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的作文作文指导始终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就本人從教三十年来,迎来送往了几届学生而言,小学生中真正写好作文的可是屈指可数。作文指导课也是小学语文教师一直头疼的事。寻其原因诸多。但总结起来,我总是想,我们的作文教学大都要求学生先学习别人的文章,再照着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文章,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写作格式等总之就是教学生如何按部就班,然而写什么却总是孩子们不得而知的事。所以,孩子们写起文章来,总是无言以对,写了上句没了下句,写了上段,下段却不是所云,为什么呢?缺乏生活,缺乏记录生活的习惯使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作文指导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文章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写出其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悟是写作的基础。这一点我曾在指导小学生写作中尝试过多次,收获颇丰。
二零零三年我任教农村一所小学,负责五年级的数学语文双科教学,二十七名学生在语文习作课中总是觉得举步维艰,我也是急中无智,怎么办?如何提高孩子们的习作水平,情急之下,我尝试孩子让孩子们写生活,记实事。于是我在一次作文课中“下令”说:“本次习作主要的要求是必须写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事情,不得胡编乱造,抄袭”。次日,学生的习作交了上来,我便认真阅读着二十七篇习作,别说,还真有收获。刘金凤的习作使我茅塞顿开,一个语文成绩第二十六名的孩子能写出如此有条理,有血有肉的习作,真是使我惊叹不已。我清晰的记得:她所写的是春天开江时哥哥起早去江边觅被冰排撞晕鱼的事,一条十多斤的鲤鱼从被打捞到回家时哥哥动作、表情、心里及其家人的言行都描写得非常逼真,习作重点描写了家人及亲朋好友对鱼处理意见不统一,妈妈说卖了能换二百多元,室内鸦雀无声,爸爸说炖了,我和哥哥欢呼雀跃,亲朋好友都拍手赞同。文章记事真实,语言朴实流畅,有详有略。错字虽多,我在习作下面的评语是:你会记录生活,写出真实的感受,你就会写出好的作文,你很棒,继续努力!”。事后,我把该篇习作都给了我们所有的教师并要求教师们猜猜是我班谁写的(农村小学不大),同事们当然不会想到刘金凤。
通过这件事,我在教学反思中总结到“作文教学要求走进学生的生活,记实事,抒发真是的感受,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刘金凤同学以前不会写作文,不知道什么时间、地点、人物是文章的“三要素”,不懂得写作的先后顺序。可我说真实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局的顺序是不会颠倒的,这是规律,是必然,只要你叙述的是真实的事情,其顺序就不会改变。从那以后我的作文课就要求孩子们做到一点:写真实的人、记真的实事、描写亲历的景。通过多次练习,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的还真快,下笔时不在是没有嗑唠了。孩子们兴奋我自然更是高兴。二零零五年,我送走了上一届学生,孩子们一致反映:“面对作文题目不知道写什么,知道了写什么却又没有几句话可说”。
通病,对症下药,我又开出了“老药方”---写生活,记实事,一样的要求,也许会有一样的效果,经过对孩子们的辅导后,我给孩子们出了个题目“我的亲人”,要求一、真事;要求二、就人论人,写出真实心情,写出真实感受,要求三、不限篇幅。任务一下,很多孩子们想法是,我们写亲人倒是有的写,但是都是平常的事,没什么可写的啊,我说:“平常事也是事,只要有就有所写,试试看”。两天过去了,上来的文章不多,但都是真实的,谢廷华和张红的没有交卷,问其原因,老师我写了,写了很多,记录的是母亲,没法结尾怎么办。“母亲”的话题是永久的话题,大爱无边,用一生去写,也写不完,用一生去品味,永无止境。你对母亲的感情很深,看出来你用心去写了。你的文章一定很好,母亲平凡,平凡才是真正彰显伟大,如果写母亲你就永远不会有结尾,不是吗?你就母亲的事可说其一二成为一篇文章,而后继续另一篇不是很好吗”。谢廷华点头后第二天便交了作文,我读了,且认真的读了三遍,不得不说,文章中母亲确实平凡,与农村大多母亲没有异样,然而在小作者的心中却装着母亲的崇高与伟大,母亲的大爱无疆。一句“妈妈,我感谢您”的结尾,真正是发自内心的感怀。
文章源于生活,源于人对生活的感悟,成名的作家为了有成名之作,无不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写出了成名之作。著名的吹芦笛的诗人艾青之所以在诗坛中成绩卓著,是因为他在巴黎的繁华中度过了“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三年的炼狱生活;不但写文章如此,就歌者“刀郎”也就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中历练了几载后才有了成名的歌声和韵律。他的的一首《西海情歌》所表达出来的空旷深远,苍凉死寂,悲壮哀恸。每每听之都会有新的跌撞,新的惊痛,新的凄泣。层出不穷,千人千面,听得到音乐里面的风声,和飞沙走石的荒凉回声,让我不知不觉去感受,穿越一个背景故事的凄美与苍凉。刀郎曾深有感慨地说:“可以说,深入生活,让我看到了很多平时在舞台上感受不到的东西。”足以说明作品源于生活,作品源于人对生活的感悟。写文章更是如此。
