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自然灾害事件中媒体的报道技巧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中国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媒体不可避免地加大对自然灾害的报道,使自然灾害事件的报道备受公众关注。自然灾害事件具有突发性、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等特点,而且我们只能加强预防和救治,不能消除。面对这种情况,媒体如何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如何报道灾情、引导舆论和进行反思需要讲求一定的报道策略,本文对《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雅安地震的报道进行分析,探析出其报道技巧,希望对新闻媒体今后的自然灾害报道有所借鉴。
  关键词:自然灾害报道;灾害新闻的基本类型;负面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30-0101-02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震中距成都约100公里。成都、重庆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据雅安市政府应急办通报,震中芦山县龙门乡99%以上房屋垮塌,卫生院、住院部停止工作,停水停电。《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在第一时间都对雅安地震进行了关注和报道。
  一、理论背景
  黄芙蓉教授在《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一书中提出,传统媒体在报道自然灾害事件时的三种基本模式:一是“人”情型,以灾害面前人们的行为和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二是“灾”情型,主要以灾害事实本身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三是综合型,即将“灾”情报道和“人”情报道充分结合的报道模式。
  二、研究简介
  1.抽样时间。根据百度指数关于“雅安芦山地震”的指数图。用户关注度在2013年4月20日和4月22日出现了两次高峰期。媒体关注度在4月21日23日出现了高峰期,随后关注度呈现下降趋势。13日后基本关注非常少。据此,本研究的抽样时间定为2013年4月21日到2013年5月14日。
  2.研究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数据统计法和文本分析法。
  三、研究对象的分析对比
  1.三种基本报道模式。由表1可知,四川本省人民更加关注雅安的抗震救灾情况和动态信息,有很大的信息需求,所以《华西都市报》的报道量最大。《人民日报》全国发行,雅安地震也是举国关注的特大自然灾害,但是基于全国还有一些其他重要事件,所以报道量小于《华西都市报》。《纽约时报》全球发行,关注全球重大事件,而且作为国外媒体,报道量较小。
  “灾”情型报道模式侧重灾情,其报道内容既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抗灾救灾情况,又有对灾害原因的剖析与反思,最大的缺陷是人文关怀缺失。《人民日报》“人”情型比“灾”情型略多,反映了抗震救灾中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媒体的人文关怀,两者结合,整体报道结构比例合理。
  “人”情型报道模式从宣传的角度出发,习惯以“人”的精神面貌和救灾行动为报道切入点,忽略客观灾情,即“灾害不是新闻,抗震救灾才是新闻”,作为本地媒体,在自然灾害面前,应该营造积极乐观的社会情绪。
  综合型自然灾害报道模式将客观的“灾”情报道和充分的“人”情报道相结合,使自然灾害事件的信息内容得到多角度呈现。这种模式充分吸取了“人”情型模式和“灾”情型模式的优点,相对而言较为合理,但报道内容的纷繁芜杂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三种基本自然灾害报道模式中,综合型报道模式是报道角度相对较多,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结合得较为合理的,但从读者的阅读需求角度来说,在一个自然灾害事件爆发初期,人们还是相对更关注灾区的受灾情况,如震级,伤亡人数,救援情况和政府的政策、措施等。在满足这些基本信息需求的基础上,才会关注灾民的精神面貌和舆论的正面引导。所以,尽管《纽约时报》的报道以综合性报道为主,但是对灾情中人文关怀的报道数量为零,整体报道结构失衡,不值得提倡。三者相比较而言,《人民日报》的“人”情型和“灾”情型报道数量基本平衡,对于自然灾害报道模式运用的最为科学合理。
