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2009123456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此后,县级融媒体建设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议题,并在全国县域范围内广泛开展。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不能忽略其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以石家庄市栾城区融媒体中心为例,探讨在媒体融合的下半场,如何解决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打通传播力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建设;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1-0149-03
  一、县级融媒体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县级融媒体是在国家体制和统一改革格局下建立的县级新型传媒单位,重在提升地方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在发展道路上“复制了中央、省、市三级的媒体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作为县域空间大众传播资料的垄断者而深嵌于区县行政体系”[1]。
  县级融媒体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作为中央媒体代表,《人民日報》开始媒体融合的探索与实践。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同年11月,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再次明确县级融媒体建设的重要意义。2020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2]。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将为媒体深度融合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增添强大动力。
  二、栾城区融媒体中心建设现状
  栾城区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批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之一,于2019年6月28日正式揭牌启用。目前,栾城区融媒体中心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拥有“栾城报道”“栾城新闻”“栾城广播”“直播栾城”“镜界视频”“掌上栾城”微信公众号、“掌上栾城”App、“掌上栾城”抖音以及“掌上栾城”今日头条号等媒体品牌。栾城区已建设集平台、资源、技术为一体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平台互动”的融媒化运作模式,使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这个媒体融合、转型升级的“窗口期”,栾城区融媒体中心的建立表明栾城区新闻媒体告别了传统单兵作战模式,实现资源整合、平台聚合,迈出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大合唱的崭新步伐。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面临的人才问题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的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但在县级融媒体建设过程中,人才问题却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只“拦路虎”,使之陷入发展困境。
  (一)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
  当下,媒体融合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政治意识、业务能力过硬,更需要懂得运用互联网思维,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县级融媒体中心“一次采集、多种产品、多媒体传播、多终端评估”的传播格局,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能力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特别是全媒体时代,移动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传播趋势,更加需要“全媒型、专家型”的人才。但当前的县级融媒体中心,一方面,熟悉新媒体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另一方面,由于体制、机制约束,缺乏支持去锻造高层次专业人才能力的资金投入。
  笔者通过对栾城区融媒体中心的调研发现,一线采编队伍人员较少,其中大部分都是传统的新闻记者,他们具备深厚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但互联网思维薄弱,使用新媒体技术以及新媒体语言的能力欠缺。
  (二)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第一,是人才队伍老化,年龄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多采用传统的媒体机制,属于事业单位,采用的都是事业编制的结构,新闻从业人员也大都是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分发而来,导致采编队伍年纪偏大,缺少新鲜血液,年龄结构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3]。而且由于地域、薪资水平、编制考试等因素制约,县级融媒体对于年轻人缺乏吸引力,致使其处于引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用不好人才的尴尬境地。
  第二,是管理结构不合理,导致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采编岗位的媒体人才流失。县级媒体多属于事业单位体制,出现了管理岗位行政人员多于采编岗位从业人员的现象。一线新闻采编人员在工作中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只有追求行政管理岗位,通过选调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等方式离开原有单位或晋升转岗,因此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
  四、县级融媒体建设人才发展困境的原因
  人才问题是县级融媒体建设面临的痛点,县级媒体普遍面临严峻的人才流失、人员老化、专业复合型人才不足等问题[4],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薪资水平低,吸引力弱
  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资金主要来自县级财政支持和自主运营收入。由于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初期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县级媒体的广告收入也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自主经营步入困境。相对薄弱的财政支持,仅能用于对基本设备的维护和人员薪资的保障,很难有充足资金用于人员的激励机制。此外,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水准相比,县域城市的整体薪资状况都处于较低水平,这对于需要“养家糊口”的新闻人来说,很难有经济吸引力。
