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觉醒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en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批评家主体意识的形成,标志着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的成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批评家已经开始对批评、批评家本身的价值及其与作家、作品、读者以及与政治、审美等诸种关系,进行了深入而成功的反思和探讨。自周作人后又涌现了茅盾、李健吾、朱光潜、朱自清、李长之、梁实秋等一批卓越的批评家,其观点、个性迥异的杰出评论让人耳目一新,特别是李健吾、李长之和朱光潜对批评活动本身的反思,这些都标志着现代文学批评意识的初步成熟。
  关键词:批评家主体意识 现代文学批评史 批评个性
  中图分类号:I109 文献标识码:A
  
  一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写道:“每一件艺术品都要涉及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全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分析,使人一目了然。”此四个要素即:艺术家、作品、欣赏者和世界。既然文学是一种活动,那么活动的阶段不同,其主体也必然不同。在创作阶段,主体无疑就是作家,而在阅读和批评阶段,主体也必然转换为读者和批评者。
   传统文论一直把艺术家作为批评的重点,马克思主义文论提出“历史的”和“美学的”的批评观点,又进一步把“世界”这个要素纳入其批评理论。而读者(批评者)要素却长期被批评家们所忽视,批评多停留在解读作者原意和作品的社会学、美学意义分析的层面上,对读者和批评者的再创造角色和批评的地位论述不多,这样就有意无意地失落了批评者在批评活动中应有的主体地位,自觉的批评意识也远未形成。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由刘再复在倡导文学主体性时,论及读者和批评家的主体性。从此,批评家的主体性才为人们所重视。在迄自“五四”的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批评家们已经对此进行过许多有意无意的探讨,李健吾、李长之、朱光潜等的探索业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可以说,在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家的主体意识已经初步形成,自觉的现代批评意识也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二
  
   作为中国古典批评时代终结者的王国维,同时又是现代批评时代的开启者。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在批评眼光和方法上向传统批评提出挑战,力图以外来理论方法打破传统批评思维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强调了批评活动中批评家的独立地位,对传统批评中以作家作品为主体,而忽略了批评家本身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偏执,进行了初步的反拨,这可以视为现代批评的启蒙之作。
   “五四”文学革命爆发后,文学批评在催生新文学的同时,自身也进行着积极的建设。周作人的“宽容原则”可以看作是现代批评个性意识觉醒的开始。按周作人的批评观,文学批评和创作一样,也是一种个性创造,受个人思想感情的导引与制约,批评家的主体性发挥至关重要。批评的过程往往是“在文艺里理解别人的心情,在文艺里找出自己的心情,得到理解的愉快”,因此存在不同声音的批评完全是合理的。
   鲜明的个性展示正是批评家主体性体现的方式之一,“五四”时期新文坛普遍主张批评的宽容和自由,反对“法官判决式”批评的人除了周作人,还有沈雁冰等,但当时只有周作人从文学原理角度,最为深刻地论证了“宽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把宽容自由与反对“专制的狂信”联系起来,这无疑贯穿了坚定的“五四”精神——民主和科学。
   虽然周作人还没有详尽论述批评和批评家的主体性,其批评也多以创作和作家作品为主,但其倡导的“宽容”原则,无疑为以后批评家主体性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和过渡,同时也标志着中国文学现代批评自觉意识的初步萌芽。
  
  三
  
   中国新文学诞生伊始,就与革命同步发展着,总主题是反帝反封建。文学对政治的参与意识,在三十多年中是逐步增强的。“五四”时期表现在思想革命上,是启蒙与呐喊,30年代就表现为社会革命,要摧毁现存制度,另建新的合理制度。在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相关理论的影响下,“左翼”批评家以文学批评为武器掀起了几次文学论争,并进行了相关的批评和理论建设,产生了成仿吾、茅盾、周扬、冯雪峰和胡风等一些有成就的批评家,也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们把批评当作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当作革命的武器和工具。
   如果考虑到当时的“左翼”批评家的身份首先是革命家,那么他们从政治角度对文学批评提出要求,也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是无可指责的。但也正因为他们没有首先把自己当作独立的文学批评家,所以他们的批评多属于政治批评,丧失了文学批评应有的独立自觉的主体意识,丧失了应有的创造力和个性,成为政治的附庸和传声筒,严重阻碍了中国的文学批评走向独立和成熟。
   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这种批评观在40年代和建国后几十年中,都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它造成的严重恶果,至今已引起人们的深刻反省和反思。
  