  2.新闻体裁。由表2可知,《人民日报》以动态消息为主,有利于读者快速掌握灾区信息,了解救灾进展。同时,丰富及时的消息发布,也可以有效遏制一些谣言的产生和散布。深度报道较少,不利于一些谣言从实践层面和学理层面的深度剖析,也不利于对震因的全面分析、地震预警机制以及应急救灾行动、策略的总结和反思。(媒体只有不断监督、督促和反思一些社会问题的推进和解决,才能更好地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推动社会进步。)
  从新闻体裁的总体结构可以看出《华西都市报》的新闻报道以消息和通讯为主,且二者比例均衡,但明显缺少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如果说新闻报道是主体、基础,那么新闻评论是旗帜、灵魂;新闻报道是无形的意见,新闻评论是有形的意见。所以作为本地媒体,对于本地人民高度关注和时效性、现实性特别重大的新闻事件,媒体不仅要表明自己明确的态度和声音,还要发挥新闻评论的引导功能和深化功能,这一点《华西都市报》有待加强。
  《纽约时报》由于时差,在纽约时间的4月20日的新闻中就刊登了雅安地震的一则消息,非常具有时效性。作为外媒,就雅安地震事件没有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是合理的。它用通讯这一体裁,方便它转载《中国日报》英文版和《环球时报》部分新闻和中国网络、微博的一些声音,加上自己记者采写的一些灾区、灾民情况的内容组合,是较为合理的一种体裁。
  对于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报道,首先在第一时间发布灾害的地点、强度、伤亡、进展和救援等具体信息,所以报道体裁在初期和总体上应该以消息为主。因为每种新闻体裁的特点和作用不同,所以,在自然灾害报道中,这几种新闻体裁都应该出现。不应该完全缺失具有理性剖析功能的深度报道和具有表态、引导、深化功能的新闻评论,也不应该数量过少,否则,起不到及时引导受众的作用。
  3.报道中的中国政府负面形象。《纽约时报》的绝大多数负面报道倾向性太过于鲜明,有违新闻媒体客观、中立的报道立场。《华西都市报》在有自己立场的基础上,正反两方面声音的报道都出现了,满足了读者基本的知情权,给与了读者辩证思考的机会,树立了更加立体的政府形象。   《华西都市报》报道了雅安市25日出台《抗震救灾期间领导干部从严管理“六条规定”》和2名干部因出现指挥不力、作风不实等行为,被当场免职,3名当地官员因迟到岗位将被严肃处理的消息。看似《华西都市报》是在报道政府公务员的负面形象,但实则起到了“小骂大帮忙”的作用。严厉规则的出台,严格的执行,一切以灾民利益为重的政府行为,虽然处理了个别官员,但是整体上塑造了一个负责任的、公开透明的、执政为民的政府形象。这比直接歌颂的正面报道更深入人心,也起到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
  从传播学的角度,首先,我们将这种传播技巧称为“两面提示”。根据霍夫兰等人的研究,与“一面提示”相比,“两面提示”对高文化水平的群体有更良好的说服效果。其次,拉姆斯丁和贾尼斯在进一步考察“两面提示”的说服效果后发现,“两面提示”具有“免疫效果”,能增强人们对于反面宣传的“抵抗力”。此外,已调查显示,阅读报纸的读者往往比电视观众更具理性思考能力,所以,他们在是非面前是有一定的辨别力的,没必要严格剔除所有的负面或消极言论。《纽约时报》在Surviving China’s Latest Earthquake, but Afraid to Go Home(4月21日),After Quake, Donors Shun Aid Groups Run by China(4月22日)“捐款涌向四川震区但不再通过红十字会”等报道中营造出一种政府支持红会,红会严重腐败,丧失民心,那么政府就与丑闻与腐败有某种必然关联,似乎有一条线把“红会”“丑闻”“腐败”“政府”连在一起,只要提起一个词,就会自发连出一串。这并不科学合理。
  在报道中的中国政府负面形象方面,《华西都市报》的关注点是政府在救灾中是否有不及时、不作为,人民是否满意,使用的是内视角。通过报道形成的政府印象是负责任的、执政为民的政府形象。《纽约时报》的关注点是中国政府是否真正开放民间慈善,救灾期间舆论自由是否受限,使用的是外视角。通过报道形成的政府印象是中国民间慈善开放度不够、可能存在限制舆论自由和救灾不到位的政府形象。
  四、结 语
  自然灾害事件中媒体的报道宏观策略:第一,及时做好预警报道。第二,重点要做好救灾抗灾报道。第三,适时做好反思报道。
  自然灾害事件中媒体的微观报道策略:第一,从“人”情型、“灾”情型,综合型三种基本报道模式中,灾难初期以“灾”情型为主,逐渐加入“人情”型,做到二者比例基本平衡。第二,在报道体裁上,灾难初期以消息为主,逐渐加入通讯等新闻体裁,在中后期的报道中,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事件报道的整体结构比例上不应过少,否则,起不到应有作用。第三,建立相对开放的报道角度,不能完全忽视负面和消极新闻,可以选取适当的报道角度,起到监督救灾行动与引导救灾秩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芙蓉.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 郭慕清.《人民日报》汶川大地震报道框架理论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6).
