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特点,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探究式阅读教学应从把握三个关系着手来提高探究式阅读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式阅读 方法与途径
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符合学生心理,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它打破课堂里学生长久的服从的状态,这种课堂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一、探究式阅读的教学特点
(一)教师与学生角色、地位的转变。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应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开放、有利于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良好环境。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运用语言、感悟语言,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进行再次的阅读,然后解决问题。
(二)全新的学生学习方式。探究式阅读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自主、互助、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来组织阅读教学活动,该方式能够满足学生因个体差异而造成的不同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便的学习工具来搜集整理与所学课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来学习。
二、探究式阅读的教学要点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课文的文本本身就具有多义性、综合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再加之阅读主体在思想、个性、经理、情感、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探究式阅读过程中要强调面向全体,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教学阶段而异。作为教师首先应对课程标准在不同阶段、不同文本提出的探究要求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地把握探究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下面笔者就简要论述一下在探究式阅读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问题。
(一)自我感知预习研读
自我感知预习研读是自主学习的要素之一,是学生要参与课堂研讨,研读文本是第一步,预习研读基础有两点,第一是单元讲读的示范作用,在将读课中,教师强调单元教学的知识重点和阅读某些文章的方法,学生将在预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以消化和运用,预习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文体,掌握文学常识,读课文,识生字,解新词,理层次,明中心,品写法,教师可以给学生印发理解文章的延伸拓展材料,文后的课后练习与思考。只有预习了文本,学生才拥有对文本的发言权。自主探究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如果不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研读预习文本,在学生尚未熟悉教材,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各种要求,就要求学生交流讨论,这违反教学规律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预习、阅读各种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积累问题,形成对文本一定的独特的感受,这就为后续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打下扎实的基础。预习文本是以后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这个阶段属于感知阶段,要确保预习有效进行,就一定要保证充分的时间给学生。
(二)处理好探究过程中的“放”与“收”的关系。“放”与“收”是教学的一门艺术。探究式阅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其中“放”,首先是指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做好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工作,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愿意放下教师的架子,做学生探究式阅读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真正的将探究的权利留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大胆批判,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族、平等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其次,教师应采积极为学生创造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阅读活动。例如现场采访、故事讲述式、音像画面等,都是探究式阅读教学常采用的组织形式;最后,在探究式阅读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应给予开放式的评价,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探究式阅读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得到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而是提倡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并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探究带来的乐趣,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此外,在探究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探索的目光引向课外,将许多书籍引入课堂或将课堂转移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还可以引领学生向广阔的空间寻找答案;个人研究,小组讨论,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与他人争辩正误,共享他人的探究资源,开拓个人思维,集中全体的智力和想象力,把探究问题细化深化,电脑及互联网络的普及为探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处理好生成性探究和预设性探究的关系。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预设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对课堂需要探究的内容、方案、目的以及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想。但是,探究的自主性、文本阅读理解的差异性和个体差异决定了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教师无法全面地系统地预设课堂的每个细节,同时,也这是探究式阅读教学的魅力所在。师生的智慧在一个个生成的问题情境中相互碰撞,往往能激发出更多知识的火花。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善于预设的,他更应该善于在真实的情境中来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例如,笔者在讲授《伶官传序》的内容时,发现许多学生都把“可谓壮哉”的“哉”错读成“也”,笔者及时的发现地了这个探究点,就引导学生从品味古汉语的语气词着手,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内容和文势抑扬起伏的表达特点,然后进一步拓展到欧阳修的其他散文作品上,帮助学生探究作家委婉细腻的写作风格。通过学生的问题而生成的探究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大都思维活跃,积极发现问题、讨论。由此可以看到预设性探究和生成性探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灵活运用,而不能让预设束缚了手脚,也不能因随机的生成而迷失了课堂教学的方向。
三、结语
所以,在自主探究式阅读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符合科学的一个思维过程,即:发现问题——探究交流——创造性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规律。同样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马丽.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浅析[J]2011.12(3)
