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伤离别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35306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情自古伤离别”。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离别”自然也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准确把握这些离别诗呢?
  一、分析送别诗的写作背景
  在古代交通和通讯不发达,亲友们“相见时难别亦难”;再加上生活和医疗条件落后,人生无常,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成为永别。因此,对亲情和友情看得很重的诗人们,对离别充满不舍和感伤,留念和缠绵就不难理解了。
  二、分析送别诗的类型
  1.从送别时的情景来看,有送诗与别诗之分,一般说来,送则己为主人,送客远去,如李白的《送友人》;别则己为客人,别人而去,如李白的《赠汪伦》。
  2.从送别的对象来看,有与亲人别的,如清代诗人汪中的《别母》;有与朋友别的,如唐代诗人岑参的《别董大》;有与爱人别的,如宋代柳永的《雨霖铃》。
  三、分析送别诗的诗题
  1.送别诗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有官职加人名的)归(之、游、还、入、赴、迁等)某地”。
  2.留别诗诗题往往是“留别(别)××”/“赠(寄)××”。
  3.有的诗题中有时并不记具体的离别的人物。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送友人》等。
  四、分析送别诗的意象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诗歌中的意象,大概有如下几种:
  1.植物:杨柳、浮萍、孤蓬、小草等。
  2.动物:杜鹃、鸿雁等。
  3.场所:南浦、长亭、灞陵、岸等。
  4.环境:酒、流水、夕阳、月、春等。
  5.工具:舟、帆、楫、辔、鞍等。
  这些意象经过千百年来的运用和沿袭,至今已经带有一些特有的意义。如:
  1.杨柳:由于“柳”“留”的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折柳寄寓了相留之意,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如:柳永《雨霖铃》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等。
  2.流水:古人分别多在水边流水之多、之长、之柔好似离人的情丝,流水一去不返的特点又给离别增添了几分惆怅、几分牵挂和几分感伤。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泾川送族弟淳》中的“寄情与流水,但有长相思”等。
  3.鸿雁: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因此,诗人常用鸿雁来寄托对离人的思念和牵挂。如高适《别董大》中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等。
  4.孤蓬:孤蓬与漂泊的离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诗人常借孤蓬来比喻离人。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等。
  5.明月:月亮本是自然界一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它不会因人的消亡而消亡,它是永恒的,很自然的,它就成为文人骚客们寄托感情的意象。我国古代诗歌有很多句子与月亮有关,他们对月寄予了很多人生的理想、追求、忧思、怨恨等。甚至想通过九州共有的这一轮月亮寄寓诗人对亲人(或友人)离别相思等情感。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
  五、分析送别诗的感情
  1.依依惜别之情:送别时,分别在即,送者与别者想到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见面,不舍之意油然而生。当然,不舍中还会有伤心、失落等复杂的情绪。如柳永《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
  2.盼离人早归:离别后,送别者盼着离人早些归来,当然在漫长的期盼和等待中,有时还会有孤独、寂寞、思念、忧伤的情感产生。如无名氏《送别》中的“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等。
  3.劝勉安慰:当然,古人送别时也不全都只有不舍、孤独、伤心等情感,有时也会有对离人的劝勉与安慰,一方面是对离者,另一方面也有对自己的安慰。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
  六、分析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
  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
  2.修辞手法:
  诗歌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衬托、互文等。
  3.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渲染、烘托、映衬、虚实、动静、正侧、点面、象征、联想、想象、用典、白描等。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如唐代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来寄托他的理想,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来象征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以上是本人对如何准确鉴赏送别诗的几点思考。当然要想全面提高古诗鉴赏能力,除了掌握一些规律和方法外,还得多读、多练、多反思、多总结。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钦工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结合课题《幼儿园区域活动互动性评价的实践研究》以及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笔者对区域活动的评价做了探索和尝试。在提高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在实践中发挥教师在区域活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幼儿的主体地位和家园互动评价促进幼儿发展等方面做了阐述,使区域活动中的评价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关键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的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对我国的全面渗入,服装设计这一新兴的文化形式也很快受到国人的瞩目和青睐。各类层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起来,服装专业毕业生也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这无疑是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可贵的基础。然而,随着毕业生社会信息反馈,服装专业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  服装设计教育和服装企业呈现出脱轨的现象,这表现在:专业教
摘要:教师要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新课导入一要求精,有概括性;二要巧妙,有趣味性;三要准确,有严密性。巧妙质疑,造成悬念,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知识迁移,多媒体展示,动听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地用好多媒体,让学生迅速投入,使他们快速集中注意力,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导课质疑知识迁移注意力教学效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达到作文教学的理想效果,笔者感觉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观的内在的趣向性和选择性,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活动。现代科学也研究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证明满怀兴趣的学习可以明显地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二、培养联想、想象,鼓励求异求新    作文教学要顺应时代的
设计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写作课的一种好形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可以挖掘学生潜在的写作能力。写作活动课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下思考,在轻松的心态下表达,在积极自然的状态下写作,往往会收到极好的效果。  活动设想:  要求每位学生设计一个能代表自我形象的“标志”,即描绘出一幅简明的图画(或图形,符号等),将自己的理想追求、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内容浓缩在“标志”之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并
改革开放三十年间,物是人非,瞬息万变,我们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欣喜地迎来祖国繁荣强盛的春天时,也期待着青少年教育开花结果的金秋时节。当我们感叹优生优育给祖国未来创造了无限希望时,也不得不直面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贫瘠、手段的单一、方式的简单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小皇帝”、“小公主”成为家庭、社会的核心,青少年一代在“爱的海洋”中还会珍视他人吗?还会懂得谦逊有礼吗?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新颖、具体、开放的内容和形式展现在体育教师面前,许多体育教师对此也产生了许多困惑,甚至不知体育课应该怎样上了?下面就结合我多年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实践,分析一下体育教师的几点困惑,谈谈我对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思考与体会。    一、体育教师要有教育教学新理念    许多体育教师对实际课程改革和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识不深,缺乏新理念。  教育有两大
新《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大力张扬基础教育的民主性、选择性和开放性,在“写作”教学方面建议:“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教师应贯彻《课标》精神,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  爱因斯坦强调:“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想象的时空中,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获得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其课程目标主要包括:  1.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4.学会分享与合作;  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