  笔者通过和栾城区融媒体中心的一位记者谈话了解到,栾城区的工资水平在石家庄市还是处于底端。此外,由于现在融媒体中心尚处于不盈利状态,上级财政的有限拨款,致使单位没有多余资金用于员工的福利补助。收入较低和县域的地理位置,很难吸引年轻人才,现有的从业人员也大多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为了照顾家庭才留在本地没有外出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体制机制僵化,职称晋升困难
  当前,融媒体中心还是事业单位性质,缺乏完善的职称评审体系,无法提供完善的职业上升渠道,采编人员很难通过专业路径提升到领导层,他们终其一生也都是在一线技术岗位。因此,一线的新闻采编人员都存在着一定的职业发展困境[5]。对于一些采编人员来说,他们努力寻求更好的发展路径,或通过选调形式进入更好的单位,或参加公务员考试转型进入政府机关的宣传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流失。如栾城区融媒体中心现有员工70人,其中有编制的仅仅为20人,占比约为28.6%。体制机制的僵化,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大多为编外人员,这不仅影响新闻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也影响团队的专职化和专业化发展水平,阻碍融媒体中心的整体建设。   五、县级融媒体人才建设的建议
  (一)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座谈会上强调:“对新闻舆论工作者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因此,省市级领导部门应充分给予县级融媒体以足够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将融媒体中心建设纳入全市甚至全省的财政预算中,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用于技术支持、设备维护等运行保障,并且要形成长效机制[6]。真真切切地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物质生活水平,这将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更能够持久留住人才。
  (二)提高理论业务素质,科学培养人才
  县级融媒体在传播信息、凝聚共识、汇聚民心、服务群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县级融媒体的使命和担当。因此,县级融媒体的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坚定的政治立场,更需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成为打通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最后一公里”的中坚力量[6]。
  理论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科学的培养体系,县级融媒体应积极探索适应自身发展的人才模式。首先,加强省市县三级平台交流,县级的从业人员到省市级媒体平台参观学习,省市级的新闻人员下沉到县级平台“帮扶”;其次,依托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社科院等科研院所对县级融媒体的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再学习,深化理论根基;最后,通过邀请业界专家开讲座,开拓员工视野,提升业务能力,促进县级融媒体的人才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
  (三)打破编制界限,完善职称评审体系
  一方面,县级融媒体在建设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区域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做好机构编制和人员配置问题,打破编制藩篱,让一些既具有专业素质又具有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技术的人才获得同等薪资待遇,打通非编内人才成长通道,吸引更多具有策划创意、新闻采编、播音主持、设计制作、新媒体运营经验等技能的优秀人才加入县级融媒体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完善融媒体中心的职称评审体系,为业务技术骨干提供一定的晋升机会。例如,建立“双向发展”机制,新闻从业人员既可以通过行政岗位得到晋升,也可以根据业务水平能力通过评级、评职称得到晋升,两者最终都要落实在工资待遇上。让优秀人才有成就、有地位、有待遇、有归属感,此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也能够激发人才队伍的工作认同感,增强团队凝聚力。
  (四)出台相关政策,拓宽引才渠道
  拥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新闻从业者是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规章制度,根据本地情况,实事求是地出台相关合理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全媒型”“复合型”“专家型”人才。在引进过程中,严把人才招聘关,保证引进人才的高质量,通过高薪招聘和培养技术人才,把人才驱动放在媒体融合发展的首要位置。拓宽引才渠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如与兄弟媒体开展互帮互助合作,也可以通过特聘、特邀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为融媒体中心发展出谋划策。
  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人才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才能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并且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进一步推动县级融媒体一往无前的发展。
  六、小结
  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基层信息枢纽,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强大,只有人才实力雄厚,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进而提高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朱春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经验坐标、发展机遇与路径创新[J].新闻界,2018(9):21-27.
  [2]董盟君.媒体深度融合的思考与实践[J].传媒,2020(22):12.
  [3]陈斌华.县域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传媒论坛,2018(22):58-59.
  [4]刘自新.县级融媒体建设困境与出路[J].今传媒,2019,27(11):90-92.
  [5]王伟燕,井警龙.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J].青年记者,2019(41):40-41.
  [6]孙海苗.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4).
