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人会是纯粹的纽约人,也没有人会感觉到自己是完全的外来者,但请小心,无论只是一位纽约的过客还是最终在此安家,纽约都有可能成为一份毒品。”在从巴黎到纽约的航班上,我反复咀嚼这句从法文杂志中抄写来的话。
纽约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值得让《在路上》的Jack Kerouac穿越了整个美洲大陆奔波8000英里后感叹身处时代广场的不可思议和迷幻情结,那是在1961年的纽约;黑人女作家Toni Morrison在其作品《爵士乐》中情不自禁地哀叹:“这座城市让我神魂颠倒!” 那是1913年的纽约;或者干脆是我们所熟知的《北京人在纽约》,那是一座让多少人实现梦想的城市。
观•直立的城市
当Taxi上了机场高速路,那些横空出世的高架公路,让我迷糊的觉得纽约是另外一个广州。当车子要进入曼哈顿的中心,那些入云的高楼群,我猜测纽约会是另外一个香港。一周后,当我结束纽约之旅,我发现,纽约就是纽约,一座无法拷贝和替代的城市。
沿途掠过的是千姿百态的建筑,木制的小洋楼,看上去相当丑陋的便当式当代建筑,不时夹杂着同样千变万化的各个年代的教堂,直到车在我们下榻的St Gilles The Court酒店前停下,高耸而厚实的建筑散发一种大都市的气场,这是曼哈顿中心的第39大街,位于曼哈顿中心的Midtown,长形的曼哈顿从天空上看像是泰坦尼克号的巨大甲板,其实只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
St Gilles The Court酒店的入口是典型的纽约风格,延展出的类似雨披的结构在曼哈顿很多体面的大楼前都可以见到,虽说是曼哈顿最早设计的酒店之一,但也保留了纽约的这一传统。过道和房内那些悬挂着的纽约历史照片,就简简单单地放在黑色的木制镜框里,无须其他装饰,而怀旧的味道居然就从那么几张有点泛黄的老照片散发出来。然后在宽敞得让巴黎人眼红心酸的客房大厅里,从我的客房巨大的窗户中进入视野的居然是就在对面的克莱斯勒大楼(Chrysler Building),这座被纽约人视为建筑宝贝的Arts déco风格建筑是20世纪30年代的产物,即便没有取得纽约市最高楼的称呼,但77层319米高度的克莱斯勒大楼始终是纽约客的最爱。
从6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Midtown第30大街到第60大街之间,大批的商务大楼开始出现,Midtown由于拥有代表纽约奢侈豪华的第五大道、时代广场、帝国大厦、联合国总部、格林威治街这类显赫的地标而有着一个中城半个美国的美誉。
从St Gilles The Court酒店步行到时代广场走走停停大约一刻钟时间。夜晚的时代广场到处是那些简直要让人情绪失控的灯火,街心的阶梯舞台上层层叠叠坐满了人,而每个人无论是主角还是看客都满脸欢喜,我这才明白在20世纪70年代当法国作家Louis-Ferdinand Céline抵达纽约那一刻为什么会控制不住地嚎啕大笑,“纽约居然是一座站立着的城市!”在《黑夜尽头的旅程》(Voyage au bout de la nuit)中她写到。
诞生于1890年的纽约首座摩天大厦(New York World Building)已经成为记忆,1931年只用了410天时间就完工的102层高的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是纽约将近一个世纪的地标。当然登上帝国大厦对我来说完全不是为了那部叫《金刚》(King Kong)的电影,我也没有在每年2月参加New York Road Runners Club组织的快速攀登到86层的勇气,但大楼所统治曼哈顿360度视野,是所有到纽约的人都无法抗拒的,那是一种觉得自己站在了那个巨大甲板的最高处的体会,那一刻,我和所有从欧洲大陆来的人都一样觉得,曼哈顿是能触摸天空的城市。
品•颓废而时尚的城市
当一座城市的艺术家们从一个中心区域开始涌向城市的另一个边缘地带,由此而改变这座城市并形成一种新的格局,比如现在的纽约正在经历着这种变迁,而正是此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纽约生活,也同时在见证这座始终变化发展的城市。