[2]易丽彤.关于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J](2009.11(2)
[3]满正荷.小议探究性阅读教学在高中课堂上的运用[J]2007.08(12)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式阅读 方法与途径
自主探究模式的实施,符合学生心理,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学生经历了由学会到会学的过程,它打破课堂里学生长久的服从的状态,这种课堂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作为教学对象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
一、探究式阅读的教学特点
(一)教师与学生角色、地位的转变。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服务者,应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开放、有利于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良好环境。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运用语言、感悟语言,进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去进行再次的阅读,然后解决问题。
(二)全新的学生学习方式。探究式阅读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自主、互助、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来组织阅读教学活动,该方式能够满足学生因个体差异而造成的不同的学习需求。例如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便的学习工具来搜集整理与所学课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来学习。
二、探究式阅读的教学要点
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课文的文本本身就具有多义性、综合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再加之阅读主体在思想、个性、经理、情感、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在探究式阅读过程中要强调面向全体,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教学阶段而异。作为教师首先应对课程标准在不同阶段、不同文本提出的探究要求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科学地把握探究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下面笔者就简要论述一下在探究式阅读中需要注意的要点问题。
(一)自我感知预习研读
自我感知预习研读是自主学习的要素之一,是学生要参与课堂研讨,研读文本是第一步,预习研读基础有两点,第一是单元讲读的示范作用,在将读课中,教师强调单元教学的知识重点和阅读某些文章的方法,学生将在预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加以消化和运用,预习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审文体,掌握文学常识,读课文,识生字,解新词,理层次,明中心,品写法,教师可以给学生印发理解文章的延伸拓展材料,文后的课后练习与思考。只有预习了文本,学生才拥有对文本的发言权。自主探究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如果不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研读预习文本,在学生尚未熟悉教材,就对学生的学习提出各种要求,就要求学生交流讨论,这违反教学规律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预习、阅读各种相关材料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思考,积累问题,形成对文本一定的独特的感受,这就为后续各个环节的顺利实施打下扎实的基础。预习文本是以后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这个阶段属于感知阶段,要确保预习有效进行,就一定要保证充分的时间给学生。
(二)处理好探究过程中的“放”与“收”的关系。“放”与“收”是教学的一门艺术。探究式阅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其中“放”,首先是指教师要打破传统观念,做好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工作,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愿意放下教师的架子,做学生探究式阅读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真正的将探究的权利留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自主探索、大胆批判,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族、平等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条件;其次,教师应采积极为学生创造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阅读活动。例如现场采访、故事讲述式、音像画面等,都是探究式阅读教学常采用的组织形式;最后,在探究式阅读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应给予开放式的评价,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探究式阅读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得到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而是提倡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并让学生能够享受到探究带来的乐趣,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此外,在探究阅读的过程中,老师要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探索的目光引向课外,将许多书籍引入课堂或将课堂转移到图书馆、阅览室,查找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还可以引领学生向广阔的空间寻找答案;个人研究,小组讨论,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学生与他人争辩正误,共享他人的探究资源,开拓个人思维,集中全体的智力和想象力,把探究问题细化深化,电脑及互联网络的普及为探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处理好生成性探究和预设性探究的关系。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预设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对课堂需要探究的内容、方案、目的以及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想。但是,探究的自主性、文本阅读理解的差异性和个体差异决定了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因而教师无法全面地系统地预设课堂的每个细节,同时,也这是探究式阅读教学的魅力所在。师生的智慧在一个个生成的问题情境中相互碰撞,往往能激发出更多知识的火花。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善于预设的,他更应该善于在真实的情境中来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例如,笔者在讲授《伶官传序》的内容时,发现许多学生都把“可谓壮哉”的“哉”错读成“也”,笔者及时的发现地了这个探究点,就引导学生从品味古汉语的语气词着手,多角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探究本文的内容和文势抑扬起伏的表达特点,然后进一步拓展到欧阳修的其他散文作品上,帮助学生探究作家委婉细腻的写作风格。通过学生的问题而生成的探究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大都思维活跃,积极发现问题、讨论。由此可以看到预设性探究和生成性探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灵活运用,而不能让预设束缚了手脚,也不能因随机的生成而迷失了课堂教学的方向。
三、结语
所以,在自主探究式阅读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符合科学的一个思维过程,即:发现问题——探究交流——创造性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规律。同样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参考文献
[1]马丽.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浅析[J]2011.12(3)
[2]易丽彤.关于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思考[J](2009.11(2)
[3]满正荷.小议探究性阅读教学在高中课堂上的运用[J]2007.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