  [责任编辑:武典]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新闻而言,衡量一篇文章好坏是有其质量标准的,一篇好新闻一定是符合质量标准的新闻。而对于专业性极强的财经深度报道新闻却不同于其它新闻门类,其具有双重属性,既具有新闻学属性,又具备经济学属性。相应的,其质量标准也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新闻学质量标准与经济学质量标准。作为财经新闻一个子门类的基金深度报道也是如此,只不过其双重标准较财经深度报道而言更加具体和细化。  关键词:基金;深度报道;质量
期刊
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不可回避的问题。电影《别告诉她》就通过人物的塑造、情节的构成为观众展现了这一点。本文就“临终告知权”这一问题作为探讨的核心,从思维异向性、观念异向性两方面说明东西方关于公域与私域的文化碰撞;又从交流性认同、共生性行为两方面阐述东西方文化在了解与共鸣中达成交融,以不同角度解读影片中无所不在的文化命题。  关键词: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文化交融;《
期刊
摘要:为了整顿电视剧行业,维持电视剧种类的多样性,保证优质古装剧剧目的输出,我国实施了“限古令”。本文以“限古令”政策下,2020年年初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2019中国电视剧选集中唯一的一部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下文简称《知否》)为例,应用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从政策与市场角度分析《知否》中的传统文化呈现、《知否》获得年度高收视率的原因和《知否》的受众心理分析几个方面来研究此剧集能在
期刊
摘要:主流媒体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媒介宣传作用,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其相关的纪录片在传递“一带一路”文化价值理念、继承和发扬丝路精神、诠释和塑造中国形象、发掘和传播中国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价值。本文以央视丝绸之路纪录片为例,分析了主流媒体在进行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主题选择、内容设置、叙事表达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的显著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提
期刊
摘要: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军人与军队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军人的媒介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1]。本文以《人民日报》2009~2018年有关“中国军人”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探究《人民日报》如何建构“中国军人”的媒介形象以及建构了怎样的媒介形象,并针对“中国军人”媒介形
期刊
摘要:随着媒介文本边际的模糊化,以及受评论员记者化趋势的影响,普利策新闻评论文本表现出重视消息来源的趋势。笔者从2019年《圣路易斯邮报》的获奖文本中,共收集到63个消息来源数据,且消息来源的类型、具名性、层级性、对立性、故事建构性、话语表达性、被处置方式都表现出丰富的文本意义。本研究一是可以拓宽对新闻评论生产的认知;二是可以对媒介新闻评论机制的变革带来启示。  关键词:消息来源;普利策;新闻评论
期刊
摘要:上海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是2016年12月由宝武集团、宝山区政府、上海大学共同签署的“共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实践成果之一。该框架协议旨在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共促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吴淞院区建设,共同推动上海市吴淞地区转型发展和上海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本文通过梳理第二届吴淞国际艺术城论坛内容,探讨如何运用城市、艺术和教育三者互动联系,为对接城市转型需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
期刊
摘要:南粤先贤文化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与繁荣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学界对其系统深入的整体性研究仍然较少。本文在概述南粤先贤文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佛山籍南粤先贤群体为例,阐明其研究意义,提出其研究框架,有益于南粤文化在当今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南粤文化;佛山;先贤文化;研究框架  中图分类号:G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21)01-0098-04 
期刊
摘要: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媒体种类繁多,媒体行业的准入门槛迅速变低,致使受众每天所面对的信息量呈几何式增涨,几近泛滥之势。加之别有用心的人员利用各种机会发布不实信息,达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广大受众面对海量信息,亦难以识别真伪优劣。因此有必要进行媒体评级,根据媒体所获评级有效管控信息发布内容,帮助广大受众筛选有效、有价值的信息,杜绝谣言传播和唯流量至上等各类丑恶现象。  关键词:媒体评级;谣言;管控
期刊
摘要: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培育方向和重点由传统媒体趋向新媒体。但在实际教学中,新媒体的“去中心化”使得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略显杂乱,合理利用地域特色文化丰富传媒教学资源,创建特色教学平台,促进校企共赢发展,应是地方高校传媒专业的发展路径。本文以南阳理工学院传媒学院传媒专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探讨地域文化在传媒实务教学中的价值,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域文化;传媒
期刊