那么,去MeatPacking District吧,体味曼哈顿气息都能在这里找到。那些颓废的、时尚的、前卫的、破败的、新潮的、激情的、艺术的……这些毫无关联的形容词居然能混在一起,并不让人讨厌地弥漫在这个好似扩大版的 “798艺术区”。
纽约秋末的午后,阳光依然有点刺眼地从High Line高架桥背后射过来,让这座与对面大楼对峙的断桥成了一幅奇妙的剪影,而站在桥的顶端那些努力向外张望的人,似乎也在询问为什么这座曾经辉煌的铁路高架就这么嘎然而止地立在曼哈顿的西部。
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条2.3公里的已经荒废了近30年的高架货运铁路线,成了曼哈顿一处新的时尚休闲场所。早在1900年那个时代,当巴黎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埃菲尔铁塔准备巴黎世博会,MeatPacking也达到它的鼎盛时期,超过250家屠宰场和肉制品商铺每天源源不断地向纽约百万市民提供鲜活的肉制品;而且,需要建设专门的铁路线来保证这个辉煌的时代工业。直到1980年,最后一趟火车卸下最后3节冰冻火鸡肉后,High Line进入了长期的休眠区;80年代,哈德逊河(Hudson River)边长满荒草,散发颓废的工业遗址;在纽约前市长鲁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执政期间,这段铁路桥几度险些被拆毁,直到两位当地居民创建“High Line朋友”协会,而正逢同一时期巴黎将废弃的高架铁道交还给市民的成功案例,才有了现在的High Line。此前那些运肉的铁轨被装上很酷的移动木制躺椅,野生的草本夹杂着精心搭配的花草,那些在镁光灯下很虔诚地上演着婚前的最后一个插曲的新人,那些时尚杂志带来的模特,那些在金黄的茅草丛边很甜蜜地面朝废弃肉铺的情侣,这是一幅贴上MeatPacking标签的时尚生活图。
于是,当漫步在曼哈顿城少有的碎石铺砌的马路上,要记得感谢那些割舍了这些前工业时代建筑和屠宰区特有的宽大空间的屠夫们。那些接二连三关门的屠宰场让位给一些新的潮人,这里成了要逃避SOHO区域那些昂贵租金的艺术画廊、时装店、宠物Spa店、设计酒店、潮店的希望;沿街那些刷成黑色的门面涂鸦,废弃老墙上挤满的异型招贴,红色砖墙外醒目的铁制楼梯,与那些安置在肉铺改制得非常时尚的饭店错落安置,街角随地的艺术家在等候赏识的客人,酒吧里飘出的爵士乐让怀旧的情绪更加浓厚,更有因昏暗而暧昧的霓虹灯在街角闪烁。然后,不论是约翰列侬,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还是麦当娜,对他们的印象都会像电影的快进镜头一样在脑中来回掠过。是由于那些酒吧中传来的歌声,是画廊的观后情绪,或者是由于身处这么一个不知是因颓废而时尚、还是因时尚而要表现得颓废的区域。
忆•纽约的上上下下
英国作家西里尔•康诺利(Cyril Connolly)说,如果巴黎是一座充满乐趣和因爱而心痛的城市,那么纽约是一处完美的疗伤之地。
的确,即便被巴黎人指责纽约客有点过于表面的热情也许属实,但相对于巴黎人过于表露的冷淡,热情总是能让生活变得更为舒适些。纽约客以善于交际而著称,这座900万人口的都市中据说有三分之一是单身汉,而任何一种肤色在这里都不占据主导地位。在第一批荷兰殖民者到达纽约的20年后,仅仅在新阿姆斯特丹区内就流行着18种语言;至今纽约客操着80种不同的语言,而更难以置信的是居然有46%的纽约人不说英语,操西班牙语和华语的纽约客比例在近年显著上升。于是有了纽约很著名的唐人街外,还有小意大利区、小韩国区等。
在纽约,有着和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同样的感受——每次再回到纽约,在这里所经历的一切,都带着发狂般的喜悦,而最快乐的事之一就是细细丈量这座城市。在这座把对几何的狂热以宗教的虔诚态度输入城市格局的城市,东西走向是大道,南北则是大街,街道宽广而空气极为流畅,即便那些时刻从地下冒出的废气也一点没有痕迹就瞬间飘走,而曼哈顿也容许那些四处可见的熏烤热狗的移动摊点。