  四
  
   虽然30年代的文学批评,仍以真实为本位的社会历史批评、政治批评占主导地位,以艺术为本位的审美批评,还没有取得绝对的主导性,多数批评仍以阐释作品的思想意义、说明作家的写作意图为己任。但是李健吾(刘西渭)、李长之、朱光潜、梁实秋等坚持批评家的独立性的批评,业已取得了广泛的影响和高度的评价,特别是他们对批评活动和批评家本身的研究、探讨和定位,标志着中国现代批评意识自觉和成熟的开始。
   李健吾被誉为现代批评史上第一位独立的文学批评家。李健吾首先明确地肯定了批评作为独立的审美活动,以及批评家在批评活动中不可取代的主体地位。他认为:批评不像我们通常想象的那样简单,更不是老板出钱收买的那类书评……因为批评不是别的,也只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它有自己的宇宙,它有自己深厚的人性做根据。一个真正的批评家,犹如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最后决定一切的,却不是某部杰作或者某种利益,而是他自己的存在,一种完整无缺的精神作用,犹如任何创造者,有他更深的人性提炼他的精华,成为一件可以单独生存的艺术品。他有他不可动摇的立论观点,他有他一以贯之的精神。如若他不能代表一般的见解,至少他可以征象他一己的存在。
   他反对把批评当作一种世俗的职业,而要把批评当作一个“自我表现”和“自我完善”的工具,藉以完成他来人间所向往的更高的企止。30年代,弘扬“自我”和“创造”并非新鲜事物,但拿“自我”作为批评的根据,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完全是一种新的突破。这也正是李健吾独立批评的价值所在。他由此出发试图革新批评的自觉意识,所以他认为强调“自我发现”的结果必然是“批评的独立”,批评会由充当作家作品或其他外部事物的附庸地位,而转为一种独立的创造“艺术”。只有意识到批评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活动时,批评家的主体意识才能自觉和调动起来。李健吾理想中的批评家是这样的:
   不是一个清客,伺候东家的脸色,他的政治信仰加强他的认识和理解,因为真正的政治信仰并非一面哈哈镜,歪扭当前的现象……他明白人与社会的关联,他尊重人的社会背景。他知道个性是文学的独特所在,他尊重个性。他不诽谤,他不攻讦。属于社会,然而独立。
   正因为有了明确而自觉的批评意识,李健吾才能旗帜鲜明地坚持独立批评的立场和权力。他不但坚持批评独立于政治,还区分了批评家和作家的不同主体表现。当年他评论巴金《爱情三部曲》的文章发表后,巴金提出反批评,认为李健吾所说的“热情”之类不符合其创作的本来意图。李健吾在《答巴金先生的自白》中为自己的批评辩护,说明了作家的意图和批评家的经验是“两种生存,有相成之美,无相克之理”,谁也不用屈就谁。李健吾的意思就是维护“批评的独立性”,因为他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在批评活动中,批评家必须拥有自己的主体地位,不能沦为作家或作品的注释者,这样的批评才能成为真正的“自我发现”,才能有真正的“艺术价值”,这种意识与王国维与周作人的批评观在精神上无疑是一致的。