文章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是文章的基础,指导小学生习作,只要要求记录他们的生活的点滴,避免闭门造车,养成良好的记录生活的习作习惯就会有好的习作。
作文指导要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文章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写出其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悟是写作的基础。这一点我曾在指导小学生写作中尝试过多次,收获颇丰。
二零零三年我任教农村一所小学,负责五年级的数学语文双科教学,二十七名学生在语文习作课中总是觉得举步维艰,我也是急中无智,怎么办?如何提高孩子们的习作水平,情急之下,我尝试孩子让孩子们写生活,记实事。于是我在一次作文课中“下令”说:“本次习作主要的要求是必须写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事情,不得胡编乱造,抄袭”。次日,学生的习作交了上来,我便认真阅读着二十七篇习作,别说,还真有收获。刘金凤的习作使我茅塞顿开,一个语文成绩第二十六名的孩子能写出如此有条理,有血有肉的习作,真是使我惊叹不已。我清晰的记得:她所写的是春天开江时哥哥起早去江边觅被冰排撞晕鱼的事,一条十多斤的鲤鱼从被打捞到回家时哥哥动作、表情、心里及其家人的言行都描写得非常逼真,习作重点描写了家人及亲朋好友对鱼处理意见不统一,妈妈说卖了能换二百多元,室内鸦雀无声,爸爸说炖了,我和哥哥欢呼雀跃,亲朋好友都拍手赞同。文章记事真实,语言朴实流畅,有详有略。错字虽多,我在习作下面的评语是:你会记录生活,写出真实的感受,你就会写出好的作文,你很棒,继续努力!”。事后,我把该篇习作都给了我们所有的教师并要求教师们猜猜是我班谁写的(农村小学不大),同事们当然不会想到刘金凤。
通过这件事,我在教学反思中总结到“作文教学要求走进学生的生活,记实事,抒发真是的感受,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刘金凤同学以前不会写作文,不知道什么时间、地点、人物是文章的“三要素”,不懂得写作的先后顺序。可我说真实事情的发生、发展及结局的顺序是不会颠倒的,这是规律,是必然,只要你叙述的是真实的事情,其顺序就不会改变。从那以后我的作文课就要求孩子们做到一点:写真实的人、记真的实事、描写亲历的景。通过多次练习,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的还真快,下笔时不在是没有嗑唠了。孩子们兴奋我自然更是高兴。二零零五年,我送走了上一届学生,孩子们一致反映:“面对作文题目不知道写什么,知道了写什么却又没有几句话可说”。
通病,对症下药,我又开出了“老药方”---写生活,记实事,一样的要求,也许会有一样的效果,经过对孩子们的辅导后,我给孩子们出了个题目“我的亲人”,要求一、真事;要求二、就人论人,写出真实心情,写出真实感受,要求三、不限篇幅。任务一下,很多孩子们想法是,我们写亲人倒是有的写,但是都是平常的事,没什么可写的啊,我说:“平常事也是事,只要有就有所写,试试看”。两天过去了,上来的文章不多,但都是真实的,谢廷华和张红的没有交卷,问其原因,老师我写了,写了很多,记录的是母亲,没法结尾怎么办。“母亲”的话题是永久的话题,大爱无边,用一生去写,也写不完,用一生去品味,永无止境。你对母亲的感情很深,看出来你用心去写了。你的文章一定很好,母亲平凡,平凡才是真正彰显伟大,如果写母亲你就永远不会有结尾,不是吗?你就母亲的事可说其一二成为一篇文章,而后继续另一篇不是很好吗”。谢廷华点头后第二天便交了作文,我读了,且认真的读了三遍,不得不说,文章中母亲确实平凡,与农村大多母亲没有异样,然而在小作者的心中却装着母亲的崇高与伟大,母亲的大爱无疆。一句“妈妈,我感谢您”的结尾,真正是发自内心的感怀。
文章源于生活,源于人对生活的感悟,成名的作家为了有成名之作,无不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写出了成名之作。著名的吹芦笛的诗人艾青之所以在诗坛中成绩卓著,是因为他在巴黎的繁华中度过了“精神上自由、物质上贫困的三年的炼狱生活;不但写文章如此,就歌者“刀郎”也就是在内蒙古大草原中历练了几载后才有了成名的歌声和韵律。他的的一首《西海情歌》所表达出来的空旷深远,苍凉死寂,悲壮哀恸。每每听之都会有新的跌撞,新的惊痛,新的凄泣。层出不穷,千人千面,听得到音乐里面的风声,和飞沙走石的荒凉回声,让我不知不觉去感受,穿越一个背景故事的凄美与苍凉。刀郎曾深有感慨地说:“可以说,深入生活,让我看到了很多平时在舞台上感受不到的东西。”足以说明作品源于生活,作品源于人对生活的感悟。写文章更是如此。
文章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是文章的基础,指导小学生习作,只要要求记录他们的生活的点滴,避免闭门造车,养成良好的记录生活的习作习惯就会有好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