与巴黎相比,曼哈顿是一个色彩丰富的调色板。这里可以把整幢大楼刷成粉红、橙色、蓝色、橘黄、棕色、浅绿,这种行为在巴黎甚至有招致全民共同讨伐的危险,看看在蒙马特这样以叛逆自居的区域,也只是极为腼腆地将自家的大门刷上不同的色彩,而纽约客的自由做法显然要让巴黎人感到羞愧。
当然,即便在纽约步行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即便纽约的的士价格制定得相当合理,还是有钻入纽约的心脏看看纽约地下铁的必要。站台上居然没有商业广告,这与纽约以市场营销著称的身份实在不相称。
然后在59街的Columbus Cilcle站钻出地面,到曼哈顿中心那个341公顷之巨大的中央公园去见识一下贴上纽约标签的大自然,到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去朝拜那些全球最杰出的现代艺术收藏,到Castle Clinton城堡在人潮中买张前往艾里斯岛(Ellis Island)的船票看自由女神和当年百万移民的历史。
在1930年,法国作家、费加罗报记者Paul Morand,关于纽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便这个地球开始重新变冷,纽约无论如何将是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城市。
Andy Warhol,梦露和麦当娜是这座城市的艺术灵感。
整面墙的涂鸦体现着纽约对平民艺术的宽容。
曼哈顿唐人街的年轻街头艺术家。
摩登的大楼群中夹杂着哥特式教堂,这是纽约的特色。
纽约秋末的午后,阳光依然有点刺眼地从High Line高架桥背后射过来,让这座与对面大楼对峙的断桥成了一幅奇妙的剪影。
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纽约客享受冬季的每一缕阳光。
MeatPacking District无处不是前卫和颓废的撞击。
帝国大厦的影子下是纽约的廉价商场MACYS。
St Gilles The Court酒店露台是欣赏Chrysler Building的最佳观景台。
纽约究竟是怎样的城市?值得让《在路上》的Jack Kerouac穿越了整个美洲大陆奔波8000英里后感叹身处时代广场的不可思议和迷幻情结,那是在1961年的纽约;黑人女作家Toni Morrison在其作品《爵士乐》中情不自禁地哀叹:“这座城市让我神魂颠倒!” 那是1913年的纽约;或者干脆是我们所熟知的《北京人在纽约》,那是一座让多少人实现梦想的城市。
观•直立的城市
当Taxi上了机场高速路,那些横空出世的高架公路,让我迷糊的觉得纽约是另外一个广州。当车子要进入曼哈顿的中心,那些入云的高楼群,我猜测纽约会是另外一个香港。一周后,当我结束纽约之旅,我发现,纽约就是纽约,一座无法拷贝和替代的城市。
沿途掠过的是千姿百态的建筑,木制的小洋楼,看上去相当丑陋的便当式当代建筑,不时夹杂着同样千变万化的各个年代的教堂,直到车在我们下榻的St Gilles The Court酒店前停下,高耸而厚实的建筑散发一种大都市的气场,这是曼哈顿中心的第39大街,位于曼哈顿中心的Midtown,长形的曼哈顿从天空上看像是泰坦尼克号的巨大甲板,其实只占纽约市总面积的7%。
St Gilles The Court酒店的入口是典型的纽约风格,延展出的类似雨披的结构在曼哈顿很多体面的大楼前都可以见到,虽说是曼哈顿最早设计的酒店之一,但也保留了纽约的这一传统。过道和房内那些悬挂着的纽约历史照片,就简简单单地放在黑色的木制镜框里,无须其他装饰,而怀旧的味道居然就从那么几张有点泛黄的老照片散发出来。然后在宽敞得让巴黎人眼红心酸的客房大厅里,从我的客房巨大的窗户中进入视野的居然是就在对面的克莱斯勒大楼(Chrysler Building),这座被纽约人视为建筑宝贝的Arts déco风格建筑是20世纪30年代的产物,即便没有取得纽约市最高楼的称呼,但77层319米高度的克莱斯勒大楼始终是纽约客的最爱。