   同时代的李长之在批评中,也鲜明地表现了独立自觉的批评意识,他说:批评是反奴性的。凡是屈服于权威,屈服于时代,屈服于欲望(例如虚荣和金钱),屈服于舆论,屈服于传说,屈服于多数,屈服于偏见成见(不论是得自他人,或自己创造),这都是奴性,这都是反批评的。千篇一律的文章,应景的文章,其中决不能有批评精神。批评是从理性来的,理性高于一切。所以真正批评家,大都无所顾忌,无所屈服,理性之是者是之,理性之非者非之……哪一个批评家不是富于反抗性的?现在的顾忌太多了,怕得罪人,怕骂,怕所谓“摩擦”(这是最可笑的一个名词),怕读者,怕编辑,怕书店老板,这样不会有批评!
   李长之还坚持批评的学术性,反对在政治等文学范围之外谈批评,他认为,“批评是一们专门之学,它需要各种辅助的知识,它有它特有的课题。如果不承认这种学术性,以为‘入门’,‘讲话’的智识已足,再时时刻刻拿文学以外的标语口号来作为尺度硬填硬量的话,文学批评也不会产生”。对文学批评和批评家地位的肯定,正表明新文学的批评意识经过艰难的探索和斗争,已经达到了一个自觉的新境界。
   同时期的批评大家朱光潜,也明确地提出了“创造的批评”的命题。他细致地区分了“欣赏的批评”和“创造的批评”,他指出:
   创造是造成一个美的境界,欣赏是领略这种美的境界,批评则是领略之后加以反思。领略时美而不觉其美,批评时则觉美之所以为美。不能领略美的人谈不到批评,不能创造美的人也谈不到领略。批评有创造欣赏做基础,才不悬空,欣赏创造有批评做终结,才便于完成。
   在“作家——作品——读者(批评者)”的关系上,朱光潜的批评理论已经把重点放在读者方面,他强调“美感经验”、“直觉”、“欣赏”、“创造”等,也注重读者(批评家)在阅读批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审美整体把握的再创造。批评家在这里是主动的创造者,而决不是被动的解说人。他还提出批评家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印象,“沉入”作品去创造出有自己独特感受的艺术境界,朱光潜以此作为“创造的批评”的核心,即要求一种“审美的把握”。这些理论同“接受美学”的观点非常接近,虽然30年代西方已有人提出“接受美学”的概念,但朱光潜的相似批评理论,在那个时代显示出来的先锋和成熟仍是无可置疑的。
   正因为有了明确的而独立的批评意识,有了批评家主体地位的自觉,当时的文学批评才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批评的自由,才会有旺盛的创造力。而批评个性作为主体性表现的因素之一,在30年代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社会历史批评和美学批评各呈异彩、各具魅力,有碰撞有论战也有和解、研讨和共同进步。周作人、李健吾、朱光潜、李长之、梁实秋、茅盾、冯雪峰、周扬、胡风等批评大家辈出,那个时代群星灿烂,各具特色,可谓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黄金时代”。
  
