好长句子》微课,课上播放微课,让学生在视频中感受、学习读好长句子的方法。再进行系列读的训练,在读中应用微课中所学,在读中内化吸收。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都能掌握读长句子的方法,都能读好长句子。
语气在朗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指在具体的思想感情支配下的某一语句的声音形式,如喜、怒、哀、乐、惧……课标明确指出:阅读中要能够“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动物王国开大会》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文章篇幅很长,一共有18个自然段,多由对话组成,包含“狐狸和狗熊的对话”“大灰狼和狗熊的对话”“梅花鹿和狗熊的对话”。为落实单元朗读要求“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本课课后练习中朗读要求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执教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在分清角色的基础上,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灵活运用插图中动物的动作和表情、文中提示语、语句中的标点符号来体会角色心情,精准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我在指导时采取先扶后放的策略,先着重指导“狐狸和狗熊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和人物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对话,分角色练习朗读。如此不断练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方法,能将课文读好。最后,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着讲一讲、演一演故事。
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引导积累语言
丰富的积累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课标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执教过程中,我将课后练习“读一读,比一比”和课文的学习融合在一起进行,如理解“偷偷地”就是放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进行。先朗读两个句子,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再回归文本,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揣摩小公鸡的心理,了解“偷偷地”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小公鸡不想让小鸭子发现,暗暗地跟在他后面下了水。这样一写,仿佛看到了小公鸡调皮、淘气的样子,所以从感情色彩层面来看它不是贬义用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来读好句子,从中学习怎样把句子表达具体。最后让学生根据句子来练习仿写,学习多样表达。
统编本教材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都有不同形式的语言积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视为简单的读写记忆,需要将它们融合在课文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去理解、内化、运用,并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除了积累一些常用词句外,课后练习中还有很多形式的构词方式需要引导学生积累。如《棉花姑娘》课后练习中要求:“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碧绿碧绿的
一、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指导读好课文
统编本教材不同于以往教材那样仅仅只是提出“朗读课文”这一笼统要求,它是依据具体的文本而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在一年级下册的执教过程中,我紧紧抓住统编本教材的上述变化,在朗读训练时都是根据课后的具体要求来进行针对性的朗读指导。如课文《端午粽》课后练习中的朗读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在执教课文时,我不是机械地带领学生在长句子中间画上停顿符号,让学生进行各种读的训练,而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变抽象的理论为具体形象的感知,在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中进行一些探索:课前精心制作了《如何读好长句子》微课,课上播放微课,让学生在视频中感受、学习读好长句子的方法。再进行系列读的训练,在读中应用微课中所学,在读中内化吸收。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都能掌握读长句子的方法,都能读好长句子。
语气在朗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指在具体的思想感情支配下的某一语句的声音形式,如喜、怒、哀、乐、惧……课标明确指出:阅读中要能够“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动物王国开大会》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文章篇幅很长,一共有18个自然段,多由对话组成,包含“狐狸和狗熊的对话”“大灰狼和狗熊的对话”“梅花鹿和狗熊的对话”。为落实单元朗读要求“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本课课后练习中朗读要求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执教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在分清角色的基础上,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灵活运用插图中动物的动作和表情、文中提示语、语句中的标点符号来体会角色心情,精准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我在指导时采取先扶后放的策略,先着重指导“狐狸和狗熊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和人物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对话,分角色练习朗读。如此不断练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方法,能将课文读好。最后,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着讲一讲、演一演故事。
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引导积累语言
丰富的积累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课标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中,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形象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执教过程中,我将课后练习“读一读,比一比”和课文的学习融合在一起进行,如理解“偷偷地”就是放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进行。先朗读两个句子,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再回归文本,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揣摩小公鸡的心理,了解“偷偷地”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小公鸡不想让小鸭子发现,暗暗地跟在他后面下了水。这样一写,仿佛看到了小公鸡调皮、淘气的样子,所以从感情色彩层面来看它不是贬义用法。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来读好句子,从中学习怎样把句子表达具体。最后让学生根据句子来练习仿写,学习多样表达。
统编本教材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都有不同形式的语言积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视为简单的读写记忆,需要将它们融合在课文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去理解、内化、运用,并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除了积累一些常用词句外,课后练习中还有很多形式的构词方式需要引导学生积累。如《棉花姑娘》课后练习中要求:“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碧绿碧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