从6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Midtown第30大街到第60大街之间,大批的商务大楼开始出现,Midtown由于拥有代表纽约奢侈豪华的第五大道、时代广场、帝国大厦、联合国总部、格林威治街这类显赫的地标而有着一个中城半个美国的美誉。
从St Gilles The Court酒店步行到时代广场走走停停大约一刻钟时间。夜晚的时代广场到处是那些简直要让人情绪失控的灯火,街心的阶梯舞台上层层叠叠坐满了人,而每个人无论是主角还是看客都满脸欢喜,我这才明白在20世纪70年代当法国作家Louis-Ferdinand Céline抵达纽约那一刻为什么会控制不住地嚎啕大笑,“纽约居然是一座站立着的城市!”在《黑夜尽头的旅程》(Voyage au bout de la nuit)中她写到。
诞生于1890年的纽约首座摩天大厦(New York World Building)已经成为记忆,1931年只用了410天时间就完工的102层高的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是纽约将近一个世纪的地标。当然登上帝国大厦对我来说完全不是为了那部叫《金刚》(King Kong)的电影,我也没有在每年2月参加New York Road Runners Club组织的快速攀登到86层的勇气,但大楼所统治曼哈顿360度视野,是所有到纽约的人都无法抗拒的,那是一种觉得自己站在了那个巨大甲板的最高处的体会,那一刻,我和所有从欧洲大陆来的人都一样觉得,曼哈顿是能触摸天空的城市。
品•颓废而时尚的城市
当一座城市的艺术家们从一个中心区域开始涌向城市的另一个边缘地带,由此而改变这座城市并形成一种新的格局,比如现在的纽约正在经历着这种变迁,而正是此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纽约生活,也同时在见证这座始终变化发展的城市。
那么,去MeatPacking District吧,体味曼哈顿气息都能在这里找到。那些颓废的、时尚的、前卫的、破败的、新潮的、激情的、艺术的……这些毫无关联的形容词居然能混在一起,并不让人讨厌地弥漫在这个好似扩大版的 “798艺术区”。
纽约秋末的午后,阳光依然有点刺眼地从High Line高架桥背后射过来,让这座与对面大楼对峙的断桥成了一幅奇妙的剪影,而站在桥的顶端那些努力向外张望的人,似乎也在询问为什么这座曾经辉煌的铁路高架就这么嘎然而止地立在曼哈顿的西部。
而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条2.3公里的已经荒废了近30年的高架货运铁路线,成了曼哈顿一处新的时尚休闲场所。早在1900年那个时代,当巴黎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埃菲尔铁塔准备巴黎世博会,MeatPacking也达到它的鼎盛时期,超过250家屠宰场和肉制品商铺每天源源不断地向纽约百万市民提供鲜活的肉制品;而且,需要建设专门的铁路线来保证这个辉煌的时代工业。直到1980年,最后一趟火车卸下最后3节冰冻火鸡肉后,High Line进入了长期的休眠区;80年代,哈德逊河(Hudson River)边长满荒草,散发颓废的工业遗址;在纽约前市长鲁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执政期间,这段铁路桥几度险些被拆毁,直到两位当地居民创建“High Line朋友”协会,而正逢同一时期巴黎将废弃的高架铁道交还给市民的成功案例,才有了现在的High Line。此前那些运肉的铁轨被装上很酷的移动木制躺椅,野生的草本夹杂着精心搭配的花草,那些在镁光灯下很虔诚地上演着婚前的最后一个插曲的新人,那些时尚杂志带来的模特,那些在金黄的茅草丛边很甜蜜地面朝废弃肉铺的情侣,这是一幅贴上MeatPacking标签的时尚生活图。