  五
  
   抗战爆发后,“一切为了抗战”的声音淹没了一切,文艺批评服从于民族解放大业的要求,也进行了不断的调整,趋向团结和统一。大多批评家自愿成为了民族解放的战士,但有的却摇身一变,开始扮演“理论领导者”和“法官”的角色,对正常的文艺批评和论争横加干涉,上纲上线甚至变为政治迫害,许多正直的批评家或沦为牺牲品。建国后,由于“左”倾文艺路线的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并没有真正出现,独立的批评意识未有大作为就被打成“毒草”,扼杀于摇篮之中。
   一直到了80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思潮的涌入,批评家们才开始了自觉的反思,逐步开拓和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批评学,提出了批评家主体性的命题,呼唤批评意识的自由和自觉,呼唤独立批评应有的创造力和个性的早日解放。
   纵观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批评家主体意识“自觉——泯灭——重新觉醒”的艰难过程,于今日之文艺理论的建设和突破应该大有裨益也!
  
   参考文献:
   [1]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
   [2] 李敬敏、董运庭、朱丕智:《文艺批评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年。
   [3] 亚里士多德:《诗学》,伍蠡甫:《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作者简介:杜伟,男,1971—,河南汝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清乾隆年间诗坛盟主沈德潜,他所推崇的“格调说”在清代诗坛及中国古典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沈德潜的诗人身份并不为后人所重视,对其研究也尚显单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从沈德潜长期生活的吴中地域文化背景入手,结合其不同时期的诗歌文本,对其进行解读。  关键词:沈德潜 吴文化 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沈德潜(1673—1769年),字确士,号归愚,谥号文悫
期刊
摘要 自唐代以来,通过以禅论诗,禅宗观照成为诗歌意境创造的思维方式,开启了意境的神秘世界,并使诗歌意境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质。  关键词:观照 意境 妙悟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观照是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通过观照进入禅定的状态。禅修者以静坐敛心,专注一境,而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是佛教说的禅定。如《心经》中所描述的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的状态:“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
期刊
摘要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明月是一个极为原始的文学意象。以月寄情是其最显著的特征。月亮本身的特征和它在变化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视觉情态是触发诗人种种联想的诱因,是寄情的媒介。我国古代诗歌中这种以寄情为特征的明月意象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学意象 寄情物 载体 媒介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自然万物之中,天上的明月是一个最为恒久、古老的
期刊
摘要 诗与词各有其美学特质:“诗言志”,多为直抒胸臆,主观色彩浓厚;“词长于言”,以幽微要渺富含言外之感发为特美。在长期的文学发展过程中,诗与词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了某些相同的特质。杜甫以诗笔写下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侧重反映了天宝的乱离社会生活,获得了“诗史”的美誉;李清照以闺秀妙笔感兴于两宋换代之际的盛衰、家国的变迁,亦写下了不少的“史词”。他们二人的作品都给了读者无比震撼的历史沧桑之感,都具
期刊
摘要 刘禹锡的新题乐府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新变,大胆的拓展,特别是在农村生产劳动和民俗风情这一题材领域进行了新的开掘,为乐府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刘禹锡 乐府诗 民俗题材 开掘  中图分类号:I207.62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新题乐府,就是唐人为区别于旧题乐府而自制新题目所作的乐府诗。正如郭茂倩在《乐府诗集》中所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
期刊
摘要 《红楼梦》中的梦在小说中有特殊的意义。梦是虚幻、假,是现实的时间、空间上的假,梦同时又是真,是一个超越现实层面、觉悟世相人生真谛、具有永恒意义的境界,是曹雪芹的理想所在,其中包含着不同于世俗的“儿女之真情”。  关键词:红楼梦 梦 真 假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梦,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无拘无役,任意驰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越转换几乎毫无规律可寻。梦往往能超越现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聊斋志异》三角模式婚恋小说在形象塑造、情节构思方面的艺术创新,细致展现《聊斋》“用传奇法而以志怪”的写作手法。作者迷离闪烁、夭矫变幻的高超艺术技巧,对当今婚恋及其他题材的小说写作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聊斋志异》 婚恋小说 艺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婚恋的三角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文学现象,在明清小说中很是常见,如《三言二拍》中的一些作品
期刊
摘要 《聊斋志异·黄英》乃是作者蒲松龄借花妖以表志,表现出了士人对于“安贫乐道”价值标准的执着追求。而这一追求是在对士人价值标准的解构、重构与回归中完成的。本文通过对《黄英》一篇的文本细读,来发掘其文化意蕴。  关键词:《聊斋志异》 士人 价值标准 解构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蒲松龄“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撰成了《聊斋志异》。
期刊
摘要 味论作为一种批评原则,最早在婆罗多的《舞论》中提及,慢慢被人们接受并不断将其丰富扩展。引入味论对我国文本进行分析,无疑是一个新的衡量维度。  关键词:梵语诗学 情 味论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古代文明世界中,中国、印度和希腊各自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文艺理论,成为东西方文艺理论的三大源头。其中印度古典文论主要包括梵语戏剧学和梵语诗学两部分。梵语诗学是从梵语戏剧学中演化发展
期刊
摘要 小说是虚构的真实。通过小说的真实性的既往回溯可以发现小说的真实性的追求是艺术创作的使命所在,小说的真实性的深度追问有助于我们发现小说艺术的真谛,小说的真实性的发展趋向通往感性和理性融合统一的方向。  关键词:小说 真实性 精神需求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小说是虚构的真实,虚构中洋溢出真实性是小说艺术的真谛。小说的真实性既是小说家用虚构之笔编织的精神游戏,又是小说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