  [3] 刘远朋.《人民日报》汶川大地震报道研究[D].兰州大学,2009.
  [4] 马若斌.《中国青年报》与《纽约时报》汶川大地震报道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进行“微信”关键词搜索得到的378篇文献进行统计分析,认为当前学界对于微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微信的传播特点及其对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作为即时通讯工具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微信营销。此外,微信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各级项目基金支持较少,研究角度窄。  关键词:微信;微信营销;微信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媒介理论审视2013年引起巨大争议的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分析媒体和企业风险议题如何产生发展,分析其知识行动路径,寻找善治我国媒企摩擦的良方。  关键词:风险议题;知识行动;农夫山泉标准门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4-0026-02  从2011年达芬奇家居“造假门”到2013年的农夫山泉“标准门”、中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网络反腐作为反腐手段的一个重要补充,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也显现除了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在改进我们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民众打击腐败的有力武器。但是,它作为新兴事物,在现实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完善网络反腐的环境,成为当下的紧要任务。  关键词:网络反腐;生存困境;法律思考;重庆“不雅视频”事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期刊
摘 要:电视问政自2011年由武汉电视台推出之后,由于其参与性强、距离感弱等特点,使其区别于网络等其他平台的问政方式,并迅速在全国刮起了一股电视问政的风潮。但是“走上电视”的政府工作带着深刻的电视媒介烙印,因此利用电视媒介的特点,而不是被电视媒介所控制,成为在这种节目形式中暴露出的问题。  关键词:电视问政;图式;电视媒介;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
期刊
摘 要:从社会营销视角出发,对广药集团旗下白云山奇星药业策划实施的“中风孤岛救援中国行”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分别透过公益传播的主题设计、行为实施、渠道选择三个维度,阐释国内企业在社会营销过程中对公益传播的成功开发,总结企业社会营销的公益传播策略,为其持续利用和深度挖掘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益传播;社会营销;企业公关;新媒体;公益营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公益传播在逐步进入大众日常生活领域。“大爱清尘”作为一个公益组织,如何实现有效的公益传播及其实现的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动向。本文认为公益传播达到有效的重要基础是通过一系列方式,使公益组织和媒体之间在实现自身商业价值与提升自我水平之间应找到平衡,协同一系列其他因素,共同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  关键词:公益传播;效度;多方合力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2014年初,央视综艺频道推出了全新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歌曲》。该节目自1月3日开始播映就受到关注,并得到了来自各大媒体及观众的好评。本文从近些年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情况入手,概括当前音乐选秀节目的现状,并详细分析现状中存在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在后文中借鉴《中国好歌曲》原创性、专业性、真实性的特点,探究中国音乐选秀节目的生存路径,提出节目要弘扬正能量、内容要精益求精、注重宣传方法等几点建
期刊
摘 要:“乌合之众”是指人们常说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合。群体中的个人因为受到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会表现出“低智商”,滋生出“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这在意见多元化,表达自由化的自媒体时代,表现更为突出。2013年2月,“李某某轮奸案”在网络爆发,网络传播环境中呈现出非理性表达和暴力言词一边倒的局面,对自媒体时代“乌合之众”的心理特点分析将有助于网络传播环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乌合之众”;自媒体时代
期刊
摘 要:初审,是编辑处理整个编审流程的第一部把关环节,在科技期刊的初审环节中,“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可为编辑提供有效的参考,可帮助编辑了解文章的研究方向,创新性及是否有学术不端行为,对初审的结论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初审评价过程、并对影响检测的要素和结果进行分析,帮助科技期刊编辑在初审过程中提高鉴别稿件的能力。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初审;编辑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和发表看法的重要平台。本文以“李某某涉嫌强奸案”为例,通过收集大学生在人人网上对热点事件的评论,借助调查问卷、走访形式,定性、定量分析,试图分析和定位青年学生在热点事件发酵中扮演的角色和影响,并最终从不同维度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青年学生;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