于是,当漫步在曼哈顿城少有的碎石铺砌的马路上,要记得感谢那些割舍了这些前工业时代建筑和屠宰区特有的宽大空间的屠夫们。那些接二连三关门的屠宰场让位给一些新的潮人,这里成了要逃避SOHO区域那些昂贵租金的艺术画廊、时装店、宠物Spa店、设计酒店、潮店的希望;沿街那些刷成黑色的门面涂鸦,废弃老墙上挤满的异型招贴,红色砖墙外醒目的铁制楼梯,与那些安置在肉铺改制得非常时尚的饭店错落安置,街角随地的艺术家在等候赏识的客人,酒吧里飘出的爵士乐让怀旧的情绪更加浓厚,更有因昏暗而暧昧的霓虹灯在街角闪烁。然后,不论是约翰列侬,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还是麦当娜,对他们的印象都会像电影的快进镜头一样在脑中来回掠过。是由于那些酒吧中传来的歌声,是画廊的观后情绪,或者是由于身处这么一个不知是因颓废而时尚、还是因时尚而要表现得颓废的区域。
忆•纽约的上上下下
英国作家西里尔•康诺利(Cyril Connolly)说,如果巴黎是一座充满乐趣和因爱而心痛的城市,那么纽约是一处完美的疗伤之地。
的确,即便被巴黎人指责纽约客有点过于表面的热情也许属实,但相对于巴黎人过于表露的冷淡,热情总是能让生活变得更为舒适些。纽约客以善于交际而著称,这座900万人口的都市中据说有三分之一是单身汉,而任何一种肤色在这里都不占据主导地位。在第一批荷兰殖民者到达纽约的20年后,仅仅在新阿姆斯特丹区内就流行着18种语言;至今纽约客操着80种不同的语言,而更难以置信的是居然有46%的纽约人不说英语,操西班牙语和华语的纽约客比例在近年显著上升。于是有了纽约很著名的唐人街外,还有小意大利区、小韩国区等。
在纽约,有着和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同样的感受——每次再回到纽约,在这里所经历的一切,都带着发狂般的喜悦,而最快乐的事之一就是细细丈量这座城市。在这座把对几何的狂热以宗教的虔诚态度输入城市格局的城市,东西走向是大道,南北则是大街,街道宽广而空气极为流畅,即便那些时刻从地下冒出的废气也一点没有痕迹就瞬间飘走,而曼哈顿也容许那些四处可见的熏烤热狗的移动摊点。
与巴黎相比,曼哈顿是一个色彩丰富的调色板。这里可以把整幢大楼刷成粉红、橙色、蓝色、橘黄、棕色、浅绿,这种行为在巴黎甚至有招致全民共同讨伐的危险,看看在蒙马特这样以叛逆自居的区域,也只是极为腼腆地将自家的大门刷上不同的色彩,而纽约客的自由做法显然要让巴黎人感到羞愧。
当然,即便在纽约步行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即便纽约的的士价格制定得相当合理,还是有钻入纽约的心脏看看纽约地下铁的必要。站台上居然没有商业广告,这与纽约以市场营销著称的身份实在不相称。
然后在59街的Columbus Cilcle站钻出地面,到曼哈顿中心那个341公顷之巨大的中央公园去见识一下贴上纽约标签的大自然,到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去朝拜那些全球最杰出的现代艺术收藏,到Castle Clinton城堡在人潮中买张前往艾里斯岛(Ellis Island)的船票看自由女神和当年百万移民的历史。
在1930年,法国作家、费加罗报记者Paul Morand,关于纽约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即便这个地球开始重新变冷,纽约无论如何将是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城市。
Andy Warhol,梦露和麦当娜是这座城市的艺术灵感。
整面墙的涂鸦体现着纽约对平民艺术的宽容。
曼哈顿唐人街的年轻街头艺术家。
摩登的大楼群中夹杂着哥特式教堂,这是纽约的特色。
纽约秋末的午后,阳光依然有点刺眼地从High Line高架桥背后射过来,让这座与对面大楼对峙的断桥成了一幅奇妙的剪影。
在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纽约客享受冬季的每一缕阳光。
MeatPacking District无处不是前卫和颓废的撞击。
帝国大厦的影子下是纽约的廉价商场MACYS。
St Gilles The Court酒店露台是欣赏Chrysler Building的最佳观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